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九月九重陽節登嵩山

九月九重陽節登嵩山

發布時間:2025-07-09 19:36:56

重陽節登高優美詩句

重陽節登高優美詩句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看到過許多經典的詩句吧,詩句是詩的句子,泛指詩作。那麼問題來了,到底什麼樣的詩句才經典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重陽節登高優美詩句,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九日登高

唐 劉禹錫

世路山河險,君門煙霧深。

年年上高處,未省不傷心。

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唐 岑參

九日黃花酒,登高會昔聞。

霜威逐亞相,殺氣傍中軍。

橫笛驚征雁,嬌歌落塞雲。

邊頭幸無事,醉舞荷吾君。

九月九日登玄武山

唐 盧照鄰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煙。

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

重九日宴江陰

唐 杜審言

蟋蟀期歸晚,茱萸節候新。

降霜青女月,送酒白衣人。

高興要長壽,卑棲隔近臣。

龍沙即此地,舊俗坐為鄰。

九日登高

唐 王昌齡

青山遠近帶皇州,霽景重陽上北樓。

雨歇亭皋仙菊潤,霜飛天苑御梨秋。

茱萸插鬢花宜壽,翡翠橫釵舞作愁。

漫說陶潛籬下醉,何曾得見此風流。

九日進茱萸山詩五首

唐 張說

家居洛陽下,舉目見嵩山。

刻作茱萸節,情生造化間。

黃花宜泛酒,青岳好登高。

稽首明廷內,心為天下勞。

菊酒攜山客,萸囊系牧童。

路疑隨大隗,心似問鴻蒙。

九日重陽數,三秋萬實成。

時來謁軒後,罷去坐蓬瀛。

晚節歡重九,高山上五千。

醉中知遇聖,夢里見尋仙。

九月九日李蘇州東樓宴

唐 獨孤及

是菊花開日,當君乘興秋。

風前孟嘉帽,月下庾公樓。

酒解留征客,歌能破別愁。

醉歸無以贈,只奉萬年酬。

九日雨中

唐 徐鉉

茱萸房重雨霏微,去國逢秋此恨稀。

目極暫登台上望,心遙長向夢中歸。

荃蘪路遠愁霜早,兄弟鄉遙羨雁飛。

唯有多情一枝菊,滿杯顏色自依依。

奉和聖制重陽日即事

唐 武元衡

玉燭降寒露,我皇歌古風。

重陽德澤展,萬國歡娛同。

綺陌擁行騎,香塵凝曉空。

神都自藹藹,佳氣助蔥蔥。

律呂陰陽暢,景光天地通。

徒然被鴻霈,無以報玄功。

重陽

唐 司空圖

菊開猶阻雨,蝶意切於人。

亦應知暮節,不比惜殘春。

奉陪裴相公重陽日

游安樂池亭

唐 李郢

絳霄輕靄翊三台,稽阮襟懷管樂才。

蓮沼昔為王儉府,菊籬今作孟嘉杯。

寧知北闕元勛在,卻引東山舊客來。

自笑吐茵還酩酊,日斜空從絳衣回。

婺州水館重陽日作

唐 韋庄

異國逢佳節,憑高獨若吟。

一杯今日醉,萬里故園心。

水館紅蘭合,山城紫菊深。

白衣雖不至,鷗鳥自相尋。

九月九日贈崔使君善為

唐 王績

野人迷節候,端坐隔塵埃。

忽見黃花吐,方知素節回。

映岩千段發,臨浦萬株開。

香氣徒盈把,無人送酒來。

重陽

宋 文天祥

萬里飄零兩鬢蓬,故鄉秋色老梧桐。

雁棲新月江湖滿,燕別斜陽巷陌空。

落葉何心定流水,黃花無主更西風。

乾坤遺恨知多少,前日龍山如夢中。

沉醉東風 重九

元 關漢卿

題紅葉清流御溝,賞黃花人醉歌樓。

天長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冷清清暮秋時候,衰柳寒蟬一片愁,

誰肯教白衣送酒。

酬王處士九日見懷之作

明 顧炎武

是日驚秋老,相望各一涯。

離懷銷濁酒,愁眼見黃花。

天地存肝膽,江山閱鬢華。

多蒙千里訊,逐客已無家。

② 重陽節詩詞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③ 重九登高避災 原文

據南朝梁人吳均《續齊諧記》記載,原文為:

長房謂之曰:「九月九日,汝家當有災厄,急宜去令家人各作一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飲菊花酒,此禍可消。」景如言,舉家登山。夕還家,見雞、狗、牛、羊一時暴死。長房聞之曰:「代之矣。」

白話譯文:

有一天,費長房告訴桓景說:「九月九日,你家中有難,你趕快回去,告訴家人做一袋囊,裝上茱萸,系在手臂上,登上高處,喝菊花酒,就可以消去災禍。」

桓景如實地照著師父的話去做,全家登山。等到晚上回來時,發現家中的雞、狗、牛、羊全都暴死了。費長房聽聞後,它們都是代替桓景的家人受了災禍。

(3)九月九重陽節登嵩山擴展閱讀:

桓景重九登高避災的故事流傳開來後,人們九月九日這天過起重陽節來,並有了重九登高、插茱萸、喝菊花酒的風俗。

這個故事在明末的西昌人程登吉的《幼學瓊林》中也有記載:

【原文】孟夏乃為麥秋,端午是為蒲節。六月六日,節名天貺;五月五日,序屆天中。競渡端陽,吊屈原之溺水;重九登高,效桓景之避災。

【譯文】四月麥熟所以稱為麥秋;端午日飲菖蒲酒所以又稱為蒲節;六月初六日是天貺節;五月五日稱為天中節。端午節龍舟兢渡,以悼念溺水身死的屈原;重陽節登高山揷茱萸飲茱萸酒,是效法桓景避滅的故事。

④ 重陽節關於登高的詩句

1.關於重陽節登高的詩句

1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唐)王維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2、九日齊山登高(唐)杜牧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3、九月十日即事(唐)李白昨日登高罷,今朝再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4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唐)盧照鄰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煙。

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5、蜀中九日(唐)王勃九月九日望鄉台,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2.關於重陽登高的詩句

1、採桑子 重陽毛澤東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2、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唐)王維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3、九日齊山登高(唐)杜牧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4、九月十日即事(唐)李白昨日登高罷,今朝再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5、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唐)盧照鄰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煙。

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

3.關於重陽節登高的詩句

1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2、九日齊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3、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罷,今朝再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4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盧照鄰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煙。

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

5、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台,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4.重陽節登高望遠的詩句

重陽節登高望遠的詩句 :

1、《九日登高》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台,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這首詩寫的是,在重陽節這天登高回望故鄉,身處異地他鄉,設席送朋友離開,舉杯之際,分外愁。心中已經厭倦了南方客居的各種愁苦,我想北歸不得,鴻雁為何還要從北方來。 可以看出,王勃這首詩里滿含傷感,把思鄉之情推向了頂點,爆發著客居在異鄉的孤獨感。

2、《秋登蘭山寄張五》唐·孟浩然

北山白雲里,隱者自怡悅。

相望試登高,心隨雁飛滅。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

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

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

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

這首詩是作於鹿門山。是一首臨秋登高遠望,懷念舊友的詩。 重陽佳節來臨,看著北山嶺上,那片片的白雲起伏霏霏,我這個隱居者自己只能自娛自樂,自己取悅自己。我試著登上高山遙望,而當我登上高山,心情早就隨著鴻雁遠去高飛。

每每薄暮,憂愁的情緒便引發出來,內心的興致便隨著這清秋而衰落。 在山上時時望見回村的人們,他們走過沙灘,坐在渡口憩息歇累,十分愜意。遠看天邊的樹林,儼如碧綠色的薺菜,俯視江畔的沙洲,猶如彎彎的明月。什麼時候你能載酒到這里來,重陽佳節咱們開懷暢飲共醉。

5.重陽登山詩句大全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日齊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罷,今朝再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盧照鄰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煙。

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

《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台,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九日作》

(唐)王縉

莫將邊地比京都,八月嚴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無。

《九日》

(唐)楊衡

黃花紫菊傍籬落,摘菊泛酒愛芳新。

不堪今日望鄉意,強插茱萸隨眾人。

《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得枝字》

韋安石

重九開秋節,得一動宸儀。

金風飄菊蕊,玉露泣萸枝。

睿覽八紘外,天文七曜披。

臨深應在即,居高豈忘危。

6.有關重陽登高的詩句

九日登高

[唐] 王昌齡

青山遠近帶皇州,霽景重陽上北樓。

雨歇亭皋仙菊潤,霜飛天苑御梨秋。

茱萸插鬢花宜壽,翡翠橫釵舞作愁。

漫說陶潛籬下醉,何曾得見此風流。

九日進茱萸山詩五首

[唐] 張說

家居洛陽下,舉目見嵩山。

刻作茱萸節,情生造化間。

黃花宜泛酒,青岳好登高。

稽首明廷內,心為天下勞。

菊酒攜山客,萸囊系牧童。

路疑隨大隗,心似問鴻蒙。

九日重陽數,三秋萬實成。

時來謁軒後,罷去坐蓬瀛。

晚節歡重九,高山上五千。

醉中知遇聖,夢里見尋仙。

九月九日李蘇州東樓宴

[唐] 獨孤及

是菊花開日,當君乘興秋。

風前孟嘉帽,月下庾公樓。

酒解留征客,歌能破別愁。

醉歸無以贈,只奉萬年酬。

九日雨中

[唐] 徐鉉

茱萸房重雨霏微,去國逢秋此恨稀。

目極暫登台上望,心遙長向夢中歸。

荃蘪路遠愁霜早,兄弟鄉遙羨雁飛。

唯有多情一枝菊,滿杯顏色自依依。

奉和聖制重陽日即事

[唐] 武元衡

玉燭降寒露,我皇歌古風。

重陽德澤展,萬國歡娛同。

綺陌擁行騎,香塵凝曉空。

神都自藹藹,佳氣助蔥蔥。

律呂陰陽暢,景光天地通。

徒然被鴻霈,無以報玄功。

重陽

[唐] 司空圖

菊開猶阻雨,蝶意切於人。

亦應知暮節,不比惜殘春。

奉陪裴相公重陽日

游安樂池亭

[唐] 李郢

絳霄輕靄翊三台,稽阮襟懷管樂才。

蓮沼昔為王儉府,菊籬今作孟嘉杯。

寧知北闕元勛在,卻引東山舊客來。

自笑吐茵還酩酊,日斜空從絳衣回。

婺州水館重陽日作

[唐]韋庄

異國逢佳節,憑高獨若吟。

一杯今日醉,萬里故園心。

水館紅蘭合,山城紫菊深。

白衣雖不至,鷗鳥自相尋。

九月九日贈崔使君善為

[唐] 王績

野人迷節候,端坐隔塵埃。

忽見黃花吐,方知素節回。

映岩千段發,臨浦萬株開。

香氣徒盈把,無人送酒來。

重陽

[宋] 文天祥

萬里飄零兩鬢蓬,故鄉秋色老梧桐。

雁棲新月江湖滿,燕別斜陽巷陌空。

落葉何心定流水,黃花無主更西風。

乾坤遺恨知多少,前日龍山如夢中。

沉醉東風 重九

[元]關漢卿

題紅葉清流御溝,賞黃花人醉歌樓。

天長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冷清清暮秋時候,衰柳寒蟬一片愁,

7.重陽節登高的詩句

九月九日登玄武山

[唐] 盧照鄰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煙。

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

重九日宴江陰

[唐] 杜審言

蟋蟀期歸晚,茱萸節候新。

降霜青女月,送酒白衣人。

高興要長壽,卑棲隔近臣。

龍沙即此地,舊俗坐為鄰。

九日登高

[唐] 劉禹錫

世路山河險,君門煙霧深。

年年上高處,未省不傷心。

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唐] 岑參

九日黃花酒,登高會昔聞。

霜威逐亞相,殺氣傍中軍。

橫笛驚征雁,嬌歌落塞雲。

邊頭幸無事,醉舞荷吾君。

九日登高

[唐] 王昌齡

青山遠近帶皇州,霽景重陽上北樓。

雨歇亭皋仙菊潤,霜飛天苑御梨秋。

茱萸插鬢花宜壽,翡翠橫釵舞作愁。

漫說陶潛籬下醉,何曾得見此風流。

九日進茱萸山詩五首

[唐] 張說

家居洛陽下,舉目見嵩山。

刻作茱萸節,情生造化間。

黃花宜泛酒,青岳好登高。

稽首明廷內,心為天下勞。

菊酒攜山客,萸囊系牧童。

路疑隨大隗,心似問鴻蒙。

九日重陽數,三秋萬實成。

時來謁軒後,罷去坐蓬瀛。

晚節歡重九,高山上五千。

醉中知遇聖,夢里見尋仙。

⑤ 重陽節的有名詩句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接觸過比較經典的.詩句吧,詩句具有語言節奏鮮明的特點。那麼都有哪些類型的詩句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關於重陽節的有名詩句,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喜慶重陽節》

九九重陽,

歲歲安康。

衣食住行,

美好憧憬。

養老保障,

醫卡閃光。

娛樂歡暢,

長壽福享。

兒女孝敬

共祝吉祥。

佳節喜慶,

萬民歡騰。

《重陽情思》

歲歲重陽,

今又重陽。

有幸登高紅山上。

心曠神怡,

天闊地廣,

一身清風一身爽。

天上人間,

各在一方,

藍天白雲盡遙望。

款款眷戀,

柔柔寸腸,

親情依舊日月長!

九日登高

唐劉禹錫

世路山河險,君門煙霧深。

年年上高處,未省不傷心。

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唐岑參

九日黃花酒,登高會昔聞。

霜威逐亞相,殺氣傍中軍。

橫笛驚征雁,嬌歌落塞雲。

邊頭幸無事,醉舞荷吾君。

九月九日登玄武山

唐盧照鄰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煙。

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

重九日宴江陰

唐杜審言

蟋蟀期歸晚,茱萸節候新。

降霜青女月,送酒白衣人。

高興要長壽,卑棲隔近臣。

龍沙即此地,舊俗坐為鄰。

九日登高

唐王昌齡

青山遠近帶皇州,霽景重陽上北樓。

雨歇亭皋仙菊潤,霜飛天苑御梨秋。

茱萸插鬢花宜壽,翡翠橫釵舞作愁。

漫說陶潛籬下醉,何曾得見此風流。

九日進茱萸山詩五首

唐張說

家居洛陽下,舉目見嵩山。

刻作茱萸節,情生造化間。

黃花宜泛酒,青岳好登高。

稽首明廷內,心為天下勞。

菊酒攜山客,萸囊系牧童。

路疑隨大隗,心似問鴻蒙。

九日重陽數,三秋萬實成。

時來謁軒後,罷去坐蓬瀛。

晚節歡重九,高山上五千。

醉中知遇聖,夢里見尋仙。

九月九日李蘇州東樓宴

唐獨孤及

是菊花開日,當君乘興秋。

風前孟嘉帽,月下庾公樓。

酒解留征客,歌能破別愁。

醉歸無以贈,只奉萬年酬。

九日雨中

唐徐鉉

茱萸房重雨霏微,去國逢秋此恨稀。

目極暫登台上望,心遙長向夢中歸。

荃蘪路遠愁霜早,兄弟鄉遙羨雁飛。

唯有多情一枝菊,滿杯顏色自依依。

奉和聖制重陽日即事

唐武元衡

玉燭降寒露,我皇歌古風。

重陽德澤展,萬國歡娛同。

綺陌擁行騎,香塵凝曉空。

神都自藹藹,佳氣助蔥蔥。

律呂陰陽暢,景光天地通。

徒然被鴻霈,無以報玄功。

重陽

唐司空圖

菊開猶阻雨,蝶意切於人。

亦應知暮節,不比惜殘春。

奉陪裴相公重陽日

游安樂池亭

唐李郢

絳霄輕靄翊三台,稽阮襟懷管樂才。

蓮沼昔為王儉府,菊籬今作孟嘉杯。

寧知北闕元勛在,卻引東山舊客來。

自笑吐茵還酩酊,日斜空從絳衣回。

婺州水館重陽日作

唐韋庄

異國逢佳節,憑高獨若吟。

一杯今日醉,萬里故園心。

水館紅蘭合,山城紫菊深。

白衣雖不至,鷗鳥自相尋。

九月九日贈崔使君善為

唐王績

野人迷節候,端坐隔塵埃。

忽見黃花吐,方知素節回。

映岩千段發,臨浦萬株開。

香氣徒盈把,無人送酒來。

重陽

宋文天祥

萬里飄零兩鬢蓬,故鄉秋色老梧桐。

雁棲新月江湖滿,燕別斜陽巷陌空。

落葉何心定流水,黃花無主更西風。

乾坤遺恨知多少,前日龍山如夢中。

沉醉東風重九

元關漢卿

題紅葉清流御溝,賞黃花人醉歌樓。

天長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冷清清暮秋時候,衰柳寒蟬一片愁,

誰肯教白衣送酒。

酬王處士九日見懷之作

明顧炎武

是日驚秋老,相望各一涯。

離懷銷濁酒,愁眼見黃花。

天地存肝膽,江山閱鬢華。

多蒙千里訊,逐客已無家。

九日登玉山

【唐】錢起

霞景青山上,誰知此勝游。龍沙傳往事,菊酒對今秋。

步石隨雲起,題詩向水流。忘歸更有處,松下片雲幽。

九日閑居寄登高數子

【唐】錢起

初服棲窮巷,重陽憶舊游。門閑謝病日,心醉授衣秋。

酒盡寒花笑,庭空暝雀愁。今朝落帽客,幾處管弦留。

九日登玄武山旅眺

【唐】邵大震

九月九日望遙空,秋水秋天生夕風。

寒雁一向南去遠,遊人幾度菊花叢。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屠應制

【唐】宋之問

鳳剎侵雲半,虹旌倚日邊。散花多寶塔,張樂布金田。

時菊芳仙醞,秋蘭動睿篇。香街稍欲晚,清蹕扈歸天。

九月九日望蜀台

【唐】蘇頲

蜀王望蜀舊台前,九日分明見一川。北料鄉關方自此,

南辭城郭復依然。青松系馬攢岩畔,黃菊留人籍道邊。

自昔登臨湮滅盡,獨聞忠孝兩能傳。

九月九日贈崔使君善為

【唐】王績

野人迷節候,端坐隔塵埃。忽見黃花吐,方知素節回。

映岩千段發,臨浦萬株開。香氣徒盈把,無人送酒來。

重陽日有作

【唐】杜荀鶴

一為重陽上古台,亂時誰見菊花開。偷?桶追⒄嬋靶Γ?

牢鎖黃金實可哀。是個少年皆老去,爭知荒冢不榮來。

大家拍手高聲唱,日未沈山且莫回。

重陽

【唐】高適

節物驚心兩鬢華,東籬空繞未開花。百年將半仕三已,

五畝就荒天一涯。豈有白衣來剝啄,一從烏帽自欹斜。

真成獨坐空搔首,門柳蕭蕭噪暮鴉。

⑥ 《重九登高避災》文言文的翻譯是什麼

翻譯:

恆景,汝南人氏,隨費長房游學數年。有天,費長房對恆景說:你趕緊回去,9月9號,你們家有難。 回去後令家人每人做紅色的囊袋,裡面裝茱萸,掛在手上後登高,飲菊花酒, 方可避禍。恆景照費長房的話,令全家登高。 晚上才回。發現家裡的雞,犬,羊,牛都死了。長房聽說後,說:災難都轉到死到的牲畜上了。如今,九九登高,飲菊花酒,婦女帶裝茱萸囊袋的習俗,均由此來。

原文:

汝南恆景隨費長房游學累年。長房謂之曰:「九月九日,汝家中當有災,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絳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飲菊花酒,此禍可除。「景如其言,舉家登山。夕還,見雞,犬,牛,羊一是暴死。長房聞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飲酒,婦人帶茱萸囊,蓋始於此。

(6)九月九重陽節登嵩山擴展閱讀:

和大多數傳統節日一樣,重陽節也有古老的傳說,它來源於道教的一個神仙故事——桓景避災。月九那天,他領著妻子兒女、鄉親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葉子每人分了一片,說這樣隨身帶上,瘟魔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來,每人啄了一口,說喝了菊花酒,不染瘟疫之疾。他把鄉親們安排好,就帶著他的降妖青龍劍回到家裡,獨坐屋內,單等瘟魔來時交戰降妖。不大一會兒,只聽汝河怒吼,怪風旋起。

瘟魔出水走上岸來,穿過村莊,走千家串萬戶也不見一個人,忽然抬頭見人們都在高高的山上歡聚。它竄到山下,只覺得酒氣刺鼻,茱萸沖肺,不敢近前登山,就又回身向村裡走去。只見一個人正在屋中端坐。就吼叫一聲向前撲去。桓景一見瘟魔撲來,急忙舞劍迎戰。

鬥了幾個回合,瘟魔戰他不過,拔腿就跑。桓景「嗖」的一聲把降妖青龍劍拋出,只見寶劍閃著寒光向瘟魔追去,穿心透肺把瘟魔扎倒在地。此後,汝河兩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魔的侵害了。人們把九月九登高避禍、桓景劍刺瘟魔的事,父傳子,子傳孫,一直傳到現在。從那時起,人們就過起重陽節來,有了重九登高的風俗。

閱讀全文

與九月九重陽節登嵩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體檢後第二天可以做什麼 瀏覽:697
農商銀行養老金怎麼取 瀏覽:345
到達法定退休年齡返聘算臨時工 瀏覽:742
70歲的老人一般體溫是多少 瀏覽:749
年輕的父母不能做什麼 瀏覽:780
20歲愛上60歲老漢 瀏覽:370
老人掉眉毛還有多久 瀏覽:97
廣東農村養老保險金 瀏覽:212
孩子當兵入伍父母要為他准備什麼 瀏覽:122
月子里能喝什麼養生茶 瀏覽:50
50歲的女人買手鐲還是手鏈 瀏覽:491
綏江養老金 瀏覽:800
老年人疝氣種類 瀏覽:400
農村養老保險是哪一年開始上交的 瀏覽:719
孝敬長輩的詞語 瀏覽:324
養生壺什麼材質那麼輕 瀏覽:160
福田梅林醫院入職體檢怎麼預約 瀏覽:686
北京頤壽苑養老院 瀏覽:54
清明節重陽節的來歷 瀏覽:397
養生的人都喜歡什麼禮物 瀏覽: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