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老人婆不願意過來帶孩子怎麼辦
1、「動之以情」
找一個時間,和婆婆坐下來,心平氣和地和婆婆談談心。告訴婆婆想出去工作的初衷,可以綜合一些,更全面一些。類似如:心疼老公一個人掙錢養家太辛苦了;也希望可以給自己的小家出一份力氣,靠自己的能力為家庭增磚添瓦等等。
2、「付諸行動」
讓婆婆知道,理解她辛勤操勞一輩子的不易。希望可以給婆婆提供更好的晚年生活。可現在遇到了困難,需要婆婆幫一把,但是不會因此剝奪掉婆婆全部的時間。
3、「換位共情,別總是抱怨」
如果婆婆答應照看孩子,那麼一定要懂得感激,並且不挑剔。畢竟上了歲數的婆婆在帶孩子的時候,很多方面確實會和你自己帶的時候有出入,但她們也是在自己已有的觀念上想著對孩子好,這時候,寶媽就要多體貼、諒解婆婆,別總是挑剔。
(1)父母不願意來異地帶小孩怎麼辦擴展閱讀:
婆婆帶娃好處:
1、老人幫忙帶孩子,可以省去一大筆育兒嫂的費用,經濟上輕松不少。
按蘭州的一般水平,育兒嫂的薪水至少是兩千五(還不是那種比較好的),如果按照請3年的標准計算(孩子3歲後可以上幼兒園了),那麼育兒嫂的費用就得2500*12*3=九萬元。
2、老人的育兒經驗豐富,遇事能給新手父母以積極的心理支持。
雖然說如今的育兒知識、育兒書籍是鋪天蓋地,可對於新手父母來說,真遇到事情時,經常還是會手忙腳亂,不知所措。因為老人家是過來人,而且很多老人都生養了兩個以上的子女,育兒的經驗是非常豐富,能提供不少的育兒好方法。
⑵ 如果老公在外地工作,你是去陪他還是在家帶孩子
1. 考慮到老公工作的地點,如果是在一線城市或者教育條件較好的地方,比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或者是杭州等,我會傾向於帶著孩子去陪老公。因為那裡的教育資源通常優於家鄉,對孩子的成長更為有利。
2. 家庭團聚是理想狀態,無論是陪著老公還是在家帶孩子,關鍵是要考慮到家庭的整體利益。異地生活確實可能增加溝通障礙和婚姻風險,而父母的直接教育對子女的成長至關重要,祖父母無法完全替代父母的角色。
3. 可以探索在老公工作的城市為孩子們尋找學校,即便沒有當地戶口,符合條件的兒童也有機會入學。這樣一來,全家可以團聚,互相照應,同時妻子也能尋找工作,增強家庭經濟實力。孩子們和父母在一起,才能真正感受到家的溫暖。
4. 如果老公的工作地點教育條件不佳或生活環境艱苦,不利於孩子成長,那麼可能會選擇留在家中。在這種情境下,維持夫妻關系被視為首要任務,因為夫妻之間的情感連接對孩子的成長環境有著直接影響。長期分居可能導致夫妻關系疏遠,影響家庭穩定。
5. 在這種情況下,應努力尋求老公工作的調動,尋找既能滿足孩子教育需要,又能提供穩定收入的工作機會。同時,也要盡量確保老公能在工作之餘多回家團聚,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親的陪伴。
6. 金錢固然重要,但它不能取代一個完整的家庭和孩子的健康成長。如果為了賺錢而犧牲了家庭團聚的時間,長時間的分隔可能會讓這個家名存實亡。最終,家庭的幸福和孩子的成長遠比金錢更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