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企業職工退休工資如何計算
參加市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社會統籌的人員,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實際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下同)滿15年以上的,按月計發基本養老金。
根據最新的養老金計算辦法,職工退休時的養老金由兩部分組成:
養老金=基礎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不再統一是120了)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 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註: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領取養老金,條件不同,領取方式不同
針對社保繳費率,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已明確階段性降低社會保險費率不影響社會保險待遇。從領取地點來看,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在戶籍所在地的,在當地領取。如果在某地工作但戶口不在當地,必須在當地累計繳費滿10年(全國范圍內須累計滿15年),才能領取當地養老金。如果在每個參保地(非戶籍所在地)累計繳費年限均不滿10年,要將其養老關系轉移至戶籍所在地才能領取。
基本養老金由兩部分組成
養老金的錢分兩部分: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
退休時的基礎養老金月標准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如果用公式表示,基礎養老金=[(c1X)÷2]×n×1%,其中c1為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X為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n為退休時的繳費年限。
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准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職工退休時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本人退休年齡、利息等因素確定。簡單來說,就是退休時你的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這涉及到兩個問題:一是個人賬戶儲存額是多少,取決於你的繳費工資和繳費年限;二是計發月數怎麼算,取決於退休年齡。
② 職工社保每個月216元退休可拿多少錢
根據國家社保政策規定,職工社保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等。每個月繳納216元的社保費用中,一般以養老保險為主。根據地區不同,養老保險的繳費基數和退休金計算方式也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地區的具體計算方式:
1. 北京市:養老保險費率為28%,繳費基數為社會平均工資的3倍,最高不超過13,596元。按照這個標准,一個職工每個月繳納216元養老保險費用,退休後可領取的養老金為:13,596 x 28% x 繳費年限 / 12。
2. 上海市高沒:養老保險費率為28%,繳費基數為社會平均工資的3倍,最高不超過15,120元。按照這個標准,一個職工每個月繳納216元養老保險費用,退休後可領取的養老金為:15,120 x 28% x 繳費年限 / 12。
3. 廣州市:養老保險費率為20%,繳費基數為社會平均工資的3倍,最高不超過7,484元。按照這個標准,一個職工每個月繳納216元養老保險費用,退休後可領取的養老金為:7,484 x 20% x 繳費年限 / 12。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計算方式僅供參考,具體退休金數額還需根據個人納脊的實際情況進行計算。此外,除了職工社保外,洞念滲還有個人繳納的公積金可以用於退休後的養老保障。
③ 退休金一般是多少錢一個月
每個人情況不同,基本養老金數額不同。
勞動者退休基本養老金的計算,涉及繳費年限、繳專費工資指數屬、個人賬戶儲存額、退休年齡、退休時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等諸多因素,每個人情況不同,退休可以領取多少基本養老金的數額也是不同的。
《社會保險法》
第十五條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④ 2022最新職工退休工資標准出爐!看看你退休能拿多少錢
從6月底開始,到現在已經有14個省份,公布了2022年的基本養老金調整方案。
那麼目前為止,哪一個地區的養老金調整標准更高呢?今天養老金調整又有什麼新變化呢?
跟我一起來看看~
012022年養老金調整繳費年限大有關系養老金調整主要分為三部分:
定額調整、掛鉤調整、適當傾櫻和斜。一、定額調整部分目前來看已經公布調整方案的13個省份,定額調整錢數是普遍在30元到50元之間。
標准最低的是雲南省,只有20元;標准最高的是寧夏自治區,定額調整標準是60元。
二、掛鉤調整部分1、 按繳費年限掛鉤大多數地方都在1~1.5元散桐之間。比如說廣西自治區是1元,湖南省是1.2元、河南省是1.3元。
有一些地區對於繳費年限15年以下的人員是統一按照15年標准或者一定額度增加,
超過15年的部分,給予更高的標准,以鼓勵人們多繳多得、長繳多得。比如說吉林省繳費年限25年以下,每年繳費年限增加基本養老金一元。26~30年、31~35年、36年及以上每年繳費年限增加基本養老金2元、3三元和4元。
按繳費年限掛鉤標准最高的,實際上還是江蘇省。繳費年限15年以下16~25年、26年及以上,每年繳費年限分別增加基本養老金1.4元、2.2元和3.8元。如果繳費年限40年的話,江蘇省可以增加100元,但其他地區普遍沒有這樣高的標准。
另外,如果繳費年限短的話,安徽省的標准相對較高。繳費年限15年及以下可以增加32元,15年以上的部分每年繳費年限增加2.1元。安徽省繳費年限25年就可以增加54元,而江蘇省只能增加43元。
2、按養老金比例調整目前最低的省份是安徽省只有0.5%,最高的省份是廣西自治區,高達1.8%。
三、傾斜調整部分1、高齡老人傾斜調整。主要是針對2021年12月31日前年滿70周歲以上的老人。
標准最高的地區是遼寧省,70~79周歲、80周歲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額外增加基本養老金40元和80元。
2、艱苦邊遠地區傾斜多數在5~10元之間調整標准,標准最高的地區是雲南省和河北省最高30元。
可能大家有點懵,
這里以江西省養老金調整方案給大家舉兩個例子。先來看看今年江西省養老金調整方案:
一是定額調整。每人每月增加33元。
二是掛鉤調整:1、與繳費年限掛鉤是按每年1.1元調整。繳費年限不足15年的也按15年算,最少也能增加16.5元。需要指出的是,這里的繳費年限包含了視同繳費年限;2、與基本養老金水平掛鉤是以本人2021年12月份基本養老金為參照,按1.23%增加。
三是傾斜調整。對年滿70以上進行高齡傾斜調整,分4個檔次,5元遞增。具體為:70-75歲(不含)32元,75-
80歲(不含)37元,80-85歲(不含)42元,85歲(含)以上47元。
清楚沖頌坦了江西省的調整方案,那麼我們帶入一下具體案例:
案例1:王大爺,2021年底滿61周歲,當前月養老金1000元,繳費年限18年。應調整養老金:
定額調整33元,繳費年費掛鉤調整18*1.1=19.8元,月養老金掛鉤調整1000*1.23%=12.3元。共調整:33+19.8+12.3=65.1元
2022年1月後新養老金:1000+65.1=1065.1元
案例2:張大媽,2021年底滿76周歲,當前月養老金5000元,繳費年限38年。 應調整養老金:
定額調整33元,繳費年費掛鉤調整38*1.1=41.8元,月養老金掛鉤調整5000*1.35%=61.5元,傾斜調整37元。共調整:33+41.8+61.5+37=173.3元
2021年1月後新養老金:5000+173.3=5173.3元
02部分地區養老金調整方式一覽下面我們具體看看部分地區的調整方案。
一、北京:調低控高7月13日,北京市人社局發布了《關於2022年調整本市
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調整後的養老金7月底前發放到位。
定額調整每人每月增加36元。
掛鉤調整(一)與繳費年限掛鉤繳費年限滿10年及以上的退休人員,繳費年限每滿1年,每月增加3元;對於不足整年的余月數,每月增加0.25元。
繳費年限不滿10年的(不含建設征地農轉工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30元。
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建設征地農轉工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45元。
(二)與養老金水平掛鉤按照退休人員2021年底前的月基本養老金水平,以2021年本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6250元)為基準線劃分兩檔,6250元以上的每人每月增加20元,6250元(含)以下每人每月增加50元。
同時,為了兼顧公平,對調整前月養老金水平在6250元以上的退休人群,如果與養老金水平掛鉤調整後仍低於6300元的,還將補足到6300元。
傾斜調整適當向高齡退休人員傾斜針對退休時間早、年齡偏大的退休人員,為了進一步提高他們的基本生活水平,今年繼續向高齡退休人員適當傾斜,對在2021年12月31日(含)之前已經年滿65周歲及以上的高齡退休人員,在按照上述辦法進行調整後,再次享受40元至70元四個檔次的傾斜政策。
65至69周歲的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再增加40元。
70至74周歲每人每月再增加50元。
75至79周歲每人每月再增加60元。
80周歲以上每人每月再增加70元。
在此基礎上,繼續對65歲以上退休人員中繳費年限滿30年的,每人每月再增加5元,以體現對退休時間早、連續工齡和繳費年限長的退休人員進一步傾斜。
兩種特殊調整方式(一)繼續單列調整企業建國前參加革命工作的老工人退休待遇。此次調整仍將按往年辦法,以參加革命工作時間進行調整。1937年7月7日至1945年9月2日參加革命工作的,每人每月增加335元。
1945年9月3日至1949年9月30日參加革命工作的,每人每月增加305元。
在上述兩檔標準的調整基礎之上,他們還享受高齡退休人員的傾斜政策,本次調整合計將普遍增加375元/月至405元/月。
(二)保證企業退休軍轉幹部、原工商業者調整後不低於全市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的平均水平。按照定額、繳費年限增加基本養老金和按絕對額增加基本養老金後,企業退休軍轉幹部、原工商業者基本養老金低於調整後全市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平均水平的,補足到平均水平。同時,在2021年12月31日(含)之前已經年滿65周歲及以上的高齡退休人員,還享受高齡退休人員的傾斜政策。
二、上海市:恢復工齡、優化高齡今年上海市的養老金調整方案是各個省份中變化最大的,減年上海市養老金調整方案出現了恢復工齡調整、優化高齡政策。
定額調整規定每人每月可以增加60元
掛鉤調整1、按照本人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每滿1年每月增加1元,增加額不足15年的補足至15年。
2、按本人2021年12月按月領取的基本養老金為基數,每月增加1.9%。
適當傾斜調整2021年底前滿70周歲、75周歲和80周歲的人員,每人每月分別再增加25元、35元和45元。
三、廣東省:定額調整創新低,掛鉤調整比重變大近日,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廣東省財政廳印發了《關於2022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粵人社規〔2022〕20號),
從2022年1月1日起調整增加廣東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各地市將於7月底前把調整增加的基本養老金發放到退休人員手中。
定額調整每人每月加發28元,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執行同樣標准,體現公平原則。
掛鉤調整與本人調整前的基本養老金水平和累計繳費年限掛鉤:每人每月按照本人調整前基本養老金(不含職業年金)月標準的2.1%加發。
繳費年限每滿1年基本養老金月標准增加1元;在此基礎上,超過20年的繳費年限,每滿1年基本養老金月標准再增加1元;與本人繳費年限掛鉤的增加額少於15元的,按15元發放。
掛鉤調整體現效率原則,有利於激勵參保人多繳費、長繳費。
傾斜調整主要是對高齡退休人員和企業軍轉幹部等群體予以照顧:
高齡人員按年齡分四個檔次傾斜調整。對年滿70周歲不滿80周歲、年滿80周歲不滿90周歲、年滿90周歲不滿100周歲、年滿100周歲以上的高齡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加發一定金額,並納入以後基本養老金年度調整基數,體現對高齡人員的關懷;
向參加企業養老保險的企業退休軍轉幹部傾斜。參加企業養老保險的企業退休軍轉幹部基本養老金調整後仍達不到所在市企業養老保險月人均基本養老金水平的,按所在市企業養老保險月人均基本養老金水平計發。
四、安徽省:獨樹一幟 提低控高安徽省的養老金靜悄悄上漲了,因為調整方案還沒有在省人社廳網站上官宣,但是退休人員可以在皖事通上查詢到養老金調整明細。
安徽省最大亮點是
定額調整提升,與其他省份最大的不同是
繳費年限掛鉤提升,養老金掛鉤比例下降。定額調整每人每月增加39元,比去年增加了4元。
掛鉤調整(一)按繳費年限掛鉤:繳費年限15年以內的,定額增加32元;
超過15年的,每超過1年的,增加2.1元。
(二)按養老金水平掛鉤:每人每月增加本人2021年12月份基本養老金的0.5%,去年是1%,下降0.5%。
傾斜調整分三檔進行調整,和去年標准相同。
70歲-79歲,漲10元;
80歲-89歲,漲20元;
90歲及以上:漲50元。
其中,對2021年到達70周歲、75周歲、80周歲、85周歲的退休人員,按照上述辦法傾斜調整後,累計享受高齡傾斜部分低於140元、180元、280元、390元的予以補齊。
也就是說,第一次滿70歲的,傾斜調整上漲的金額不是10元,而是140元。第一次滿75歲的,以往70歲至今傾斜調整的金額,如果累計調整金額沒有達到180元,按與180元的凈差額調整。依此類推。
五、浙江省:定額調整不降反增2022年,浙江下降了掛鉤基礎養老金調整部分,重視提低控高,縮小養老金差距,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兼顧了「長繳多得」和「多繳多得」。
定額調整定額調整32元,不降反增,比去年多了2元。
掛鉤調整(一)按繳費年限掛鉤繳費年限15年及以下的部分,繳費年限每滿1年,月基本養老金增加1.5元(月基本養老金增加額不到15元的,補足到15元);
繳費年限15年以上至30年的部分,繳費年限每滿1年,月基本養老金增加2.5元;
本人繳費年限30年以上的部分,繳費年限每滿1年,月基本養老金增加3元。
(二)按養老金水平掛鉤按照1.34%上漲,去年是1.65%,今年下降了0.31個百分點,這有利於縮小養老金差距。
傾斜調整男年滿70周歲、女年滿65周歲及以上且不滿80周歲的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發25元;
年滿80周歲及以上的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發50元。
去年兩個年齡區間的調整標准分別為27元和54元,今年分別下降了2元和4元。
⑤ 現在企業退休金是多少
退休金指的是一個人因為年齡或其他因素從某一工作退下來。每個人只能辦理一次退休,領取一份養老金。依此類推工齡10年的退休金是1000元。參加工作20年的退休金是2000元,參加工作30年的退休金是3000元,工齡40年的退休金是4000元。養老保險直接關系我們今後退休的養老金領取,交的越多,領得越多。
從公布的具體政策信息來看,我國養老金在今年的上調,是一個無法改變的事實,而這次的調整也將按照工作性質具體影響到三類人,他們是私營企業員工、國有企業員工和公務員。這一部分人的養老金上調也將按照相關規定計算。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在過去,由於經濟發展相對較晚,許多人徘徊在生存線的邊緣,沒有多餘的錢來改善他們的生活質量。
但現在的情況完全不同。國家經濟的發展,人民收入的提高,人們早已越過了溫飽線,想要追求更高的生活水平,國家每年都會根據實際情況對溫飽政策進行一定的調整。
⑥ 公司交的五險一金退休後每個月拿多少錢
一、五險一金退休後每個月拿多少
社保交滿15年養老金的計算公式是:月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本人退休時當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20%;個人賬戶養老金=本人帳戶存額÷120。累計繳費年限為15年時,60歲退休的話,還可以領退休金約20年(前提是活到80歲),那以此推算,可以領取養老金的時長為:20×12個月=240個月。假設某某某2007年後年均工資5萬元,那個人年繳4000元,15年繳6萬元。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50歲為195月、55歲為170月、60歲為139月,60歲以上統一120月),某某某60歲退休慧旅,那月領:60000÷139=462元。即某某某2022年退休,可月領養老金=退休時當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20%+462元。
二、工廠五險一金什麼意思
「五險」講的是五種保險,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
「一金」指的是住房公積金。
其中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險,這三種險是由企業和個人共同繳納的保費,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完全是由企業承擔的。個人不需要繳納。這里要注意的是「五險」是法定的,而「一金」不是法定的。
三、公司上的五險一金要交多少年
五險中的養老保險繳滿15年,退休可以領取養老金,一金沒有年限規定,退休前都可以交。如果離職了是靈活就業人員,只可以繳納養老和醫療。五險一金是按月扣除的。可以轉移到新的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四十五條第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喪失勞動能力的情況下,有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四、請問私企交社保退休後能拿多少養老金
私企交社保退休後能領多少需要根據當地的政策以及具體繳費情況來判斷。但是,如果勞行碧滑動者在私企工作,有參加基本養老保險會有退休金,如果私企沒有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可向勞動監察投訴,或是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補償。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國家發展社會保險事業,建立社會保險制度,設立社會保險基金,使勞動者在年老、患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獲得幫助和補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四十五條第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喪失勞動能力的情況下,有從國家和檔臘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⑦ 企業員工退休後能領多少養老金
許多企業職工很關心自己退休後的退休工資,畢竟著關繫到自己老年生活的質量。那麼,退休後養老金怎麼算?下面,小編就整理了退休後養老金計算的有關內容,不清楚自己養老金的朋友們可以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退休後養老金領取公式
每月領取總額=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成都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
二、舉例
假設25歲拿5000元工資,60歲退休,且35年來每個月工資都是5000元的情況,假設那時候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5451元。按照公式,退休後:每月領的養老金3037.5元每月領的補充養老金1812.95元。
所以,最終每月能領取到的養老金為3037.5+1812.95=4850.5元!退休後能拿到的養老金是4850.5元,沒有比在職時5000元少多少。
提示:退休後養老金怎麼算?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退休時的基礎養老金月標准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准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職工退休時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本人退休年齡、利息等因素確定。
退休工資怎麼算,退休後養老金怎麼算
一、退休工資怎麼算
1、參加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人員,退休後均計發基本養老金。
2、「統賬結合」後參加工作且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人員,退休後按月發給基本養老金,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統賬結合」前參加工作,本意見實施後退休且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下同)累計滿15年的人員,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基礎上,再發給過渡性養老金和過渡性調節金。
二、退休後養老金怎麼發放
1、基礎養老金月標准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計算公式為:
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2、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准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計算公式為:
個人賬戶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計發月數
3、過渡性養老金月標准以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為基數,「統賬結合」前的繳費年限每滿1年發給1.2%。計算公式為:
過渡性養老金=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統賬結合前的繳費年限×1.2%
4、過渡性調節金以當地現行標准為基數,2006年至2014年退休的按一定比例計發。2015年及以後退休的,不再發給過渡性調節金。
⑧ 職工最低退休金是多少
國家對於企業職工退休金的計算,沒有最低標准,計算多少就是多少。因為在繳納養老保險時,已經規定了最低繳費基數為社會平均工資的60%,也就限制了最低的標准,在退休時,不再另外限定最低退休費數額。
我國的計劃生育政策雖然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我國人口的急速增長,問題是由於受到計劃生育政策的影響,現在我國已經進入了一個高速老齡化的社會許多
老年人在退休以後最主要的經濟收入來源就是退休金,所以城鎮職工退休以後也非常關心,我國最低退休金是多少?
一、我國最低退休金是多少?國家對於企業職工退休金的計算,沒有最低標准,計算多少就是多少。因為在繳納養老保險時,已經規定了最低繳費基數為社會平均工資的60%,也就限制了最低的標准,在退休時,不再另外限定最低退休費數額。
二、退休金發放標准。退休金是退休人員的生活保障,工人退休金按照工齡進行發放。 每工作一年100元,以此類推工齡10年的退休金是1000元。參加工作20年的退休金是2000元,參加工作30年的退休金是3000元,工齡40年的退休金是4000元。不分高級工,中級工,還是普通工人。退休金一律平等。公務員也要不分職位高低一律平等。
三、工齡的計算方法。
對按照有關規定招用的臨時工,轉為企業勞動合同制工人的,其最後一次在本企業從事臨時工的工作時間與被招收為勞動合同制工人後的工作時間可合並計算為連續工齡。在當地實行養老保險社會統籌前的臨時工期間的連續工齡,可視同繳費年限;在當地實行養老保險社會統籌後的臨時工期間的連續工齡,要按規定繳納養老保險費,計算繳費年限,沒有繳納養老保險費的,不能計算視同繳費年限或繳費年限。
我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計算公式是:
(1)基礎養老金=〔退休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 本人平均繳費指數(比例))〕÷2×繳費年限×1%
(2)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是國務院根據職工退休時,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本人退休年齡等因素,做了統一規定。例:50歲195個月、60歲139個月。)
(3)過渡性養老金=退休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實施個人賬戶前的繳費年限××平均指數
直到目前為止,我國各地的退休金的數額並沒有一個統一的標准,在我國針對退休年齡和退休金作出調整以後,在領取退休金的政策支撐,本身就和員工的工齡計息相關,繳費年限和各地的發展水平,都會影響到員工本人領取到的退休金數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