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國內阿爾茨海默病新葯研究現狀盤點
隨著人類平均壽命的增加,老年性痴呆症,特別是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成為威脅老年人生活質量的主要疾病之一。AD是一種以進行性認知障礙和記憶力損害為主的中樞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主要病理特徵是大腦萎縮、腦組織內老年斑、腦血管沉澱物和神經原纖維纏結。中國老年痴呆患病率約為6.6%,且增長迅速,預計到21世紀中葉,中國痴呆患者將達到2000萬,成為我國重大公共衛生問題。
在AD領域,葯物研發失敗率高達99.6%,號稱「研發黑洞」。已上市的主要葯物包括乙醯膽鹼酯酶抑制劑、N-甲基-D-天冬氨酸受體(NMDAR)阻斷劑、M受體激動葯、神經細胞生長因子增強葯和代謝激活葯。這些葯物只能輕微地減緩認知症狀和行為異常,對至少一半以上的AD患者效果不明顯。
2019年,綠谷制葯的甘露特納膠囊(九期一,代號GV-971)獲准上市,作用機制是重塑腸道菌群,抑制腸道細菌氨基酸型神經炎症,從而抑制AD。但該葯上市後引發爭議,質疑其可能的造假、臨床試驗周期過短、效果評估依據不充分、葯物作用機理不明確等問題。
2021年,美國FDA批准了Aβ抗體Acanumab上市,但因其上市基於腦內澱粉樣斑塊清除這一替代終點,而非痴呆評定量表,引起爭議,美國多地衛生系統、醫療機構拒絕使用該葯,也未得到商業保險公司的支持。2022年,這款葯物的全年銷售額僅為480萬美元,Biogen也撤回了該葯在歐洲的上市申請,解散了銷售團隊,商業化非常不順利。
好消息是,2023年,一款無爭議的Aβ抗體Lecanemab獲FDA批准上市,是繼Acanumab後Biogen開發的第二款Aβ抗體,Ⅲ期臨床達到了主要終點和次要終點,市場預測會快速放量,成為重磅炸彈級產品。
國內AD新葯研發現狀盤點如下:海正葯業研發的AD-35,是多奈哌齊的改構,作用機制類似,也是乙醯膽鹼酯酶抑制劑,能抑制金屬誘導的Aβ聚體的形成,並解聚已經形成的Aβ聚體。先聲葯業/Vivoryon與Vivoryon達成合作,獲得SIM0408(PQ912、varoglutamstat)等葯物的大中華區權益。恆瑞制葯的SHR-1707推測為Aβ單抗,但對不同Aβ形式的親和力與Acanumab有差異。廣州喜鵲醫葯研發的MN-08是美金剛的硝酸酯衍生物,使DA受體發生亞硝化反應而進一步降低NMDA受體的開放。卓凱生物研發的AD新葯05061是一款抑制遺忘分子Rac1的化葯。安立璽榮開發的EI-1071是一款CSF-1R小分子抑制劑,潛在可用於AD或其它神經變性疾病的治療。日馨醫葯開發的RX01、RX04等分子針對輕中度阿爾茨海默症。博芮健制葯的BrAD-R13是一款TrkB激動劑,通過改善神經調節作用避免神經元死亡。寧丹新葯開發的鹽酸美可比林(SCR-1693)具有獨立自主知識產權,可作用於乙醯膽鹼酯酶(AChE)和電壓門控鈣離子通道(VGCCs),並調節tau蛋白磷酸化水平。索元生物有兩款AD類新葯,分別是DB109、DB105。
總的來說,盡管AD領域仍然面臨研發難題,但國內葯企正在積極尋找突破點,開發新靶點和新機制的葯物,以應對AD的挑戰。不過,這些產品最快也處於臨床Ⅱ期階段,成功或上市尚需時日。
『貳』 什麼是老年痴呆症
老年痴呆症是一個神經系統的逐漸發展的、慢性的、退行性的疾病。以下是關於老年痴呆症的詳細解答:
疾病特點:老年痴呆症以記憶力差、丟三落四等為主要特點。隨著病情的進展,患者的記憶力會進一步下降,定向力、性格、脾氣、語言等都會出現障礙。到了中晚期,患者的生活將不能自理,需要家屬持續性照顧,並可能出現二便失禁、認知功能全面下降等症狀。
發病群體:老年痴呆症在老年人中多發,尤其是65歲以上的老人群。近年來,醫學界和學術界逐漸將老年痴呆改稱為阿爾茨海默氏病,以更准確地描述這一疾病。
治療現狀:目前,老年痴呆症沒有治癒的辦法。治療的主要目標是早發現、早治療,以控制病情、延緩發展,並預防合並症的發生。
疾病影響:老年痴呆症對患者及其家庭產生深遠影響。隨著病情的加重,患者將逐漸失去自理能力,需要家屬的持續性照顧。這不僅給患者帶來身心痛苦,也給家庭帶來沉重的經濟和精神負擔。
因此,對於老年痴呆症,我們應該提高警惕,加強預防,做到早發現、早治療,以減輕患者的痛苦和家庭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