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最近幾年。為什麼很多年輕人,嫌棄自己父母
導語:俗話說:「兒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但是,時下,孩子嫌棄父母的事情卻時有發生。父母有諒解、有無奈、有傷心、有失望。——孩子嫌棄父母到底是誰的過錯? 一:孩子為什麼嫌棄父母 孝順本是人人應有的品德,然而時下卻出現了種種拋棄、嫌棄父母的現象。孩子嫌棄父母窮不讓父母去學校接自己,嫌爸媽不漂亮不願意一起走,甚至為迎家訪逼父母換豪宅,父母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的孩子,為什麼就成了「白眼狼」呢? 其實,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貧富差距的出現,單一的社會價值觀和功利的社會心態,出現孩子「嫌棄」家長的原因也不難理解:其一,有的孩子虛榮心太強,嫌貧愛富;其二,孩子之間在物質上互相攀比,心理漸漸扭曲;其三,家長對孩子人格的教育比較欠缺;其四,孩子價值觀日趨成熟,獨立精神越來越足。 二:孩子嫌棄父母,父母應該負主要責任。 當我們看到孩子對父母的嫌棄,輿論都一邊倒,認為孩子錯了。其實父母是孩子的影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孩子的很多做法,都在模仿父母。父母的一言一行,其實都在影響著孩子。 (一)獨生子女,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父母過度溺愛。 1、過分滿足——獨生子女自私任性的根本原因 很多父母,只要孩子提出要求,不論什麼,都會滿足。從小時候的一個棒棒糖,到長大後的房子、車子,父母一旦不能滿足要求,就會開始嫌棄父母、討厭父母、不再理會父母。其實這些惡果是從小就埋下了,父母不知道當孩子的要求都得到滿足的時候,他會認為生活沒有約束,變得不考慮別人。 2、過分地關注——是孩子以自我為中心的來源 當孩子受到家人過多的關懷時,他以為自己永遠是中心,他們會表現出缺乏愛心。 3、缺乏紀律性——內心無善惡的界線 主要是因為父母教育不得法,對越軌行為採取了過於溫和的態度,使孩子對行為沒有正確認識。 4、被孩子控制——放縱孩子的行為 由於只有一個孩子,父母往往更放縱孩子的行為,使孩子有了一套對付父母的辦法。以此控制父母並達到自己的目的。 以上這四點,作為父母的你們,是不是多多少少都做過。 (二)不注意言行,父母做事喜歡吹噓誇大。 媽媽無意中聽到小茵在和幾個小朋友吹噓,說自己家裡很有錢,用得東西都是哪些牌子的產品。媽媽一聽就直打哆嗦,因為孩子在撒謊,她所說的自己家裡根本就沒有。回家的路上,媽媽嚴厲的批評了小茜,可小茜的一句「媽媽,你平時不就是這么和姑姑說的嗎?」,讓媽媽無言以對。 有一些父母,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喜歡在同事、朋友面前吹噓,有些時候甚至說謊。他們沒有注意到,這些無意中的言行都被孩子看到,直到發現孩子也在炫耀、在撒謊,才恍然大悟。 三:良好的家教可以讓孩子「化險為夷」 嫌棄父母,大多因為虛榮心和自卑。其實,只要家長多用心,隨時關注孩子的心態,發現孩子的思想有偏差,就要及時糾正,做好疏導,不良的想法就不會惡化並能有效的糾正。
㈡ 為什麼很多人對自己的父母不滿意(日更第71天)
很多人對自己父母不滿意的原因,隨隨便便可以列舉出上百條,不過,歸納起來總共也就如下三點。
第一、父母自身的原因,引起子女不滿。
專橫獨斷。子女的學習、工作、交友,甚至婚姻大事等,父母都要為子女一手安排,而且要求子女必須服從父母的要求,子女失去選擇的自由,從而對父母不滿。
與人攀比。有些父母總愛與他人攀比,希望子女能出人頭地、光宗耀祖,一定要比別人的子女更有出息,若子女混得不好,則百般挑剔、嫌棄,甚至冷嘲熱諷。
過度索取。有些父母不體諒子女的辛苦,要求子女隨叫隨到;有些父母無限度地向子女伸手要錢,要求子女無條件地為家庭付出,如《歡樂頌》中,樊勝美的媽媽就是這種典型的母親。
越界干涉。有些子女已經成家立業,但仍然逃不出有掌控欲的父母,父母甚至參與到子女的家庭中,干涉子女的家庭生活,有時還引起子女夫妻間的矛盾。
父母不和。父母的關系不好,整天吵吵鬧鬧,甚至讓子女也捲入父母的爭端中,以致子女夾雜在父母之間左右為難。
不思進取。做父母的經常要求子女在各方面都要比別人優秀,但作為父母的卻不思進取,整日沉迷於麻將、電視、手機等,同樣令子女不滿。
第二、子女自身的原因,嫌棄父母。
嫌父母沒有錢。現在是個拼爹的時代,很多年輕人連做夢都想有一個有錢的老爹,但真正有錢的父母能有幾個?有些做子女的貪圖享受,不想通過自己的雙手創造財富,卻眼紅富二代、官二代,就把內心的不滿發泄在父母身上,認為是父母的貧窮導致了自已的「不幸」。
嫌父母沒有能力。就像嫌棄父母沒有錢一樣,父母能力的缺乏也是一些子女不滿意父母的理由,他們認為只要父母有能力,就可以安排他們上名校、進入好單位、或創一番大事業,他們的不如意都是父母的錯。
嫌父母連累自己。記得有一篇真實的報導,一對小縣城的父母省吃儉用把兒子送進了名牌大學,兒子在大城市娶了妻子成了家,父母想著終於鬆了一口氣,於是,到大城市投靠兒子,誰知道,兒媳婦竟然非常不滿意,說他們的生活水平原本可以達到小康水平,但就是因為公公婆婆的到來而達不到。
嫌父母老土。雖說兒不嫌母醜,但當今社會上,有多少子女都在嫌棄又老又丑的父母,有些做子女的為了面子,甚至不敢當眾認父母,原因是嫌棄父母老土,說話不漂亮,丟了自己的顏面。
第三、一些無法避免的原因。
嘮叨。當父母上了年紀,記性會變得不好,說話容易嘮叨,子女就會不滿意他們的啰嗦。
反應慢。變老的父母,手腳變遲緩,做事不再利索,走路的腳步也變慢,子女就會對他們失去有耐心。
身體差。父母身體變差,時常會有一些病痛,子女們不得不放下手上的工作,去照顧父母,所以難免會埋怨父母。特別是有些父母,想要幫一下子女分擔家務,卻不小心造成自己受傷,無意中給子女添加了麻煩。
代溝。現在的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年紀大的父母難免跟不上時代的腳步,不會使用最新的科技產品,聽不懂最新的新潮詞彙,所以很容易與子女產生代溝,這也是子女對父母不滿的原因之一。
其實,不管是父母對子女,還是子女對父母,都是互相依賴但又互相嫌棄的,大家都不容易,建議大家都互相體諒。
希望做子女的明白這幾點,從而減少對父母的不滿。 父母不是生來就做父母的,他們已經盡他們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了;總有一天,你也會成為別人的父母,你也一樣會變老,所以,請對父母多多接納、多多包涵,多一些耐心,就像在你們小的時候,父母對你的耐心一樣。
在此也建議做父母的:對子女不放縱、不溺愛、不過度干涉;好好照顧自己,與另一半相親相愛;不斷學習,成為令子女滿意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