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佛經關於孝敬父母的開示
這就多了!最具代表性的首推《佛說父母恩難報經》: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父母回於子,有大增益答,乳哺長養,隨時將育,四大得成。
右肩負父、左肩負母,經歷千年,正使便利背上,然無有怨心於父母,此子猶不足報父母恩。
若父母無信,教令信,獲安隱處;
無戒,與戒教授,獲安隱處;
不聞;使聞教授,獲安隱處;
慳貪,教令好施,勸樂教授,獲安隱處;
無智慧,教令黠慧,勸樂教授,獲安隱處。
如是信如來、至真、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世尊教,信法教授,獲安隱處。
諸法甚深,現身獲果,義味甚深。
如是智者,明通此行,教令信聖眾。
如來聖眾甚清凈,行直不曲,常和合,法法成就,戒成就、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脫成就、解脫見慧成就。
所謂聖眾——四雙八輩,是謂如來聖眾,最尊最貴,當尊奉敬仰,是世間無上福田。
如是諸子,當教父母行慈。
❷ 天主教和佛教真的不能在一起嗎
讓我來幫幫你吧。
首先,先談一談信仰。
佛教不相信有神,信輪回,人死後下地獄等輪回,輪回來輪回去,轉來轉去,業債因果,今生來世等等,完全跟基督教的概念屬於世界的另一端。佛教說得救靠的是自己,靠的是修行。
基督教天主教信有神,一位創造天地萬物的神,說的是死後上天堂,只有一個身份,和未來的盼望。沒有業債因果,做錯了,認罪禱告,上帝會赦免你的罪, 可以有新的人生。基督教說的得救是上帝給的白白的恩典,人是罪人,靠自己的結果是無解,因為神是完全聖潔的,只能靠神。要說下去,可以上網搜,真的太多了。
佛教跟基督教的所有思想都是沖突的,相反的,矛盾的。我為什麼那麼清楚呢?因為我以前是佛教徒,現在是基督徒。聖經說「信與不信,不能共負一軛」。
但是,你是無神論,這樣就好辦了。
再來,談一談教育。如果信仰不同,以後結婚生子,在教育孩子的事上,一定會矛盾,造成很多家庭糾紛。
我想她會吸引你,肯定不只是漂亮,加上一些獨特的品格,和很多中國女人沒有的特質,越是愛主的家庭,教育出來的孩子,這些特質越明顯,在聖經我們叫做屬靈的特質,只有基督徒才有的。
如果她全家都是信主,那她更是愛主的女子,這個時代,真的很難得,可遇不可求。
但是,像我前面說的,聖經記載「信與不信,不能共負一軛」,她們全家肯定知道。而且很難會把孩子嫁給不同信仰的。
她說希望她爸爸在乎的是男的對她好不好。其實,這句話的意思是,還要繼續觀察。
結婚是兩個人「未來」的事,男的現在對他好,以後不一定對他好,這樣的婚姻沒有保障,你同意嗎?
你知道我們的婚禮跟其他宗教的婚禮最大的不同是什麼嗎?就是盟約。
人家結婚就找個司儀,然後雙方念婚禮誓言,司儀做見證人,婚禮請了100桌,孩子也生了,但是幾年後還不是一樣離婚,為什麼?因為這只是「人和人之間的約定」。
人是狡猾的,人是有罪的。或許現在很好,但以後呢?各種約定都能輕易被毀約,更何況是婚姻。
教會的婚禮,最大的不同就是盟約。婚禮上,上帝是我們的見證。我們的婚姻是建立在跟上帝的關系,這個約定,這個基礎之上。就算婚姻遇到什麼不順遂,上帝是我們的主婚人,我們一起禱告,一起度過一切人生的喜怒哀樂。因為有上帝,這婚姻是真的不一樣,這婚禮誓言都是真的,可以兌現的。這個婚姻不一樣是因為有「上帝親自祝福的婚姻」。
但是,你是無神論,這樣就好辦了。你可以跟她去教會,一起參與活動,一起讀聖經,一起禱告,如果覺得你真的很愛她,那麼你就打開你的心,去了解他們一家人的信仰,讓耶穌成為你的生命的救主。你們未來的愛情、婚姻、甚至家庭,都在上帝的手中,她爸爸肯定會放心把自己的女兒交給你了。
❸ 請教各位老師,佛經上有關於 人一定孝順父母
《地藏經》就是孝經,佛教的根本就是孝順父母,奉事師長。
1 孝順是佛法的大根大本,實在講,「孝順」圓圓滿滿做到是成佛。唯有佛,才能夠盡孝,佛以下的孝順,都做得不夠圓滿,這是我們必須要知道的。
2 你要是真正明白了,我們要想把孝順做到圓滿,就一心念佛,念到自己往生凈土,見到阿彌陀佛了,你的孝順就圓滿了。
3 經上講得很清楚,你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之後,你就充滿智慧,具足大的能力,你的家親眷屬無論在哪個世界,無論在哪一道,你都看清楚,你也都聽到,只要緣一成熟,什麼叫緣成熟?你勸他念佛,他肯聽、肯接受,這就叫緣成熟了,你就有能力去幫助他。
4 佛經里常講「佛度有緣人」,生生世世家親眷屬,跟你有緣,你都能幫助他們脫離六道、往生不退成佛,這叫大孝,這叫真孝。
5 所以在眼前,對於父母生活,尤其是晚年精神上的生活,我們都能夠照顧到就好。最重要的,是勸父母念佛,那才是真正的孝順。父母不能接受,那是因為你自己的佛沒學好;你要學好了,他們自然就會接受。
6 自己真正要學好,才能影響他們,所以自己要精進不懈,要有耐心,要堅持到底,機緣成熟的時候,他們會接受的。
7 如果你認真努力地修持,學佛之後跟沒有學佛之前,判然是兩個人,使你父母感覺到,你學佛之後,變得特別孝順,對他們特別好,他們生歡喜心,對佛就會有好感。
8 萬萬不可以看到父母沒學佛,一天到晚批評他、責備他,說他業障重,將來要墮惡道。父母聽到你這個話起反感,那你是大不孝,「佛不能學,愈學愈不得了,愈學愈不孝順」,這就錯誤了,你雖然是好心,你的方法錯誤,起了反作用。一定要知道,要以善巧方便,把佛法介紹給他,讓他很歡喜,他就會很樂意地接受。
❹ 丈夫不體貼兒子不孝念什麼佛經好
每個人來這世間都是來:了業、了緣、了願的。而且還有四種緣分:討債、還債、報恩、抱怨。而報恩的少,其他的多!
可以念誦經文 佛號 咒語迴向給他們
抄經文-------地藏經 葯師經 普門品 力度更大一些
迴向文是:願以此功德迴向給(名字)的歷代宗親,六親眷屬,歷劫冤親債主,錯殺,誤殺,故殺的一切生靈,人,非人等,願你們早日離苦得樂,脫離六道輪回,往生極樂世界。往夕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痴,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願以此功德迴向給十方法界一切眾生,迴向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迴向三寶眾龍天,守護伽藍諸聖眾,三途八難具離苦,四恩三有盡沾恩.
❺ 佛經告訴你什麼是世間最圓滿的孝道
1 孝順是佛法的大根大本,實在講,「孝順」圓圓滿滿做到是成佛。唯有佛,才能夠盡孝,佛以下的孝順,都做得不夠圓滿,這是我們必須要知道的。
2 你要是真正明白了,我們要想把孝順做到圓滿,就一心念佛,念到自己往生凈土,見到阿彌陀佛了,你的孝順就圓滿了。
3 經上講得很清楚,你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之後,你就充滿智慧,具足大的能力,你的家親眷屬無論在哪個世界,無論在哪一道,你都看清楚,你也都聽到,只要緣一成熟,什麼叫緣成熟?你勸他念佛,他肯聽、肯接受,這就叫緣成熟了,你就有能力去幫助他。
4 佛經里常講「佛度有緣人」,生生世世家親眷屬,跟你有緣,你都能幫助他們脫離六道、往生不退成佛,這叫大孝,這叫真孝。
5 所以在眼前,對於父母生活,尤其是晚年精神上的生活,我們都能夠照顧到就好。最重要的,是勸父母念佛,那才是真正的孝順。父母不能接受,那是因為你自己的佛沒學好;你要學好了,他們自然就會接受。
6 自己真正要學好,才能影響他們,所以自己要精進不懈,要有耐心,要堅持到底,機緣成熟的時候,他們會接受的。
7 如果你認真努力地修持,學佛之後跟沒有學佛之前,判然是兩個人,使你父母感覺到,你學佛之後,變得特別孝順,對他們特別好,他們生歡喜心,對佛就會有好感。
8 萬萬不可以看到父母沒學佛,一天到晚批評他、責備他,說他業障重,將來要墮惡道。父母聽到你這個話起反感,那你是大不孝,「佛不能學,愈學愈不得了,愈學愈不孝順」,這就錯誤了,你雖然是好心,你的方法錯誤,起了反作用。一定要知道,要以善巧方便,把佛法介紹給他,讓他很歡喜,他就會很樂意地接受。
❻ 「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是什麼意思
故事是這樣的厄:
老家有一小小的寺廟。那是一幽靜的去處。我不信佛,但我愛煞了去寺廟里讀書散步、潔凈內心。
有一段日子,我情緒低落,在家小憩。忽一日,我想起了去寺廟走走,藉此滌盪內心的郁悶。
到了寺廟,但見寺廟里香客不斷,檀香馥郁。再看香客們的臉,一張張寫滿坦然、安詳、幸福,我有些嫉妒,有些疑惑:莫非佛門真乃凈地,果能拂拭了眾人的心靈?
信步流連中,但見一在枯樹下潛心打坐的佛門老者,那入迷之態止住了我的腳步。走進細看,老者那面露慈祥卻心納天下的表情強烈地震撼了我——原來一個人能心態安詳地活著是多麼地美好啊! 我悄然坐在了老者身邊,惴惴向老者求的開悟。我向老者談了我心中的苦楚,然後說:為什麼現代人之間居心叵測,紛爭不停?
老者拈須而笑,沒作解釋,去鏗鏘而悠遠地說,我送你一句佛語吧。老者一字一頓的說:「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
一語驚心!醍醐灌頂。
天藍草碧,雲白風清。
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且看芸芸眾生,許多的失意和煩悶不都是在苛求得到時萌生得嗎?你去做那個施人以愛、賜人以福的人,你精神愉悅舒張了,而最終愛心和福祉又會回到你的身邊,何樂而不為?!
其實兩個人相處是一門學問,尤其男人的女人共處就更是一門藝術.能和自己傾心的人談情說愛而後共築愛之家園以及孕育下一代是甜蜜而美好的事情,但這個速食年代卻賦予了純潔無暇的愛更多的含義:男人希望從中獲得事業上的支持或是娶一個孝順公婆,賢良淑德,即使丈夫尋花問柳晚歸後也不會橫加指責的賢妻良母;女人則希望籍此嫁入豪門以保此後衣食無憂,或是找一個在繁忙工作之餘能填補空虛和寂寞的親密愛人,看到這里也許有的人回認為我的想法太極端了,那這麽說真正的愛情就不存在了嗎?但以上現象的確生生地沒一天都在我們身邊上演,也許某些人正在經歷著,而且我堅信此類現象今後也會層出不窮,在這里我不是要排斥愛情,否定愛情,就暫且把它當作是一個正在享受愛情的人的有感而發吧,為我自己,也是為那些正在熱戀中的人們.
不可否認一對戀人在經歷了長時間的愛情馬拉松之後能夠依然傾心相向,那就不能否認雙方都有著蠻大的吸引力,在這里先不去追究道底是一個非處的成熟男人對純情少女的悉呵護,亦或是一個風韻尤存,風情萬種的離異少婦對少不更事的懵懂少年的溫柔體貼,單就兩個單獨的個體而言,能在如此地大物博,人口眾多的同一個國度-中國相遇並結伴共度此後的可長可短凶險未補的旅途,這就是緣份!聽到過一個女人死前動情地對一個男人說:」我修行了500年才能有機會遇見你,又修行了1000年才跟你成為夫妻,如果有來世,我還要做你的妻.」真的兩個人在一起不容易,何必追究他/她道底是不是那方面很有經驗,亦或是他/她是不是純潔的,既然選擇了,就要用寬容與呵護堅定地伴他/她走完這條路,或長或短,數年之後重拾美好回憶時只求你問心無愧地說:」我是真的愛過他/她!」
❼ 般若是什麼意思
般若是梵文譯音,翻譯過來是大智慧,指超過平凡人的智慧。般若有文字般若、觀版照般若、和實相般若權。文字般若是詮說講解般若的佛教經典和論典,觀照般若是從文字般若反復參學、打開智慧,實相般若是文字般若和觀照般若所要表達所要現前的本來面目,是人都具有的真實佛性。 般若,打個比喻,我吃飯,飽肚子,能做事。能吃飯的是我,所吃的是飯,吃後飽肚子,能做事。聖人修行證悟得般若,能證悟的是有修行的聖人,證悟的是般若,證悟後能知道有情與器世界的真相,獲得真正的快樂。證悟有少分、多分、滿分的差別,少分是指阿羅漢、緣覺所證悟的境界如初月小;多分是指登地菩薩所證悟的境界如半形月;滿分是佛陀所證悟的境界如15的滿月光亮無障礙。證得般若的人能除煩惱,心快樂,做事合理合法,極容易辦成,幫助別人也輕而易舉。要證悟般若靠自己一個人雖可以,但極難極難,只有極少數利根者能行;如果依靠具法相的善知識指導學習般若經論,自己有善根福德因緣,發大願,加上肯用功,那是不難證得的。
❽ 放生有什麼作用
1釋放你的心靈
參與放生的過程,無疑是一次心靈的洗禮,這點是最重要的,通過你的雙手,拯救了生命,那怕是很小很小的生命,也是世間所不能輕視的。如果你參加了一次放生的活動,或者自己完成了一次放生的行為,心靈是美好的,微笑自然而然。記得把這種快樂告訴你的朋友,讓他們也加入到你的行列。
2
放生就是治病、延壽
根據佛學的理論、因果原理。其實人的疾病絕症的發生,就是因為以前(或過往世)我們殺生所感召的殺業而來。既然是殺因造成的殺果,那麼解決之道,也就是放生,償殺債,消除因殺因帶來的疾病,病苦自然好轉,生命自然延長。這也是佛教徒最推崇的積德方式。
3
放生就是積福積善生命應該平等也理應平等,救一生命,能夠積福積善,更何況拯救眾多的生命!因此,我們認為,放生就是積最大的福,行最大的善。堅持放生,能放大自己的善心,遇事對人,皆有福氣運氣。這是關鍵。
4
放生就是消災解難災難會隨時發生,這是無常。時刻想著「死」,方能「生」。佛學認為,災難都是源於我們以前所結的冤業,所造的殺業而來。放生解救眾生的命,免除了眾生的死難,也能消除我們的不善業,這也是因果必然的道理。
5
放生就是救命
經過市場,經過賣店,看到即將要結束生命的動物,我們能無動於衷嗎。放生就是救那些被擒被抓,將被宰殺,命在垂危的眾生的命,而眾生最寶貴的就是自己的生命啊,救他們的命,他們感激最深。也是自己能做的,最有意義的事情。
6
放生就是改運
有人通過風水改運,有人通過星座改運,而我們今生的命運其實是過往無數的善惡因緣所呈現的一個結果。昨天不佳,今天不好,明天的命運,卻是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透過放生,行善積福,誠心懺悔,命運可以改。具體可以查看《了凡四訓》一書。而改運中,又以放生的效果最好,既直接又快速。
注意事項
放生要選擇適合的環境,適合的時機,適合的物種,切忌放生變成了殺生。一定要謹記。
放生並不是求功德,也不是求好處,其實最重要的還是洗凈了自己的心靈,拯救了生命,何樂不為。
❾ 佛教中的男女平等
佛有的時候說的女生過分了點,我自己都受不了了好幾天,但是後來又想內清楚了。女容人,比男人的福報就是小,這一點佛只是陳述事實,好像大悲咒陀羅尼上寫著,念大悲咒7遍,入葯物,莫使婦人煎,取母乳的時候取生男孩的母親的乳液,這些都不是佛和菩薩鄙視女人,而是,事實,男人確實比女人的福報大,才得男身,在看看社會中,通常也是女人吃虧,月經,生孩子不都是女人的事嗎?這說明男人之所以為男人,這一輩子不用受女白惡之所惱就是因為前世修了福。佛說的一切都事實罷了,只不過我們女人自己心裡不舒服。
在換個想法,如果福報一大,就像佛,佛的福報大了吧?所以我們都向他敬仰,叩頭,禮拜,可以增加福慧壽命。如果佛向我們叩拜的話,不是折了我們的壽了嗎?
同理,就是因為男人的福報大,所以我們才要聽他們的話,盡量不屈辱他們。
不過,男人也沒有什麼了不起的,吸煙喝酒,好色不都是他們的事,什麼事也不用管,一心向西,況且,佛也說過,在佛法中,女人成就的多!!!
❿ 如果假如說你在日常現實生活當中遇到了這樣的一位父親,按照學佛的角度來說你認為該怎麼處理,為什麼就
父母子女之間,無非四種緣「報恩、報仇、討債、還債」,
所謂「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
因緣這種事情,依靠自己的力量是很難扭轉的。
那怎麼辦?念佛。
《觀無量壽佛經》(意)雲:稱念一句「南【na】無【mo】阿【a】彌【mi】陀【tuo】佛」,可滅除八十億劫生死重罪。
如果您真的想扭轉局面,建議您每天給自己定課,如果有計數器,可以計數念佛最好,如果沒有,就給自己規定個時間,每天或念半小時,或念一小時,然後迴向給你父親,必有奇效!
下面分享一些關於念佛利益的經文祖證,以增長信心:
《涅槃經》里講:
譬如父母,而有七子。
於其病者,特加憐愍。
如來亦爾。
於罪苦者,猶加憐愛。
佛最疼愛,最關心的就是那個病最重的兒子!
《佛說阿彌陀佛根本秘密神咒經》:
舍利弗!
若有眾生,聞說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
歡喜踴躍、至心稱念,深信不懈,
於現在身,
受無比樂:
或轉貧賤,獲得富貴,
或得果免宿業所迫病患之苦,
或轉短命,得壽延長,
或怨家變恨,得子孫繁榮。
百丈懷海禪師雖然建立叢林,他也講:修行以念佛為穩當。萬修萬人去。
永明禪師雲:無禪有凈土,萬修萬人去;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 有禪無凈土,十人九蹉路;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
徹悟禪師雲: 一句阿彌陀佛:是阿伽陀葯,無病不療;是如意珠王,無願不滿。 是生死苦海之慈航,無苦不渡;是無明長夜之慧燈,無暗不破。 念佛時即見佛時,求生時即往生時;三際同時,更無前後。
《華嚴經》說:寧受地獄苦 ,也要得聞諸佛名。一稱「南無阿彌陀佛」,十方諸佛自然護念。故知:念阿彌陀佛,即是念十方諸佛;生極樂凈土,即是生十方凈土;不必改口另外稱念十方諸佛名號。
龍樹菩薩《十住毗婆沙論》:佛法有無量法門,如世間的道路,有難行道,有易行道。陸路步行則艱苦,水路乘船則快樂。菩薩道也是這樣。或有法門勤行精進,時間久遠才能獲得阿惟越致(不退轉位);或有法門以信心為方便,容易修行並迅速達到阿惟越致。倘若有想速至不退轉地的行人,應當以恭敬心執持稱念阿彌陀佛名號,蒙佛願力,往生極樂世界,速證不退轉果位。
《佛說阿彌陀佛根本秘密神咒經》:
阿彌陀佛名號,具足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甚深秘密、殊勝微妙、無上功德。所以者何?「阿彌陀」佛三字中,有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一切諸菩薩、聲聞、阿羅漢,一切諸經、陀羅尼神咒、無量行法。是故,彼佛名號,即是為無上真實至極大乘之法,即是為無上殊勝清凈了義妙行,即是為無上最勝微妙陀羅尼。
《涅盤經》:佛告大王:假令開大庫藏,一月之中,布施一切眾生,所得功德,不如有人稱佛一聲,功德過前,不可較量。
《大悲經》說: 一稱佛名,以是多善根,入涅槃界,不可窮盡。
《大集經》:「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往生凈土,證不退轉。」
《法華經》:若人散亂心 入於塔廟中 一稱南無佛 皆已成佛道
《增一阿含經》:四事供養閻浮提一切眾生,若有稱佛名號,如構牛乳頃,功德過上,不可思議。
《大智度論》龍樹菩薩說:
譬如有人,初生墮地,即能一日行千里。足一千年。滿中七寶,供施於佛。不如有人,於後惡世,一聲稱念阿彌陀佛,其福勝彼。
《佛說阿彌陀佛根本秘密神咒經》:
阿彌陀佛名號,具足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甚深秘密、殊勝微妙、無上功德。所以者何?「阿彌陀」三字中,有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一切諸菩薩、聲聞、阿羅漢,一切諸經、陀羅尼神咒、無量行法。是故,彼佛名號,即是為無上真實至極大乘之法,即是為無上殊勝清凈了義妙行,即是為無上最勝微妙陀羅尼。而說偈曰:阿字十方三世佛,彌字一切諸菩薩。陀字八萬諸聖教,三字之中是具足。
【善導大師】解釋《彌陀經》:六方各有恆河沙等諸佛,皆舒舌遍覆三千世界,說誠實言:若佛在世,若佛滅後,一切造罪凡夫,但回心念阿彌陀佛,願生凈土,上盡百年,下至七日、一日、十聲、三聲、一聲等。命欲終時,佛與聖眾,自來迎接,即得往生。如上六方等佛舒舌,定為凡夫作證:罪滅得生。若不依此證得生者,六方諸佛舒舌,一出口以後,終不還入口,自然壞爛。
《無量壽經》釋迦牟尼佛付囑彌勒菩薩:其有得聞,彼佛名號,歡喜踴躍,乃至一念,當知此人,為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
《大智度論》:有諸菩薩,自念謗大般若,墮惡道中,歷無量劫。雖修余行,不能滅罪。後遇知識,教念阿彌陀佛,乃得滅障,超生凈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