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關於重陽節的粘土手工

關於重陽節的粘土手工

發布時間:2025-07-09 00:21:09

1. 傳統節日的手工怎麼做

傳統節日的手工做法如下:

1、首先從紙箱上剪下一塊紙板,並從紙板中間撕開粘貼在圓形白色卡紙上做燃腔桌子。

中國傳統節日,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傳統節日的形成,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歷史文化長期積淀凝聚的過程。

中華民族的古老傳統節日,涵蓋渣鄭了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天文歷法、易理術數等人文與自然文化內容,蘊含著深邃豐厚的文化內涵。從遠古先民時期發展而來的中華傳統節日,不僅清晰地記錄著中華民族先民豐富而多彩的社會生活文化內容,也積淀著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內涵。

中國的傳統節日:

春節(農歷正月初一);元宵節(農歷正月十五);龍抬頭、社日節(皮梁衫農歷二月初二);上巳節(農歷三月初三);寒食節(冬至後的105或106天);清明節(公歷4月5日後);端午節(農歷五月初五);七夕節(農歷七月初七)。

中元節(農歷七月十五);中秋節(農歷八月十五);重陽節(農歷九月初九);下元節(農歷十月十五);冬至節(公歷12月21~23日);除夕(農歷十二月廿九或三十)等。

2. 一次難忘的手工活動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下面是我整理的一次難忘的手工活動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一次難忘的手工活動作文 篇1

上課了,同學們正准備材料做燈籠,一上課王老師教我們怎麼做燈籠。

王老師一聲令下,我們七手八腳地開始做燈籠,同學們有的在剪紙,有的在貼雙面膠,還有的在用小手撕著雙面膠……同學們真開心。

王老師說:「首先先在月彎上貼雙面膠,接著把雙面膠撕下,最後把彩紙貼在「月牙」上,再把線掛起,燈籠就成型了。」

我開始做了,我把雙面膠貼上去的時候很難。因為我把雙面膠貼上去,雙面膠很粘,很難撕下來,撕下來的話手也很粘。但我沒放棄,貼在彩紙上,接著剪下多餘的部分,把兩個月牙架起,把綵線和彩珠綁在架子上,最後成型了。

我們大家做得很開心,有大部分的人都沒做完,但大家都很開心。有的人做得很美,有的做得一般般,有的做得很醜,但大家都是用一點一滴的汗水換回來的開心。

一次難忘的手工活動作文 篇2

「把膠帶給我,我粘,我粘!」咦,這是哪裡傳來的聲音呀!原來是學校八級七教室的同學們在上手工課,手工課的名字叫做「火柴貼畫」。

今天,是活動課,帥老師帶領我們全班同學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手工課「火柴貼畫」。首先,准備的材料有火柴、各色卡紙、雙面膠、還有老師我給我們統一用的白乳膠。一切准備就序,我們就開始貼了。一開始,我不知道做什麼好,想做難的,又怕麻煩,做簡單的吧,又怕別人笑話,到底做什麼好呢?我在心裡思考著,在紙上比劃著。唉,這樣太浪費時間了,乾脆做火箭吧!說干就干,為了保險起見,我先用鉛筆在卡紙上畫了一個大致輪廓,然後往上面貼。我是從上往下貼的,因為怕下面噴火的地方弄錯,所以才這樣做的。開始貼的時候,我很小心,因為雙面黏,如果不小心怕到哪個地方粘住,那就弄不下拍豎來了。我先擺了一個豎著的長方形做駕駛艙,又用兩根火柴在長方形的上頭做一個火箭頭,接著用大小不同的長方形做火箭的身子,最後用火柴做火,做完之些之後,又拿白乳膠覆蓋上,以防火柴脫落掉,這樣就完成了。看著自己的作品,真的讓自己很滿意,為此我臉上露出成功的幸福微笑。

這次手工課讓我終生難忘!

一次難忘的手工活動作文 篇3

今天的天,格外的藍,空氣是那麼清新,天空是那麼明朗。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全班要去活動中心做手工。

一路上同學們又說又笑,猶如一朵朵縮放出花瓣的花朵似的。不知不覺的,我們就到了活動中心。我們被老師帶去做手工了。我們做的是小鐵凳。我被分到了馬聖華那一組就開始做了。老師給了我們很多鐵製品,讓我們開始做了。我迅速抓起一根鐵條。往三角片的孔上面對,洞對好了,就拿來一個螺絲釘,釘頭朝上,螺旋桿朝里往裡面塞。最後上好螺絲帽,開始我們用手擰,擰不動,於是找來了幾把螺絲刀才搞定。我們一環扣一環的做到一半框架時突然發現,三角片與鐵條的三個螺釘襲毀大裝反了,那塊地主是馬聖華裝的,因為要計時,所以我們也顧不上來批評他了,我和萬晨文沖上去,搶過幾個黃金螺絲釘,拿著一把螺絲刀,就把螺絲給扭鬆了,螺絲釘立刻離開了鐵條。於是,我把螺絲正裝在了鐵條上,一個鐵條加一個,最後,我們組是第3名。雖然是第3名,但我們並不失望反而更加鬥志昂揚。第二節課,我們又能做了一個手工,叫十字綉。俗話說得好:「張飛穿針粗中有細」。我們男生,毫不亞於女生。

時間過得真快,我們回家了,此時天空更藍了,太陽更紅了,我們在夕陽下分了手。

一次難忘的手工活動作文 篇4

「終於成功了!小貓咪真可愛!」看余如著自己親手縫制的貓咪布偶,我心裡有說不出的高興,想當初,我壓根兒也沒想到自己能夠完成這件「作品」。

一天下午,我參加了社區實踐活動,這次社區請了一位手工老師教大家做布偶,我一聽說要用針線,心裡就直打鼓:「從小到大,我可從來沒用過針線呀!」

這次我們要學習做一隻布偶貓咪。看著老師做好的貓咪布偶,活靈活現、非常可愛,我羨慕極了。「我一定要也做一個漂亮的布偶!」我認真地聽著老師的講解,將一塊黃色的布剪下兩片一模一樣的貓咪頭形狀。開始做了,我小心翼翼地縫,可沒縫幾針就歪了,而且針腳又稀又松,一點也不結實。這種問題遇到了好幾次,我只好請教老師,老師說:「要有耐心,一針一針地緊貼著一條線縫。」我聽從了老師的建議,重新認真的改正。

身子和尾巴可沒那麼簡單,有的要沿著邊緣縫,有的要斜著縫,還有的要縱橫交錯地縫。經過一次次的挫折和訓練,我漸漸熟練起來了,小貓咪的體形終於做好了。接下來我又用紐扣給貓咪縫上眼睛,再畫上胡須和嘴巴,最後再往貓咪的身子里塞一些棉花,一隻小貓咪就出現了,雖然它沒有老師做的那麼結實完美,但是我還是百看不厭、愛不釋手。

通過這次有益的實踐活動,我不僅學會用針線縫制可愛的布偶,更重要的是,我學會了遇到困難要勇於克服的道理。

一次難忘的手工活動作文 篇5

星期五的下午,我、媽媽和嘉寧一起去南塘的百工房二樓參加非遺手工活動。

非遺手工活動的老師胖胖的,人看上去很溫柔。我和嘉寧找了一個位置坐下來,老師就開始上關於魯班鎖的課了。

老師讓我們搭房子,房子的零件實在是太難拼了。有一些人抱怨道:「我寧願回家寫作業,也不要過來搭房子。」有的人說:「我以後再也不參加非遺手工活動了」有的人乾脆不做了,而我和嘉寧一聲不吭地、安安靜靜地搭著零件非常難拼的房子。

等到活動快結束時,我的房子已經搭好了。

房子前面有一個樓梯,樓梯兩旁有一顆樹和一個春暖花開的牌子,牌子的後面有一個櫻花轉盤,櫻花轉盤的後面有一排籬笆,籬笆的旁邊有一把椅子,椅子的旁邊有一盞台燈。從遠處看這一幢房子就像手偶的家。但是這幢房子有一個小小的毛病就是它的台燈插不牢,我用膠帶把台燈貼了起來。

我喜歡非遺手工活動,也喜歡我搭建得漂亮可愛又有趣的房子。

一次難忘的手工活動作文 篇6

老師說這個星期要舉行橡皮大作戰,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我回到家,心想要准備什麼橡皮泥呢?普通的橡皮泥不行,容易干,味太大。起泡膠不可能做東西,不能用起泡膠。超輕粘土,這個還不錯,就這個了。我趕緊去超市買了12種顏色的超輕粘土。

星期一我拿到教室,發現同學們拿著各種各樣的橡皮,有的橡皮泥堆成了一座山,有的只有一點。

老師說星期二才舉行,我又苦苦等了一整天。盼星星,盼月亮,總算盼到了這一天。我來到教室,聽到同學們議論紛紛,都在說做什麼呢?我聽到同桌說他想做兔子,我想我做兩個蛋糕,其中一個是瑞士卷,一個蝴蝶結吧。我告訴同桌,她說很不錯,就做這幾個吧。

我撕開塑料袋,拿出紅色的粘土,搓成樹葉形狀,把中間切開,再拿出一些紅色粘土,搓成樹葉狀,但比上一次瘦一些。用小刀把中間再切開,比上一次小一些。站在上面做的斜下方,用小刀劃一下線,中間用紅色粘土搓成條粘在中間,蝴蝶結大功告成。我拿出白色粘土,用棉簽在周圍戳上圓點點。用棕色搓成條壓扁,再用黃色搓成條,也壓扁疊在一起,再捲起來。上面用綠色粘土捏成樹葉,再捏兩個樹葉,中間用紅色粘土揉成草莓放在上面,瑞士卷兒就做好了。蛋糕下面的盒子和瑞士卷兒一樣,我就不多說了。用黃色搓成圓,再壓扁一點,放在盤子上。用棕色搓成圓壓扁,用牙簽在四周劃一圈放在上面。再做十個草莓,分別放在蛋糕上,蛋糕就好了。看上去還不錯喲。

我看了看同學們,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呀!有的做好了東張西望地看,有的正在愁眉苦臉的做呢。

展示開始啦,有的做了小兔子,有的做了「侏羅紀公園」,有的做了戰斗機,特別是穿黑衣服的男生,他做的「侏羅紀公園」小巧玲瓏,大家一致評他的為最佳作品。

這次活動真有趣,我從活動中明白了「看著容易做著難」的道理。

一次難忘的手工活動作文 篇7

金風送爽,丹桂飄香,農歷九月初九的重陽節如約而至。在這個老人節里,我們該為家裡的老人做些什麼呢?班級家委會的媽媽們貼心地組織了重陽節手工活動——做糕點。

瞧!**班的同學們正伸長了脖子等待糕點師傅們的到來,一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下午第一節課的鈴聲一 響,糕點師傅們手裡拎著,懷里抱著糕點的材料走進教室,同學們一陣歡呼。「安靜啦!活動馬上就要開始啦!」班主任陳老師一聲令下,教室里瞬間安靜下來,大家仔細聽著師傅們的講解。

師傅們講解完做糕點的步驟,我們終於可以動手啦!看,平時喜歡手工製作的黃詩淇已經按照師傅們的方法做了一大半啦!看來她是一個有天賦的糕點師。

啊!我的天!貪吃的武柏霖同學,你的材料怎麼少了這么多?忽然我發現了她嘴角的奶油,想來是沒有經受住美食的誘惑,先嘗了味道!

我再看看旁邊的黃愛米正在用心地裝飾著小蛋糕,也動起手來。剛開始,由於手裡用力過猛,我的奶油擠多了,木糠也鋪的不均勻,有一點小失敗。我用我的聰明腦袋想出了一個好主意——吃掉它!重新製作!於是我拿起蛋糕杯,在底部重新鋪上一層木糠,再覆蓋上一層奶油,這次我非常認真,並且用力均勻。

這樣重復三次以後,加上奧利奧碎末,最後再挑選了三顆巧克力碎石來裝飾,並配上薄荷葉,一杯盆栽蛋糕完美出爐。看著我的作品,我已經想像出爺爺奶奶那燦爛的笑容!

小朋友們紛紛完成了作品,互相欣賞,糕點師傅們還給老人們精心准備了桂花糕,老人們收到一定會很開心的。看著精美的糕點,再看看小花貓一樣的同學們的臉,老師也露出了開心的笑臉。這樣的節日,帶著禮物,懷著一顆敬老地的心,同學們高高興興地結束了活動!

一次難忘的手工活動作文 篇8

上課了,同學們正准備材料做燈籠,一上課王老師教我們怎麼做燈籠。

王老師一聲令下,我們七手八腳地開始做燈籠,同學們有的在剪紙,有的在貼雙面膠,還有的在用小手撕著雙面膠......同學們真開心。

王老師說:「首先先在月彎上貼雙面膠,接著把雙面膠撕下,最後把彩紙貼在「月牙」上,再把線掛起,燈籠就成型了。』』

我開始做了,我把雙面膠貼上去的時候很難。因為我把雙面膠貼上去,雙面膠很粘,很難撕下來,撕下來的話手也很粘。但我沒放棄,貼在彩紙上,接著剪下多餘的部分,把兩個月牙架起,把綵線和彩珠綁在架子上,最後成型了。

我們大家做得很開心,有大部分的人都沒做完,但大家都很開心。有的人做得很美,有的做得一般般,有的做得很醜,但大家都是用一點一滴的汗水換回來的開心。

一次難忘的手工活動作文 篇9

天剛蒙蒙亮,卧室里就傳來了一聲叫喊:「耶!」接著就是一聲笑罵:「楠楠娃,大清早的,你叫啥?大家都還在睡覺呢!」沒錯,叫的人就是我,榮玥翼。知道我為什麼這么興奮嗎?那是因為今天上午我要去參加綿陽晚報小記者的手工活動——動物森林手工DIY,聽媽媽說可能還會教英語,我早已迫不及待了。

我來到班上,正好開始上課。我一眼就看了老師,她又高又瘦,長長的頭發紮成馬尾辮。老師說她姓陳,可以喊她陳老師。我看見我的同班同學吳飛雨正在對我招手,並指了指他旁邊的空位,我心領神會,徑直走過去,坐在了他旁邊的空位上。

果然,陳老師先教我們了一些英語單詞:企鵝——penguin、雌性——female、雄性——male等等。看見我們大家都學會了這些英語單詞,陳老師就給我們派發彩泥。活動的規則是要求同桌合作完成作品,並且要先選擇三個規定的模型來製作。我和吳飛雨自然是搭檔,並共同選擇了三個小動物。第一個動物是小胖雞。我捏小胖雞的五官,吳飛雨捏小胖雞的身體和臉。完成了的小胖雞很可愛,很像《憤怒的小鳥》中的胖紅!接下來我們開始做獅子頭,這可不是吃的那個大肉圓子,而是真正的——獅子的頭。我先用各種顏色的彩泥做成眼睛、腮紅、鼻子;然後將它們貼在黃色的獅子臉盤上;最後吳飛雨把他做的獅子毛和我做的臉盤組合在一起。哈,一隻栩栩如生的獅子頭就做好了。第三個動物是小章魚,我製作海洋背景,吳飛雨捏章魚。他做的眼球一個大一個小,大的像一顆大黃豆,小的卻只有米粒那麼大。他搖搖頭,取了點彩泥補充小眼球。可這下,小眼球比大的又大了些。他不願放棄的又去填原來的大眼球……我看著這兩個差點把章魚臉填滿了的超大眼球,在旁邊哈哈大笑:「吳飛雨,你就不該去填了!」吳飛雨尷尬地笑了笑。

我們拿著作品給陳老師檢查,老師看了豎起大拇指,誇贊我們做得又快,又多,又好。後來我們又做了一些小東西,有煎蛋,熱狗,薯條……陳老師說:「這倆真是小吃貨啊!」

一個小時很快過去了,我和吳飛雨共同完成了十四個作品!這是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看來,「兄弟同心,其利斷金」,此言非虛!

一次難忘的手工活動作文 篇10

今天,我跟爸爸、媽媽一起參加了睌報小記者組織的DIY手工蛋糕活動。我們來到位於江頭華永天地二樓的」歸蜜烘焙店」,這就是本次做DIY手工蛋糕的活動現場。我們到達後活動就馬上開始了。

活動的前半部分,是讓我們與兩位漂亮外教老師一起學習一些與蛋糕有關的英語單詞,我們大家都學得很認真。學完單詞後還讓我們做英語接龍的游戲,這種邊游戲邊學習的方式真是太有創意了,真是學習遊玩兩不誤。大家都玩得很開心又學會了些多跟蛋糕有關的英語單詞。

游戲結束後,接下來是今天的主要活動DIY手工做蛋糕。首先烘焙師傅先給我們演示了一遍蛋糕的做法,大家都學得很認真。演示完了就讓我們親自動手做蛋糕,看著烘焙師傅演示很簡單,但家際動手還真是不容易。我們使出了渾身解數,並且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才總算凹凸不平的做出了一個蛋糕的形狀。雖然做得不好看,但是還是很滿足,因為是自己親手做的蛋糕。活動最後,我們晚報小記者還和老師們一起合影留念,為本次活動劃上了圓滿的句號。

這次活動我們真是收獲滿滿,我們都很開心。非常感謝晚報小記者組織的這次活動,希望下次還有機會參加這樣的活動。

一次難忘的手工活動作文 篇11

今天我們上了一堂有趣的手工活動課——火柴貼畫。

上課了,老師先發給我們每人兩盒火柴,又給了每人一卷雙面膠他一張卡紙,讓我們把火柴貼到卡紙上。

我們見到材料,立馬就沸騰了,老師讓我們先欣賞電腦里別人的火柴貼畫,然後再想想自己做什麼。

我們看完了圖片之後,我就和劉天用一起做我們倆都喜歡的立體的房子,可是這個劉天用真是一頭「懶豬」,把他的火柴和雙面膠都給我之後就一邊玩去了,我只好自己一層層的拼起了房子,可是到最後我才知道,我們沒有膠棒,沒有辦法貼。想到這里,我「悲憤交加」。辛辛苦苦做出來的房子就這樣白費了。可是,天下沒有賣後悔葯的,我只好想想重新貼別的。

就在這時,我看到劉天用正在玩著我的「三國殺」,我想到了「三國殺」里的牌——八卦陣,我拿出八卦陣,正想著要不要做不做它,突然劉天用對我說:「陳清陽,你做八卦陣吧!」我一聽他這樣說,就決定做八卦陣。

我剛開始做八卦陣,劉天用就又跑一邊玩去了。唉!真是劉天用,留在天上有用,留到地上沒用。在我做著的時候,老師還教給我了一個貼火柴的方法,使得我很快做完了八卦陣。

我剛一向劉天用報喜,沒想到他就拿著我的八卦陣向老師「報到」去了。唉!真讓我無語……不過火柴貼畫真得很好玩,我以後還要常玩!

一次難忘的手工活動作文 篇12

「耶!」「好奧!好奧!」「太棒了!」「快點開始吧!」……你知道這是誰發出的聲音嗎?對,就是我們班的同學們。你又知不知道,他們為什麼發出這樣的聲音?那是因為我們馬上要上活動課——做一幅幅美麗的圖案,你很期待是不是,那你就欣賞一下我做圖案時的過程吧!

老師先讓我們欣賞了別人的作品,那一幅幅栩栩如生、動人心弦的作品,看的我和同學們都迫不及待的想要開始製作了。圖片終於看完了,老師發給我們一張卡紙、兩盒火柴和一卷雙面膠後,就讓我們開始製作了。因為我要的是一張白色卡紙,以至於讓我苦思冥想,終於想出來了一個畫面——春天。春天到了,百花盛開,何不畫春天呢?

開始製作了,我先把四根火柴輕輕的折彎,做了花瓣,有用六根火柴做了莖和葉子,終於做好一朵花了。我又把很多根火柴折斷,用雙面膠固定在紙上,小草又做好了。看著眼前百草盛開的樣子,想到了「降落」在草里的小花,孤零零的開放,就想再做一枝花來陪陪它。於是,我又做了一枝花,可還是感覺很單調,就想再做一個小女孩,我先做了小女孩的頭,然後做了她的身子、腿和腳,接著給她做了一條裙子「穿上」,最後給她做了一雙鞋「穿上」,一一完成之後,我還是感覺缺點東西,又做了一個面帶微笑的太陽。作品完成了,我用火柴做了一個書名號,在中間寫上「春天」兩個大字,還寫上了我的鼎鼎大名。

好了,作品完成了,你媽媽也喊你回家吃飯了,你覺得好看不好看?好看就給我點個「贊」吧!

一次難忘的手工活動作文 篇13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努力用皺紙做了一個小女孩,可愛極了!可我們是花了一個上午的時間才做完這個的哦!

一開始我先畫好底板,媽媽呢,幫我搓皺紙。我們的.工作都做好,我趁媽媽沒注意,偷偷地把小女孩的腳用紙繩粘好了。

「你做這個的水平不錯啊,要不要休息一下?」媽媽親切地說。

我說:「不用,不用,既然已經做了一半了,就要堅持到底嘛!」

後來我又認真地做了起來,開始繞紙繩了,一圈、二圈、三圈……十圈一個身體也繞出來了!該輪到最難最難的紅領巾了,一遍沒弄好,二遍也沒弄好,就這樣經過一遍遍地修改;一次次地重來,終於繞好了,而且十分漂亮!我真的高興地不知怎麼形容!

馬上一個上午過去了,就差一個頭發了,又過了十分鍾,啊,完成了!太棒了!我愛不釋手,心裡比吃了蜜還甜!

經過我的不懈努力,竟然做出了一個那麼可愛的小玩意兒,我知道了只有花出代價,才能得到收獲。

一次難忘的手工活動作文 篇14

7月11日上午,風和日麗,萬里無雲。天空湛藍深遠,空氣清新甜潤。在這美好的日子,我們來到了東坡路社區參加了一次有意義的手工活動。

今天我們要做的是「蝴蝶花」。相信你聽了這三個字後一定會充滿好奇心:什麼是「蝴蝶花」呢?答案很快就揭曉了:老師給我們每個人都發了一套做蝴蝶花的零件:一根彩色的長鐵絲、四根彩色的短鐵絲、一塊黃布、一卷線、一把小珠子以及一把作為工具的老虎鉗。老師先給我們做了示範:「第一步,先用老虎鉗把四根短鐵絲都繞成花瓣狀;第二步,把珠子按順序套進鐵絲里;第三步……」我目不轉睛地看著,把老師的話牢牢地記在了心裡。

「開始做吧,孩子們。」隨著老師的聲音,我們紛紛動起手來。我以迅雷般的速度完成了第一步,「哈哈,這太簡單了!」我情不自禁地叫道。可是做第二步的時候卻出了洋相:我自以為套珠子也很簡單,就沒有參考老師的樣板而是隨意套著,結果亂七八糟地套成了一堆,一點都不像蝴蝶花。我沮喪地低下了頭。老師走過來和顏悅色地說:「同學,做一件事情要認認真真地做,千萬不要會一點就驕傲,知道嗎?讓我來幫你吧!」我感到臉上一陣發燒。接下來,在老師的指導下,我認認真真地做著手工,勝利完成了任務。最後,我拿著自己做的蝴蝶花給老師看,老師見了笑眯眯地說:「做得真棒!」我聽了心裡喜滋滋的。

通過這次手工活動,我不但學會了做「蝴蝶花」,而且還懂得了一個道理:做人、做事都要認認真真、踏踏實實,絕不能驕傲自滿。這真是一次有意義的活動!

一次難忘的手工活動作文 篇15

前幾天,我從《異想天開》節目上看見用圓柱形的紙筒建了一座大橋,連汽車都可以從上面開過,而且安然無恙。我被深深的震撼了,心想:許許多多的廢紙都可以做成一座橋,還可以從上面開汽車,真是太不可思議了。突然,我又轉念一想:對了,科學老師教給我們的環保科技小製作還沒有著落,不如就做一個紙拱橋吧,反正也挺環保的。我便把我的想法告訴了他倆(路修遠和黃靖弢),他們一致贊成,並約好2月17號上午到路修遠家做製作,我攜帶相機過去攝影。

製作的材料有:廢紙、剪刀、透明膠、橡皮泥。一切工作準備就緒,我們便手忙腳亂地幹了起來。首先把一張廢紙的一角向對邊卷過去,一定要卷得又細又緊。這看似容易,可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我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卷好了一根,再把它在展開處粘上事先扯好的一小段透明膠,一根紙棒就做好了。大概做了三十多根紙棒,我們就開始選長短差不多的紙棒了。首先用一本書將紙棒的一段頂著,再把紙棒另一端往書邊推,從而選出合格的紙棒。

開始搭橋了,我們聽取了路修遠的意見:先將中間一根與旁邊兩根位置固定好,再半邊半邊的做。再粘貼旁邊的兩根紙棒時,一定要一輪里一輪外的順序粘貼,對邊的也要一樣。說干就干,我們花了一個多小時,終於將紙拱橋做好了基礎。接著我們就按照黃靖弢說的把橋的四個角分別粘上橡皮泥,起到固定作用。終於做好了,我們長吐了一口氣。接著,我們就在橋上放書。一本、兩本、三本、四本……啊!橋散架了。我們不明白,明明已經做好了,應該能承受十幾本《讀者》的重量呀!我們不甘於失敗,認認真真的研究起來。眼尖的我發現,中間放書的下面少了四個支柱。我們發現了不足的地方便趕緊補救。將那些不及格的紙棒也派上用場,用透明膠粘上這四根紙棒。為了進一步起到穩定作用,我們將四根做支柱的紙棒下面又粘了橡皮泥。彌補完成!我們三個人心想。一本、兩本、三本、……八本,我們歡呼雀躍,可惜好景不長,到第十本的時候,紙拱橋又塌了。我們失去了耐心,可由不得不坐下來好好思考。「呀,我知道了!」路修遠一字一頓地說,「我們忘了具有穩定性的三角形!」什麼意思,我倆迷惑不解地看著他。我們應該在放書的上方和下方各做一個交叉的支柱。明白,我們三會心地一笑。我們按照路修遠提出來的建議去做。果然,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們設計的紙拱橋可以承受住十九本《讀者》的重量,我們欣喜若狂。

小小一張紙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而許許多多、成百上千張紙的力量卻是不可想像的。就好比我們做紙拱橋一樣,只有團結一致、互幫互助,才能做好。雖然我們做的紙拱橋還不算完美,還存在著一個缺陷:中間固定位置的間隔太寬。但這畢竟是我們設計與創作的。所以,無論如何,我們都支持自己的作品!

3. 關於無錫生育風俗

無錫生育的風俗 根據二十四個節氣進行農事和安排生活。如「春打六九頭,耕牛滿地頭」,元旦日如陰則「歲朝烏雲禿,高低田稻一齊熟」。立春日舉行探春、采春、迎春和打春及迎春牛和送「春牛圖」。夏日有「雨打立夏,無水澆耙」、「小暑不見日頭,大暑曬開石頭」,立夏人們吃補食、稱體重。秋季「雷打秋頭,百事無收」、「八月十五雲遮日,來歲元霄雨打燈」。寒冷的冬季主要是田間管理「莊稼要收成,土地要冬耕」、「冬季清除田邊草,來年肥多害蟲少」。冬至大如年,人們吃年糕、做湯圓、穿新衣服、祭祀祖先。
農事的祭祀風俗 清明前後下稻,下要選時辰、選經驗豐富的男性老農,說話要討口采。第一天插秧,謂「開秧門」,除一套程序外還需祭土地神,若乾旱不雨,則去城隍廟祈求降雨。為了防治病蟲害,正月半夜「甩火把」。太湖一帶如遇上蟲害,將掃帚插在田中,稱為「掃蟲」,或將劉猛春將軍菩薩請出來巡遊。中秋節後舉行土地會、青苗會、稻花會和慶豐會。
手工業習俗 世代相傳「百作拜師」,學徒拜師要有「薦保」、「保頭」,簽定合約。學徒期間尊卑上下等級分明,學業期滿,要舉行拜師儀式,辦「滿師酒」,向師傅、師母行「三拜九扣」之禮。各行各業有自己的祖師爺,逢先師生日、過年過節和開工之日都要進行祭祀活動。如石匠、木匠的師是魯班,理發業是呂洞賓,燒炭業是陳老相公,雕刻業是邱彌陀,陶瓷業是范蠡,制筆業是蒙恬,竹篾匠是泰山等等。絲綢業十分發達,明代的蘇州「家家養蠶、戶戶刺綉」。機工們崇尚機神,建廟塑像。舊時織機分為提花機和素機,只有男性織工坐提花機,織出有各圖案的絲綢供宮廷官吏享用,女性織工只能上素機織綢,為平民百姓衣帛。蘇州刺綉歷史悠久,歷代朝官府十分重視,刺綉業尊顧名世為祖師,民間的刺綉名師培訓刺綉藝人。無錫惠山的泥人深受人們喜愛,婦女買「大阿福」討吉祥,蠶農買「春牛」祈求農事順利,市民喜愛「觀世音」,「鍾馗」等期望神靈保佑。吳縣西山的碧螺茶享有盛譽,每年在春分至穀雨前後採茶女經過沐浴更衣,去山上採茶。茶農最擔心旱災或蟲災,逢到這情況,茶農就宰豬殺羊供奉龍王菩薩、孟姜菩薩,有的還抬著菩薩到茶山上走一圈。除夕人們把採制的頭茶供奉菩薩,初一清晨先泡一杯茶,供奉在灶神堂前
漁業習俗 江蘇河網密布,漁民世代從事養魚捕魚活動。太湖漁民供奉傳說中治水的大禹,於是在昂山上造禹王廟,每年春季的全豬全羊齋禹王神,並請戲班子演戲酬謝神靈保佑。每年五月至七月漁民出湖捕魚前,要舉行請神及會餐活動,俗稱「做公堂」。早上開網,第一網捕到鯽魚或鯉魚,認為是大吉大利,如捕到黑魚,兆「黑心」,當日一定會捕到很多魚,如果捕到的是白鰷,則認為這天要白辛苦。小塘捕魚,干塘時焚紙燒香,祭祀塘神。
市集民風
一般較大的廟會在農閑季節舉行,少則一日,多則十天。廟會期間,廟內煙火繚繞,鑼鼓喧天,廟外各行各業商販叫賣、雜耍、小吃一應具全。成千上萬的人乘船、步行從四面八方湧向廟會。集市上小商販除了吆喝叫賣外,還有各傳承的打擊聲,如貨郎擔搖皮鼓,銅匠擔晃銅串,糖粥擔打竹梆,算命打鼓敲小鑼,收廢品搖鈴等等。坐商的招牌花色更多,如典鋪在高牆上寫個「當」字,茶館懸掛「茶」字招牌,酒店多懸黃白旗簾,理發門前豎紅、黃、藍三色轉動圓柱燈,浴室掛紅燈籠等。正月初五財神誕辰日,早時商店都設財神堂,並舉行祭祀活動,傳說財神菩薩是趙公元帥,還有五路神。各行各業還有一套「行話」,謂「切口」,店主和職工當首買主面,用切口交談價格,使買主不得而知。
飲食風俗 江蘇飲食選料講究,四季有別。南京廚師素有「天廚」之稱,南京板鴨又稱「官禮板鴨」和「貢鴨」、桂花鹽水鴨飲譽中外。揚州菜是我國四大風味菜之一,以清蒸鰣魚、「三套鴨」、清燉蟹粉獅子頭為代表。蘇州的松鼠鱖魚、原悶魚翅、醬鴨名氣也很大。家常菜有炒螺螄、蔥烤鯽魚、霉乾菜燒肉等,南京地區鍾愛吃野菜,有菊花腦、馬蘭頭、蘆蒿、母雞頭等。小吃多達140多,根據季節變化製作多時令小吃。如初一吃糕團,新春吃春卷,元霄節吃元霄、青團,立夏吃五香茶葉蛋,夏天吃綠豆糕,中秋吃月餅、南瓜燒糯米飯,九月蟹黃包,十月烘年糕,臘月是臘八粥、雞絲粥。名茶有蘇州碧螺春、宜興陽羨茶、南京雲霧茶、雨花茶。農村有太湖之濱的重豆茶,南京地區用開水沖蜂蜜或糖的「糖茶」。用開水打入雞蛋的「稱砣茶」,用茶葉煮的蛋則稱「元寶蛋」。各地區還有很多茶館,這些茶館不僅是解渴之處,還是重要的社交場合。頗有名氣的是揚州富春茶社。此外還有戲茶廳,觀眾可以一邊聽戲,一邊飲茶、嗑瓜子,茶房還需給觀眾茶、點煙,此間還有賣小吃的商販來回座位間。飲酒也名目繁多,大致有「年節酒」、「散福酒」、「元霄酒」、「端午酒」、「七月半酒」、「中秋酒」、「重陽酒」、「冬至酒」、「喜酒」、「會親酒」、「三朝酒」、「進屋酒」、「剃頭酒」、「滿月酒」、「周歲酒」、「壽酒」、「豆腐酒」及「插秧酒」、「豐收酒」、「開業酒」、「利市酒」、「分紅酒」、「拜師酒」、 「 滿師酒」、「接風酒」、「餞行酒」、「洗塵酒」、「豎屋酒」、「搬場酒」、「社酒」、「會酒」等等。服裝頭飾
服飾習俗 蘇州地區的婦女早時喜穿中式大襟、對襟衫,常以土林藍黑相對的布料作面料,下 穿黑色長裙,或以腰兜為裙。喜歡包頭,包頭和腰兜很有講究,包頭常用靛藍布,兩旁邊沿鑲首花布滾邊,兩端用白布或黑布貼角,包頭上綉有彩色圖案。腰兜兩側有細密的褶襇,腰帶上綴有流蘇,腰兜上也綉五色圖案。太湖漁民則喜愛穿對襟格子土布衫。
居住風俗 民居的建造過程中十分講究吉利,從選地、選材、擇日、立柱、上樑到落成慶賀均按照繁褥的傳統方式進行。如選地要請「陰陽先生」用八卦盤定地點、朝向。正月初三上山擇定作棟梁的樹林,用紅紙圍貼下部,並祭祀山神,砍伐時樹木不能直接落地,不在山上剝樹皮,嚴禁跨越。上樑時選擇吉日,樑上張貼橫批,兩邊棟柱貼對聯,上樑時喊「上樑,大吉大利」,鞭炮齊鳴,邊唱「上樑歌」,上好後將饅頭、紅棗等往下拋。房子建好後,往往在牆門上畫一些辟邪的圖畫,有的還建刻有歷史故事和植物圖案的磚刻門樓。
生育習俗 在婦女懷孕期間,普遍存在著諸如判斷嬰兒性別的傳統經驗、孕婦保健的慣例、催生舉動、送禮慶賀、取乳名、三朝儀式,以及慶賀滿月、百日、周歲等禮儀。
嫁娶習俗 主要表現在婚姻觀念、婚姻形式、婚姻禮儀和離婚制度上。婚姻程序的第一階段是圍繞男女雙方家族進行的,有「問名」、「納吉」、「行聘訂婚」、「納征」等儀式。第二階段以「請期」,也稱「送道日」開始,然後「鋪床」、「餓嫁」、「拜堂」、「鬧房」。第三階段於婚後第二天起有「開臉」、「討紅喜蛋」等儀式。婚姻形式有買賣婚、典妻婚、表親婚、交換婚、童養婚、指腹婚、冥婚、自願婚等。
壽誕習俗 一般60歲以下叫「做生日」,60歲以上稱「壽辰」,還有認為人到25、29、33、36、66歲為關口,逢到這些生日都有所活動。江蘇人的規矩是「做九不做十」、「男不做四十、女不做三十」。做壽還有「暖壽」和「正壽」之分,正壽要設置壽堂,上供王母、壽星,壽禮比較講究,有的還請和尚來做道場,拜壽結束主人請客吃面,請戲班子演出。壽誕一般都由子女操辦。長輩過世逢70、80、90、100歲生辰,子女還要做陰壽。
喪葬習俗 有沐浴、停屍、報喪、守靈、治喪、家祭、送殯、安葬等多名目。江蘇人比較尊奉「入土為安」的信條,現在即使採用了火葬,仍然以最後入土才放心。
歲時節日風俗 春節,廣義指農歷正月初一至十五日,幾乎天天有歡慶活動。元霄節又稱「上元節」或「燈節」,這個節日張燈結綵,一般正月十三日「上燈」,十四日「試燈」,十五日「正燈」,十八日「落燈」。這期間家家吃湯圓。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 」,這天吃各色粽子,還有「五黃」:黃魚、黃瓜、黃鱔、鹹蛋黃和雄黃酒;「五白」:白切瓜、白蒜頭、白豆腐、白斬雞和茭白。插艾草和菖蒲,舉行龍舟競渡活動。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家家賞月、吃月餅。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人們高賞菊、吃重陽糕。除夕夜祭灶王爺,貼春聯、換門神,除夕晚上祭祖、吃年夜飯。另外民間還有祈求豐稔的「中和節」,踏青祭祖的「清明節」,舍財布施的「浴佛節」,祭拜游戲的「乞巧節」,祭祖奠先的「中元節」。
文化娛樂風俗 有特點的有崑山的崑曲、蘇州的評彈、揚州的揚劇、無錫的錫劇、南京的白局。民間文學有神話、傳說、民間故事、民謠、民歌、諺語、謎語。江南絲竹開始產生於明代的蘇州一帶。「絲」指絲弦樂器,如胡琴、月琴、琵琶、三弦、秦琴、揚琴等。「竹」指管樂器,如笛、簫、笙、嗩吶等,演奏的樂曲來自婚喪喜慶和調會活動中的風俗音樂。

江蘇風土人情
蘇綉圖案典雅,色彩秀麗,針工精細,與湘綉、粵綉、蜀綉合稱為我國四大名銹。刺綉發跡在蘇州。相傳孫權的姬人趙夫人,能在方帛上綉出五嶽、河海、城邑、行陣等景物,當時人稱為「針絕」。以後歷代相傳,便成為一種婦女特有的藝術。特別是蘇州城西30公里、濱臨太湖的光福鄉,鄉村每家婦女,除養蠶外,都嫻熟這種藝術。刺綉的原料有緞底、凌底、紗底等不同,有用絨、用線、用發(實際多用黑紗代)等綉法。近年來,蘇州刺綉廠又創造了「雙面異綉」,使蘇綉藝術登上了一個新高峰。

陶器是蘇南著名的手工業產品。由於歷代勞動人民運用智慧,積累經驗、不斷地發明創造,使質量逐步提高,在我國歷史上留下了輝煌的一頁。著名的陶都——江蘇宜興丁蜀鎮,生產的日用工藝陶瓷,技術精湛,造型優美,猶如百花叢中盛開的藝術鮮花,光彩奪目,逗人喜愛。

紫砂茶壺,是陶都是珍貴的工藝產品,已有上千年的歷史,早就馳名中外,享有天下「神品」之稱。古人對名手制壺,視為「貴重如衍璜」、「珍重比流黃」、「價疑 琳」,覓湯一壺,賽過無價之寶。

紫砂茶壺之所以名貴,主要有七絕:一、茶無浴湯氣,色香,味皆蘊;二、夏天泡茶,隔日不易餿;三、冬天泡茶,沸水注入不炸裂;四、茶壺久用,不放茶葉,仍有茶香味;五、傳熱緩慢,壺熱而不燙手;六、壺蓋嚴密,倒茶無落「帽」之憂;七、壺色和諧不褪,久用越發光亮。 「茗熒莫妙於砂」,妙就妙在紫砂泥料有著特殊的性能。紫砂泥料蘊藏於深岩之中,開采後又經人工精選,故有「岩中岩」、「泥中泥」之稱。泥色紅而不嫣,紫而不奼,黃而不驕,黑而不墨,質地細膩且含有砂性,經高溫燒成,仍具有較好的透氣性能,得天獨厚的紫砂陶土,使茶壺、茶杯產生了獨有的功能。

製作紫砂茶壺,工藝十分講究。在長期的勞動實踐中,藝人們創造的制壺技藝,各有風格,成千種茶壺「方圓非一、器型各異,有講究線條的茶壺,古色古香,清新悅目,有注重浮雕裝飾的茶壺,多姿多態,以壺傳藝;有富於生活情趣的象形茶壺,形態逼真,見壺生景;還有集文字、書法、繪畫、篆刻諸藝術於一體的茶壺,字隨壺傳,壺隨字貴。優美的紫砂茶壺,在我國工藝美術產品中放射著燦爛的光芒。

泥塑相傳於孫臏,他研究陣法,捏制泥人兵馬布陣,泥塑就流傳下來。惠山泥人則盛於明、清二代。山有粘土,土質細膩,可塑性強,適於泥塑之用。三、四百年來「惠山泥人」馳名中外。

惠山地區居民家家善彩塑,戶戶做泥人。惠山泥人有深厚的群眾基礎。它取材於神話故事、民間傳說和江南人民的日常生活,宣揚正義,反對邪惡,表達了勞動人民的意願、愛憎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許多造型生動的泥塑作品,如「惠山大阿福」、「我愛北京天安門」等,就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受到群眾的喜愛。惠山泥人廠泥塑作品千姿百態,年產300多種,600萬件,產品暢銷全國各地及世界60多個國家和地區,每年接待成千上萬的外賓參觀。這一古老的民間世術將在四個現代建設中大放光彩。

1958年,郭沫若同志去無錫時,曾揮折題詩:「人物無古今,須臾出手中,衣冠千代異肝膽一般同,造化眼前妙,流傳城外雄,集中人數百,童叟獻神功」高度贊揚惠山泥塑工人的創造精神。

金陵燈會
始於六朝,盛於明清。相傳明代洪武年間,朱元璋下令鬧花燈,以示與民同樂,共慶昇平。現在的燈會集中在夫子廟地區舉辦,自春節始,為期一月。尤其在元宵夜,秦淮河兩岸燈如海,人如潮。
春南京國際梅花節
梅花,是南京的市花。探梅、賞梅是南京的習俗,自六朝至今不衰。而今南京的珍珠泉、溧水傅家邊、古林公園等處均有梅觀,尤以梅花山為最佳。每年的2月底至3月中旬,南京都要舉辦國際梅花節。
夏江心洲葡萄節
江心洲,南京城西南部長江中的一個島,風光旖旎。每逢7月至8月,島內千畝葡萄園碩果累累,遊人登洲可觀大江風貌,享天然氧吧,還可盡情體驗採摘葡萄的野趣。
秋南京雨花石藝術節
雨花石,南京標志物之一。每年金秋九月,南京都要在雨花台景區舉辦「天降雨花」表演、雨花石精品展、採石游等活動。雨花石主要產地六合縣同時開展分會場活動。
冬迎新年聽鍾聲活動
南京人樂於在鍾聲中迎接新年的到來。迎新年聽鍾聲活動通常在棲霞寺鍾樓舉行,由寺院法師念經祈禱和平、祝願民安,再由主持與賓客共同撞響銅鍾108次,迎接新年的到來。

4. 河南鄭州有什麼特產

重陽糕亦稱「花糕」,漢族重陽節食品,流行於全國大部分地區。農歷九月初九是重陽節,也叫敬老節,民間要蒸重陽糕孝敬老人。為了美觀中吃,人們把重陽糕製成五顏六色,還要在糕面上灑上一些木犀花(故重陽糕又叫桂花糕),這樣製成的重陽糕,香甜可口,人人愛吃。

來自網路

閱讀全文

與關於重陽節的粘土手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長壽的五個條件是什麼 瀏覽:440
老年人吃肉悶怎麼辦 瀏覽:697
安徽宿州老師退休金 瀏覽:924
孝敬父母的無語作文 瀏覽:304
廣東農村養老金最低是多少 瀏覽:212
在此重陽節之際 瀏覽:965
夏天養生有哪些要點 瀏覽:36
長壽湖高鐵站到長壽 瀏覽:17
廣東2016年退休工資調整最新消息 瀏覽:69
廣州老年大學課程 瀏覽:611
為什麼頭比父母大 瀏覽:418
老年人腿部骨質疏鬆症狀 瀏覽:678
職工退休年齡多大 瀏覽:800
揚州出國體檢在哪裡下車 瀏覽:371
給父母做賀卡怎麼做 瀏覽:668
城市人繳社保退休可以領多少錢 瀏覽:204
東風新村老年大學 瀏覽:945
阿勒泰什麼地方最適合養老 瀏覽:987
事業單位將要退休工資咋算 瀏覽:955
二婚男人的孩子喊女方父母怎麼喊 瀏覽: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