A. 女性職工到50周歲,但社保沒夠15年,怎麼退休
女性職工到50歲退休年齡,但是社保不足15年,通常不可以辦理退休手續。根據現有的相關規定,如果到了退休的時候,當事人的社保沒交滿15年,可以有3種解決辦法:
1、在退休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延長繳費至檔侍滿十五年;
2、社會保險法實施前(2011年7月1日前)參保,延長繳費五年後仍不足十五年的,可以一次性繳費至滿十五年;
3、在繳納社保期間,存在中斷交社保的情況,可以補交該時間段的社保。
參加社會保險的個人,到了法定退休年齡,繳納15年以上的養老保險,才能按月領取養老金,反之則不能領取退休金。滿50歲社保不足15年,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含蠢銀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社會保險法實施條例》
第二條 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延長繳費至滿十五年。社會保險法實施前參保、延長繳費五年後仍不足十五年的,可以一次性繳費至滿十五年。
第三條 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後,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含依照第二條規定延長繳費)的,可以申請轉入戶籍所在地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後,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含依照第二條規定延長繳費),且未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個人可以書面申請終止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收到申請後,應當書面告知其談宴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權利以及終止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的後果,經本人書面確認後,終止其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並將個人賬戶儲存額一次性支付給本人。
B. 養老保險沒交滿十五年可以拿出來嗎
養老保險沒交滿十五年不可以拿出來。停止繳費後,如果還沒有到退休的年齡,是取不到個人賬戶裡面的資金的。可以選擇退掉社保,但不可以隨隨便便就退保的,它也是有自己的規章制度的。
一、取出養老保險金的條件需滿足以下之一:
1、達到退休年齡,未滿足繳費15年的條件(個人賬戶儲存額全部給付);
2、參保人因故死亡;
3、參保人出國定居;
4、退休後死亡,個人帳戶尚有餘額的。
二、養老保險的內涵
養老金(pension)也稱退休金、退休費,是一種最主要的社會養老保險待遇。
即國家有關文件規定:在勞動者年老或喪失勞動能力後,根據他們對社會所作的貢獻和所具備的享受養老保險資格或退休條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貨幣形式支付的保險待遇,是造福社會的需要,主要用於保障職工退休後的基本生活需要。
三、養老金的分類
(一)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退休養老金
(二)企業人員退休養老金
(三)二者制度不同
1、統籌的辦法不一樣即企業人員是單位和職工本人按一定標准繳納,機關事業單位的則由財政統一籌資;
2、支付的渠道不一樣即企業人員由自籌賬戶上支付,而機關事業單位則由財政統一支付;
3、享受的標准不一樣即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金標准高於企業退休人員。
四、養老保險的發展歷程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27日發布消息稱,從2014年8月1日起,離退休人員個人基本養老金賬戶每月前2筆且每筆不超過2500元(含2500元)的部分免收本行異地取現手續費,而寬喊前2筆中每筆超過2500元的部分,以及第3筆之後的金額可收本行異地取現手續費。
養老金本著國家、集體、個人共同積累的原則積累、運作。當人們年富力強時,所創造財富的一部分被投資於養老金計劃,以保證老有所養。
從2005年開始至2015年,盡管中國政府連續第11年提高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水平,但由於受養老金水慎指野平差異較大、貨幣貶值和物價上漲影響,社會各界並不「領情」,相反,卻是對養老金替代率連年下降的不滿和質疑。養老金占工資比例連降九年,已跌破國際警戒線。
截至2020年8月,全中國31個省份均已落地實施養老金調整工作。2020年養老金平均漲幅為5%,各地都對一些特殊群體落實了傾斜政策 。
2021年4月,印發《關於2021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總體調整水平為2020年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4.5%。
經同意,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國銀監會印發的《關於印發商業銀行服務政府指導價政府定價目錄的通知》從2014年8月1日起實施。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四條 個人賬戶不得提前支取,記賬逗豎利率不得低於銀行定期存款利率,免徵利息稅。個人死亡的,個人賬戶余額可以繼承。
《關於印發商業銀行服務政府指導價政府定價目錄的通知》 第二條 「商業銀行免收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和本行簽約開立的個人基本養老金(含退休金)賬戶,每月前2筆且每筆不超過2500元(含2500元)的本行異地(含本行櫃台和ATM)取現手續費。」
C. 養老保險交不夠十五年怎麼辦
法律分析:
養老保險繳費未繳滿15年有如下幾種解決方法:1、延長退休:如果養老保險參保人還差1到5年的時間才繳滿15年的養老金,可以選擇延遲退休的辦法,繼續工作繳納社保,直到繳滿15年以後才退休。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參保人差10年左右才能繳滿15年的養老金,則不適合這種方法。2、把職工社保轉化成居民養老保險:養老保險參保人可以將自己的職工社保轉化成居民養老保險,這樣就可以一次性補繳齊15年的養老保險金。但是,這種方法居民養老保險的待遇會比職工社保低一些,報銷比例也相對較低。3、終止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選擇一次性領取:養老保險參保人還可以前往社會保障局提出申請,選擇終止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申請一次性支取個人賬戶的儲存額度。但是這樣,以後都無法享受養老保險的待遇了,不建議選擇。養老保險的定義:養老保險,全稱社會基本養老保險,是國家和社會根據一定的法律和法規,為解決勞動者在達到國家規定的解除勞動義務的勞動年齡界限,或因年老喪失勞動能力退出勞動崗位後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養老保險是社會保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保險五大險種中最重要的險種之一。養老保險的目的是為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為其提供穩定可靠的生活來源。城鎮居民養老保險的簡介: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是覆蓋城鎮戶籍非從業人員的養老保險制度,這項制度和城鎮職工養老保險體系、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共同構成我國社會養老保險體系。
法律依據:
《社會保險基金會計制度》 第二十五條 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支出包括養老保險待遇支出、轉移支出、補助下級支出、上解上級支出、其他支出。養老保險待遇支出包括基本養老金、醫療補助金、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病殘津貼。基本養老金包括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和支付給《國務院關於建立統一的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國發〔1997〕26號)實施前已經離休、退休和退職人員的離休金、退休金、退職金、補貼。個人賬戶養老金包括按月支付的個人賬戶養老金支出以及個人賬戶一次性支出。個人賬戶一次性支出指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由於死亡、出國(境)定居等情況下退還其本人個人賬戶資金額的支出。醫療補助金指按規定支付已納入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開支范圍的離休、退休、退職人員的醫療費用。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指用於已納入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開支范圍的參保人員因病或非因工死亡後的喪葬補助費用及其遺屬的撫恤費用。病殘津貼指按國家規定標准對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因病或非因工緻殘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參保人員發放的基本生活費。從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抵扣重復領取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支出從其他支出中列支。
衍生問題:
養老保險可以一次性繳清嗎
在社保政策中,有一項是可以一次性全部繳清,但是一定要滿足一定的條件:1、《社會保險法》實施前參保;2、已經到退休年齡,繳費年限沒滿的;3、退休後延長繳費5年後仍不足15年的。即: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15年的,可以延長繳費至滿1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實施前參保、延長繳費5年後仍不足15年的,可以一次性繳費至滿15年。因此,即使每月一繳社保麻煩,但是退休前也不能提前一次性繳清社保,退休後符合條件是可以一次性繳清。當然,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後,累計繳費不足15年的,不能一次性繳清,也可以繼續繳完累計滿15年後享受養老保險待遇,也可以申請轉入戶籍所在地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D. 職工保險沒交夠十五年怎麼辦
一、社保沒交滿15年,應該怎麼辦?
我們最近收到了一位讀者的留言,她到了退休年齡,公司不幫她交社保了,可是她的社保還沒交滿 15 年。
她想知道怎麼樣才能領到養老金,能不能一次性補交社保?
居民養老保險沒交滿 15 年,可以一次性補交。但是,職工養老保險補交沒有那麼容易。
我們研究了各地的社保政策後發現,職工養老保險補交的條件有以下 3 種:
(具體以當地政策為准)
這三種情況應該怎麼辦理,接下來我們詳細分析一下。
1、 已經交了 10 年社保,辦理延長繳費
到了退休年齡的時候,已經交了 10 年以上,但是不滿 15 年的,可以直接到社保局辦理延長繳費,大部分地區支持再交 5 年。
現在,國家法定退休年齡規定男性職工是 60 歲,女幹部 55 歲,女工人 50 歲。
延長繳費意味著到了退休年齡後,你可以繼續交 5 年社保,直到交夠 15 年再去辦理退休,領取養老金。
如果你曾經在外地交過社保,比如老家在廣州,外派到上海工作 3 年,可以通過社保轉移合並異地的繳費年限。
沒有交滿 10 年 的人,應該怎麼辦呢?
2、 沒交滿 10 年,有機會補交
如果你因為換工作、在家帶娃等原因,沒有交滿 10 年,但在2011 年7月前就開始交社保,也可以考慮一次性補交。
2011 年 7 月《社會保險法》開始實施,大部分地區規定,在這之前參保的人,到了退休年齡後,延續繳納滿 5 年後,可以一次性補交。
我們也整理了全國 31 個城市養老保險補交的政策,供大家參考:
由於各地政策存在差異,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可以撥打全國社保熱線:區號 + 12333。如果你所在的地區職工養老保險支持一次性補交,也歡迎在留言區補充。
這里也要提醒一下大家,一次性補交職工養老保險,要交的費用高,而且還會收取滯納金。
舉個例子:
深圳 65 歲的李大爺要一次性補交 5 年養老保險,按每月 7000 塊的繳費基數算,加上 1000 多的滯納金,合計要補交 9 萬多塊。
雖然要花一大筆錢,但是退休以後每個月都能拿到養老金,能補交的話一定要補交。
3、補交也不能交滿 15 年,轉居民養老保險
最近幾年才開始交社保,離交夠 15 年還差 10 年以上,延長繳費後也無法拿到養老金。
如果退休後想每個月能拿到養老金,可以轉交居民養老保險,一次性交滿 15年。
多數情況下,居民養老金到手的錢會比職工養老金少。不過,退休後至少能領錢。
這是因為職工養老保險交得多,退休時到手的錢會更多。
如果你沒辦法補交社保,也不想轉居民養老保險,那之前的社保白交了嗎?
二、社保只交了幾年,錢能退嗎?
社保里的錢,肯定不會白交。但也不像銀行卡里的錢一樣,我們能隨時提出來。
只有這兩種情況,才可以取出社保卡里的養老保險余額:
達到退休年齡:無法領取養老金,可以書面申請終止職工養老保險,一次性領回個人賬戶里的錢。
不幸去世:如果在退休前不幸去世,養老賬戶里的錢會由親屬繼承,同時可以領取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
我們建議,如果確實領不了養老金,可以辦理退費,拿回個人賬戶里的錢。
社保里的養老保險有統籌賬戶和和個人賬戶,公司交的那一部分進入統籌賬戶,自己交的部分進入個人賬戶。
舉個例子:老李不是深戶,在深圳上班,公司按 7000 元的繳費基數交了三年社保。
按照深圳的繳費比例,公司交的 3.5 萬都進入了統籌賬戶,他的個人賬戶里有 2 萬元余額。如果退保,能拿回 2 萬。
所以,即便領不了養老金,社保也不會白交,可以退回一部分錢。
E. 養老保險不夠年限可以一次性補繳嗎
養老保險不夠年限是否可以一次性補繳,取決於具體的養老保險類型和補繳條件。
城鎮職工養老保險: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注意:若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的參保人在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後,累計繳費年限不滿十五年,也不滿足補繳或延繳的條件,可以考慮將城鎮職工養老保險轉入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或申請終止養老保險並申領個人賬戶儲存額。但需注意,養老保險個人賬戶里的錢取出時,僅為個人繳納部分,單位繳納部分已劃入統籌賬戶,無法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