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老年人 > 70歲的老人一般體溫是多少

70歲的老人一般體溫是多少

發布時間:2025-07-09 22:27:36

70歲老人體溫為什麼只有35.5度

老人體溫比正常人低是很正常的現象,因為老年人基礎代謝減少,而且基本上不怎麼活動,體內產熱也就減少,35度5是完全可以接受的,而且對自身也是一種起保護的作用。

老人家(70歲)怕冷,穿得再多還是覺得冷,怎麼辦

每晚剛上床時,被子總是冰涼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暖和起來。有些人即使蓋著厚厚的大棉被,腳還是感覺冰冷。這種情況在女性中更為常見。這些人群的周邊血管容易痙攣,在遇到冷空氣或冷水時,手腳的血管會收縮,導致血液循環不暢,從而引起手腳冰冷和發紫。此外,交感神經功能不佳也可能導致在寒冷環境中無法通過肌肉緊縮產生熱能來抵禦寒冷。
人體的體溫通常維持在36至37.5攝氏度之間。當皮膚接觸到外界溫度時,會直接傳導到控制呼吸、心跳和體溫的延腦。在熱環境中,體溫控制中樞會促使交感神經興奮,使皮膚的毛細孔和汗孔張開以散熱和排汗;而在冷環境中,交感神經會使身體各部位,包括牙關附近的肌肉打冷顫,肌肉和脂肪細胞因緊縮而產生熱能,抵禦寒意,這就是感到寒冷時人會打哆嗦的原因。
在相同溫度下,由於個人主觀感覺的差異,確實有些人特別容易感到寒冷。雖然脂肪層可以隔絕低溫,但脂肪細胞產熱的能力比肌肉差,因此脂肪較多的人不一定比較不怕冷,甚至可能更怕冷。
某些疾病會影響人體對冷熱的不適應。例如,甲狀腺功能亢進的患者由於交感神經過度興奮,代謝過快,因此不耐熱;而甲狀腺功能低下的患者由於交感神經功能差,無法產生足夠的熱能來禦寒。長期吸煙的人由於體內氧氣不足,微血管循環不暢,易感到畏寒。如果微血管不暢的是動脈,則易產生畏寒感;如果是靜脈,則雖然沒有特別的怕冷感,但在活動時血管無法擴張,血液流通不暢,導致局部缺氧,手腳容易冰涼。
平時習慣「能躺就不坐、能坐就不站」的都市「懶人」由於基礎代謝率低,也容易出現不耐寒的問題。長期缺碘會影響甲狀腺激素的合成,降低機體的禦寒能力。
睡前用熱水局部泡手、腳,可以促進血管末梢的循環,有助於睡眠。洗完澡或泡完熱水後,立刻穿上襪子保溫。多運動不僅可以消耗過多脂肪,還能加強血液循環,讓身體溫暖起來。
在冬季選擇性質溫熱的食物或葯材進行滋補,可以幫助身體血液循環順暢、氣血活絡,從而達到禦寒的效果。溫補作用的食物通常是紅色、甜味的食品,或是辛辣味的調味品和食物,這類食品有暖身效果,也能補養身體、促進新陳代謝。適合冬天食用的溫、熱性食物包括肉類如羊肉、牛肉、蝦、海參、牡蠣、鰻魚、鹿肉、雞肝等富含脂質和蛋白質的肉品。蔬菜水果如韭菜、紫蘇、青椒、芥菜、甘藍、辣椒、洋蔥、南瓜、荔枝、桃子、龍眼、蔥、姜、蒜等也有禦寒效果。其他如糙米、高粱、芝麻,以及松子、腰果、胡桃、栗子等核果類食品也適合冬季食用。
在烹調或食用寒性食物時,可以加入一些熱性的蔥、姜、蒜、胡椒、辣椒、人參、黃芪、陳皮等調味料或中葯材來調和。例如,在食用寒性的螃蟹時,可以用熱性的生薑炒螃蟹,減輕螃蟹的寒性。常見的寒性食物有絲瓜、冬瓜、芹菜、小黃瓜、海帶、洋菜凍、白菜等,烹調時可以加入適量的蔥、姜、蒜等調味,達到中和寒性的作用。平時也可以用枸杞子、紅棗、人參、龍眼肉或生薑沖泡茶水飲用,有助於禦寒。
冬日葯膳可以幫助溫暖身心。例如,當歸煮雞蛋,具有滋陰補血的功效。黃芪大棗粥則能益氣補虛。這些葯膳可以作為日常調理,幫助改善寒冷體質。希望這些建議能對你有所幫助!

㈢ 70歲以上的老年人正常體溫是多少

看身體狀況,良好我疾病的情況下體溫和常人無異,如出現體溫上升或下降,應去醫院檢查身體。老人要進行適量運動。最好不食用快餐和未熱的剩菜。

㈣ 70歲老人發燒37.5度要去醫院嗎

首先要知道正常體溫36度五到37度之間,體溫超過38度,建議彎配用退燒葯物治療如宴鬧雹布洛芬,安痛定晌帆等,同時注意多喝水,清淡飲食也可選擇,物理降溫方法,如熱毛巾擦拭腳心和腋窩。

㈤ 70歲的老人額頭涼怎麼回事

是低於正常溫度嗎?低多少?人體正常體溫大約37°左右,不過像老人的話,可能是應專為上了年紀屬的關系,血液循環不暢通,導致身體上很多地方冰冰涼涼的。如果只是稍微有一點涼,不是很明顯的話,大可不必擔心。
不過,為了您家老人的安全起見,我還是想多問一句:請問最近老人的生活有沒有什麼異常狀況?比如生病,身體不舒服等等。如果是這樣(老人的體溫又和人體正常溫度相差太大的情況下),不放心的還是必要聽一聽醫生的見解,萬一出現什麼意外誰也說不準。

㈥ 70歲老人持續低熱

多種原因可以導致低燒,包括但不限於風濕、結核、慢性炎症、免疫力低下等疾病。長期心理緊張或情緒波動也可能導致體溫中樞紊亂,引發持續低燒。身體的任何系統出現問題都可能引起低燒。常規檢查如血、尿、便檢查難以發現低燒的具體原因,某些細菌感染引起的低燒需要通過細菌培養才能確診。

不明原因的低燒不應隨意使用退熱葯物。發熱是機體對抗疾病的一種自然反應,濫用退熱葯不僅可能不利於疾病的治療,還可能引起白細胞下降、再生障礙性貧血等副作用。只有當體溫達到38℃以上時,才應考慮使用退熱葯物。

持續低燒的患者應及時就醫並進行全面檢查。一些惡性腫瘤早期或細菌感染早期也可能表現為低燒。因此,及早進行檢查有助於避免病情惡化。發熱是人體對抗疾病的保護性反應,是多種疾病的一種共同症狀。傳統醫學通過辨證施治,如辛溫解表、清熱解毒等方法,幫助患者恢復健康。

根據傳統醫學,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案包括生石膏30克、板藍根和大青葉各1克、柴胡和僵蠶各9克。每日一劑,水煎後分兩次服用,通常在用葯1至2劑後,有效率可達98%。另一種方案則包含生石膏100克、炙大黃5克、麻黃3克和桂枝2克,同樣每日一劑,水煎後分兩次服用,一般在用葯6至12小時後,退熱有效率可達100%。

現代醫學認為,發熱可能是由感染性疾病、消化道傳染病、全身性感染、血液系統或免疫性疾病、產熱過多、散熱過少或中樞神經系統體溫調節失常等多種原因導致。

綜合來看,低燒需要根據具體原因進行針對性治療。建議在醫生指導下,採取合適的檢查和治療措施,以確保治療效果和患者的安全。

㈦ 70左右的老人正常體溫是多少

我只知道老年人比一般成年人體溫低,
一般成年人體溫平均36.8℃,大於等於37.3攝氏度算是發燒
但具體的老年人我也不是很懂

閱讀全文

與70歲的老人一般體溫是多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昆明接受老年痴呆的養老院 瀏覽:779
游泳預防老年痴呆么 瀏覽:291
九九重陽節老幹部座談會發言稿 瀏覽:30
河北養老金改革 瀏覽:594
閑人老年痴呆 瀏覽:439
養老保險利息計算器在線使用 瀏覽:913
在校大學生要交農村養老保險嗎 瀏覽:21
50歲就沒體力了 瀏覽:788
以房養老繳納哪些費用 瀏覽:682
山東省志願兵50歲退休 瀏覽:907
比熊犬老年痴呆 瀏覽:75
小學生作文參觀敬老院 瀏覽:930
中西結合醫院在哪裡體檢 瀏覽:215
20年重陽節放假 瀏覽:636
得多少歲開始收養老保險費 瀏覽:325
入托體檢哪裡有賣 瀏覽:84
社保養老金死了怎麼辦 瀏覽:919
去養老院的片段500字 瀏覽:603
如何認定職工退休年齡 瀏覽:707
50歲的男人喜歡什麼樣女人 瀏覽: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