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五下陵火源上

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五下陵火源上

發布時間:2023-01-22 00:14:51

① 登鸛雀樓中

1. 關於雨後登高望遠的詩句

2. 關於登高望遠和憑欄的詩句
關於雨後登高望遠的詩句 1.與登高望遠有關的詩句
張說 【九日進茱萸山詩五首】 黃花宜泛酒,青岳好登高。稽首明廷內,心為天下勞。

孟浩然 【尋菊花潭主人不遇】 行至菊花潭,村西日已斜。主人登高去,雞犬空在家。

李白 【九月十日即事】 昨日登高罷,今朝更舉觴。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岑參 【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時未收長安)】 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

崔塗 【送友人】 登高迎送遠,春恨並依依。不得滄洲信,空看白鶴歸。

申歡 【兜玄國懷歸詩】 風軟景和煦,異香馥林塘。登高一長望,信美非吾鄉。

李賀 【句】 倚劍登高台,悠悠送春目。(以上並見《海錄碎事》。)

張諤 【九日宴】 秋葉風吹黃颯颯,晴雲日照白鱗鱗。歸來得問茱萸女,今日登高醉幾人。

崔國輔 【九日】 江邊楓落菊花黃,少長登高一望鄉。九日陶家雖載酒,三年楚客已沾裳。

王維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時年十七)】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縉 【九日作】 莫將邊地比京都,八月嚴霜草已枯。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無。

李嘉佑 【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陽日贈酒】 欲強登高無力去,籬邊黃菊為誰開。共知不是潯陽郡,那得王弘送酒來。

皇甫冉 【登山歌】 青山前,青山後,登高望兩處,兩處今何有。煙景滿川原,離人堪白首。

王之渙 【九日送別】 薊庭蕭瑟故人稀,何處登高且送歸。今日暫同芳菊酒,明朝應作斷蓬飛。

秦系 【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陽日贈酒】 欲強登高無力也,籬邊黃菊為誰開。共知不是潯陽郡,那得王弘送酒來。

戴叔倫 【湘川野望】 懷王獨與佞人謀,聞道忠臣入亂流。今日登高望不見,楚雲湘水各悠悠。

朱放 【九日與楊凝、崔淑期登江上山會有故不得往因贈之】 欲從攜手登高去,一到門前意已無。那得更將頭上發,學他年少插茱萸。

武元衡 【登闔閭古城】 登高望遠自傷情,柳發花開映古城。全盛已隨流水去,黃鸝空囀舊春聲。

武元衡 【塞上春懷】 東風河外五城喧,南客征袍滿淚痕。愁至獨登高處望,藹然雲樹重傷魂。

鄭絪 【九日登高懷邵二】 簪茱泛菊俯平阡,飲過三杯卻惘然。十歲此辰同醉友,登高各處已三年。

羊士諤 【寄裴校書】 登高何處見瓊枝,白露黃花自繞籬。惟有樓中好山色,稻畦殘水入秋池。

歐陽詹 【九日廣陵登高懷邵二先輩】 簪萸泛菊俯平阡,飲過三杯卻惘然。十歲此辰同醉友,登高各處已三年。

白居易 【九日寄行簡】 摘得菊花攜得酒,繞村騎馬思悠悠。下邽田地平如掌,何處登高望梓州。

白居易 【三月三日登庾樓寄庾三十二】 三日歡游辭曲水,二年愁卧在長沙。每登高處長相憶,何況茲樓屬庾家。

司空圖 【重陽阻雨】 重陽阻雨獨銜杯,移得山家菊未開。猶勝登高閑望斷,孤煙殘照馬嘶回。

司空圖 【九月八日】 已是人間寂寞花,解憐寂寞傍貧家。老來不得登高看,更甚殘春惜歲華。

司空圖 【白菊三首】 登高可羨少年場,白菊堆邊鬢似霜。益算更希沾上葯,今朝第七十重陽。

孫逖 【奉和登會昌山應制】 岩磴列雲旗,吾君訪道時。乾行萬物睹,日馭六龍遲。望遠回天顧,登高動睿詞。願因山作壽,長保會昌期。

高適 【宋中十首】 登高臨舊國,懷古對窮秋。落日鴻雁度,寒城砧杵愁。昔賢不復有,行矣莫淹留。

張琰 【春詞二首】 垂柳鳴黃鸝,關關若求友。春情不可耐,愁殺閨中婦。日暮登高樓,誰憐小垂手
2.關於「登高遠望」的詩句有哪些
1、《登高》

唐代: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譯文:

風急天高猿猴啼叫顯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鳥兒在盤旋。無邊無際的樹木蕭蕭地飄下落葉,望不到頭的長江水滾滾奔騰而來。 悲對秋景感慨萬里漂泊常年為客,一生當中疾病纏身今日獨上高台。 歷盡了艱難苦恨白發長滿了雙鬢,衰頹滿心偏又暫停了澆愁的酒杯。

2、《登飛來峰》

宋代:王安石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譯文:

飛來峰頂有座高聳入雲的塔,聽說雞鳴時分可以看見旭日升起。不怕層層浮雲遮住我那遠眺的視野,只因為我站在飛來峰頂,登高望遠心胸寬廣。

3、《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唐代:岑參

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

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

譯文:

勉強地想要按照習俗去登高飲酒,卻沒有像王弘那樣的人把酒送來。我在遠方想念長安故園中的菊花,這時應正寂寞地在戰場旁邊盛開。

4、《秋登蘭山寄張五 / 九月九日峴山寄張子容》

唐代:孟浩然

北山白雲里,隱者自怡悅。相望試登高,心隨雁飛滅。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

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

譯文:

面對北山嶺上白雲起伏霏霏,我這隱者自己能把歡欣品味。我試著登上高山是為了遙望,心情早就隨著鴻雁遠去高飛。憂愁每每是薄暮引發的情緒,興致往往是清秋招致的氛圍。

在山上時時望見回村的人們,走過沙灘坐在渡口憩息歇累。遠看天邊的樹林活象是薺菜,俯視江畔的沙洲好比是彎月。什麼時候你能載酒到這里來,重陽佳節咱們開懷暢飲共醉。

5、《登太白峰》

唐代:李白

西上太白峰,夕陽窮登攀。太白與我語,為我開天關。

願乘泠風去,直出浮雲間。舉手可近月,前行若無山。

一別武功去,何時復更還?

譯文:

向西攀登太白峰,在日落時分才登上峰巔。太白星向我問候,要為我打開天關。我願乘那清風而去,飛行於那浮雲之間。舉起手就可以接近月亮,向前飛行似乎已無山巒阻礙。一旦離別武功而遠去,什麼時候才能回還呢?
3.與「登高望遠」有關的詩句有哪些
1.《燕歌行》

年代: 明 作者: 劉基

霜飛動地燕草凋,沙飛石走天蕭條。

江河倒影陵谷搖,白日慘淡晝為宵。

美人迢迢隔雲霄,青冥無梯海無橋。

魚枯雁死星芒消,沉沉思君不自憀。

愁如驚風鼓春潮,歲雲暮矣山寂寥,梧桐葉落空干條。

昆侖層城阻且遼,蒼梧九疑煙霧遙。

瓊田瑤草芟芃蕘,江蘺澤蘭成艾蕭。

登高望遠肝肺焦,安得羽翼摶長飈?

2.《次陸放翁韻》

年代: 宋 作者: 蘇泂

登高望遠不可無,不可一日不讀書。

予方自委下濕地,君乃獨占高明居。

楊雲儻許客載酒,杜陵安得錢買驢。

徐行過君就書讀,頗幸借屋今連閭。

3.《登石閣吟》

年代: 宋 作者: 邵雍

一般情意惡難羈,長怕登高望遠時。

今日憑欄異常日,幾回將下又遲遲。

4.《代書寄北海趙充道太博》

年代: 宋 作者: 邵雍

自從終鮮罷吟哦,聊為臨風一浩歌。

別易會難情不已,登高望遠興如何。

百年可惜無時再,千里相思事更多。

今日樽罍真北海,況君雅重風不過。

5.《登闔閭古城》

年代: 唐 作者: 武元衡

登高望遠自傷情,柳發花開映古城。全盛已隨流水去,黃鸝空囀舊春聲。
4.關於「登高望遠」的五言詩句有哪些
1、地遠松石古,風揚弦管清。——李白《九日》

【釋義】:這里山石偏僻,松樹古遠,快樂的管弦樂隨風飄灑。

2、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岑參《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釋義】:九月九日重陽佳節,我勉強登上高處遠眺,然而在這戰亂的行軍途中,沒有誰能送酒來。

3、並添高閣迥,微注小窗明。——李商隱《晚晴》

【釋義】:登上高閣,憑欄遠眺,天高地迥,夕陽冉冉的余暉透過窗欞。

4、北山白雲里,隱者自怡悅。——孟浩然《秋登蘭山寄張五》

【釋義】:面對北山嶺上白雲起伏霏霏,我這隱者自己能把歡欣品味。

5、登臨無限意,何處望京華。 ——文森《九日》

【釋義】:重陽之時獨自登高,心中感慨萬千。放眼望去都是陌生的景物,惟獨看不到故鄉的蹤影。

6、西上太白峰,夕陽窮登攀。——李白《登太白峰》

【釋義】:向西攀登太白峰,在日落時分才登上峰巔。

7、秣馬臨荒甸,登高覽舊都。——陳子昂《峴山懷古》

【釋義】:喂飽馬兒來到城郊野外,登上高處眺望古城襄陽。

8、清晨登巴陵,周覽無不極。——李白《秋登巴陵望洞庭》

【釋義】:清晨登上巴丘山,極目遠眺,四方的景物無不盡收眼底。

9、方知象教力,足可追冥搜。——杜甫《同諸公登慈恩寺塔》

【釋義】:登上慈恩寺塔極目遠馳,方知佛教的威力之大,足可以構思佳作,探尋勝境。

10、九日黃花酒,登高會昔聞。——岑參《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釋義】:重陽之日,大家一起喝菊花酒、登高山,這與傳統的習俗是一樣的。

關於登高望遠和憑欄的詩句 1.與登高望遠有關的詩句
張說 【九日進茱萸山詩五首】 黃花宜泛酒,青岳好登高。稽首明廷內,心為天下勞。

孟浩然 【尋菊花潭主人不遇】 行至菊花潭,村西日已斜。主人登高去,雞犬空在家。

李白 【九月十日即事】 昨日登高罷,今朝更舉觴。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岑參 【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時未收長安)】 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

崔塗 【送友人】 登高迎送遠,春恨並依依。不得滄洲信,空看白鶴歸。

申歡 【兜玄國懷歸詩】 風軟景和煦,異香馥林塘。登高一長望,信美非吾鄉。

李賀 【句】 倚劍登高台,悠悠送春目。(以上並見《海錄碎事》。)

張諤 【九日宴】 秋葉風吹黃颯颯,晴雲日照白鱗鱗。歸來得問茱萸女,今日登高醉幾人。

崔國輔 【九日】 江邊楓落菊花黃,少長登高一望鄉。九日陶家雖載酒,三年楚客已沾裳。

王維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時年十七)】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縉 【九日作】 莫將邊地比京都,八月嚴霜草已枯。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無。

李嘉佑 【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陽日贈酒】 欲強登高無力去,籬邊黃菊為誰開。共知不是潯陽郡,那得王弘送酒來。

皇甫冉 【登山歌】 青山前,青山後,登高望兩處,兩處今何有。煙景滿川原,離人堪白首。

王之渙 【九日送別】 薊庭蕭瑟故人稀,何處登高且送歸。今日暫同芳菊酒,明朝應作斷蓬飛。

秦系 【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陽日贈酒】 欲強登高無力也,籬邊黃菊為誰開。共知不是潯陽郡,那得王弘送酒來。

戴叔倫 【湘川野望】 懷王獨與佞人謀,聞道忠臣入亂流。今日登高望不見,楚雲湘水各悠悠。

朱放 【九日與楊凝、崔淑期登江上山會有故不得往因贈之】 欲從攜手登高去,一到門前意已無。那得更將頭上發,學他年少插茱萸。

武元衡 【登闔閭古城】 登高望遠自傷情,柳發花開映古城。全盛已隨流水去,黃鸝空囀舊春聲。

武元衡 【塞上春懷】 東風河外五城喧,南客征袍滿淚痕。愁至獨登高處望,藹然雲樹重傷魂。

鄭絪 【九日登高懷邵二】 簪茱泛菊俯平阡,飲過三杯卻惘然。十歲此辰同醉友,登高各處已三年。

羊士諤 【寄裴校書】 登高何處見瓊枝,白露黃花自繞籬。惟有樓中好山色,稻畦殘水入秋池。

歐陽詹 【九日廣陵登高懷邵二先輩】 簪萸泛菊俯平阡,飲過三杯卻惘然。十歲此辰同醉友,登高各處已三年。

白居易 【九日寄行簡】 摘得菊花攜得酒,繞村騎馬思悠悠。下邽田地平如掌,何處登高望梓州。

白居易 【三月三日登庾樓寄庾三十二】 三日歡游辭曲水,二年愁卧在長沙。每登高處長相憶,何況茲樓屬庾家。

司空圖 【重陽阻雨】 重陽阻雨獨銜杯,移得山家菊未開。猶勝登高閑望斷,孤煙殘照馬嘶回。

司空圖 【九月八日】 已是人間寂寞花,解憐寂寞傍貧家。老來不得登高看,更甚殘春惜歲華。

司空圖 【白菊三首】 登高可羨少年場,白菊堆邊鬢似霜。益算更希沾上葯,今朝第七十重陽。

孫逖 【奉和登會昌山應制】 岩磴列雲旗,吾君訪道時。乾行萬物睹,日馭六龍遲。望遠回天顧,登高動睿詞。願因山作壽,長保會昌期。

高適 【宋中十首】 登高臨舊國,懷古對窮秋。落日鴻雁度,寒城砧杵愁。昔賢不復有,行矣莫淹留。

張琰 【春詞二首】 垂柳鳴黃鸝,關關若求友。春情不可耐,愁殺閨中婦。日暮登高樓,誰憐小垂手
2.關於「登高遠望」的詩句有哪些
1、《登高》

唐代: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譯文:

風急天高猿猴啼叫顯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鳥兒在盤旋。無邊無際的樹木蕭蕭地飄下落葉,望不到頭的長江水滾滾奔騰而來。 悲對秋景感慨萬里漂泊常年為客,一生當中疾病纏身今日獨上高台。 歷盡了艱難苦恨白發長滿了雙鬢,衰頹滿心偏又暫停了澆愁的酒杯。

2、《登飛來峰》

宋代:王安石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譯文:

飛來峰頂有座高聳入雲的塔,聽說雞鳴時分可以看見旭日升起。不怕層層浮雲遮住我那遠眺的視野,只因為我站在飛來峰頂,登高望遠心胸寬廣。

3、《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唐代:岑參

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

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

譯文:

勉強地想要按照習俗去登高飲酒,卻沒有像王弘那樣的人把酒送來。我在遠方想念長安故園中的菊花,這時應正寂寞地在戰場旁邊盛開。

4、《秋登蘭山寄張五 / 九月九日峴山寄張子容》

唐代:孟浩然

北山白雲里,隱者自怡悅。相望試登高,心隨雁飛滅。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

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

譯文:

面對北山嶺上白雲起伏霏霏,我這隱者自己能把歡欣品味。我試著登上高山是為了遙望,心情早就隨著鴻雁遠去高飛。憂愁每每是薄暮引發的情緒,興致往往是清秋招致的氛圍。

在山上時時望見回村的人們,走過沙灘坐在渡口憩息歇累。遠看天邊的樹林活象是薺菜,俯視江畔的沙洲好比是彎月。什麼時候你能載酒到這里來,重陽佳節咱們開懷暢飲共醉。

5、《登太白峰》

唐代:李白

西上太白峰,夕陽窮登攀。太白與我語,為我開天關。

願乘泠風去,直出浮雲間。舉手可近月,前行若無山。

一別武功去,何時復更還?

譯文:

向西攀登太白峰,在日落時分才登上峰巔。太白星向我問候,要為我打開天關。我願乘那清風而去,飛行於那浮雲之間。舉起手就可以接近月亮,向前飛行似乎已無山巒阻礙。一旦離別武功而遠去,什麼時候才能回還呢?
3.與「登高望遠」有關的詩句有哪些
1.《燕歌行》

年代: 明 作者: 劉基

霜飛動地燕草凋,沙飛石走天蕭條。

江河倒影陵谷搖,白日慘淡晝為宵。

美人迢迢隔雲霄,青冥無梯海無橋。

魚枯雁死星芒消,沉沉思君不自憀。

愁如驚風鼓春潮,歲雲暮矣山寂寥,梧桐葉落空干條。

昆侖層城阻且遼,蒼梧九疑煙霧遙。

瓊田瑤草芟芃蕘,江蘺澤蘭成艾蕭。

登高望遠肝肺焦,安得羽翼摶長飈?

2.《次陸放翁韻》

年代: 宋 作者: 蘇泂

登高望遠不可無,不可一日不讀書。

予方自委下濕地,君乃獨占高明居。

楊雲儻許客載酒,杜陵安得錢買驢。

徐行過君就書讀,頗幸借屋今連閭。

3.《登石閣吟》

年代: 宋 作者: 邵雍

一般情意惡難羈,長怕登高望遠時。

今日憑欄異常日,幾回將下又遲遲。

4.《代書寄北海趙充道太博》

年代: 宋 作者: 邵雍

自從終鮮罷吟哦,聊為臨風一浩歌。

別易會難情不已,登高望遠興如何。

百年可惜無時再,千里相思事更多。

今日樽罍真北海,況君雅重風不過。

5.《登闔閭古城》

年代: 唐 作者: 武元衡

登高望遠自傷情,柳發花開映古城。全盛已隨流水去,黃鸝空囀舊春聲。
4.關於「登高望遠」的五言詩句有哪些
1、地遠松石古,風揚弦管清。——李白《九日》

【釋義】:這里山石偏僻,松樹古遠,快樂的管弦樂隨風飄灑。

2、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岑參《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釋義】:九月九日重陽佳節,我勉強登上高處遠眺,然而在這戰亂的行軍途中,沒有誰能送酒來。

3、並添高閣迥,微注小窗明。——李商隱《晚晴》

【釋義】:登上高閣,憑欄遠眺,天高地迥,夕陽冉冉的余暉透過窗欞。

4、北山白雲里,隱者自怡悅。——孟浩然《秋登蘭山寄張五》

【釋義】:面對北山嶺上白雲起伏霏霏,我這隱者自己能把歡欣品味。

5、登臨無限意,何處望京華。 ——文森《九日》

【釋義】:重陽之時獨自登高,心中感慨萬千。放眼望去都是陌生的景物,惟獨看不到故鄉的蹤影。

6、西上太白峰,夕陽窮登攀。——李白《登太白峰》

【釋義】:向西攀登太白峰,在日落時分才登上峰巔。

7、秣馬臨荒甸,登高覽舊都。——陳子昂《峴山懷古》

【釋義】:喂飽馬兒來到城郊野外,登上高處眺望古城襄陽。

8、清晨登巴陵,周覽無不極。——李白《秋登巴陵望洞庭》

【釋義】:清晨登上巴丘山,極目遠眺,四方的景物無不盡收眼底。

9、方知象教力,足可追冥搜。——杜甫《同諸公登慈恩寺塔》

【釋義】:登上慈恩寺塔極目遠馳,方知佛教的威力之大,足可以構思佳作,探尋勝境。

10、九日黃花酒,登高會昔聞。——岑參《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釋義】:重陽之日,大家一起喝菊花酒、登高山,這與傳統的習俗是一樣的。

② 孟浩然描寫重陽節的詩是哪首

孟浩然描寫重陽節的詩是《秋登萬山寄張五》。

相關詩句為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

原文:

秋登萬山寄張五

唐代:孟浩然

北山白雲里,隱者自怡悅。

相望試登高,心隨雁飛滅。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

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

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

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

譯文:

登上這白雲繚繞的萬山峰嶺,心頭升起一種超脫塵俗的喜悅。

我試著登上高山遙望遠方,心情早就隨著鴻雁遠去高飛。

愁緒每每是薄暮引發的情緒,興致往往是清秋招致的氛圍。

在山上時時望見回村的人們,走過沙灘坐在渡口憩息歇累。

天邊林中樹木好似顆顆薺菜,俯視江畔的沙洲好比是彎月。

什麼時候能載酒來這共飲,於重陽佳節對酌同醉。

(2)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五下陵火源上擴展閱讀:

賞析《秋登萬山寄張五》:

《秋登萬山寄張五》圍繞清秋季節登高來寫,表達了對友人的思念之情。先寫為望友人而登高,故「心隨雁飛滅」。因薄暮時思念之「愁」和清秋之「興」無法排遣,更因登高而望,只見「歸村人」,而不見友人蹤影,所以要相邀重陽節攜酒登高而醉。

「時見歸村人,平沙渡頭歇,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是寫從山上四下眺望。天至薄暮,村人勞動一日,三三兩兩逐漸歸來。他們有的行走於沙灘,有的坐歇於渡頭。顯示出人們的行動從容不迫,帶有幾分悠閑。

「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照應開端數句。既明點出「秋」字,更表明了對張五的思念,從而顯示出友情的真摯。

③ 李清照醉花陰重陽節

1. 關於重陽節的詩句李清照
關於重陽節的詩句李清照 1.關於重陽節的詩句有哪些
你好,為你精選10個關於重陽節的古代詩句:

1,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孟浩然《過故人庄》

2,九月九日望鄉台,他席他鄉送客杯。——王勃《蜀中九日 / 九日登高》

3,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盧照鄰《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4,九日明朝酒香,一年好景橙黃。——張可久《滿庭芳·客中九日》

5,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盧照鄰《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6,人老去西風白發,蝶愁來明日黃花。——張可久《折桂令·九日》

7,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 九月九憶山東兄弟》

8,三載重陽菊,開時不在家。——文森《九日》

9,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10,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希望可以幫到你哈!
2.關於重陽節的詩句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謝新恩

唐*李煜

冉冉秋光留不住,滿階紅葉暮。

又是過重陽,台榭登臨處。茱萸香墮,

紫菊氣,飄庭戶,晚煙籠細雨。

雍雍新雁咽寒聲,愁恨年年長相似。

過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筵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秋登蘭山寄張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山裡,隱者自怡悅。

相望試登高,心隨雁飛滅。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

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

天邊樹若薺,江畔舟如月。

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

九日齊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罷,今朝再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盧照鄰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望積風煙。

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

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台,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九日作

(唐)王縉

莫將邊地比京都,八月嚴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無。

九日

(唐)楊衡

黃花紫菊傍籬落,摘菊泛酒愛芳新。

不堪今日望鄉意,強插茱萸隨眾人。

於長安還揚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賦韻

(南朝*陳)江總

心逐南雲逝,形隨北雁來。

故鄉籬下菊,今日幾花開?

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得枝字

韋安石

重九開秋節,得一動宸儀。

金風飄菊蕊,玉露泣萸枝。

睿覽八紘外,天文七曜披。

臨深應在即,居高豈忘危。

醉花陰·重陽

宋*李清照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3.描寫重陽節的詩句 古詩
1、《秋登蘭山寄張五》唐,孟浩然

北山白雲里,隱者自怡悅。相望試登高,心隨雁飛滅。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天邊樹若薺,江畔舟如月。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

2、《九日登山》唐,李白

淵明歸去來,不與世相逐。為無杯中物,遂偶本州牧。因招白衣人,笑酌黃花菊。我來不得意,虛過重陽時。題輿何俊發,遂結城南期。築土按響山,俯臨宛水湄。胡人叫玉笛,越女彈霜絲。自作英王胄,斯樂不可窺。赤鯉涌琴高,白龜道馮夷。靈仙如彷彿,奠酹遙相知。

古來登高人,今復幾人在。滄洲違宿諾,明日猶可待。連山似驚波,合沓出溟海。揚袂揮四座,酩酊安所知。齊歌送清揚,起舞亂參差。賓隨落葉散,帽逐秋風吹。別後登此台,願言長相思。
4.關於重陽節的詩句大全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 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 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 杜牧《九日齊山登高》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 杜牧《九日齊山登高》

望天王降詔,早招安,心方足。 —— 宋江《滿江紅·喜遇重陽》

九日黃花酒,登高會昔聞。 —— 岑參《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九日龍山飲,黃花笑逐臣。 —— 李白《九日龍山飲》

心逐南雲逝,形隨北雁來。 —— 江總《於長安歸還揚州九月九日行。》

九月九日望鄉台,他席他鄉送客杯。 —— 王勃《蜀中九日 》

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 —— 岑參《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且欲近尋彭澤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 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劉明府容》

重陽獨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 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三晉雲山皆北向,二陵風雨自東來。 —— 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劉明府容》

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 —— 白居易《重陽席上賦白菊》

對青山強整烏紗。 —— 張可久《折桂令·九日》

竹葉於人既無分,菊花從此不須開。 —— 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5.關於重陽節的古詩大全
1、《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賞析:這首詩中,「獨在異鄉」,暗寫了孤獨寂寞的環境,對於初次離家的少年來說,對這種環境特別敏感。

「異客」則更強調了遊子在異鄉舉目無親的生疏清冷的感受。用「獨」和兩個「異」字組在一句詩里,大大加深了主觀感受的程度。

第二句「每逢佳節倍思親」是前面情緒的合理發展,說明平常已有思親之苦,而到節日,這思念就愈加轉深和增強了。「倍」字用得極妙,是聯繫上下兩句情緒之間的關鍵。

這兩句構成全詩的一個層次,是從抒情主人公自我的主觀感受來表現思親之情的。2、《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唐·李清照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賞析:這首詞是作者婚後所作,抒發的是重陽佳節思念丈夫的心情。

傳說李清照將此詞寄給趙明誠後,惹得明誠比試之心大起,遂三夜未眼,作詞數闋,然終未勝過清照的這首《醉花陰》。3、《九日齊山登高》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賞析:頷聯為唐詩名句,夾敘夾議,寫出了詩人矛盾的心情。

「難逢」、「須插」的言外之意是應把握當前及時行樂,不要無益地痛惜流光,表現了一種通達的生活態度。「菊花」是扣合重陽節的習俗。

4、《九日齊山登高》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賞析:用白描的手法寫雁過江上南飛,與客提壺上青山的一副美景。僅用七字,把江南的秋色描寫的淋漓盡致。

詩人用「涵」來形容江水彷彿把秋景包容在自己的懷抱里,「江涵秋影」四字精妙的傳達出江水之清,「秋影」包容甚廣,不獨指雁影。「與客攜壺」是置酒會友,兼之有山有水,是人生樂事,「翠微」來代替秋山,都流露出對於眼前景物的愉悅感受。

5、《滿江紅·喜遇重陽》清·宋江 喜遇重陽,更佳釀今朝新熟。 見碧水丹山,黃蘆苦竹。

頭上盡教添白發,鬢邊不可無黃菊。 願樽前長敘弟兄情,如金玉。

統豺虎,御邊幅,號令明,軍威肅。 中心願,平虜保民安國。

日月常懸忠烈膽,風塵障卻姦邪目。望天王降詔,早招安,心方足。

賞析:群雄「開懷痛飲」之時,宋江顯然想得遠些。先強調弟兄情分再是為眾人的前程的憂慮和思考。

重陽節飲酒賞菊。宋江在這時候吟出「降詔」,「招安」自然為英雄們的悲劇打下了伏筆。

宋江將時光催人老的恐慌,輕松消解進了佳節帶來的神清氣爽,這是一種暴風雨來臨前的平靜。6、《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唐·岑參 九日黃花酒,登高會昔聞。

霜威逐亞相,殺氣傍中軍。橫笛驚征雁,嬌歌落塞雲。

邊頭幸無事,醉舞荷吾君。 賞析:這首詩作於公元755年(天寶十四年)。

「九日黃花酒,登高會昔聞。」首聯二句概言邊塞無事,重陽佳節,眾人按照傳統的慶祝方式,喝酒登高,一派和熙歡樂之景。

「霜威逐亞相,殺氣傍中軍。」頷聯二句意指封常清治軍雷厲風行,又能在和平時期時刻保持謹慎。

「橫笛驚征雁,嬌歌落塞雲。」頸聯二句是詩人信手描寫節日里戰士們的歡愉活動,所謂「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這些笛聲、歌聲里都蘊含著深深的思鄉之情。

「邊頭幸無事,醉舞荷吾君。」尾聯二句是稱頌在封常清的英明領導下,邊境安寧,因而將士們能在重陽佳節高歌豪飲。

7、《九日龍山飲》唐·李白 九日龍山飲,黃花笑逐臣。 醉看風落帽,舞愛月留人。

賞析:在詠菊詩中,「龍山之會」、「落帽人」是常被引用的典故。李白把這個典故與自己的龍山之游緊密結合在一起抒發了內心的失意憤懣、曠達灑脫的復雜感情。

8、《於長安歸還揚州九月九日行》宋·江總 心逐南雲逝,形隨北雁來。 故鄉籬下菊,今日幾花開?賞析:九月九日,勉強登高,卻無人送酒同歡,遙想故園的菊花,大概在戰場旁,寂寞地開放吧。

江總,南朝陳詩人。陳亡,入長安,仕於隋,後辭官南歸,這首詩寫於南歸途中。

從詩的第三句中「籬下菊」的用典可知,詩人在表達對故鄉的懷想和思舊之情的同時,流露出了歸隱田園的情懷。到了重陽,文人墨客,則常常詩思泉涌,情感難抑。

南陳詩人江總的《於長安歸還揚州九月九日行微山亭賦韻》和唐代詩人岑參的《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就是兩首著名的重陽佳作。9、《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台,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賞析:詩歌開頭就承題,「九月九日望鄉台」,點明了時間是重陽節,地點是玄武山,此處將玄武山比作望鄉台,以此來表達鄉愁,思鄉之情倍增。

「他席他鄉送客杯」,點明了詩人當時是在異鄉的別宴上喝著送客的酒,倍感凄涼。詩歌的前兩句就勾勒出了一個易讓人傷感的環境,正逢重陽佳節,又是客中送客,自然容易勾起濃郁的鄉愁,於是就很自然地引起了下兩句對鴻雁看似無理之問:「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

④ 重陽節古詩五言二句。

《九月十日即事》唐代:李白

昨日登高罷,今朝更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譯文:

昨天剛登上龍山宴飲,今天又在這里舉起了酒杯。

菊花為何這樣受苦,遭到兩個重陽的采折之罪

2、《九日齊山登高》唐代: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譯文:

江水倒映秋影大雁剛剛南飛,約朋友攜酒壺共登峰巒翠微。塵世煩擾平生難逢開口一笑,菊花盛開之時要插滿頭而歸。

只應縱情痛飲酬答重陽佳節,不必懷憂登臨嘆恨落日余暉。人生短暫古往今來終歸如此,何必像齊景公對著牛山流淚。

3、《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唐代:盧照鄰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煙。

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

譯文:

九月九日登高眺望山川,歸心思歸煙霧積聚不散。

在異鄉共同喝著花酒,看見鴻雁天上南來,離家萬里之客一同悲傷。

⑤ 9月九重陽節詩句

9月九重陽節詩句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比較經典的詩句吧,不同的`詩句,其語言藝術所表現的語言風格、特點、技巧各不相同。還在苦苦尋找優秀經典的詩句嗎?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9月九重陽節詩句,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9月九重陽節詩句1

1、不見白衣來送酒,但令黃菊自開花。——《重陽日酬李觀》

2、黍香酒初熟,菊暖花未開。閑聽竹枝曲,淺酌茱萸杯。——《九日登巴台》

3、昨日登高罷,今朝再舉觴。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九月十日即事》

4、是菊花開日,當君乘興秋。風前孟嘉帽,月下庾公樓。——《九月九日李蘇州東樓宴》

5、重九開秋節,得一動宸儀。金風飄菊蕊,玉露泣萸枝。——《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得枝字》

6、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九日齊山登高》

7、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九月九日玄》

8、落帽醉山月,空歌懷友生。——《九日》

9、欲強登高無力去,籬邊黃菊為誰開。——《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陽日贈酒》

10、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煙。——《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11、茱萸房重雨霏微,去國逢秋此恨稀。目極暫登台上望,心遙長向夢中歸。——《九日雨中》

12、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無。——《九日作》

13、青山遠近帶皇州,霽景重陽上北樓。——《九日登高》

14、竹葉於人既無分,菊花從此不須開。——《九日》

15、乘時爭路只危身,經亂登高有幾人。今歲節唯南至在,舊交墳向北邙新。——《旅中重陽》

16、衰柳寒蟬一片愁,誰肯教白衣送酒。——《沉醉東風》

17、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重陽席上賦》

18、翡翠巢低岩桂小,茱萸房濕露香濃。——《重陽東觀席上贈侍郎張固》

19、風俗尚九日,此情安可忘。菊花辟惡酒,湯餅茱萸香。——《九月九日劉十八東堂集》

20、江邊楓落菊花黃,少長登高一望鄉。——《九月九日》

21、三載重陽菊,開時不在家。——《九日》

22、節過重陽菊委塵,江邊病起杖扶身。——《重陽日寄韋舍人》

23、九月九日望鄉台,他席他鄉送客杯。——《蜀中九日》

24、令節曉澄霽,四郊煙靄空。天清白露潔,菊散黃金叢。——《重陽日即事》

25、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醉花蔭》

26、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採桑子·重陽》

27、一歲重陽至,羈游在異鄉。登高思舊友,滿目是窮荒。——《旅中過重陽》

28、重陽未到已登臨,探得黃花且獨斟。——《丁巳重陽》

29、重陽秋雁未銜蘆,始覺他鄉節候殊。旅館但知聞蟋蟀,郵童不解獻茱萸。——《重陽日寄上饒李明府》

30、偶遇閏秋重九日,東籬獨酌一陶然。——《閏九月九日獨飲》

9月九重陽節詩句2

1、重九開秋節,得一動宸儀。——韋安石《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應製得枝字》

2、佳節久從愁里過,壯心偶傍醉中來。——蘇洵《九日和韓魏公》

3、時節是重陽,菊花牽恨長。——徐燦《菩薩蠻·秋閨》

4、是節東籬菊,紛披為誰秀。——杜甫《九日寄岑參》

5、近重陽、偏多風雨,絕憐此日暄明。——姚雲文《紫萸香慢·近重陽》

6、池館隳摧古榭荒,此延嘉客會重陽。——韓琦《九日水閣》

7、喜遇重陽,更佳釀今朝新熟。——宋江《滿江紅·喜遇重陽》

8、香醪欲醉茱萸節,壯志還為出塞歌。——石茂華《九月九日登長城關》

9、疏籬下、試覓重陽,醉擘青露菊。——吳文英《一寸金·秋感》

10、采采黃金花,何由滿衣袖。——杜甫《九日寄岑參》

11、九日黃花酒,登高會昔聞。——岑參《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12、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孟浩然《秋登蘭山寄張五》

13、九日悲秋不到心。鳳城歌管有新音。——晏幾道《鷓鴣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14、轅門菊酒生豪興,雁塞風雲愜壯游。——王瓊《九日登花馬池城》

15、霜風漸欲作重陽,熠熠溪邊野菊香。——蘇軾《捕蝗至浮雲嶺山行疲苶有懷子由弟二首·其二》

9月九重陽節詩句3

1、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2、謝新恩

李煜

冉冉秋光留不住,滿階紅葉暮。

又是過重陽,台榭登臨處。

茱萸香墮,紫菊氣,

飄庭戶,晚煙籠細雨。

雍雍新雁咽寒聲,愁恨年年長相似。

3、過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筵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4、醉花陰·重陽

李清照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5、踏莎行

辛棄疾

夜月樓台,秋香院宇,笑吟吟地人來去。

是誰秋到便凄涼?當年宋玉悲如許!

隨分杯盤,等閑歌舞,問他有甚堪悲處?

思量卻也有悲時,重陽節近多風雨。

6、秋登蘭山寄張五

孟浩然

北山白山裡,隱者自怡悅。

相望試登高,心隨雁飛滅。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

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

天邊樹若薺,江畔舟如月。

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

7、行香子

李清照

天與秋光,轉轉情傷,探金英知近重陽。

薄衣初試,綠蟻新嘗,漸一番風,一番雨,一番涼。

黃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時往事愁腸。那堪永夜,

明月空床。聞砧聲搗,蛩聲細,漏聲長。

8、千秋歲

李之儀

中秋才過,又是重陽到。

露乍冷,寒將報。

綠香催渚芰,黃密攢庭草。

人未老,藍橋謾促霜砧搗。

照影蘭缸暈,破戶銀蟾小。

樽在眼,從誰倒。強鋪同處被,

愁卸歡時帽。須信道,狂心未歇情難老。

9、 滿江紅

段克己

雨後荒園,群卉盡,律殘無射。

疏籬下,此花能保,英英鮮質。

盈把足娛陶令意,

夕餐誰似三閭詰。

到而今,狼藉委蒼苔,無人惜。

堂上客,頭空白,都無語,懷疇昔

恨因循過了,重陽佳節。

颯颯涼風吹汝急,

汝身孤特應難立。

漫臨風,三嗅繞芳叢,歌還泣。

⑥ 白居易的重陽節詩句

重陽席上賦白菊
【唐】白居易
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
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

[重陽節]重陽節經典詩句大全


1、採桑子 重陽

*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

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

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

2、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3、九日齊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4、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罷,今朝再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5、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盧照鄰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煙。

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

6、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台,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7、九日作

(唐)王縉

莫將邊地比京都,八月嚴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無。

8、九日

(唐)楊衡

黃花紫菊傍籬落,摘菊泛酒愛芳新。

不堪今日望鄉意,強插茱萸隨眾人。

9、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得枝字

韋安石

重九開秋節,得一動宸儀。

金風飄菊蕊,玉露泣萸枝。

睿覽八紘外,天文七曜披。

臨深應在即,居高豈忘危。

10、醉花蔭

(宋)李清照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11、於長安還揚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賦韻

(南朝 陳)江總

心逐南雲逝,形隨北雁來。

故鄉籬下菊,今日幾花開?

12、沉醉東風 重九

(元)關漢卿

題紅葉清流御溝,賞黃花人醉歌樓。

天長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冷清清暮秋時候,衰柳寒蟬一片愁,

誰肯教白衣送酒。

13、九日

(明)文森

三載重陽菊,開時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對故園花。

野曠雲連樹,天寒雁聚沙。

登臨無限意,何處望京華。

14.奉和聖制重陽旦日百寮曲江宴示懷

【唐】崔元翰

偶聖睹昌期,受恩慚弱質。幸逢良宴會,況是清秋日。

遠岫對壺觴,澄瀾映簪紱。炮羔備豐膳,集鳳調鳴律。

薄劣廁英豪,歡娛忘衰疾。平皋行雁下,曲渚雙鳧出。

[重陽節]描寫節日的詩句——重陽節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孟浩然在《秋登萬山寄張五》中寫道:「北山白雲里,隱者自怡悅。相望試登高,心隨雁飛滅。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時見歸村人,沙平渡頭歇。天邊樹若薺,江畔舟如月。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

王勃的「九日重陽節,開門見菊花」,范成大的「世情兒女無高韻,只看重陽一日花」,晏幾道的「綠杯紅袖趁重陽,人情似故鄉。蘭佩紫、菊簪黃,殷勤理舊狂」(《阮郎歸》)等等寫出了重陽賞菊簪花的情思情趣。白居易的《重陽席上賦白菊》寫道:「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絲色白霜。還似今朝歌舞席,白頭翁入少年場」,

李清照的《醉花陰·重陽》詞道:「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1929年的《採桑子·重陽》寫道:「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

關於重陽節的詩句,描寫重陽節的詩句


1、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2、九日黃花酒,登高會昔聞。——岑參《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3、九日龍山飲,黃花笑逐臣。——李白《九日龍山飲》

4、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5、九月九日望鄉台,他席他鄉送客杯。——王勃《蜀中九日》

6、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岑參《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7、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白居易《重陽席上賦白菊》

8、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杜牧《九日齊山登高》

9、王孫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鬢毛。——鄭谷《菊》

10、對青山強整烏紗。——張可久《折桂令·九日》

11、竹葉於人既無分,菊花從此不須開。——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12、人事自生今日意,寒花只作去年香。——陳師道《次韻李節推九日登南山》

13、關門令尹誰能識,河上仙翁去不回。——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劉明府容》

14、無限枝頭好顏色,可憐開不為重陽。——丘浚《詠菊》

15、六曲屏山和夢遙。——納蘭性德《採桑子·九日》

16、九日悲秋不到心。——晏幾道《鷓鴣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17、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孟浩然《秋登蘭山寄張五》

18、明年此會知誰健?醉把茱萸仔細看。——杜甫《九日藍田崔氏庄》

19、且欲近尋彭澤宰,陶然共醉菊花杯。——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劉明府容》

20、少年自負凌雲筆。——劉克庄《賀新郎·九日》

21、重陽獨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22、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杜牧《九日齊山登高》

23、望天王降詔,早招安,心方足。——宋江《滿江紅·喜遇重陽》

24、三晉雲山皆北向,二陵風雨自東來。——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劉明府容》

25、暮歸沖雨寒無睡,自把新詩百遍開。——蘇洵《九日和韓魏公》

26、殊方日落玄猿哭,舊國霜前白雁來。——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27、哀蟬無留響,叢雁鳴雲霄。——陶淵明《己酉歲九月九日》

28、九日登高處,群山入望賒。——趙時春《原州九日》

29、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白居易《重陽席上賦白菊》

30、綠杯紅袖趁重陽。——晏幾道《阮郎歸·天邊金掌露成霜》

31、何事又作南來,看重陽葯市,元夕燈山?花時萬人樂處,欹帽垂鞭。——陸游《漢宮春·初自南鄭來成都作》

32、弟妹蕭條各何在,干戈衰謝兩相催!——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33、日月常懸忠烈膽,風塵障卻姦邪目。——宋江《滿江紅·喜遇重陽》

34、所向泥活活,思君令人瘦。——杜甫《九日寄岑參》

35、池館隳摧古榭荒,此延嘉客會重陽。——韓琦《九日水閣》

36、安得誅雲師,疇能補天漏。——杜甫《九日寄岑參》

37、萬化相尋繹,人生豈不勞?從古皆有沒,念之中心焦。——陶淵明《己酉歲九月九日》

38、登臨無限意,何處望京華。——文森《九日》

39、常恨世人新意少,愛說南朝狂客。——劉克庄《賀新郎·九日》

40、人老去西風白發,蝶愁來明日黃花。——張可久《折桂令·九日》

41、天與秋光,轉轉情傷,探金英知近重陽。——李清照《行香子·天與秋光》

42、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43、樂游原上清秋節,咸陽古道音塵絕。——李白《憶秦娥·簫聲咽》

44、一片宋玉情懷,十分衛郎清瘦。——潘希白《大有·九日》

45、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煙。——盧照鄰《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46、孤花片葉,斷送清秋節。——納蘭性德《清平樂·孤花片葉》

47、喜遇重陽,更佳釀今朝新熟。——宋江《滿江紅·喜遇重陽》

48、重陽過後,西風漸緊,庭樹葉紛紛。——晏殊《少年游·重陽過後》

49、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盧照鄰《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50、醉看風落帽,舞愛月留人。——李白《九日龍山飲》

51、深秋絕塞誰相憶,木葉蕭蕭。——納蘭性德《採桑子·九日》

52、年來飲興衰難強,漫有高吟力尚狂。——韓琦《九日水閣》

53、腸斷裂,搔首一長嗟。——汪元量《望江南·幽州九日》

54、君子強逶迤,小人困馳驟。——杜甫《九日寄岑參》

55、清氣澄余滓,杳然天界高。——陶淵明《己酉歲九月九日》

⑦ 重陽節古詩

古時重陽聚友飲酒賦詩,曾經留下很多很多好詩,本文就來分享幾首在重陽節寫出來的好詩:

接下來一首詩就是盧照鄰的《九月九日登玄武山》: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煙。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這首七言絕句寫詩人在旅途中過重陽,登高遠望所見所感,抒發濃濃的思歸的情懷。

⑧ 九九重陽節古詩

九九開秋節,得一動宸儀。金風飄菊蕊,玉露泣萸枝。睿覽八紘外,天文七曜披。臨深應在即,居高豈忘危。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九九重陽節古詩,歡迎閱讀參考!

醉花陰

作者:李清照(宋)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 唐代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日齊安登高

作者:杜牧 唐代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謝新恩

作者:李煜 唐 體裁:詞

冉冉秋光留不住,滿階紅葉暮。又是過重陽,台榭登臨處。

茱萸香墮,紫菊氣,飄庭戶,晚煙籠細雨。雍雍新雁咽寒聲,愁恨年年長相似。

訴衷情

作者:晏殊 宋 體裁:詞

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氣欲重陽。遠村秋色如畫,紅樹間疏黃。

流水淡,碧天長。路茫茫。憑高目斷,鴻雁來時,無限思量。

採桑子·九日

納蘭性德 清代

深秋絕塞誰相憶,木葉蕭蕭。鄉路迢迢。六曲屏山和夢遙。

佳時倍惜風光別,不為登高。只覺魂銷。南雁歸時更寂寥。

九月十日即事

作者:李白 唐 體裁:五絕

昨日登高罷,今朝更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九日寄鄭豐

作者:皇甫冉 朝代:唐

重陽秋已晚,千里信仍稀。

何處登高望,知君正憶歸。

還當采時菊,定未授寒衣。

欲識離居恨,郊園正掩扉。

蜀中九日 / 九日登高

王勃 唐代

九月九日望鄉台,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重陽席上賦白菊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體裁:七絕

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

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

李都尉重陽日得蘇屬國書

作者:白行簡 唐 體裁:五排

降虜意何如,窮荒九月初。

三秋異鄉節,一紙故人書。

對酒情無極,開緘思有餘。

感時空寂寞,懷舊幾躊躇。

雁盡平沙迥,煙銷大漠虛。

登台南望處,掩淚對雙魚。

旅中過重陽

作者:朱慶餘 朝代:唐

一歲重陽至,羈游在異鄉。

登高思舊友,滿目是窮荒。

草際飛雲片,天涯落雁行。

故山籬畔菊,今日為誰黃。

重陽日有作

作者:杜荀鶴 朝代:唐 體裁:七律

一為重陽上古台,亂時誰見菊花開。

偷撏白發真堪笑,牢鎖黃金實可哀。

是個少年皆老去,爭知荒冢不榮來。

大家拍手高聲唱,日未沈山且莫回。

重陽述懷

作者:高翥 朝代:宋

年年客裹過佳期,時節難逢莫皺眉。

酒量且為重為盡,杯行不必再三辭。

登高興懶詩仍賦,懷古懷深淚自垂。

縱使西風落烏帽,黃花猶戀鬢邊絲。

重陽

作者:胡仲參 朝代:宋

漫浪江湖已十霜,一秋強半又重陽。

可憐白日渾閑度,偶對黃花覺自傷。

客舍題詩書感遇,市樓沽酒慰凄涼。

登高不為酬心賞,直欲憑欄望故鄉。

重陽登高偶作

作者:寇準 朝代:宋

務閑留上客,佳節值重陽。

旨酒浮仙菊,清歌繞畫梁。

高城明落日,疏樹覺微霜。

且盡登臨興,餘歡尚未忘。

重陽

作者:文天祥 朝代:宋

風卷車塵弄曉寒,天涯流落寸心丹。

去年醉與茱萸別,不把今年作健看。

重陽

作者:陳與義 朝代:宋

去歲重陽已百憂,今年依舊嘆羈游。

籬底菊花唯解笑,鏡中頭發不禁秋。

涼風又落宮南木,老雁孤鳴漢北州。

如許行年那可記,謾排詩句寫新愁。

曲江重陽

作者:楊萬里 朝代:宋

煙描水寫老秋容,嶺外秋容也自濃。

如見大賓新露菊,若歌商頌曉風松。

插花醉照濂溪井,吹發慵登帽子峰。

莫問明年衰與健,茱萸何處不相逢。

重陽日憶遠

作者:楊億 朝代:宋

逆旅重陽節,窮秋萬里身。

金英浮酒盞,珠淚濕衣巾。

為客飄蓬遠,思家落葉頻。

只應蝴蝶夢,夜夜得相親。

重陽前一日

作者:張栻 朝代:宋

九日明朝是,清樽強自開。

蕭蕭疎雨暗,滾滾大江來。

野菊閑無數,沙鷗靜不猜。

何須騎台飲,此興亦悠哉。

秋登蘭山寄張五

作者:孟浩然 唐 體裁:五古

北山白山裡,隱者自怡悅。

相望試登高,心隨雁飛滅。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

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

天邊樹若薺,江畔舟如月。

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

行香子

作者:李清照 宋詞

天與秋光,轉轉情傷,探金英知近重陽。薄衣初試,綠蟻新嘗,漸一番風,一番雨,一番涼。

黃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時往事愁腸。那堪永夜,明月空床。聞砧聲搗,蛩聲細,漏聲長。

水龍吟

作者:辛棄疾 宋詞

只愁風雨重陽,思君不見令人老。行期定否,征車幾兩,去程多少。有客書來,長安卻早,傳聞追詔。問歸來何日,君家舊事,直須待、為霖了。

從此蘭生蕙長,吾誰與、玩茲芳草。自憐拙者,功名相避,去如飛鳥。只有良朋,東阡西陌,安排似巧。到如今巧處,依前又拙,把平生笑。

木蘭花 重陽前幾日,籬下始見菊放數花,嗅

作者:段成己 金詞

人生行樂須聞早。休惜一尊花下倒。無情歲月不相饒,轉首吳霜紛莫掃。佳時苦恨歡悰少。鏡里衰顏難再好。

試將離恨說渠儂,天若有情天亦老。

九日登高

作者:王昌齡 唐 體裁:七律

青山遠近帶皇州,霽景重陽上北樓。

雨歇亭皋仙菊潤,霜飛天苑御梨秋。

茱萸插鬢花宜壽,翡翠橫釵舞作愁。

漫說陶潛籬下醉,何曾得見此風流。

九日登巴台

作者:白居易 唐 體裁:五古

黍香酒初熟,菊暖花未開。

閑聽竹枝曲,淺酌茱萸杯。

去年重陽日,漂泊湓城隈。

今歲重陽日,蕭條巴子台。

旅鬢尋已白,鄉書久不來。

臨觴一搔首,座客亦徘徊。

九日得新字

作者:孟浩然 唐 體裁:五律

初九未成旬,重陽即此晨。

登高聞古事,載酒訪幽人。

落帽恣歡飲,授衣同試新。

茱萸正可佩,折取寄情親。

採桑子

作者:朱敦儒 宋詞

天高風勁塵寰靜,佳節重陽。葉下瀟湘。碧海晴空一陳霜。

安排弦管傾芳醞,報答秋光。晝短歌長。紅燭黃花夜未央。

南歌子

作者:趙長卿 宋詞

此日知何日,他鄉憶故鄉。亂山深處過重陽。走馬吹花、無復少年狂。

黃菊擎枝重,紅茱濕露香。扁舟隨雁過瀟湘。遙想萊庭、應恨不同觴。

減字木蘭花

作者:向子諲 宋詞

年年岩桂。恰恰中秋供我醉。今日重陽。百樹猶無一樹香。

且傾白酒。賴有茱萸枝在手。可是清甘。繞遍東籬摘未堪。

鷓鴣天

作者:張孝祥 宋詞

桃換肌膚菊換妝。只疑春色到重陽。偷將天上千年艷,染卻人間九日黃。

新艷冶,舊風光。東籬分付武陵香。尊前醉眼空相顧,錯認陶潛是阮郎。

南歌子

作者:呂本中 宋詞

驛路侵斜月,溪橋度曉霜。短籬殘菊一枝黃。正是亂山深處、過重陽。

旅枕元無夢,寒更每自長。只言江左好風光。不道中原歸思、轉凄涼。

生查子

作者:辛棄疾 宋詞

一天霜月明,幾處砧聲起。客夢已難成,秋色無邊際。

旦夕是重陽,菊有黃花蕊。只怕又登高,未飲心先醉。

金菊對芙蓉

作者:辛棄疾 宋詞

遠水生光,遙山聳翠,霽煙深鎖梧桐。正零瀼玉露,淡盪金風。東籬菊有黃花吐,對映水、幾簇芙蓉。重陽佳致,可堪此景,酒釅花濃。

追念景物無窮。嘆少年胸襟,忒煞英雄。把黃英紅萼,甚物堪同。除非腰佩黃金印,座中擁、紅粉嬌容。此時方稱情懷,盡拼一飲千鍾。

卜運算元

作者:石孝友 宋詞

折得月中枝,坐惜青春老。及至歸來能幾時,又踏關山道。

滿眼秋光好。相見應須早。若趁重陽不到家,只怕黃花笑。

水調歌頭

作者:方岳 宋詞

醉我一壺玉,了此十分秋。江濤還此,當日擊楫渡中流。問訊重陽煙雨,俯仰人間今古,此意渺滄洲。天地幾今夕,舉白與君浮。

舊黃花,新白發,笑重遊。滿船明月猶在,何日大刀頭。誰跨揚州鶴去,已怨故山猿老,借箸欲前籌。莫倚闌干北,天際是神州。

旅中過重陽

作者:朱慶餘 朝代:唐

一歲重陽至,羈游在異鄉。

登高思舊友,滿目是窮荒。

草際飛雲片。天涯落雁行。

故山籬畔菊,今日為誰黃。

十日和張少監

作者:徐鉉 唐 體裁:七律

重陽高會古平台,吟遍秋光始下來。

黃菊後期香未減,新詩捧得眼還開。

每因佳節知身老,卻憶前歡似夢回。

且喜清時屢行樂,是非名利盡悠哉。

早發

作者:李郢 唐 體裁:五律

野店星河在,行人道路長。

孤燈憐宿處,斜月厭新裝。

草色多寒露,蟲聲似故鄉。

清秋無限恨,殘菊過重陽。

唐代李白《九日龍山飲》

九日龍山飲,黃花笑逐臣。

醉看風落帽,舞愛月留人。

唐代杜甫《九日寄岑參》

出門復入門,兩腳但如舊。

所向泥活活,思君令人瘦。

沉吟坐西軒,飲食錯昏晝。

寸步曲江頭,難為一相就。

吁嗟呼蒼生,稼穡不可救。

安得誅雲師,疇能補天漏。

大明韜日月,曠野號禽獸。

君子強逶迤,小人困馳驟。

維南有崇山,恐與川浸溜。

是節東籬菊,紛披為誰秀。

岑生多新詩,性亦嗜醇酎。

采采黃金花,何由滿衣袖。

唐代盧照鄰《九月九日登玄武山 / 九月九日旅眺》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煙。

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

浪淘沙

作者:趙鼎 宋詞

霜露日凄涼。北雁南翔。驚風吹起不成行。弔影蒼波何限恨,日暮天長。

為爾惜流光。還是重陽。故人何處艤危牆。寄我相思千點淚,直過瀟湘。

千秋歲

作者:王之道 宋詞

斜風橫雨。咫尺高城路。紅蓼岸,蒼葭浦。滯留春色晚,棲泊郵亭暮。信杳杳,鵲聲近有無憑據。

腸斷家何處。又見重陽度。多少恨,從誰訴。黃雞斟白酒,自促供搜句。歸去好,人生莫被浮名誤。

朝中措

作者:范成大 宋詞

身閑身健是生涯。何況好年華。看了十分秋月,重陽更插黃花。

消磨景物,瓦盆社釀,石鼎山茶。飽吃紅蓮香飯,儂家便是仙家。

重陽日鄂城樓送屈突司直

作者:劉長卿 唐 五律

登高復送遠,惆悵洞庭秋。

風景同前古,雲山滿上游。

蒼蒼來暮雨,淼淼逐寒流。

今日關中事,蕭何共爾憂。

重陽

作者:文天祥 朝代:宋

萬里飄零兩鬢蓬,故鄉秋色老梧桐。 雁棲新月江湖滿,燕別斜陽巷陌空。

落葉何心定流水,黃花無主更西風。 乾坤遺恨知多少,前日龍山如夢中。

重陽感懷

作者:劉兼 朝代:唐 七律

(一)

重陽不忍上高樓,寒菊年年照暮秋。

萬疊故山雲總隔,兩行鄉淚血和流。

黃茅莽莽連邊郡,紅葉紛紛落釣舟。

歸計未成年漸老,茱萸羞戴雪霜頭。

(二)

載花乘酒上高山,四望秋空八極寬。

蜀國江山存不得,劉家豚犬取何難。

張儀舊壁蒼苔厚,葛亮荒祠古木寒。

獨對斜陽更惆悵,錦江東注似波瀾。

⑨ 九月九送給老人的經典賀詞

九月九日是重陽節,有哪些經典賀詞可以送給身邊的老人呢?下面我為你整理了關於一些資料,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短句

1. 夏至酉逢三伏熱重陽戊遇一冬晴

2. 敬老鼓琴仙度曲,愛老種杏客傳書

3. 紅顏未虛伏虎降龍白發帶笑鋪金疊翠

4. 桃熟三千老人星耀,春光九九華堂歌喧

5. 三三令節春時松更高九九芳辰重陽鶴添壽,願秋風捎去我的思念和祝福,祝你越活越精神,越活越年輕!

6. 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我想和你共度重陽節,我已備好了菊花酒、重陽糕,就等著你來了。

7. 九月九日望遙空秋水秋天生夕風。寒雁一向南飛遠遊人幾度菊花叢。正菊花爭艷的季節,我知道一個地方,可以賞菊,我帶你去吧!

8. 人煙湖草裹,山翠縣樓西。如此美的景色,我們也不要錯過,九月九,一起登高賞景如何?

9. 開門見菊花;雖然我們沒有菊花賞,但我卻有一瓶菊花酒,請你和我一起享!祝重陽節快樂!

10. 世上若有諍友,那就是如你對我那樣關懷的朋友。願你擁有無窮無盡的幸福與歡樂,祝重陽節快樂!

語錄

1. 秋風徐徐,重陽九九,做上一桌好菜,藉著醇香的菊酒,等你與我分享!

2. 一個真正具有生命力的天才,就是能將一片赤子之心帶入老境的人。

3.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4. 六十年內不分離,七老八十手牽手,共渡八千里路雲和月,九月九日重陽日,十指緊扣笑會首!

5. 紅顏未虛伏虎降龍,白發帶笑鋪金疊翠!天高氣爽,人壽花香!

6. 敬老鼓琴仙度曲,愛老種杏客傳書。重陽節快樂!

7. 重陽及門第,碧月護富翁!無限秋光好,我請你去賞菊,好嗎?

8. 重陽佳節相聚,親朋好友相聚,情人戀人相聚,你我他相聚,讓我們一起為明天更好而相聚吧!

9. 重陽節到了!在這個快樂的節日里!祝願你:事業豐收,薪水豐收,愛情豐收,歡樂永相隨!

10. 邀你共品九月九的酒,能賞光嗎?重陽節快樂!

11. 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

12. 松柏不殘四季翠,山村難老百歲人

13. 黃菊綺風村酒醇,紫門臨水稻花香!天高氣爽,人壽花香!

14. 老年只是青年的開花時節,是一個更成熟、更卓越的青年

15. 身體的有力和美是青春的好處,至於智慧的美則是老年人特有的財產

16. 九九艷陽天,秋高氣爽,正是楓葉最艷時,我們結伴去香山看紅葉,好嗎?

17. 秋風徐徐,重陽九九,蒸上九重的粟糕,備好香醇的菊酒,等著與你分享。

18. 雙喜臨門,佳期欣逢佳日;三陽播彩,小陽春疊重陽。重陽節快樂!

19. 一根扁擔挑兩筐,三秋雁陣四五行,六六大順七八項,九九重陽十月忙。農民可親,豐收喜悅,一起祝福中秋國慶重陽節!

20. 重陽節,也是老人的節日,爸、媽,我在遠方為你們祈禱,祝您們長命百歲,身體康健!

說說

1. 金秋重九,氣爽宜人,嘆流年之快兮,斗轉星移;觀鳥獸知秋兮,雁陣南回。重陽到來兮相思濃郁,懷念故人兮掃陵祭酒,盼團圓兮早日歸鄉,遍插茱萸兮平平安安;登高望遠兮健康延年。

2. 今天是重陽節,為慶祝咱倆能在陽間重逢,享受陽光沐浴,走著陽光大道,住洋房開洋車,喝洋酒穿羊絨衫…這么重要的日子,你可要陽光帥氣喜氣洋洋哦。

3. 金秋十月,楓葉點綴色彩,菊香彌漫空氣,重陽佳節翩然而至,祝福怎會忘記。喝杯菊花酒,你我情誼永久,此時此刻,祝福的語言不多,惟有願你一生健康快樂。

4. 金風玉露,飲酒登高欣心悅目;美酒佳餚,家家戶戶又添吉慶。三五人群,歡歌笑語聲聲喜樂。又到重陽,幸福生活年年月月久久長長!祝佳節愉快!

5. 今又重陽,簡訊送上,敬老踏秋,只為安康。登高眺望,前程光芒,輕嗅菊香,心情舒暢,糕點黃黃,幸福盪漾,九九節日,祝你全家快樂流長。

6. 金秋送爽重陽日,丹桂飄香吉慶時,九月九日幸福長長久久,愛情天長地久,生活十全九美,煩惱九宵雲外。人人開心愉快!

7. 金色的碩果久久收藏;暖暖的斜陽久久放光;燦爛的菊花久久飄香;醇厚的老酒久久品嘗;點滴的記憶久久珍藏。九九重陽節,願健康久久、幸福久久!

8. 敬你一杯菊花酒,祝你倖幸福福到永「九」;敬你一杯菊花酒,祝你快快樂樂到永「九」;敬你一杯菊花酒,祝你開開心心到永「九」!重陽九九,福氣永九!

9. 六為陰,九為陽,九九之期是重陽。逢佳節,倍思親,二老親恩最難忘。插茱萸,登高處,遙寄祝福在他鄉。菊花酒,菊糕香,五穀豐登人安康!

10. 一年一度重陽,祝福大不一樣,生活喜氣「陽陽」,職場「陽陽」得意,幸福身邊徜「陽」,愛情沐浴陽光,心情陽光燦爛。收下祝福吧!重陽節快樂!

11. 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

12. 九九芳辰重陽鶴添壽,願秋風捎去我的思念和祝福,祝你越活越精神,越活越年輕!

13. 秋天的重陽不公是春光勝似春光,時值霜天季節,卻格外顯得神采奕奕。祝您老重陽節快樂,健康長壽!

14. 九九艷陽天,正是楓葉最艷時,我們結伴去香山看紅葉,一起賞月吧!

15. 又是九月九,重陽夜,難聚首,思鄉的人兒漂流在外頭;

16. 又是九月九,愁更愁,情更憂,回家的打算始終在心頭

17. 祝您福壽康寧,一年到頭常樂,良辰美景無限!九月九咱們一起去登山賞月啊!

18. 我想和你共度重陽節,我已備好了菊花酒、重陽糕,就等著你來了。

19. 九日登高望,人煙湖草裹,山翠縣樓西。如此美的景色,我們也不要錯過,九月九,一起登高賞景如何?

20.走!我們一起去賞菊吧!在這豐收的季節里,祝你事業有成,身體健康,心情愉快!

相關文章:

1.2016年重陽節祝福語大全

2.重陽節祝福老人的話

3.重陽節祝福老人的話語

4.贈給長輩的經典問候語

5.重陽節送長輩的祝福語精選

⑩ 孟浩然 過故人庄 的詩意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初看起來覺得平淡,就象「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那樣,彷彿是一則普通的記事,毫不費力。然而,詩人從這里的起句,寫自己游村突然來到農家,主人盛情留客,渲染出農家豐收後的歡樂氣氛,為下面出遊寫景抒情作了有力的鋪墊。「臘酒」,指臘月(農歷十二月)里自釀的米酒。這是稻穀豐收後出現的喜人景象。臘酒在開春後飲用,外表顯得有點渾濁,但是它有著名酒般的醇美。何況農家主人又是那樣熱情待客,還備有豐盛的佳餚呢!豚,指小豬,這里「足雞豚」是形容農家待客的菜餚極為豐盛。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這是一聯膾炙人口的名句。它的妙處,不僅在善於描寫難狀之景以及對仗的工巧,而是在於「等閑語言變瑰奇」,出語自然天成,又富於哲理,耐人咀嚼。把這種自然景象攝入詩篇里,在唐代詩人的筆下早就描繪過,如王維《藍田山石門精舍》:「遙愛雲木秀,初疑路不同;安知清流轉,忽與前山通。」到了宋代詩人手裡,也有所描摹,如王安石《江上》:「青山繚繞疑無路,忽見千帆隱映來」。時代接近於陸游的詩人還有強彥文,他的詩歌有唐人的風致,曾寫過「遠山初見疑無路,曲徑徐行漸有村」的詩句①。但在意境的開拓上,可以這樣說,這些詩句要遠遜於陸游。這聯上句通過一個「疑」字,把徐行山村而周圍山巒重迭、流水縈繞的迷路的感覺,刻畫得形神畢現;下句承上,把移步換形所見之繁花似錦的春日美景,描繪得宛然在目。這樣使感覺的形象與視覺的形象有機結合在一起,構成一幅優美動人而又奇妙的畫面。《唐宋詩醇》評這二句說:「有如彈丸脫手,不獨善寫難狀之景。」這個評價是有見地的。這一聯不僅寫得極其自然,而且用語淺近,含意豐富;彷彿信手拈來,然而出人意表。所以千百年來一直贏得人們的普遍喜愛,如今已成為廣泛流傳的成語。當人們吟誦這兩句詩時,不單是欣賞這難以言狀的美妙的山村自然風光,而是從中領悟到它所蘊含的哲理思想的啟示——只要人們正視現實,面對重重艱難險阻,不退縮,不畏懼,勇於開拓,發奮前進,那麼,前方將是一個充滿光明與希望的嶄新境界。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朴古風存」。詩由寫景轉入抒情,從村外之景轉寫村內之情。「春社」,這是我國古代的一種習俗。南宋陳元靚《歲時廣記》謂「立春後五戊日為春社」。即立春第五個戊日為春社日。當這一天將來臨時,村子裡不斷的吹簫打鼓聲音,響徹雲霄,洋溢著一片節日的歡快氣氛。鄉民們還要向土地神祭祀,以祈求農事的豐收。這個簡朴的古代風俗,在當時江南的農村仍然很流行。詩篇不僅反映了農民們渴望豐年的心願,也表達了詩人喜愛農村生活的真摯感情。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這是全詩的總結,也是漫遊山村心情的表述。游村的感受如何呢?山村的迷人景色、村俗的朴實淳美,這些都給詩人留下美好而難忘的印象。今後怎麼樣呢?詩篇以頻來夜遊之情收結,余韻不盡。如果說孟浩然詩的最後:「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表露得非常直率,那麼,陸游詩的結尾用筆則比較婉轉,詩人吐露的意念是,今後倘有機會乘月明之夜外出閑游的話,我拄著拐杖會隨時前來敲門敘談。這一歸結,點明了游村的詩題,而「夜叩門」與首句「農家」遙相呼應,不僅畫面完整,而且更耐人尋味。http://hai.heshang.net/Article/fytd/kycj/200601/18333.html
談孟浩然《過故人庄》

林庚

而孟浩然的風格正是在表面的幽靜中注入了深深的不平,這是和他一生的遭遇與性格分不開的。當然孟浩然也偶有一些天真忘懷之作,這首《過故人庄》就是其中的代表。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這是孟浩然的名作。特別是前四句給人印象最深,這四句並曾以一首絕句的形式,誤入王維集中,也可見這首詩與王維的作品很相近。王、孟並稱,相沿已久,這是由於後人特別強調王維隱逸詩的緣故。其實即使就隱逸詩來說,王維的風格也顯然與孟浩然有別,前者比較自然朗爽,後者比較深遠清峭。至於王維其他的方面,如一些邊塞的主題,七古的長篇,七言的絕句,就是五律中像《觀獵》《送趙都督赴代州》等,都與孟浩然相去頗遠。孟浩然大部分詩作都集中在隱逸一類的主題與五律的體裁上,一種謹嚴洗煉的風格,往往給人以更深的孤獨感。他的冷峭之中有時甚至於是激切的,像他的名作《宿桐廬江寄廣陵舊游》:

山暝聽猿愁,滄江急夜流。

風鳴兩岸葉,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維揚憶舊游。

還將數行淚,遙寄海西頭。

這里的形象也是王維詩中所少見的。而孟浩然的風格正是在表面的幽靜中注入了深深的不平,這是和他一生的遭遇與性格分不開的。當然孟浩然也偶有一些天真忘懷之作,這首《過故人庄》就是其中的代表。

要說明這首詩的天真忘懷,最好是舉孟浩然的另外一首詩《秋登萬山寄張五》來對照一下:

北山白雲里,隱者自怡悅。

相望始登高,心隨雁飛滅。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

時見歸村人,平沙渡頭歇。

天邊樹若薺,江畔舟如月。

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

這也是名作。可是這首詩中,詩人是孤獨的。他雖然「時見歸村人」,卻只能「隱者自怡悅」。他在山頂上望見了那麼美麗的人間,而自己卻只能在白雲之中。正像《招隱士》中所說的:

桂樹叢生兮山之幽,……王孫兮歸來,山中兮不可以久留。

山中盡管高潔,詩人卻不能不感到一些清冷。所以這首詩與《過故人庄》雖然最後都歸結於希望在重陽節的時候與友人共飲,可是一個是在寂寞的山中,一個是在人間的農庄;一個是在以清峭的心情在期待著溫暖,一個卻忘懷於友情與大自然之中。孟浩然大部分的作品其實正是屬於前者。這首《過故人庄》因此表現了一個寂寞的詩人到了人間所能獲得的喜悅,而這個人間只有在素樸的農庄中才存在,也只有這個素樸的農庄才真正能夠接待我們不幸的詩人。

陶淵明有一首膾炙人口的《歸去來辭》,寫詩人把官一丟而跑回農村去,那時充滿了多麼喜悅的心情。我們在這里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過故人庄》中,孟浩然是那麼充滿了喜悅的。正是這個喜悅讓孟浩然歌唱出一個和平生活的美麗的農村,這美麗,也只有那素樸的心才會真正地深深感受到。這樣一個普通的村莊,既沒有引人注目的名勝,也沒有任何出奇之處,眼前不過是一片場圃,一片桑麻,一些村人來往的道路。誰真正愛這個天地呢?而孟浩然確是寫出了這個淳樸的天地。這里與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有異曲同工之處。一個詩人,寫出一個天地是不容易的事。這里要真正全心全意地歌唱它,要詩人的世界觀與農村淳樸的生活有高度的統一,於是通過詩人的內心世界再現一個典型的和平的農村、一個理想的天地。這里孟浩然並沒作任何更多的表白,它的藝術形象真實地告訴了我們。

要進一步地理解這首詩,就還要更具體地通過詩句的分析。

這首詩的第一二句似乎很平淡,它的素樸的語言與素樸的田家款待,所謂: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讓全詩在一個平民生活的氣氛中展開,這對於全詩是一個良好的開始。通過雞黍這樣具體細微的事物的描寫,喚起了整個田家的形象。這里是諧和的,真實的,而又是開朗的。於是出現了那千載流傳的名句: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這是全詩的靈魂,思想情感與藝術形象交融的頂峰。要知道這兩句詩真正的好處,我們這里引一首馬致遠《雙調夜行船·秋思》中的幾句:

紅塵不向門前惹,綠樹偏宜屋角遮,青山正補牆頭缺,竹籬茅舍。

這也是散曲中的絕唱。如果分開來看,馬致遠的詩句可能更容易引人入勝,因為這里刻畫得更新鮮。可是一對照起來,我們就會覺得孟浩然的詩句更渾厚些,它絲毫沒有露出怎樣加工的痕跡,然而整個農庄歷歷在目,這里表現了更深的工夫。這當然也由於馬致遠是從一個茅舍的角落來寫的,這是一個隱者小小的天地,然而這小小的天地卻與大自然一脈相通,這正是那可喜之處。而孟浩然所寫的卻是整個農村,在這里孟浩然的詩有更多的人間味,在更為普遍的天地里有更多的生活氣息,這也就是所以更為深厚的緣故。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不但寫出了層次分明的近景和遠景,而且這圍繞著村落的綠樹與斜倚在綠樹之外的青山,正是相映成趣地表現為一種諧和而單純的美。這里我們無妨說它們是在心心相印著,所謂「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那綠樹像母親的溫柔,懷抱著這個村落;而那青山像一個崗哨,遠遠地也注視著這個村落。它們的心全在這個村落上,因而那城郭也就被冷落地丟在一邊了。這里我們才明白,既然說「綠樹村邊合」,已經是在城郭之外了,為什麼還要說「青山郭外斜」呢?這詩句正在於陪襯出那城郭的不重要來;青山、綠樹、村落,那麼水乳交融地打成一片,那城郭就只好若有若無地默默靠站在一邊,這真是再親切也沒有的一幅圖畫。而與這同時,通過那青山的顧盼,通過那綠樹的環抱,對於這個村落,我們將感到多麼親熱啊,彷彿我們早就該認識它們了。於是我們感受到每一塊草地的綠色,每一片莊稼的成長,每一條小路上的泥土氣息。這些,詩中都並沒有寫,它卻存在於青山的一瞥與綠樹的擁抱之中。而我們不幸的詩人,像一個貧困的孩子,忽然到了真正心愛的樂園,他要東看西看,東問西問。於是: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這里他不知有多少話在說呢。他忘懷於這個面前展開的天地之中了。於是: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他說他下次還要再來。他當然是要再來的,這難道不是最誠懇最動人的語言嗎?凡是稍有童心的人都會知道,一個孩子在要離開玩了一整天的心愛的地方的時候,那天真的心將要說出什麼。「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這一片天地將永遠生活在詩人的心裡,這首詩因而也就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http://www.pep.com.cn/200410/ca547221.htm孟浩然是唐代詩壇上負有盛名的詩人。「五言詩天下稱其盡美」。(王士源《孟浩然集序》)其中,五律的成就更高一些,此篇又恰是五律中的佳作。不過,他的作品乍一看去,好處往往不太顯眼。如果說詩應該是醇酒的話,孟浩然的作品或許可以說象清泉,要品嘗它的色和香,還需要多用一些吟詠的功夫。其所以這樣,跟孟浩然風格上的特點――「淡」有密切關系。

《過故人庄》在孟詩中不一定是最淡的,但他用省凈的語言,平平地敘述,幾乎沒有一個誇張的句子,沒有一個使人興奮的詞語,也已經算是「淡到看不見詩」(聞一多《孟浩然》)的程度了。那麼,它的詩味究竟表現在哪?

「語淡而味終不薄」。(沈德潛《唐詩別裁》)讀孟浩然的詩,應該透過它淡淡的外表,去體會內在的韻味。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這一開頭似乎就象是日記本上的一則日記。故人「邀」而我「至」,文字上毫無渲染,招之即來,簡單而隨意。這正是不用客套的至交之間所可能有的形式。而以「雞黍」相邀。既顯出田家特有風味,又見待客之簡朴。這種「雞黍」宴,直至今天,仍然是中國農村中一種親切的招待。正是這種不講虛禮和排場的招待,朋友的心扉才往往更能為對方敞開。這個開頭,不甚著力,平靜而自然,但對於將要展開的生活內容來說,卻是極好的導入,顯示了氣氛特徵,又有待下文進一步豐富、發展。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走進村裡,顧盼之間竟是這樣一種清新愉悅的感受。這兩句,上句漫收近境,綠樹環抱,顯得自成一統,別有天地;下句輕宕筆鋒,郭外的青山依依相伴,則又讓村莊不顯得孤獨,並展示了一片開闊的遠景。這個村莊座落平疇而又遙接青山,使人感到清淡幽靜而絕不冷傲孤僻。元人馬致遠也許是從這里翻出了一段散曲:「紅塵不向門前惹,綠樹偏宜屋角遮,青山正補牆頭缺,更那堪竹籬茅舍。」曲子貴露,往往把它的內容挑在竹竿尖上讓人看,但我們卻可以藉助於這種露,去進一步挖掘孟浩然這兩句詩的內涵,因為它有點象是用電影「分鏡頭」的辦法,來展現孟詩那種渾括的意境。不過,孟浩然和馬致遠所處的時代畢竟不一樣,馬致遠是處在「鬧嚷嚷蟻爭血」的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空前尖銳的元代,他通過所描繪的境界,表現了對外間的「紅塵」的厭煩和逃避的態度;而孟詩並不把「不惹紅塵」看得重要,反倒把城郭引來作為「故人庄」的陪襯。這是由於處在盛唐那樣一個昇平時代,周圍的事物在人們心目中顯得親切美好的緣故。

正是由於「故人庄」出現在這樣的自然和社會環境中,所以賓主臨窗舉杯:「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才顯得格外暢快。對於這兩句,人們比較注意「話桑麻」,認為是「相顧無雜言」,忘情在農事上了,誠然不錯。但有了軒窗前的一片打穀場和菜圃,在綠陰環抱之中,又給人以寬敞、舒展的感覺。話桑麻,就更讓你感到是田園,從而引起對農作的關懷,分享收獲的愉快。於是,我們不僅能領略到更強烈的農村風味、勞動生產的氣息,甚至彷彿可以嗅到場圃上的泥土味,看到莊稼的成長和收獲,乃至地區、季節的特徵。有了這兩句和前兩句的結合,綠樹、青山、村舍、場圃、桑麻和諧地打成一片,構成一幅優美寧靜的田園風景畫,而賓主的歡笑和關於桑麻的話語,都彷彿蓄饒在我們耳邊。它不同於近乎幻想的桃花源,而是更富有盛唐社會的現實色彩。他所描繪的這種境界,所創造的藝術美,似乎和生活距離更近,聯系更緊,能夠引起人們許多關於農村的美好的回憶。正是在這樣一個天地里,這位曾經慨嘆過「當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的詩人,不僅把政治追求中所遇到的挫折,把名利得失忘卻了,就連隱居中孤獨抑鬱的情緒也丟開了。從他對青山綠樹的顧盼,從他與朋友對酒而共話桑麻,似乎不難想見,他的思緒舒展了,甚至連他的舉措都靈活自在了。農庄的環境和氣氛,在這里顯示了它的征服力。「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孟浩然是因為求仕失望才不得已歸隱的。雖然置身於「岩扉松徑長寂寥」的環境,但仕與隱的矛盾一直在思想中糾纏著,現在「故人庄」的這種農家生活似乎使他暫時得到了解脫,並且有幾分皈依了。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孟浩然皈依的表現,就是這樣在臨走時直接了當、毫不掩飾地宣告他不久還要再來。這種真率的表示,是從一個受到健康生活的洗禮,幾乎恢復了童真的靈魂中迸發出來的動人的語言。詩人之來是出於故人的邀請,去時卻不顧慮主人將要賠上雞黍飯而預約重來。前後對照,這個天地對他的吸引,故人相待的熱情,作客的愉快,主客之間的親切融洽,都躍然紙上了。這不禁又使人聯想起杜甫的《遭田父泥飲美嚴中丞》「月出遮我留,仍嗔問升斗。」杜詩天父留人,情切語急;孟詩與故人再約,意舒詞緩。杜之郁結與孟之怡淡之別,從這里或許可以得到一些消息吧。

一個普通的農庄,一回雞黍飯的普通款待,被表現得這樣富有詩意。描寫的是眼前景,使用的是口頭語,描述的層次也是完全任其自然,筆筆都顯得很輕松,連律詩的形式也似乎變得自由和靈便了。你只覺得這種淡淡的平易近人的風格,與他描寫的對象 ―― 朴實的農家田園和諧一致,表現了形式對內容的高度適應,怡淡親切卻又不是平淺枯燥。它是在平淡中蘊藏著深厚的情味。一方面固然是每個句子都幾乎不見費力錘煉的痕跡,另一方面每個句子都幾乎又不曾顯得薄弱。比如詩的頭兩句只寫友人邀請,卻能顯出朴實的農家氣氛;三四句只寫綠樹青山卻能見出一片清新的天地;五六句只寫把酒閑話,卻能表現心情與環境的愜意的契合;七八句只說重陽再來,卻自然流露對這個村莊和故人的依戀。這些句子平衡均勻,共同構成一個完整的意境,把怡靜秀美的農村風光和淳樸誠摯的情誼融成一片。這是所謂「篇法之妙,不見句法」。(沈德潛《唐詩別裁》)「不鉤奇抉異 …… 若公輸氏當巧而不巧者」。(皮日休《郢州孟亭記》)他把藝術美深深地融入整個詩作的血肉之中,顯得自然天成。這種不炫奇獵異,不賣弄技巧,也不光靠一兩個精心製作的句子去支撐門面,是藝術水平高超純熟的表現。王士禎把它說玄了,認為是「色相俱空,正如羚羊掛角,無跡可求」。(《帶經堂詩話》)其實就是孟浩然不在形式和字句上過分刻意雕琢所取得的藝術效果,還是有它的「跡」可求的。他的與此篇相類似的一些詩,能領著你進入一種詩境,讓你看到形象,感受到韻味,但要把它的詩、形象、韻味歸結為某一兩個句子寫得好,或者說是由於某種單一技巧的表現,是遠遠不夠的。譬如一位美人,她的美是通體上下、整個兒的,不是由於某一部位特別動人。她並不靠搔首弄姿,而是由於一種天然的顏色和氣韻使人驚嘆。正是因為有真彩內映,所以出語灑落,渾然省凈,使全詩從「淡抹」中顯示了它的魅力,而不再需要「濃飾盛妝」了。

孟浩然的作品標志著唐詩經過四傑、沈宋和陳子昂等人的努力,達到了成熟的境地。已經形成了盛唐詩歌渾融完整的藝術風格。再往前發展,就是李白、王維、杜甫那種在渾融完整的前提下,既有華采,又有深刻的意境乃至宏偉氣魄的詩篇了。李杜等人並不照搬孟浩然形式上的「淡」,但孟詩在「淡」中所包含的深厚、雋水、朴實、自然等素質,卻被他們汲取並且向前發展了。http://chuanjiang.blog.enorth.com.cn/article/1408.shtml

閱讀全文

與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五下陵火源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湖北女性養生茶價位多少 瀏覽:259
孝順講解 瀏覽:729
雙腿截肢老年人賠多少錢 瀏覽:267
享受特殊津貼退休年齡 瀏覽:460
到達退休年齡公司可以終止勞動合同么 瀏覽:136
80歲透析的風險 瀏覽:2
上海閘北之星養老院 瀏覽:360
五月十幾號退休當月有沒有工資 瀏覽:871
中國省部級領導退休年齡多少 瀏覽:302
給老人家包紅包多少寓意好 瀏覽:143
養老機構心理咨詢服務包括 瀏覽:709
網購花光積蓄怎麼跟父母交代 瀏覽:643
敬老院十四孝 瀏覽:893
老人用的護膝多少錢一個 瀏覽:56
老年痴呆多久去世 瀏覽:113
南京養老院招聘 瀏覽:574
寒門子弟父母如何教出狀元子女 瀏覽:280
福田區社區養老院 瀏覽:153
長春市戶口如何申請退休年齡 瀏覽:54
養老保險全球投資 瀏覽: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