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國家最新法定退休年齡
根據《國務院關於安置老弱病殘幹部的暫行辦法》和《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 的規定,對全民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和黨政機關、群眾團體的工人,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應該退休:
一、男年滿六十周歲,女年滿五十周歲,並且累計工齡滿十年的;
二、男年滿五十五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累計工齡滿十年的,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其他有害身體健康的工作;
三、男年滿五十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累計工齡滿十年,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應當准予退休。
拓展資料:一:什麼是退休
1.退休是指勞動者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因年老、工作或疾病而完全喪失工作能力(或部分喪失工作能力)而退出工作的。自2011年1月起,我國對提前退休取得的一次性補助收入按「工資薪金所得」徵收個人所得稅。政府不斷發布延長退休年齡的政策意圖。民意調查顯示,超過半數的受訪者反對延長退休年齡,大多數人主張在規定年齡退休。
2.2021年3月12日,「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提出按照「小幅度調整、靈活實施、分類推進、統籌兼顧」的原則,逐步推遲法定退休年齡。考慮」。 2021年4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發布關於調整2021年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總體調整水平為2020年離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4.5%。
二:退休的年齡
根據1978年6月國務院印發的《職工退休和辭職暫行辦法》和《老弱病殘幹部安置暫行辦法》(國發[1978]104號),可以按照以下情況:
(1)男幹部職工年齡不低於60周歲,女幹部不低於55周歲,女職工不低於50周歲,連續服務或者工作年限不低於10年。
【法律依據】:《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 第一條 全民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和黨政機關、群眾團體的工人,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應該退休。(一)男年滿六十周歲,女年滿五十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二)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者其他有害身體健康的工作,男年滿五十五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本項規定也適用於工作條件與工人相同的基層幹部。(三)男年滿五十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四)因工緻殘,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Ⅱ 2021年會不會推遲法定退休年齡
2020年11月《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實現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其實早在2016年人社部印發的「十三五」規劃綱要中就已經提出制定出台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方案。按照當時確定的時間表,2021年將成為實施延遲退休的最佳時間窗口。
美國退休政策是66歲,允許的最早退休年齡是62歲,最高70歲。勞動者62歲退休會扣除近30%養老金。相反,70歲退休的勞動者會增加30%;同樣德國規定,每提前一年退休,養老金減發3.6%,而每延遲一年,養老金增發6%。這樣的話不僅保證了我們有選擇的權利,並且還會對退休金的提高有所期待,自然而然地就延遲退休了。不得不說這做法還是挺高明的。
Ⅲ 人社部2021最新通知退休年齡
【法律分析】
對全民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和黨政機關、群眾團體的工人,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應該退休。男年滿五十五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累計工齡滿十年的,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其他有害身體健康的工作。男年滿五十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累計工齡滿十年,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應當准予退休。延遲退休年齡,指國家結合國外有些國家在討論或者已經決定要提高退休年齡的政策來綜合考慮中國人口結構變化的情況、就業的情況而逐步提高退休年齡來延遲退休的制度。
【法律依據】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批准《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的決議》 第一條 全民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和黨政機關、群眾團體的工人,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應該退休。(一)男年滿六十周歲,女年滿五十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二)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者其他有害身體健康的工作,男年滿五十五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本項規定也適用於工作條件與工人相同的基層幹部。(三)男年滿五十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四)因工緻殘,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定,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Ⅳ 延遲退休年齡一覽表
人社部部長尹蔚民正式宣布延遲退休年齡方案已經完成,下一步將統一徵求社會意見,2022年正式實施。而隨著延遲退休年齡方案的完成,新的延遲退休年齡時間表也出台了。
尹蔚民在新聞發布會上舉例說,我國將實行每年延遲3個月的漸進式退休年齡方案。「比如五年以後,你是60歲退休,這個政策施行以後,可能你是60歲零3個月退休,這樣大家便於接受。」
按照這一說法,結合目前我國男性60歲、女幹部55歲、女工人50歲退休的規定,我們可以算出延遲退休年齡時間表:
女職工退休年齡=50+3×(50+出生年份—2021)/12;
女幹部退休年齡=55+3×(55+出生年份—2021)/12;
男性退休年齡=60+3×(60+出生年份—2021)/12;
我們選取同為1980年出生的`女職工、女幹部和男性來計算,則結果為:
1980年出生女職工退休年齡=50+3×(50+1980—2021)/12=50+3×9/12=52.25歲;
1980年出生女幹部退休年齡=55+3×(55+1980—2021)/12=55+3×14/12=58.5歲;
1980年出生男性退休年齡=60+3×(60+1980—2021)/12=60+3×19/12=64.75歲;
若(目前退休年齡+出生年份—2021)等於或大於最終確定的延遲退休最大增加年數(例如方案最終規定男性最多延遲到65歲退休,則最大增加年數為5年)時,結果均為最大退休年齡。
延遲退休年齡統一為65歲
之前,對於延遲退休年齡的猜想一直存在,主要的區別在於延遲到60歲還是65歲。如果是延遲到60歲,實際上只是延遲了我國女性勞動者的退休年齡;如果是延遲到65歲,那麼女性的退休年齡則整整延遲了10—15年的時間。
總的來說,延遲退休年齡對60後和70後的影響較大。1972年及以後出生的女性工人、1967年及以後出生的女性幹部、1962年及以後出生的男性職工都會受到延遲退休年齡的影響。
Ⅳ 延遲退休年齡定下來了嗎
退休年齡最新消息2021年開始執行
時任人社部部長尹蔚民在介紹制定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的政策時表示,小步慢走,漸進到位。每年推遲幾個月的時間,經過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再達到法定退休的目標年齡。
如果從2022年起實施延遲退休,每年延遲六個月,按照現行的退休框架,2022年退休年齡將分別是50.5歲、55.5歲和60.5歲。
原本在這一年退休的人就要多干半年。以此類推,直到達到新的退休年齡為止。所以,2020年在人社部對於延遲退休的時間規劃中也是一個重要的節點,按計劃,延遲退休的方案應該在2016-2020年之間公布。
很多人對於延遲退休的政策很是關注。有不少人認為在人口老齡化的時代大背景下,延遲退休必不可少;而很多人對於自己辛苦熬到退休,最終卻還要延遲表示反對。就在最近,大家廣泛關注的延遲退休傳來了最新消息!人社部對於延遲退休正式給出了答案。
按照人社部發表的言論,我們可以得出。有不少企事業單位女性工人都有自願延遲退休的現象,但是國家對於企事業單位的女職工目前並沒有相關政策要求,現在只是對於部分高級技術人員提出了相關延遲退休的政策。在看到這個回復之後,不少人稍稍放心,至少目前來看,還是按照原有的制度實行退休。
但是人社部同時指出,目前我國人口壽命延長,人口老齡化問題嚴重。而我們現行的退休制度是上個世紀50年代指定的,年齡設定偏低,已經不符合我國現在的實際國情。根據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原則,延遲退休政策是必然要執行的。但是對於新退休政策的制定,目前人社部也在積極探索階段。正如之前人社部部長尹蔚民所說的「延遲退休是必然的趨勢」。而對於延遲退休政策,也分為「支持派」和「反對派」。「支持派」認為美國、義大利、法國、加拿大等國家,退休年齡普遍為65歲,對於很多職業也是「越老越吃香」,多上幾年班,還可以多拿幾年的工資。退休年齡每延遲一年,本該拿養老金的人不僅不用拿,還會繼續繳納養老金,從全國來看,這樣做可以使我國養老統籌基金一年增加40億元、減支160億元,減緩基金缺口約200億元。
Ⅵ 延遲退休年齡已敲定
延遲退休年齡還沒敲定。
國家准備實施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但是並沒有具體的實施方案,所以到按法定退休年齡,社保只要累計繳納15年,就可以辦理退休。2021年退休年齡已經定下來了,男性60歲退休,女工人是50歲退休,女幹部是55歲退休,如果是以靈活就業人員身份參加社保的女性退休年齡是55歲。
延遲退休即延遲退休年齡,指國家結合國外有些國家在討論或者已經決定要提高退休年齡的政策來綜合考慮中國人口結構變化的情況、就業的情況而逐步提高退休年齡來延遲退休的制度。
從全國來看,延遲退休可以使中國養老統籌基金一年增加四十億元、減支一百六十億元,減緩基金缺口約二百億元,延遲退休可以降低國家養老金支出壓力。
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政策,關繫到全體公民利益,要小步慢走,穩妥推進,避免造成新的社會矛盾。
一是針對不同行業、工種實施差別化延遲法定退休年齡。
二是考慮實行有彈性的退休制度。即設定一個退休年齡區間段,當員工到達退休年齡的最低限時,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在這個年齡之後選擇合適的時間點辦理退休手續,到達退休年齡的最高限時,則必須辦理退休手續。實行有彈性的退休制度,一方面可以給予職工更大的自主權,體現人文關懷。另一方面使一些有精力、有能力的人員可以繼續留在工作崗位上發揮余熱,避免人力資源浪費。
三是領取養老金可早減晚增。
【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
第一條 全民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和黨政機關、群眾團體的工人,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應該退休。
(一)男年滿六十周歲,女年滿五十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
(二)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者其他有害身體健康的工作,男年滿五十五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
本項規定也適用於工作條件與工人相同的基層幹部。
(三)男年滿五十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四)因工緻殘,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Ⅶ 2021年開始退休會延長5年嗎
延長退休年齡是國家結合國外有些國家在討論或者已經決定要提高退休年齡的政策來綜合考慮中國人口結構變化的情況、就業的情況而逐步提高退休年齡來延遲退休的制度。女性退休年齡每3年延遲一歲,男性退休年齡每6年延遲1歲,直到2045年同時達到65歲。
法律依據:《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第一條:全民所有制企事業單位、機關群眾團體工人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應該退休:(一)男年滿六十周歲,女年滿五十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二)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者其他有害身體健康的工作,男年滿五十五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也適用於工作條件與工人相同的基層幹部;(三)男年滿五十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由醫院證明,並經過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四)因工緻殘,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
Ⅷ 延遲退休時間表出來了
日前《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發布,表示我國將「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
當前男性年滿60歲退休,女幹部年滿55歲、女工人年滿50歲方可退休的政策已經完全不符合當前的老齡化現狀。
而相關數據表明現行制度下,預計養老金結余將可能到2036年消耗殆盡。所以退休政策改革勢在必行。
但是當前男性和女性的退休年齡差得很遠,延遲退休是同步調整還是區別對待,是強制實施還是彈性實施,仍是個疑問。
有專家表示:延遲退休將會堅持「小步慢走」的原則,即一年只延遲幾個月,同時會搭配「彈性實施」和「強化激勵」,簡而言之就是政策會給出一個最低、最高的退休年齡區間,讓大家做選擇,進而在退休金計發上體現多繳多得的導向。11月3日國家發布了《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的遠景目標建議》的說明,裡面提到了在十四五期間將會實行「漸進式延遲退休」,從這就能看出國家不僅給出了延遲退休實施的時間表,也給出了具體的實行方案,這也代表著喊了十幾年的延遲退休已經真的要來了。
延遲退休很多人反對,但又勢在必行,因為現在的退休年齡已經不符合國情,當前中國的平均退休年齡只有55歲左右,已經遠遠低於其他國家,比如日本、美國、德國等平均退休年齡都已經達到了65歲以上。當然低於其他國家提前退休並不是不好,只是中國現在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勞動力人口越來越少,在按照當前的年齡退休已經不利於國家經濟發展。其次就是養老金缺口越來越大,根據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發布的數據顯示,到2028年中國的養老金將會出現收不抵支,也就是養老金的收入將會遠遠低於支出,開始出現缺口,隨著退休的老年人口越來越多,這個缺口將會越來越大,所以雖然延遲退休反對的人很多,但卻勢在必行。
雖然延遲退休勢在必行,但是由於中國有著14億人口,影響很大,並不能簡單地實行一刀切,所以延遲退休雖然已經提出來十幾年了,但到如今還是沒有實行。在網路上有各種延遲退休方案,但是被大家比較認可的方案是「彈性退休制度」,彈性退休制度其實是西方國家在實行的一種退休制度,比如國家給出退休的年齡區間(60歲-65歲),個人可以自主選擇退休年齡,越晚退休的人養老金就越高。彈性退休也是目前最被大家接受的一種延遲退休方案,2010年10月1日上海就已經開始試行柔性的延遲退休,高級管理人員、技術人員、技能人員這三類人員,只要身體健康,工作需要就可以提出申請延遲退休,這也大大的改變了過去一刀切退休造成人才浪費。
但是對於延遲退休方案,人社部更加傾向的是漸進式退休,所謂的漸進式退休就是每年延長幾個月的退休時間,直到達到法定的退休年齡。而十四五規劃中國家提到的也是實行「漸進式退休」方案,並且這次還有可能取消「男女有別」,什麼是「男女有別」呢?我們現在的退休年齡是男性60周歲,女幹部55周歲,女職工50周歲,但是現實中女性的壽命又比男性來得長,退休時間又比男性早,國外普遍都是男女退休年齡一致,所以這次延遲退休的年齡可能最終也會男女一致。
國家當前延遲退休的目標年齡是達到65周歲,社科院發布一份報告提出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的方案和建議是女性三年延遲退休1歲,男性6年延遲退休1歲,也就是說男女要同時延遲退休到65周歲,可能就是在2050年時才會同步。而根據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發布的報告顯示,到2050年中國65周歲的老年人將會達到3.8億人,占總人口比例近30%;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將接近5億,占總人口比例超三分之一。
國家發布延遲退休的時間表是在十四五期間,也就是2021年-2025年期間,如果說從2021年起開始實行延遲退休,那麼只要是1961年出生的男性,1966年或者1971年出生的女性都會趕上延遲退休。如果說是在2025年實行延遲退休方案,那麼只要是1965年出生的男性,1970年和1975年出生的女性都會趕上延遲退休,當然最終哪些人會趕上延遲退休,還是要看國傢具體的實行時間。
Ⅸ 延遲退休什麼時候開始
法律分析:延遲退休2021年開始。在「十四五」時期內將會正式統一男女的退休年齡是六十歲,並且形成小步漸進階梯式的延遲退休方案,最終會把六十五歲作為目標退休的年齡,與此同時還要把基本養老保險的最低繳費年限提高到二十年以上。「十四五」計劃的起止時間是2021年到2025年。
法律依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批準的決議 》第一條 全民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和黨政機關、群眾團體的工人,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應該退休。
(一)男年滿六十周歲,女年滿五十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
(二)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者其他有害身體健康的工作,男年滿五十五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
本項規定也適用於工作條件與工人相同的基層幹部。
(三)男年滿五十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四)因工緻殘,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定,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Ⅹ 2021退休年齡對照表
2021年延遲退休實施原則公布
「延遲退休」牽動社會神經,從最初提出,至今已歷時十餘年,在經過反復論證後,如今被提上日程。業內專家表示,漸進式延遲退休方案有望在「十四五」時期出台實施,在延長退休年齡的同時,可以考慮配套推行彈性退休制度。
2021年2月26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游鈞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人社部正在會同相關部門研究延遲退休具體的改革方案。由於延遲退休年齡涉及廣大職工的切身利益,在方案研究制定過程中,將廣泛聽取各方意見,充分吸收各界建議。
而最新消息,12日公布的「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提出,按照「小步調整、彈性實施、分類推進、統籌兼顧」等原則,逐步延遲法定退休年齡。
1、每年延遲幾個月或每個月延遲1個月
小步調整,簡單理解就是延遲退休改革不會「一步到位」,而是採取漸進式改革,用較小的幅度逐步實施到位,每年延遲幾個月或每幾個月延遲1個月,節奏總體平緩。
也就是說,政策實施後,退休年齡線會往後慢慢推。比如說,原本滿50歲退休的女性,政策實施後,第一年,變成50歲1個月或幾個月退休。不同年齡段的人,退休年齡不同。以此類推,經過若干年過渡期完成改革。
可以確定的是,改革前期,臨近退休的人,只會延遲1個月或幾個月,不會出現一下子晚退休幾年的情況。
對年輕人來說,延長的退休年齡幅度會大一些,但未來有很長的過渡期和適應期。
2、個人會有自主選擇提前退休的空間
延遲退休不會搞「一刀切」,不是規定每個人必須達到延遲後的法定退休年齡才能退休,而是要體現一定的彈性,增加個人自主選擇提前退休的空間。
這是延遲退休改革最大、最重要的特徵。
客觀地講,不論是從不同職業群體、不同崗位的就業穩定性和工作強度看,還是從個人身體狀況、家庭需求和價值追求看,都存在較大的差異,由此產生的訴求各不相同,有的人希望多工作,有的人希望早退休。
延遲退休改革,應該充分考慮這些多元化需求。在統一實施的基礎上,結合我國的現實國情、文化傳統以及歷史沿革等情況,增加彈性因素,允許個人根據自身情況和條件,選擇提前退休的具體時間,充分體現改革的靈活性和包容性。
3、不同群體、不同性別將繼續保持退休年齡差異
延遲退休不是「齊步走」,而是要與現行退休政策平穩銜接。
我國現行法定退休年齡男職工60周歲、女幹部55周歲、女工人50周歲,政策有所不同。實施延遲退休改革將區分不同群體,採取適當的節奏,穩步推進,逐步到位。
對於現有不同職業、地區、崗位存在的一些政策差異,改革後也會保持政策延續性,確保政策調整前後有序銜接,平穩過渡。
4、配套政策和保障措施需協同推進
延遲退休不能「單兵突進」。延遲退休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與之相關的配套政策和保障措施非常多,需要統籌謀劃、協同推進。
一方面,過去一些與退休年齡相關的政策,要隨著延遲退休進行相應調整;另一方面,延遲退休改革也會帶來一些新問題和新挑戰,需要有相應的配套措施及時跟進。
比如如何通過更有針對性的措施促進大齡勞動者就業創業?如何更大力度對就業困難人員、特別是靈活就業人員給予社保補貼,幫助其再就業?如何進一步加大對大齡失業人員的保障力度,開發適合大齡勞動者的崗位?還有修訂相關法律法規等等。
只有統籌兼顧,配套措施到位,才能確保延遲退休改革平穩落地、順利實施。延遲退休對個人未來有何影響
國內現在有民眾提出質疑,認為延遲退休會影響到個人就業問題。對於這個問題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教授曾湘泉發表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延遲退休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就業,但這種影響十分有限。從目前情況來看,服務業發展狀況良好,給年輕人帶來了很多就業機會,新興行業不斷涌現,自媒體在年輕人當中流行起來,而且不少人利用自媒體平台賺了很多錢。同時針對延遲退休個人未來何去何從這個問題曾湘泉也給出了自己的解讀。
哪類工作人群數量會增加
在政策已經明確要實施的情況下,哪類工作人群數量會增加?盤古智庫老齡社會研究中心官員李佳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延遲退休將會使得個人主要從事「臨時工」這類工作,工地、工廠、外賣、快遞員等領域將會成為臨時工主力,同時勞務派遣一類非正式就業也屬於臨時工范疇。
現在臨時工當中有幾個比較受到歡迎,外賣員這個人們已經非常熟知,年輕人當中有很多都點過外賣,外賣員接一個單子好幾塊錢,一天下來可以送上幾十份,一個月下來收入可觀。快遞員在電商背景下逐漸發展起來,網購人數增多,使得快遞員這個職業變得火熱,和外賣員一樣,雖然人需要經常外出跑,但總體收入還是很高的。滴滴司機相比於計程車,價格要便宜,主要是按照里程來計算,相同里程之下,人們所花的錢比計程車少,所以得到了不少人的青睞,代價有時候也會找滴滴司機,滴滴司機一個月下來可以達到七八千收入,甚至更高。以上屬於臨時工、自由職業等范疇。
延遲退休會影響年輕人就業嗎
曾湘泉教授對延遲退休政策是否會影響年輕人就業這個問題予以了闡述,曾湘泉認為,年輕人就業更多考慮的是自己的就業能力和意願是不是相匹配,而且年輕群體更加願意去一些以互聯網為主體的新興行業,在新時代背景下,技術和模式的革新,使得年輕人有更多的就業空間。延遲退休並不一定會替代年輕群體的就業機會,對年輕人的影響不會太大。
男女延遲退休年齡表
除了令人關注的就業問題之外,延遲退休具體年齡也是人們關注的焦點,當前網上已經傳出「男女最新延遲退休年齡表」,其中顯示以2018年作為基準,對1958年以後出生的男性和1963年以後出生的女性做出了延遲退休後的表格內容,男性從2018年滿60周歲開始算起,女性從2018年滿55周歲開始算起,依次往後順延延遲退休年數。該表的出現在網上引起了熱議。
雖然國家現在還沒有實施具體延遲退休政策,但是根據國內媒體的報道,據悉有關政策將會在2022年開始實施。作為普通老百姓來講,退休年紀是一個關注點,同時再就業問題又是一個關注點,現在臨近退休,但已經下崗的中年人,他們選擇再就業的范圍非常狹窄,其中保安、餐廳服務員等是很多人的高齡再就業人群的選擇。
年輕人在延遲退休政策實施狀況下受到的影響較小,同時可以就業的范圍廣泛,當前互聯網時代下,誕生了許多新興行業,這些行業而且十分適用於年輕人。各種臨時工性質的工作層出不窮,延遲退休政策對高齡再就業人群壓力很大,但對年輕群體影響力較小。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曾湘泉就延遲退休對個人未來有何影響這個問題提出自己的個人解讀,他說:國家延遲退休,在某種程度上會對就業產生不利影響,但是這種影響波及的范圍和能力受限,同時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之下,社會上誕生了許多新興行業,這些行業的出現對於緩解延遲退休帶來的就業壓力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