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轉業士官自主擇業的養老保險服役期間的算不算交的年限,如果從入伍到停交已滿十五年是否可以不再交
可以不繳,但建議去繳費。
服兵役期可以視同繳費年限,如果自主擇業,建議可以去參加養老保險,
如果自己不交費,退休時候,根據現在的養老金計算演算法是沒有多少錢的,因為你的個人賬戶是零,只有視同繳費年限。
㈡ 最新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個人繳費標準是多少
從2019年1月1日起,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標准調整為每年200元、300元、500元、800
元、1000元、2000元、3000元共7個檔次。
人社部有關負責人表示,要保證最低繳費檔次標准隨當地城鄉居民收入增長而合理增長,既保障居民繳費負擔適度,又促進個賬戶儲存額正常增長,提高個人賬戶養老金水平。
比如,河南將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最低繳費檔次調整為每人每年200元,取消每人每年100元的最低繳費檔次。
(2)自主計算養老金擴展閱讀:
養老保險待遇領取地:
1、養老保險在戶籍地的當地領取
參保人員待遇領取地按照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在戶籍所在地的,由戶籍所在地負責辦理待遇領取手續;
2、在累計繳費滿10年地區領取
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不在戶籍所在地,而在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累計繳費年限滿10年的,在該地辦理待遇領取手續;
3、年限不夠轉上一繳滿年限地領取
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不在戶籍所在地,且在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累計繳費年限不滿10年的,將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回上一個繳費年限滿10年的原參保地辦理待遇領取手續;
4、多地年限均不夠資金歸集戶籍地
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不在戶籍所在地,且在每個參保地的累計繳費年限均不滿10年的,將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及相應資金歸集到戶籍所在地,由戶籍所在地按規定辦理待遇領取手續。
㈢ 職工養老保險轉入居民養老保險合算么
不合算的,我們盡量不要這樣做。其實職工養老保險轉移成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途徑只有一種,就是自己在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之前,不具備15年的最低繳費年限,那麼這部分人群是可以選擇,將自己的職工養老保險轉移成為居民養老保險的。
但為什麼要轉移成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可能很多人沒有經過深思熟慮就盲目的選擇了,但是在選擇過後,我相信大多數人都會後悔的。原因很簡單,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參保群體,那麼最終只能夠獲得更低的養老金收入。大概只有幾百塊錢,大多數人都是在500塊錢以下。
但是我們的城鎮職工養老保險,最少都能夠獲得1000塊錢左右的養老金待遇,所以說很明顯,職工養老保險要要比起我們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高很多,所以是不建議這樣做的。那麼我們如果說不轉移成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怎麼樣辦理退休呢?其實我們選擇延遲退休就可以了,因為延遲退休的目的就是能夠進行,每年繳費,當自己的累計繳費年限達到15周年以上,那麼就可以正常的去辦理退休,享受職工養老金的待遇。
根據,社會保險法的相關規定再延遲5年以後,如果說累計繳費年限依然不足15年這種情況下,是允許可以一次性補繳完成15年所需的費用,是可以直接去辦理退休享受養老金的待遇,所以你最多隻需要延遲5年退休就足以了。
而且職工養老金的待遇,每一年增長的水平大概是能夠達到100元以上,甚至有的人接近200元,但如果說你參加的是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即便每一年他也在增長,但是正常的水平相對來說都是比較低的,只有二三十塊錢,所以說它們二者之間的差距只會越來越大,那麼很明顯,職工養老保險轉移成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是非常不劃算的。
㈣ 自主擇業軍官繳養老保險合算嗎
自主擇業是國家鼓勵的。如果你參加就業,單位會繳納社會保險,軍齡也會視為繳費年限。如果你創業,可以按靈活就業人員參保,軍齡亦會視同繳費年限。
㈤ 軍人退休工資計算公式
軍隊人員抄退休,軍齡不滿20年的,按基本工資(職務,軍銜,軍齡)的85%發放,軍齡超過20年的,每多一年,增加一個百分點;榮立三等功、二等功和一等功的,分別增加5%、10%、20%,最多不超過100%。
從下達退休命令的下月起,停發工作性補貼和住房補貼、住房公積金,以隨軍家屬停發「一補兩保」,從下年一月起,按退休前級別,增加工資檔次。
對具備下列條件的幹部,可酌情提高其退休生活費。
(一)榮獲軍以上單位授予英雄、模範稱號的,榮立一等功、特等功或相當獎勵的,提高百分之十五;榮立二等功、大功或相當獎勵的,提高百分之十;榮立三等功或相當獎勵的,提高百分之五。符合本項中兩個條件以上的,按其中最高的一項標准發給。
(二)在高原缺氧、特別艱苦的邊防、海島等地區連續工作十年以上的,提高百分之五;連續工作十五年以上的,提高百分之十;連續工作二十年以上的,提高百分之十五。
(一)、(二)兩項同時具備的,提高部分可合並計算,但提高的結果,其總的退休生活費不得超過本人的原工資。需要提高退休生活費的具體數額,由批准其退休的單位確定。
㈥ 教師自主離職後,其社保工齡怎麼計算
以前在社保有交納記錄的可以計算,沒有的剛開始辦的一般沒有,除非你能拿來以前公司的證明
㈦ 養老保險每月交700元20年後大約每個月領到多少錢
為1208元。
個人賬戶養老金的月計發標准,為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除以139(與現行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系數相同)。參保人死亡,個人賬戶資金余額可以依法繼承。
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個人,年滿60周歲、累計繳費滿15年,且未領取國家規定的基本養老保障待遇的,可以按月領取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新農保或城居保制度實施時已年滿60周歲,在本意見印發之日前未領取國家規定的基本養老保障待遇的,不用繳費,自本意見實施之月起,可以按月領取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
(7)自主計算養老金擴展閱讀:
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相關要求規定:
1、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人員應當按規定繳納養老保險費。繳費標准目前設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12個檔次,省(區、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增設繳費檔次。
2、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會同財政部依據城鄉居民收入增長等情況適時調整繳費檔次標准。參保人自主選擇檔次繳費,多繳多得。
3、有條件的村集體經濟組織應當對參保人繳費給予補助,補助標准由村民委員會召開村民會議民主確定,鼓勵有條件的社區將集體補助納入社區公益事業資金籌集范圍。
㈧ 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交哪個標准合算
繳納檔次越高,領取的養老金也越高。靈活就業人員的基本養老保險分為九個檔次,參保人員可按照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70%、80%、90%、100%、150%、200%、250%、300%等檔次,根據本人的經濟承受能力靈活選擇其中任意一個檔次作為繳費基數,然後按比例繳費。有單位的職工繳納養老保險時,單位會為他繳納20%、職工本人只要承擔8%就行了,其中職工的繳費全部進入了個人賬戶。
通過計算可以得出,在繳費工資和社平工資相同的情況下,由於繳費基數分別為100%和60%,每個月所領取的基礎養老金相差180元。由此可見,作為靈活就業人員,是交100%基數劃算,還是繳60%基數劃算,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肯定是繳費基數越高、繳費金額越多,退休時領取的養老金也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