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敬父母 > 父母慢慢變老我們應該做什麼

父母慢慢變老我們應該做什麼

發布時間:2025-07-15 23:34:02

⑴ 父母年老之後,孝敬他們的最好方式不是拿錢,而是做到以下幾點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父母的老去,我們總是疏忽,看不到他們變老的過程,卻總是在一瞬間,突然發現,他們真的老了,身軀不再挺拔,聲音不再洪亮,甚至像個小孩子,對我們變得很是依賴。

該如何像小時候,他們疼愛我一樣,去好好孝順他們呢?除了拿錢,或許,做到以下幾點,才是他們最願意看到的。

01

常回家看看,陪伴才是最長情的告白。

作為一個普通的打工人,如果不努力「搬磚」,就無法撐起一個家,陪伴家人,就顯得格外奢侈。

為了彌補這個遺憾,不少人在家裡安裝了監控,想家了,想父母了,就隔著手機屏幕,看看家裡,看看父母的身影。

只是,他們不知道,父母也會時常對著攝像頭,像個孩子一樣,一有什麼事,就要隔空跟孩子「念叨念叨」:家裡的花生豐收了,曬滿整個院子;鄰居來串門了,還帶了點自己種的小菜;爸爸釣到了一條大魚,興奮地捧著魚孩子們看......

只是,更多的時候,只有他們孤寂的身影,或是坐在屋檐下發呆,或是無聲無息地背著農具推開家門出去幹活,隔了很久,才慢慢地回家......

父母老了,幹活不再麻利了,說話也變得少了,就連愛嘮叨的媽媽,都沒什麼可嘮叨的了。

而這一切,不正是因為孩子不再跟前嗎?所謂天倫之樂,無非是兒孫滿堂,承歡膝下。

大概,所有的父母都一樣,只要一聽說孩子要回家,便喜上眉梢,早早就去買菜,開始准備一桌子豐盛的飯菜,還開始跟著網路視頻,學著做些新鮮的菜式,以迎合孩子們的口味,水果和零食,也不落下,好似過年一樣。

哪怕孩子們總是姍姍來遲,吃完飯又要往回趕,他們也心滿意足。

所以,有空就回家看看吧。就像那首歌里唱的: 「常回家看看,哪怕幫媽媽刷刷筷子洗洗碗,哪怕給爸爸捶捶後背揉揉肩,老人不圖兒女有多大貢獻,一輩子只圖個平平安安。」

02

經營好自己的小家,才是對父母最好的孝敬。

以前不懂得為什麼「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喜歡。」只要女婿一來,不管貧窮還富有,一定要好酒好菜,盛情款待。

直到自己也做了母親,也生了女兒,才終於明白,自己捧在手心的寶貝女兒,以後就託付給這個陌生人了。所謂「不看僧面看佛面」,丈母娘成百上千倍對女婿好,就是卑微地提醒女婿:「你可要對我女兒好呀!」

古時候,公主出嫁,作為母後,再怎麼不舍,也會再三叮囑女兒,千萬不要回娘家。因為,一旦回來,就意味著被夫家休了,若是涉及到政治聯姻,更是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

《詩經》中所說的「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於歸,宜室宜家」,也正是人們對婚姻幸福的期許和祝願。希望出嫁的女兒,從此成為別人家的主人,經營好了自己的小家,便是對父母最好的孝敬。

時光過去了幾千年,這個樸素的願望卻始終沒有改變。越來越多的父母,選擇在兒女成家之後,推出他們的生活,放手讓他們過自己的小日子,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你們過得幸福,我們也就開心了。」

所以,在談婚論嫁時,一定要謹慎;而一旦進入婚姻,就一定要珍惜,那些動輒就分手的決定,傷害的不僅僅是兩個人,還有雙方父母的心。

03

學會理解父母,尊重他們的生活方式。

「故土難離。」是很多父母的心結。

好不容易在外站穩腳跟,把爸媽從鄉下老家接過來一起生活,本意是想讓他們享清福,沒想到卻成為了一種禁錮。

逛公園、跳廣場舞、進超市購物,這些便捷和愜意,並不是每一個老去的父母都能心領神會,無縫對接的。

老家的山山水水、鄉里鄉親、圩場集市,才是他們揮之不去的念想,才是能夠讓他們心神安寧的歸處。

所以,他們總想著要回老家去,即便拗不過兒女,也不會無所事事地待著:要麼繼續干起了小商販的行當,要麼見縫插針開荒種菜,要麼還去應聘保潔員或門衛。

似乎,只有做點什麼,才能讓他們覺得心安理得,才覺得不虧欠兒女。

有的人不理解,認為固執地要按照自己的老一套去生活,真是給自己「丟盡了臉」;也有人表示支持和理解,比如,一條視頻中展示的,兒子開著寶馬車幫母親拖著茄子辣椒去集市擺攤,或者定期開著寶馬,幫母親去賣廢品。

父母老了,掙不了什麼錢了。但勤勞已經刻入了他們的生命里,靠自己的勞動賺錢,賺多少無所謂,賺的是一份自信心,一份自我尊重和自我成全。

所以,理解他們種種「不可思議」的做法,順從他們的想法,放手讓他們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去生活,父母也才會感受到徹底的自由。

結語:其實,孝敬父母,並不需要我們特別做些什麼。

金錢,夠用就行;飯菜,粗茶淡飯就行;衣著,能夠禦寒就行;房屋,不必多麼豪華,能夠遮風擋雨就足夠。

父母最需要的,是我們最真心的關愛,有求必「應」,成為他們的主心骨和頂樑柱,讓他們不管在任何時候,一回頭,我們都在,這就足夠了。

作者:如風輕似雲淡。

您的幸福,我的祝福。

圖片源自網路。

⑵ 父母變老是什麼一種感受

有人說,當父母終於承認力不從心時,也有人說,父母開始像個涉世未深的孩子時。

是的,當年輕人沉溺於自己的花花世界裡,只有在偶然的契機之下,才會突然意識到:父母變老了。

人們總說:你養我長大,我陪你變老,但陪伴卻總變成了口頭說說.....,讓常伴成為了奢望,少伴成為了常態。

面對漸漸老去的他們,我們可以用什麼樣的方式,去走近他們,就像小時候他們努力走近我們一樣。

01 一場溫馨的電影,讓時光重回小時候

重陽節這一天,我不想讓陪伴僅停留在「說說」而已。

於是,午飯作罷,我說:「媽,我帶你去看一場電影吧!」

媽媽聽聞後,連連擺手道:「不去,不去,家裡電視也可以看,何必費那個錢。」

這就是我媽,總捨得為我傾盡所有,卻不捨得為自己花一分錢。

為了說服我媽去看電影,算是耗盡我畢生口才,她才終於點了頭。

其實,我媽的電影癮很大,只要有電影,無論多遠,她都要去看,就算同樣的片子,她也百看不厭。

但她已經幾十年沒看過電影了,他們看電影的時期還停留在露天電影,那是鄉村收獲後,或者村裡有什麼大事值得慶賀一下時,請的專門播放電影的放映隊。後來我們逐漸長大,家家都有了電視機,媽媽就再沒去看過電影。

走進電影院,面對寬大的銀幕,我媽緊緊的依靠著我,像驚慌失措的孩子。

從電影院出來,只見我媽又喃喃自語:「貴死了,貴死了,這一個星期的菜錢都夠了。」臉上卻一直掛著笑容,燦爛而明亮。

02人生中的第一次咖啡,媽媽給了我

媽媽是被我硬拽進咖啡店的,我問她想喝點啥,媽媽頭也不抬地對我說:「你去看著點吧,我也不知道點啥,我都不懂。」

隨後,我為她點上了一杯美式拿鐵。

她看我端來的咖啡,輕輕的抿了一下小口,隨即眉頭緊鎖,面露苦色的說:「咋這么苦呢,就這玩意,還要三十幾塊,你說喝它個啥?」

於是,我給媽媽講了講啥叫星巴克,拿鐵、卡布奇諾、焦糖瑪奇朵等是啥,媽媽一邊喝,一邊才露出舒緩的表情。

這時候,我看出來,她才真正開始享受咖啡的樂趣。

媽媽喝完一杯咖啡,便開始猛喝白開水,不知道是要沖走嘴裡的苦味,還是要以水填補內心的不平衡。於是,我又去給續了一杯白開水,媽媽總擔心的問:「要這么多水,這水要錢不?」

03媽媽的主場里,藏著她辛勞持家的樣子

歸家途中,媽媽又開始「家訓」了:「你們年輕人真是不會過日子,看一場電影,喝一杯咖啡,能花費我一個星期的菜錢,走,帶你看看什麼叫「過日子」。」

下一秒,我走進了媽媽的主場,也光榮的實現了我的第一次—逛菜市場。腳還未完全踏進菜市場,遠遠聽到不同聲音的交響樂,熱鬧非凡。

隨即,映入眼簾的是宛如一條長龍的菜攤,上面整齊地擺著各種各樣的蔬菜和水果,菜攤頂掛著不同區域的名稱,寫著蔬菜區、水果區、生鮮區、熟食區。

面對五穀不分的我,一向脾氣火爆的媽媽,突然彎下腰,語氣溫柔起來,不厭其煩的給我講解著買菜的小知識:番茄不買青的,香蕉不買黃的......

講解的期間,還不留餘力的與菜農進行了一番討價還價的唇齒博弈。

逛到最後,碰到了媽媽的那些熟人,感覺許久不見,他們蒼老了許多,也許是早出晚歸,日曬雨淋的緣故吧。只見他們熱絡的沖著媽媽叫到:「孩子回來了,買點啥好吃的。」

媽媽滿臉笑意的回答:「總不是做啥吃啥!」

我看媽媽揚了揚手中的菜,全是我愛吃的!

04記憶中的水果攤,都有媽媽的身影

隨後,我又被媽媽帶到一家水果攤前。記得小時候,媽媽也是推著這樣一個小車賣水果,以此為生,拉扯我們長大。相似的攤位,不同的背影,在我腦海里揮之不去。

我抬頭問媽媽:「媽,我還記得你以前賣水果的時候,忙得前胸貼後背的,現在想來還蠻心疼的。」

媽媽目光柔和了起來,對我說道:「傻孩子,心疼啥,養你長大,那才叫幸福。」

突然,媽媽撿起水果攤的小番茄對我說:「小時候,你最愛偷吃水果攤上的小番茄,現在長大了,啥顏色的小番茄都不愛吃,挑嘴的很吶。」

頓時,我哽咽了,那些饞嘴的童年,已經回不去了。

小時候,你在鬧,他們在笑,長大後,你在忙碌,他們在等待。

最後,我要求和媽媽換裝體驗,換我當媽媽,換她當女兒。我們沐浴在陽光下,促膝長談,把時光慢回從前,將愛與陪伴填滿。

每個人都有一個關於父母的故事,而那個故事往往和遺憾有關,一如長大的你,和變老的他們。

來日並不方長,在重陽節這一天,請緊緊握住他們變老的手,餘生陪他們慢慢走,或許,我們可以給爸媽去一通電話,暫時放下手頭的工作,陪他們去體驗他們想要的生活。

⑶ 我們應該如何面對父母的老去

1、首先自己要接受這個自然規律,也尊重這個自然的現象。

2、然後,在感受到父母正在變老這個事實的現象時,說服自己,多多換位思考,去理解父母的無奈,多站在他們的角度理解他們的立場,多多包容他們因為變老而產生或製造出的很多問題。

3、同時,要慢慢意識到父母在變老,自己必須得由內而外的更強大,去主動承擔起作為兒女的責任,不推卸,不抱怨。

4、最後,趁父母還沒有很老很老之前,在他們還在身邊時,多多陪伴他們,努力賺錢給他們更多自由,讓他們的老年生活更有尊嚴。

⑷ 當父母老了,我們該做些什麼

-1-

利用周末的休息時間,我再次回到家鄉,去看望年邁且疾病在身的父親。

回去之前,電話中也未向父親透露我要回去的消息。擔心如果臨時有事,不能按計劃回去,讓父親失望。還不如突然出現,給父親一個驚喜。

果然不出所料,當我敲開家門出現在父親面前時,鬱郁寡歡的父親,臉上頓時露出驚訝歡喜的笑容。「閨女,你回來啦!」疾病的困擾,讓原本談笑風生的父親,變得寡言少語,說起話來略微有些口齒不清。

「回來了,親爸爸!」我盡量讓自己的聲音聽起來歡快些,並雙手拉起父親的手臂,表示擁抱。

照顧父親的保姆阿姨每次見到我,更是喜上眉梢。因為我的到來,就意味著阿姨可以休息回家了。

簡單的招呼、交接之後,阿姨愉快地出門,去忙乎她自己的事情。

說心裡話,對照顧父親的阿姨,是心存感激的。雖然是花錢僱用,但有人能精心陪伴照顧父親,讓我們平日里安心工作,已經是很慶幸的事。

所以,只要時間允許,我就會回到父親身邊,一方面看望陪伴他老人家,另一方面讓照顧父親的阿姨休息。將心比心,相互理解,阿姨日常對父親照顧得還算不錯。

-2-

去年母親的病逝,讓有病在身的父親,受到了不小的打擊。身體健康大不如前,精神狀態與之前判若兩人,很少和別人主動交談,對周圍一切都沒有興趣。

父親的狀況,我們兄妹三人,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但因各自都要工作和忙於家事,為了大家能夠安心,我們一致決定花錢僱人照看父親。在照顧父親飲食起居的同時,還能有人陪伴父親說說話。幾經比較,就選擇了這位阿姨,父親也還滿意。

那句「你陪我長大,我陪你變老」,聽起來很美好。但於我卻是扎心的難過。

其實父母老去的速度,遠比我們想像得要快。好多時候,我們只關注孩子長高了,長大了,小學畢業該上初中了……卻忽略了父母脊背不再挺直,腿腳不再靈活,牙齒已經松動……為了少給兒女添麻煩,父母往往會默默承受疾病衰老帶來的痛苦。

我們每天在工作和生活雜事中忙碌著,覺得一切都可以慢慢來。但「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這種讓人痛心疾首的感受,從母親病重到去世感覺愈發強烈。

每次面對日漸蒼老的父親,我都有一種心痛心酸的感覺。歲月無情,世事滄桑,父親曾經是家中的頂樑柱,如今已是老態龍鍾,舉步維艱,心思單純的如同孩子一般。

遲暮之年的父親別無他求,而我作為女兒,只想盡力讓父親的餘生過得舒適,多些歡笑,少些痛苦。

-3-

因為沒有和父親同住一城,我只能選擇「常回家看看」來陪伴父親。少則一、兩天,多則三、五天,我靜靜地享受著陪伴父親的時光,內心無比踏實。

這時的父親,已沒有能力為我張羅飯菜。而我由幾年前家中的「貴客」重新變成家裡的主人,操持著父親的衣食起居。

「吃」是第一要務。每日根據父親喜歡的口味,精心准備一日三餐,盡量讓父親吃的舒服健康。

穿著得體即可。老人穿衣不講究時髦好看,注重的是健康舒適衛生。所以我會按照清潔計劃,將父親的衣服和床上用品更換清洗,讓父親感覺到潔凈清新。

個人衛生當然更不能忽視。記得多年前一則「媽媽,洗腳」的電視廣告,讓我很是汗顏。現在我能自然而然地幫父親打水洗腳或者擦洗身子,讓父親保持舒爽干凈。

空閑時間,陪在父親身邊一起看他喜歡的電視節目,並就電視中的人物、事件和父親交換意見,讓父親盡量多說話,減少他的孤獨感。

在陪伴父親的日子裡,雖然每天忙忙碌碌,但內心是平靜踏實、充滿感恩的。感恩生活,讓我有機會回報父親的養育之恩;感恩父親,讓我感知今生尚有來處。

-4-

其實,每個人都明白,兒女回報父母的關愛遠不及父母給予子女的愛。佛經中的《父母恩重難報經》,專門細致講述了父母的大恩大德,無量無邊,身為兒女,很難回報。

有人說,父母和兒女之間就這樣一代又一代辜負著,而父母總是那樣的無怨無悔。我們不能因為父母的無怨而無所為。

「百善孝為先」,能多就多關愛一下父母吧!面對垂垂老矣的父母,「孝」的最好方式是陪伴、孝順、孝養。唯其如此,才會讓我們心安、無憾!

⑸ 面對父母終將變老的事實,你怎麼對待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最近我的一個朋友,最近好像不怎麼想家了。尤其是最近我有一次去他父母家做客時,他跟我說他父母都已經80多歲了,他也很羨慕我們家80多歲的爺爺奶奶還有70多歲的爺爺奶奶……看到這里可能有人會覺得這是非常令人悲傷和傷心的事情,因為70多歲的爺爺奶奶早就和自己家的爺爺奶奶已經是兩代人了。


5、善待父母

我自己也很喜歡在我媽面前說:「你別把我當小白兔,你也老了,看著也老了,你看,我老了,我還能照顧你,我現在給你洗衣服,我給你做飯,你現在是最大的恩人。聽起來真讓人心酸,雖然現在的老人們都已經70多歲了,但他們在年輕的時候肯定是十分勤快的,甚至比現在還勤快得多。雖然他們老了會生病,但是他們仍然愛著自己的孩子,雖然他們覺得自己老了之後也很有時間陪陪子女。

閱讀全文

與父母慢慢變老我們應該做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老年人聽的笑話 瀏覽:726
2016山西省公務員退休養老金辦法 瀏覽:58
鄭州哪裡常規體檢最便宜 瀏覽:971
法院送看守所前體檢是什麼流程 瀏覽:202
養生保健床墊加盟多少錢 瀏覽:860
大渡口區標准養老院有什麼推薦 瀏覽:896
北京周邊適合老年人 瀏覽:81
老年人酸麻 瀏覽:837
因為父母而自卑怎麼辦 瀏覽:501
公司為員工父母發放養老金 瀏覽:263
和顏悅色孝順孟子 瀏覽:416
退休教師工資2014年最新消息 瀏覽:837
面麩老年痴呆 瀏覽:285
53歲女有老年痴呆症怎麼辦 瀏覽:929
蘇曼的父母是什麼職業 瀏覽:425
濰坊市企業退休人員漲工資 瀏覽:900
問候老人家出院了嗎 瀏覽:555
父母怎麼為孩子積累福報 瀏覽:862
養老機構基礎照護有哪些 瀏覽:515
漢中老年大學有哪幾個地方 瀏覽: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