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兒媳對公婆有沒有贍養義務
法律規定兒媳沒有贍養公婆的義務,只有輔助的責任,但是在生活中大家就認為兒媳有贍養義務,各說各的理。
『貳』 二婚孫媳婦對奶奶很孝順為什麼奶奶等前孫曉媳婦來才奄氣
老人嘛,他們總是固有的思想,總是覺得 原來的是最好的是原配,所以他會有這樣的執念 不必太在意,只要生前孝順,就是對得起老人 自己也會心安理得。
『叄』 婆婆家爺爺的兄弟死了,孫子媳婦有孝嗎
婆婆家爺爺的兄弟死了,孫子媳婦有小,只要是一家人都要帶笑的。
『肆』 孫媳婦憑什麼要照顧老公奶奶
憑什麼,就憑是一家人。嚴格來說,當然可以不照顧,但你什麼都不做,婆家人怎麼看你。你為老公奶奶做的所有,他們家人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你如果想他們家人對你好一足,你就必須照顧老公奶奶。
『伍』 孫子去世,孫媳鼓勵照顧住院爺爺,該如何看待她的做法呢
孫子去世了,孫媳婦依然不離不棄地照顧爺爺,現在這樣的人不多了,爺爺去看病,把病看好,孫女帶你回家。 這件事是值得表揚和感動。
『陸』 二十四孝七字詩
一、孝感動天
父娶後媽又生弟,多次害舜出歹意。
修倉抽梯放火焚,手持斗笠跳下去。
掘井填土盾地逃,仍敬父母慈愛弟。
孝行感動蒼天心,鳥代鋤草象耕地。
堯帝知舜性至孝,處理政事有能力。
將倆女兒嫁與他,繼承大位稱舜帝。
釋義:
舜,傳說中的遠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華,號有虞氏,史稱虞舜。相傳他的父親瞽叟及繼母、異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讓舜修補谷倉倉頂時,從谷倉下縱火,舜手持兩個斗笠跳下逃脫;讓舜掘井時,瞽叟與象卻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脫。
事後舜毫不嫉恨,仍對父親恭順,對弟弟慈愛。他的孝行感動了天帝。舜在歷山耕種,大象替他耕地,鳥代他鋤草。帝堯聽說舜非常孝順,有處理政事的才幹,把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他;經過多年觀察和考驗,選定舜做他的繼承人。舜登天子位後,去看望父親,仍然恭恭敬敬,並封象為諸侯。
二、親嘗湯葯
從小奉孝漢文帝,傾心侍母重情義。
老媽卧床病三年,衣不解帶榻前祭。
治療疾病湯葯苦,親口嘗罷喂下去。
通宵達旦陪身邊,母康兒累倒在地。
仁孝感動天下人,注重德治興禮序。
治國有方開盛世,文景之治史書記。
釋義:
漢文帝劉恆,漢高祖第四子,為薄太後所生。高後八年(前180年)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聞於天下,侍奉母親從不懈怠。
母親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所服的湯葯,他親口嘗過後才放心讓母親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興禮儀,注意發展農業,使西漢社會穩定,人丁興旺,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他與漢景帝的統治時期被譽為「文景之治」。
三、嚙指痛心
曾參家貧打山柴,忽然有客進家宅。
母咬手指兒心痛,心靈感應娘喚孩。
速返家中問緣故,盼兒陪客快回來。
世稱曾子孝著稱,儒家尊他宗聖台。
釋義:
曾參,字子輿,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稱「曾子」,以孝著稱。少年時家貧,常入山打柴。一天,家裡來了客人,母親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參忽然覺得心疼,知道母親在呼喚自己,便背著柴迅速返回家中,跪問緣故。
母親說:「有客人忽然到來,我咬手指盼你回來。」曾參於是接見客人,以禮相待。曾參學識淵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的修養方法,相傳他著述有《大學》、《孝經》等儒家經典,後世儒家尊他為「宗聖」。
四、百里負米
仲由家計甚艱辛,一日三餐野菜吞。
百里負米歷寒暑,侍奉父母倍精心。
父母去世高官作,生活優裕思雙尊。
孔子贊其孝父母,生時盡力死念恩。
釋義: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順。早年家中貧窮,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飯食,卻從百里之外負米回家侍奉雙親。
父母死後,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國去,隨從的車馬有百乘之眾,所積的糧食有萬鍾之多。坐在壘疊的錦褥上,吃著豐盛的筵席,他常常懷念雙親,慨嘆說:「即使我想吃野菜,為父母親去負米,哪裡能夠再得呢?」孔子贊揚說:「你侍奉父母,可以說是生時盡力,死後思念哪!」
五、蘆衣順母
生母早死父續妻,繼母虐待弟弟欺。
冬天小弟棉裝暖,閔損身著蘆花衣。
父親鞭斥蘆花飛,方知兒苦欲休妻。
孝兒跪求饒繼母,後娘變成親媽咪。
釋義:
閔損,字子騫,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門中以德行與顏淵並稱。孔子曾贊揚他說:「孝哉,閔子騫!」。他生母早死,父親娶了後妻,又生了兩個兒子。繼母經常虐待他,冬天,兩個弟弟穿著用棉花做的冬衣,卻給他穿用蘆花做的「棉衣」。
一天,父親出門,閔損牽車時因冷打顫,將繩子掉在地上,遭到父親的鞭打,蘆花隨著打破的衣縫飛了出來,父親方知閔損受到虐待。父親返家要休妻。閔損求父親饒恕繼母,說:「留下母親只是我一人受冷,休了母親三個孩子要挨凍。」父親十分感動。繼母聽說,悔恨知錯,從此對待他如親子。
六、鹿乳奉親
父母年邁視力昏,需飲鹿乳治眼瘟。
身披鹿皮深山進,擠鹿乳汁奉雙親。
獵人搭弓欲射鹿,掀起鹿皮現真身。
實言供奉父母事,郯子孝順贈乳珍。
釋義:
郯子,春秋時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飲鹿乳療治。他便披鹿皮進入深山,鑽進鹿群中,擠取鹿乳,供奉雙親。一次取乳時,獵人看到了他以為是麋鹿,想射殺他,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現身走出,將擠取鹿乳為雙親醫病的實情告知獵人,免除了 被誤殺的危險。
七、戲綵娛親
孝順父母美味燒,年過七十不言高。
身穿五彩老萊子,撥浪鼓兒孩般敲。
送水進屋摔跟頭,躺地大哭裝撒嬌。
只怕雙親太傷心,博得父母樂陶陶。
釋義:
老萊子,春秋時期楚國隱士,為躲避世亂,自耕於蒙山南麓。他孝順父母,盡揀美味供奉雙親,70歲尚不言老,常穿著五色綵衣,手持撥浪鼓如小孩子般戲耍,以博父母開懷。一次為雙親送水,不小心摔倒,為了不讓父母擔心,裝作假裝摔倒的樣子,躺在地上學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八、賣身葬父
董永賣身葬父難,槐蔭樹下遇奇緣。
自言無家七仙女,結為夫婦天成全。
一月織出三百錦,抵債贖身錢還完。
千古絕唱天仙配,同甘共苦世人傳。
釋義:
董永,相傳為東漢時期千乘人,少年喪母,因避兵亂遷居安陸。其後父親亡故,董永賣身至一富家為奴,換取喪葬費用。
上工路上,於槐蔭下遇一女子,自言無家可歸,二人結為夫婦。女子以一月時間織成三百匹錦緞,為董永抵債贖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蔭,女子告訴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幫助董永還債。言畢凌空而去。因此,槐蔭改名為孝感。
『柒』 孫媳婦是不是就可以不孝順了。
你的這個本身就是個斷章取義的一句話。
按你這句話完整意思是「孫媳婦是不是就可以不孝順了,不,不可以。」
家庭關系很復雜是要看情況的啊!
『捌』 廣西一90後孫媳婦抱88歲奶奶洗頭發,這個場景有多令人暖心
孝敬老人是傳統美德,我們大家都非常清楚,但是能夠真正做到的,卻沒有那麼多,廣西一90後孫媳婦抱88歲奶奶洗頭發,這個場景有多令人暖心?
三、這樣孝順的孫媳婦不多見,值得我們為她點贊。
我們知道現在年輕人能夠好好對待自己的親生父母,可能做的還會比較好,但是對待老公的爺爺奶奶也能夠沒有任何偏見,就像親人一樣照顧,是非常少見的,有些人覺得老人臟,離老人遠遠的,但是這個孫媳婦卻能夠無微不至的照顧,這樣的孝心是值得我們去學習的。
『玖』 我家四世同堂,作為孫媳我有義務照顧奶奶嗎
跟我一樣,我也快四代同堂,老公奶奶還有兩個兒子,從我們談戀愛到現在結婚都好多年了一直住在我們家,剛結婚看她奶奶年紀大了,我就燒給他奶奶吃,現在懷孕實在不想做飯,他奶奶就各種不開心,親戚打電話給她,她就說我不帶他吃,說我們各吃各的,哎,女人都能體會懷孕的滋味吧,自己都不想吃,每次聽到他奶奶打電話跟他家親戚說我不帶她吃我就好氣,不要做,你做了也沒有人說你好,你萬一哪天不做了,所有人都會說你不好!輪不到我們孫媳婦的,別讓自己受委屈
『拾』 奶奶去世了孫媳婦禁忌
您好,您是想問奶奶去世了孫媳婦有什麼禁忌是嗎?奶奶去世了孫媳婦禁忌有:
1、孫媳婦在葬禮上必須披麻戴孝,穿的衣服不宜太過華麗,也不可以佩戴金銀首飾,更不可以畫特別濃艷的妝容。
2、不可以在葬禮現場嘻哈大笑,這不僅是對死者的一種不尊重,親朋好友也會覺得這個孫媳非常不孝順。
3、如果孫媳婦這時候已經懷孕,而且懷孕的時間比較短,還沒有過三個月的話,那最好不要參加婆婆的葬禮。本回答僅供參考,切勿盲目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