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退休年齡以什麼為准原始檔案還是身份證
1、退休年齡的確定,一般是實行居民身份證與職工檔案相結合的辦法,認定兩者一致的時間為職工的出生時間,依據出生時間確定退休時間。目前大多數採用個人社會保障號也就是身份證號碼來確定退休年齡。
2、根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於制止和糾正違反國家規定辦理企業職工提前退休有關問題的通知》第二條(二)款規定,職工退休檔案年齡與身份證年齡不一致的,應按最早檔案年齡記載計算。
綜上所述,退休年齡的認定是根據身份證、檔案綜合認定。只有當兩者不一致時才以檔案為主。
『貳』 退休年齡是按檔案年齡還是身份證年齡
退休年齡以檔案最先記載的時間為准,對退休檔案年齡的認定是,實行居民身份證與職工檔案相結合的辦法。在退休年齡的認定中,若有檔案上記載年齡與身份證上記載年齡不一致的情況,依照人社部有關通知以及最高法在相關案件中的意見,若檔案出生時間與身份證出生時間不一致,則以檔案最先記載的時間為准。
一、辦理退休流程如下:
1、當職工已經符合國家規定的法定退休年齡時,可以向社保部門進行申報,到當地的社保部門提交企業職工退休申請表和社保繳費基本情況確認表以及本人的身份證和證件照;
2、社保局工作人員對提交的資料進行審核,受理成功會通知職工的單位提供檔案;
3、經工作人員進行確認後,退休員工就可以帶上退休證進行確認,連續工齡滿十五年不滿二十年的,按本人標准工資的百分之七十發給,連續工齡滿十年不滿十五年的,按本人標准工資的百分之六十發給。
二、退休的條件如下:
1、男年滿六十周歲,女年滿五十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
2、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者其他有害身體健康的工作,男年滿五十五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本項規定也適用於工作條件與工人相同的基層幹部;
3、男年滿五十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4、因工緻殘,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定,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綜上所述,在退休年齡的認定中,若有檔案上記載年齡與身份證上記載年齡不一致的情況,則以檔案最先記載的時間為准;當職工已經符合國家規定的法定退休年齡時,可以向社保部門進行申報,到當地的社保部門提交企業職工退休申請表和社保繳費基本情況確認表以及本人的身份證和證件照,社保局工作人員對提交的資料進行審核,受理成功會通知職工的單位提供檔案。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
第七條 用人單位與其招用的已經依法享受養老保險待遇或領取退休金的人員發生用工爭議,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按勞務關系處理。
『叄』 退休時間是以身份證的出生日期為准還是以批准退休時間為准
退休時間是以身份證記載的出生日期與檔案記載的日期相結合來確認的。一般情況是以居民身份證上面登記的出生年月日為准,但是當檔案與身份證記載的出生日期不一致時,以檔案最先記載的出生時間為准。
辦理退休的流程如下:
1、申報人准備好身份證、戶口本、照片及申報退休的相關材料;
2、申請人向所在單位、申報,企業存在的去企業、失業人員去轄區就業局申報;
3、企業、就業局向當地人社部門申報;
4、合格後、檔案轉入當地社保局、社保局負責核定待遇;
5、等待社保局通知,社保局會通知辦卡,按手印,手續都辦好以後,次月領取待遇。
勞動者符合退休年齡的,勞動者依法領取退休金是以勞動者辦理退休手續時間開始計算的,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肆』 退休年齡以什麼為准原始檔案還是身份證
退休年齡以身份證為主。
1、原勞動部《關於制止和糾正違反國家規定辦理企業職工提前退休有關問題的通知》(勞社部發〔1999〕8號)第二條:「對職工出生時間的認定,實行居民身份證與職工檔案相結合的辦法,當本人身份證與檔案記載的出生時間不一致時,以本人檔案最先記載的出生時間為准」。
2、《身份證法》規定:身份證是唯一終身不變的身份代碼。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一條:公民「出生的時間以戶籍證明為准」。
綜上所述,《身份證法》是全國人大常委會頒布的法律,原勞動部發(1999)8號文是其自身作出的規章以下效力層次的規范性文件規定,這明顯不屬於同一階位特別法與一般法的的適用問題。對不同位階特別法與一般法的適用條件,前提是不得與上位法相抵觸。由此可見,以檔案最先記載的出生時間為准於法無據,不能成為標准。應當依據《身份證法》,退休年齡應以身份證為准。
『伍』 退休年齡以身份證為准嗎
法律分析:以身份證為准。
全民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和國家機關、人民團體的工人,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應該退休:
(一)男年滿六十周歲,女年滿五十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
(二)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者其他有害身體健康的工作,男年滿五十五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
本項規定也適用於工作條件與工人相同的基層幹部。
(三)男年滿五十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四)因工緻殘,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法律依據:《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 第一條 全民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和國家機關、人民團體的工人,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應該退休:(一)男年滿六十周歲,女年滿五十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二)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者其他有害身體健康的工作,男年滿五十五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本項規定也適用於工作條件與工人相同的基層幹部。(三)男年滿五十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四)因工緻殘,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陸』 退休時間以什麼為准
根據我國有關職工退休時間的相關【法律法規】規定,普通男職工的退休年齡為六十周歲,普通女職工的退休年齡為五十五周歲,退休年齡的計算標准依照身份證和職工檔案出生年齡相結合進行計算,普通男職工從出生年月日開始計算,滿六十周歲的該年,可以退休;普通女職工從出生年月日開始計算,滿五十五周歲的該年,可以退休。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本人身份證與檔案記載的出世時間不一致時,以本人檔案最先記載的出世時間為准。退休的時間通常以以下時間為准:普通男職工從出生年月日開始計算,滿六十周歲的該年,可以退休; 普通女職工從出生年月日開始計算,滿五十五周歲的該年,可以退休。
辦理退休的流程如下:申報人准備好身份證、戶口本、照片及申報退休的相關材料;申請人向所在單位、申報,企業存在的去企業、失業人員去轄區就業局申報;企業、就業局向當地人社部門申報;合格後、檔案轉入當地社保局、社保局負責核定待遇;等待社保局通知。社保局會通知辦卡,按手印。手續都辦好以後,次月領取待遇。 辦理退休需要的材料如下:居民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各一份;本人的戶口;人事檔案;登記照片一張;屬獨生子女家庭的,還須持獨生子女證原件、復印件各一份。 綜上所述,普通男職工的退休年齡為六十周歲,普通女職工的退休年齡為五十五周歲,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本人身份證與檔案記載的出世時間不一致時,以本人檔案最先記載的出世時間為准。
【法律依據】:
《關於制止和糾正違反國家規定辦理企業職工提前退休有關問題的通知》
第二條
規范退休審批程序,健全審批制度
(一)加強企業職工退休審批工作的管理。各地區要嚴格按《通知》規定的企業職工退休、退職審批許可權,規范企業職工退休審批工作,要建立審批工作制度,規范審批程序,加強對審批工作的監督。
(二)對職工出生時間的認定,實行居民身份證與職工檔案相結合的辦法。當本人身份證與檔案記載的出生時不一致時,以本人檔案最先記載的出生時間為准。要加強對居民身份證和職工檔案的管理,嚴禁隨意更改職工出生時間和編造檔案。
(三)職工因病或非因工緻殘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統一由地市級勞動保障部門指定的縣級以上醫院負責醫療診斷,並出具證明。非指定醫院出具的證明一律無效。 地市級勞動鑒定委員會負責定期審核指定醫院開具的診斷證明,作出鑒定結論。職工因病或非因工緻殘完成喪失勞動能力的鑒定標准,暫按《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標准(GB/T16180-1996)(1-4)級》執行,省級勞動保障部門可根據本地區實際情況,做出補充規定。
(四)勞動保障部門要加強對特殊工種的管理和審批工作。設有特殊工種的企業,每年要向地市級勞動保障部門報送特殊工種名錄、實際用工人數及在特殊工種崗位工作的人員名冊及其從事特殊工種的時間。按特殊工種退休條件辦理退休的職工,從事高空和特別繁重體力勞動的必須在該工種崗位上工作累計滿10年,從事井下和高溫工作的必須在該工種崗位上工作累計滿9年,從事其他有害身體健康工作的必須在該工種崗位上工作累計滿8年。 原勞動部和有關行業主管部門批準的特殊工種,隨著科技進步和勞動條件的改善,需要進行清理和調整。新的特殊工種名錄由勞動保障部會同有關部門清理審定後予以公布,公布之前暫按原特殊工種名錄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