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養老金入市是什麼意思
養老金入市是指把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的個人賬戶基金進行證券投資。把養老金投資於市場,可以實現養老金保值增值,也可以起到穩定市場的作用。2015年10月27日,人社部表示2016年啟動養老金入市,規模或超過2萬億。養老金入市於2016年5月1日施行,以目前中國養老金規模約2萬億人民幣估算,如果投資額度達30%,最高將有6000億人民幣養老金入市。
6月29日,人社部和財政部聯合發布了《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以下簡稱投資辦法),並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該投資辦法中提到了養老金入市。養老金入市是指把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的個人賬戶基金進行證券投資。企業為員工設立專門的賬戶,員工每月從其工資中拿出一定比例的資金存入養老金賬戶,而企業一般也為員工繳納一定比例的費用。員工自主選擇證券組合進行投資,收益計入個人賬戶。員工退休時,可以選擇一次性領取、分期領取和轉為存款等方式使用。
㈡ 養老金入市正式獲批,收益股,養老金入市是什麼意思
養老金入市是什麼意思?
養老金入市就是把中國基本養老保險資金投入資本市場運作。按該計劃,企業為員工設立專門的賬戶,員工每月從其工資中拿出一定比例的資金存入養老金賬戶,而企業一般也為員工繳納一定比例的費用。員工自主選擇證券組合進行投資,收益計入個人賬戶。員工退休時,可以選擇一次性領取、分期領取和轉為存款等方式使用。
8月23日,中國政府網發布國務院關於印發《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的通知。《辦法》明確投資股票、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型養老金產品的比例,合計不得高於養老基金資產凈值的30%;參與股指期貨、國債期貨交易,只能以套期保值為目的;國有重點企業改制、上市,養老基金可以進行股權投資;國家重大工程和重大項目建設,養老基金可以通過適當方式參與投資。
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最新發布的《中國社會保險年度發展報告2014》,末全國養老基金累計結餘3.56萬億元,其中城鎮職工養老基金累計結餘3.18萬億元,丞相居民養老基金累計結餘3845億元。新華社瞭望智庫研究院孫博在媒體采訪中表示,這部分資金目前仍處於縣級統籌,實現省級歸集委託難度較大,能夠進行投資的主要還是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
此外,孫博表示,各地需要留存部分資金以備日常養老金支付,假定各地社保機構必須留存的支付資金期限為三個月,根據財政部預算,養老金支出22581.54億元,三個月的資金規模為5564億元。因此,基本養老金真正需要進行投資的金額不會超過2.5萬億,而且因為30%的上限劃定,實際入市資金不會超過7000億元。
另一方面,基本養老金實際入市運作可能要到以後,因為各地資金從籌措到委託都需要一定時間,具體受託機構、投資管理機構的遴選也需要一個過程。
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最新發布的《中國社會保險年度發展報告2014》,末全國養老基金累計結餘3.56萬億元,其中城鎮職工養老基金累計結餘3.18萬億元,丞相居民養老基金累計結餘3845億元。新華社瞭望智庫研究院孫博在媒體采訪中表示,這部分資金目前仍處於縣級統籌,實現省級歸集委託難度較大,能夠進行投資的主要還是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
此外,孫博表示,各地需要留存部分資金以備日常養老金支付,假定各地社保機構必須留存的支付資金期限為三個月,根據財政部預算,養老金支出22581.54億元,三個月的資金規模為5564億元。因此,基本養老金真正需要進行投資的金額不會超過2.5萬億,而且因為30%的上限劃定,實際入市資金不會超過7000億元。
另一方面,基本養老金實際入市運作可能要到以後,因為各地資金從籌措到委託都需要一定時間,具體受託機構、投資管理機構的遴選也需要一個過程。
解讀
確保養老基金保值增值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社會保障研究所所長金維剛說,長期以來為保障基金安全,國家有關政策規定養老基金只能存銀行和購買國債,歷年來基金收益率不僅低於銀行一年期存款利率,而且低於同期通貨膨脹率,導致龐大的資金難以實現保值增值。
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最近發布的《中國社會保險年度發展報告2014》,末全國養老基金累計結餘3.56萬億元,其中城鎮職工養老基金累計結餘3.18萬億元,城鄉居民養老基金累計結餘3845億元。預計未來一個時期,基金累計結余規模還將持續擴大。
「特別是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方案預計也將出台實施,這將進一步增強養老基金的支付調劑能力並擴大基金累計結余規模。」金維剛說。
政府通過利用養老基金結余的巨額資金進行投資和建設,可以控制消費支出,從而在很大程度上有效抑制貨幣供給和通貨膨脹,有利於保持國民消費相對穩定,促進經濟恢復和發展。
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認為,在一些社會保障制度和資本市場比較健全的國家,養老基金都是重要的資金來源,通過市場化投資既實現了自身保值增值,又促進了資本市場健康發展。
「保險資金和養老基金是資本市場投資的長期性基金,而養老基金比保險資金還要穩定。養老基金幾十年不用考慮流動性的問題,是發現市場價值和實施價值投資的本源所在。」他說,「從這個角度看,養老基金是所有國家資本市場價值投資的基石,其作用如同債市中的20年長期國債。」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的投資范圍較廣,主要體現在投資國家重大工程和重大項目建設,購買國債、政策性或開發性銀行債券、信用等級在投資級以上的金融債、企業(公司)債、地方政府債券等固定收益類投資品種,以及投資股票、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型養老金產品。
養老基金作為重要的機構投資者,具有很強的低風險偏好,追求長期穩定收益,而且會有源源不斷的資金注入,很少頻繁換手,對短期投機心理將是巨大的抗衡力量,有利於減少股指波動幅度。因此養老基金投資將逐步成為資本市場的壓艙石。
養老基金入市風險可控
一些人擔心,養老金作為居民的基本養老保障,入市後是否安全?專家對此表示,養老基金投資無法完全避免短期波動,但從中長期來看,投資將帶來豐厚回報。
上海住房公積金中心主任馬力說,這一管理辦法明確了基金的風險准備制度,規定受託機構按照養老基金凈收益的1%提取風險准備金,專項用於彌補養老金投資發生的虧損。同時對養老基金的信息披露制度和監督檢查制度做出了具體規定。
「投資管理辦法所說的資本市場是包括多層次結構和豐富產品的資本市場,股票類資產投資只是其中一項,且最高投資比例不超過30%。」馬力表示,「養老基金對於股票市場的投資風險是可控的。只要按制度執行,就會達到既維護基金安全,又能保值增值的目標。」
泰康資產管理公司首席執行官段國聖分析,根據企業年金基金投資運營 實踐 ,實際投資過程中為避免出現投資收益短期大幅波動的情況,受託機構和投資管理機構都堅持了嚴格控制權益類投資風險,極少出現按法規上限配置的情形。2008年到,企業年金基金權益類資產平均佔比僅為6.97%,8年來最高為13.04%,最低為2.97%,遠低於規定的30%投資比例上限。
;
㈢ 養老金將大舉入市究竟靠不靠譜
近日,有媒體稱,從一位接近人社部專家的知情人處獲得信息,截至2014年底,中國基本養老金累計結餘3.5萬億元、補充養老積累的基金是7600多億元,如果按照30%投資股市的佔比核算,預計可投資股市的養老金接近1.3萬億元。於是乎,各大媒體紛紛報道,養老金將大舉進入中國股市,給A股市場帶來天大的利好。
長期以來,由於受到「養老金不能進入股市」這一觀念的約束,養老金投資運行方案幾度夭折,這次傳聞能夠變成現實則是一大進步。中國養老保險基金散落在上千個統籌單位中,很多是在縣、市一級,若集中起來難度非常大,養老金投資方案若能順利出台,對統籌層次低這一國情來說無疑是一重大突破。
在國外,養老金就有投資路徑。比如,在日本的養老金投資構成中,有20%投入到國際股市,20%投入到海外固定收益與歐美國債等領域。此外,美國養老金,個人繳納薪水的5%,企業為你交15%。這20%的錢投入到資本市場,年回報率為8.38%。當然,與國外老牌資本市場不同的是,國內股市還是一個新興的市場。對此,有專家建議,由於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到來,養老金保值增值已刻不容緩。養老金入市宜早不宜遲。
而筆者認為,每次股市跌跌不休之時,總有人編出這樣那樣的利好,來誘惑中小投資者來抄底。從目前來看,我國股市制度還不完善,注重籌資而不注重投資者利益保護,甚至還有學者稱其為「賭場」都不如。試想將「傷不起」的養老金推向這么一個風險詫異的市場,倘若有啥閃失,將會造成嚴重的社會問題。所以,奉勸大家不要相信養老金入市這一傳說。
養老金將大舉入市究竟靠不靠譜?
首先,從理論上來講,中國養老金累計結餘3.5萬億元,若能有30%獲批入市,將帶來1.3萬億元增量資金。但是從全國整體盤子來看,所謂的「結余」只是賬面數據而已。眾所周知,我國實行的現收現付為主的養老金制度,即以正在工作的一代人的繳費來支付已經退休的一代人,這種透支挪用就導致一種現象——巨額養老金個人賬戶「空賬」,也就是說名義上有錢,實際上為無法兌現的空頭數字。
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底,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記賬額雖有1.9萬億元之巨,可其中做實的賬戶僅2039億元。而且伴隨著老齡化進程的加劇,我國養老金收支缺口正逐年擴大。也正是因為這種「空賬」現象十分嚴重,從2008年底開始,遼寧、吉林、上海等13個省市開始「空轉實」試點,逐步做實養老保險個人賬戶。此前曾傳出廣東千億養老金入市投資的消息,就是因為實力雄厚的廣東個人賬戶做實做得比較好、結余最多罷了,而對於大多數省份來說,「空賬」尚待做實,何來資金「入市」之說?
再者,參與股市的社保基金也在靠天吃飯,養老金更是「輸不起」。這些年來,社保基金也參與了股市投資運作,但除2009年全國社保基金投資股市獲利之外,在2008、2010、2011年的投資均是虧損。中國社科院社會政策研究中心秘書長唐鈞也稱,2008年全國社保基金投資股市的收益是-6.79%。可見將養老金投資股市,實際上還是存在較大風險。
顯然,拿老百姓的養老錢投資國內尚不成熟的A股市場,無疑是刀口舔血,其結果必然有二,養老金入市賺了錢後怎麼分紅?而養老金進入股市虧了錢又算誰的?所以,筆者認為,即使允許養老金投資股市,也可能在一級市場上獲得配股資格和打新股的權利,真正也沒人敢拿全國人民的養老金開玩笑,因為誰也擔負不起養老金入市後虧損的責任。
最後,養老金入市究竟是在賺誰的錢?問題很簡單,就是賺中國股民的錢,因為國家不會在二級市場上投資一分錢。那麼養老金入市在賺了錢後,總歸要有兌現浮盈的時候,屆時會引發股市恐慌情緒,必不利於股市的穩定。
而現在倘若打開養老金入市大門,則很可能被套在了瘋牛終結的山頂上,那豈不成了赤裸裸的「接盤俠」?屆時養老金入市並不來投資的,而是來解放全人類的嗎?顯然也不太可能。
很多市場人士不能接受股市的連續暴跌,於是就開始炒起了養老金入市的冷飯,希望藉此提振市場的信心。但實際上,要想讓養老金入市也不非易事:一方面目前股市還是一個投機市場,並不適合養老金進行價值投資。就連社保基金也並非穩賺不賠。另一方面,養老金名義上規模龐大,但實際上「空賬」問題嚴重,各地都在立爭彌補漏洞,何來資金入市的可能?更重要的是,現在股市還在4000多點高位盤橫,養老金就算要入市,也不會來做接盤俠,誰也別把誰當傻瓜。我倒覺得市場人士肆意編造謠言給股市打雞血很可恥。
㈣ 關於養老基金入市的三個問題解答
三問養老基金入市
——專家解讀《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
23日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獲悉,《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經公開徵求意見及修改完善,日前已由國務院正式頒布實施。《辦法》明確,要在繼續加強基金管理的同時,積極穩妥地開展養老基金的投資運營,實現基金的保值增值。有關專家指出,我國養老基金進行市場化投資運營,一方面將有助於穩定資本市場健康發展,另一方面也將對促進實體經濟長期健康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養老基金具體怎麼投資
據人社部最近發布的《中國社會保險年度發展報告2014》顯示,末全國養老基金累計結餘3.56萬億元。其中,城鎮職工養老基金累計結餘3.18萬億元,城鄉居民養老基金累計結餘3845億元。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人口老齡化挑戰日益嚴峻,養老基金支付壓力將逐步加大。
「歷年來基金收益率不僅低於銀行一年期存款利率,而且也低於同期通貨膨脹率,導致龐大的資金難以實現保值增值。」人社部社會保障研究所所長金維剛表示,建立養老基金投資運營機制,實行市場化、多元化投資運營勢在必行。
此次《辦法》明確,養老基金將實行中央集中運營、市場化投資運作。由省級政府將各地可投資的養老基金歸集到省級社會保障專戶,統一委託給國務院授權的養老基金管理機構進行投資運營。養老基金目前只在境內投資;嚴格控制投資產品種類,主要是比較成熟的投資品種;股票等權益類產品合計不得超過資產凈值的30%。
「如果以去年養老基金累計結余為基數進行推算,這意味著將可以動用超過7000億元的資金直接投入到國家經濟建設和扶持國有重點企業改革發展;同時最多可以有超過4.8萬億元的資金用於債券市場投資,這將使養老基金成為政府和企業在債券市場上融資的一個重要資金來源渠道。」金維剛指出。
對經濟影響幾何
《辦法》公布後,數以萬億計的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即將在中國資本市場上橫空出世,將對經濟發展和資本市場產生何種影響?
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對此明確表示,我國養老基金進行市場化投資運營有利於資本市場健康發展。「首先,資本市場長期性資金將明顯增加。與此同時,資本市場將增加重要的機構投資者,換手率也將大大降低,從而減少當前以散戶投資者為主的資本市場的波動性。」鄭秉文分析認為,養老基金作為重要的機構投資者,具有很強的低風險偏好,追求長期穩定收益,對短期投機心理將是一個巨大的抗衡力量,有利於減少股指波動的幅度,遏制大起大落的頻發,市場投機的可乘之機將會減少。
此外,有專家指出,養老基金入市對促進實體經濟長期健康發展也將發揮積極作用。泰康資產管理公司首席執行官段國聖表示,從國際養老金入市實踐來看,作為長期資金,養老基金的考核標准和評價體系更加關注穩定性和長期性,這將直接影響授權管理市場機構的投資風格和投資行為,使短期投機逐步轉向長期價值投資,進而使資本市場真正成為反映實體經濟的「晴雨表」和「體溫計」。
投資風險如何把控
養老基金是廣大群眾的「養命錢」,也是重要的公共資金。投資風險如何把控?
《辦法》強調,養老基金投資運營,必須堅持安全第一的原則,嚴格控制風險。明確受託、託管、投資等管理機構應當建立健全投資管理內部控制制度,加強風險管控,維護公眾利益;投資機構和受託機構分別按管理費的20%和年度投資收益的1%建立風險准備金,專項用於彌補養老基金投資可能發生的虧損。
同時,《辦法》也對養老基金的信息披露制度和監督檢查制度做出了具體規定,明確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依法對受託機構、託管機構、投資管理機構及相關主體開展養老基金投資管理業務情況實施監管。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對託管機構、投資管理機構的經營活動進行監督。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投資管理辦法所說的資本市場並非僅僅指股市。事實上,養老基金的投資范圍既包括直接投資,也包括間接投資,既包括現貨市場,也包括期貨市場。股票類資產投資只是其中一項,且最高投資比例不超過30%。因此,可以認為,養老基金對於股票市場的投資風險是可控的。」上海住房公積金中心主任馬力認為。
㈤ 養老金為什麼要入市
一,養老金入市的原因:
1、按照以往的規定,養老金只能夠買國債、存銀行,沒有實現保值增值的目的,收益率還低於CPI,處於貶值的狀態;
2、養老金不僅要滿足當期支付需求,更要為應對老齡化挑戰留有必要的資金。
二,保證養老基金安全的主要規定:
1、分別明確委託人、受託機構、託管機構、投資管理機構的各自權利、責任,建立相互制衡的機制;
2、建立健全養老基金投資管理內部控制制度,加強風險管控,維護委託人利益;
3、合理進行資產配置,明確目前只在境內投資;投資一些較成熟的投資品種;
4、投資機構和受託機構分別按管理費的20%和年度投資收益的1%建立風險准備金,專項用於彌補養老基金投資發生的虧損;
5、政府有關門部加強監管。
㈥ 養老金入市是什麼意思
所謂養老金「入市」,並不單純就是指養老金進入「股市」,相反,按照十八大報告中明確的,要確保「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的要求,在較長的時期內,養老金是以投資農業、工業、交通通信業、商業服務業等在內的實體經濟為主,而不會投向風險很高的股票、房地產等市場。
早在2010年,有關方面就開始聯手制定養老金入市政策,直到2012年全國「兩會」之前,完整的養老金投資運營方案才基本定稿,政策規定養老金投資股票的比例最高為40%,而該方案之所以沒有出台主要原因是在徵求意見過程中,有關方面對養老金投資股市的質疑聲音很大。
新的養老金投資運營方案中,人社部等方面更加突出強調養老金投資的安全性,在選擇市場化、多元化的投資渠道、投資方向上,主要是以基礎產業和公共產業的實體經濟為主,而不是風險很大的「股市」、「房市」。
所謂實體經濟、虛擬經濟的涵蓋面都很廣,人社部專家給出的簡要解釋是,一般來說,像房地產市場、股票類金融市場之外的部分,就可以籠統地概括為「實體經濟」。
㈦ 養老金是否應該入市怎麼樣入市何時入市
養老金入市,眾說紛紜,但是養老金入市是勢在必得,勢在必為,利國利民,但是要有風險意識。
由此一來,通過養老金入市,增大股票市場的資金量,激活股市,對於經濟轉型有著重要的舉措。
㈧ 個人養老金入市什麼意思
養老金入市一直是很多市民關心的問題,然而還有一部分市民不知道養老金入市的意思、養老金入市的原因以及養老金入市對股市的影響。下面是我帶來的關於養老金入市是什麼意思的內容,歡迎閱讀!
養老金入市的意思
養老金入市是指把基本養老 保險 基金中的個人賬戶基金進行證券投資。把養老金投資於市場,可以實現養老金保值增值,也可以起到穩定市場的作用。2015年10月27日,人社部表示2016年啟動養老金入市,規模或超過2萬億。養老金入市於2016年5月1日施行,以目前中國養老金規模約2萬億人民幣估算,如果投資額度達30%,最高將有6000億人民幣養老金入市。
養老金入市的時間
2015年8月17日
養老金為什麼要入市
養老金多元化投資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受形勢所迫。中國的老齡化速度加快,在這種情況下,我國養老金保值增值壓力巨大,養老金必須走出銀行,戰勝通脹。
養老金入市能帶來多少錢
2015年8月23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發布規定:養老金投資股票、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型養老金產品的比例,合計不得高於養老基金資產凈值的30%。
數據顯示,截止到2015年底,中國基本養老保險基金資產規模為39937億,但在扣除預留支付資金外,全國可以納入投資運營范圍的資金總計約2萬億元。以30%的入市上限計算,最終會有6000億元左右可以入市。
㈨ 養老金入市的利弊
養老金入市不是直接進入股市買股票,而是多樣化的證券投資者。好處就是養老金本身可以得到套期保值,並且資金入市,能推動股市上漲。弊端就是我國股市交易市場還不是很成熟,牛短熊長,投機性多,長線投資的藍籌價值股少,容易造成養老金虧損,從而導致職工退休後沒有保障。
養老金入市可以帶動資本市場的發展,增加資本積累。但同時養老金入市也給百姓的「養老錢」帶來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