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當被父母打擊的很自卑該怎麼調解
第一,讓孩子正確評價自己,和了解自己。
「人貴有自知之明,這個「明」,就是既要如實看到自已的短處,也要分析自己的長處。「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和不足。父母應指導孩子客觀地分析自己的長處,並以己之長比人之短,樹立自信。讓孩子不妨把自己的興趣、愛好、能力和特長全部列出來,發現優點,並且對自己的弱項和失敗持理智態度。既不自欺欺人,又不把它們看得過於嚴重.而是積極地去想辦法改變它.這樣,自卑心理便失去了存在的溫床。
第二,讓孩子學會欣賞自己。
告訴孩子,通過暗示自已』『我可以」、「我能行」、「天生我材必有用」、自己給自己鼓掌加油,來撞擊出生命的火花,保持奮發向上的勁頭。當然,這不是孤芳自賞,也不是夜郎自大,更不是自以為是和盲目樂觀.而是激勵自己奮發進取的一種心理素質,是戰勝自己,告別自卑心理、擺脫煩惱的一種樂觀情緒。
第三,教孩子轉移注意力。
完美無缺的人是不存在的,不要老關注自己的缺點和不足,要將注意力轉移到自己感興趣也最能體現自己才能的活動中去,從中獲得成就感,這樣會淡化弱項在心理上造成的自卑陰影,緩解力和緊張情緒。
第四,讓孩子獨立。
如果父母總是幫孩子處理、解決問題,孩子就無法發揮自己的能力,也就不能體會獨立完成事情的成就感。因此放手讓孩子去做,引導孩子如何去做,才能在培養孩子各種能力的同時,也培養著孩子的自信心。
第五,鍛煉孩子的意志力。
要鍛煉孩子堅強的意志品質,使失敗和挫折變為激勵自我前進的動力,又要注意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要讓孩子具備別人能做到,自己也能做到的積極向上的心理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