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作為子女,應該怎樣孝敬父母
父母養我們小,我們養父母老,這是天經地義的事。孝順老人不在於錢多錢少,而是盡心照料,常回家看看爸媽,陪爸媽聊聊天,買些爸媽喜歡吃的食物,帶著爸媽去旅遊,買爸媽喜歡穿的衣服,教會爸媽上網聊天……
我母親70歲了,我和她在兩個不同的城市居住,每天我們只能在微信上見面,我會教母親如何使用微信聊天,如何轉賬,如何發紅包等等。教會父母學會上網聊天也是一種孝順的方式,不能讓父母落伍,一定讓他們學會這種時髦的交流方式,看著他們快樂,就是我們最大的快樂。
B. 80後該如何養父母
我是80後,這篇報道實在讓人感慨良多。但我要說的是,這份調查並不客觀,不能反映全國的實際情況,明顯存在誇大其詞的嫌疑,80後真的就那麼慘嗎?不可否認,現在很多的80後都被父輩寵壞了,反正有錢沒錢都想充大爺,吃西餐、穿名牌、玩高雅,什麼時尚來什麼,沒有一點攢錢觀念,哪怕就是每月有幾千塊錢的收入,到最後也會花銷的凈光光。
照看自己的錢尚且不夠花,何談贍養父母呢?有一點我們不能忽視,80後的父母大都是50後,他們完全有能力養活自己,不需80後贍養,這些父母如果看到80後子女生活困難,也絕對不會袖手旁觀,尤其是在經濟上,更會大方的資助80後。這樣一來,雖緩解了80後的生活壓力,卻無形中助長了80後閑散慵懶的生活狀態,反正有父母罩著,過一天算一天吧,他們很容易產生這種思想。
再說80後的父母還沒有到老的不能動的年齡,大多數的父母正處在退休和要退休階段,孩子已大,事業也基本穩定,完全有心有能力有錢來幫80後。更何況這些80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所以,我認為80後的父母目前不需他們贍養,80後如能更加珍惜和父母的這份感情,多份孝心,平時多看看父母,在心理上給予父母慰籍就可以了,我相信父母也沒有太多的要求,尤其是經濟上的付出和回報。
我覺的這份調查應該更多的指向農村80後,面對生活壓力的確很不容易,尤其是父母並不像城市中的80後一樣,他們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本來生活就過的緊巴巴的,當逐漸老去喪失勞動力時,如何贍養就成了首當其沖的問題。農村80後往往早早的就參加了工作,在城市的夾縫中拚命奮斗,以求生活的稍好改善。在一個中等城市,結婚買房子起碼需要五六十萬元,這對於農村80後來講無異於天文數字,但他們甘願做房奴,目的就是為了能在城市中穩定下來,在更多時候,有家的感覺就是像結束了漂泊。而生養孩子更成了很多農村80後家庭不敢奢望的事情,除了每月還房貸,如果再加上孩子開銷,就會明顯的感覺力不從心了,贍養父母一說又何從談起呢?
有一種現象是最悲哀的,那就是農村80後在城市裡賺不了錢,養活不了自己,回到農村又不會干農活,別說贍養老人,父母還有時常照顧他呢!農村像這樣吃閑飯整日無所事事無精打採的年輕人大有人在。他們才是名副其實的「啃老」一族。
農村80後就是這么尷尬,贍養老人成了無法承擔之痛,除去生活壓力大的原因外,長期在外工作「分身乏術」也是不爭的事實,父母其實更多的是在乎「孝」,而不是「養」。紹興英才網
C. 老人有退休金子女如何贍養
1、所謂贍養,是指子女對於老人具有法律上必須履行的義務和責任,不但是物質上的贍養,也包括精神上的贍養,如果老人退休金足夠養活自己,子女可以從生活上給予照顧。如果退休金不足,子女也應該給予經濟援助。 2、贍養扶助的主要內容者敬是指在現有經濟和社會條件下,子女在經濟上應為父蘆亂母提供必要的生活用品和費用,在生活上、精神上、感情上對父母應尊敬、關心和照首嘩慎顧。 3、有經濟負擔能力的成年子女,不分男女、已婚未婚,在父母需要贍養時,都應依法盡力履行這一義務直至父母死亡。 4、子女對父母的贍養義務,不僅發生在婚生子女與父母間,而且也發生在 非婚生子女 與生父母間,養子女與養父母間和繼子女與履行了扶養教育義務的繼父母之間。
D. 怎樣去養自己的父母
養父母首先要有一顆孝心,然後自己要有一定的物質基礎,能夠買父母換季的衣服,有生病備用金,年齡大了身體自然就差,多花時間陪伴他們,多和她們聊天,帶他們出去旅行,多讓他們參加一些老年活動,常陪伴就是最好的。
E. 多子女家庭如何贍養老人,求各位大神給點建議
屬於民事調解范圍,可由兄弟姐妹之間協商。可參考以下規定:
《老年人權益保護法》第回二十條 經老答年人同意,贍養人之間可以就履行贍養義務簽訂協議。贍養協議的內容不得違反法律的規定和老年人的意願。
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老年人組織或者贍養人所在單位監督協議的履行。
F. 不帶孩子就不養老子女該如何贍養老去的父母
不帶孩子就不養老?這個問題可以說是多餘且無理的,暫且不說帶孩子的事情,回為父母養老是我們每答個人必須盡的義務,也是我們自身的責任。父母辛辛苦苦把我們養育成人,我們為父母養老報恩,照顧他們這是必須的。所以說對於那些不給父母養老的人,可以說他們的三觀本來就存在著問題。
在老人選擇出自己想怎樣養老後,子女依然要給予他們足夠的關懷和愛,因為那個年紀的老人是最需要家人的陪伴的,他們敏感多慮,我們要時時刻刻細心的照顧到他們的感受,爭取讓他們感受到自己是被需要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