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為什麼被拐賣的孩子,最終大多會捨不得養父母而放棄與親父母一起生活
12月6日,在公安部組織的「團圓」行動認親活動現場,電影《親愛的》原型孫海洋和被拐失散多年的兒子孫卓在深圳相認,一家人緊緊相擁,痛哭失聲。但是孫海洋夫婦並沒有把孫卓帶走,原因是孫卓表示會選擇回到養父母家,那邊還有兩個對他很好的姐姐。重認了自己的親生父母,自已也相當於多一個家。被拐孩子和親生父母相認後,還是回來了養父母家中這種情況其實並不罕見,如電影《失孤》中郭剛堂、「梅姨案」申軍良都屬於這種情況,那麼為什麼孩子會放棄自己的親生父母而選擇和養父母生活在一起呢?
對於相認的親生父母,被拐的孩子如何選擇他今後的最屬,我們真的不必強。,必定他們已經受過了一次傷害,無論他如何決定,親生父母可能會心有不甘,但也不願意孩子再受第二次傷害,社會輿論更不要進行所謂的道德綁架。被拐時他們還是不懂事的孩子,但是現在他們已經長大成人了,他們有權力自己選擇自己要走的路。
❷ 郭剛堂父子相認,但兒子卻決定留在養父母身邊,你能接受得了這樣的結局嗎
郭剛堂尋思20多年,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如今父子相認,讓人淚目。但兒子卻決定留在養父母身邊,你能接受得了這樣的結局嗎?對於這件事,讓我們大家一起來看一看。
一、這樣的結局,我還是能接受得了的。
相信許多人都看過《失孤》這部電影,這部電影是由劉德華主演的,講述了一個家庭失去了唯一的一個兒子,所面臨的一切傷心與痛苦,而家庭之中的父親一直在路上尋找自己的兒子。許多人看了都無比傷痛,不過在六月份的時候迎來了一個好消息,那就是這部電影的原型中的父親有了兒子消息。七月,兒子和父親正式相認,親人抱頭痛哭,這人一幕,看的我熱淚盈眶,一家人團聚,這個結局實在是太好了,就算兒子說會留在養父母身邊照顧他們,我覺得也是很圓滿的,找到了孩子就算不能夠分分秒秒在一起,父親也是快樂的。
❸ 電影《失孤》原型尋子成功,郭剛堂是如何對待孩子養父母的
電影《失孤》的播出讓觀眾對其原型感到感動和難過。更讓人動容的是郭剛堂的善良與真誠,雖然他內心充滿了一個作為父親的那自責,但是他並沒有是自怨自艾,而是付諸實踐,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尋找自己的孩子,同時在尋找自己孩子的過程中,也幫助了一百多位的孩子找到了自己的家庭。關於電影《失孤》原型尋子成功,郭剛堂是如何對待孩子養父母的?以下是我的看法:
三、希望參與到拐賣兒童的人都能得到懲罰
拐賣兒童,無論你參與到哪一環都是罪大惡極的,都是對他人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傷害,是嚴重的違法犯罪行為,所以希望參與到拐賣兒童的人都能得到懲罰,無論是不是做了自己心目中有意義的事情,你養他並不是對他好。
關於電影《失孤》原型尋子成功,郭剛堂是如何對待孩子養父母的?以上是我的看法,你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
❹ 團圓結局的後續故事
《失孤》團圓結局之後還有後續,認親之後,郭新振為報答養育之恩,選擇回到養父母身邊。
郭新振做出這樣的決定,你是否能理解?
從表面上看,郭的養父母供他上大學,為他買房買車,確實是對他視如己出,24年朝夕相處已經成為至親,難以割捨。
但本質上,不能忽視養父母的身份是買家。
拐賣人口犯罪無法杜絕,就是因為有市場,就會有人鋌而走險!
你為了養兒防老,卻將另一個無辜的家庭推入萬劫不復的境地,實為自私無情,並且理應受到法律的制裁!
❺ 《失孤》原型郭剛堂尋親成功,稱「會把孩子養父母當親戚」,你對此有何感觸
這是作為親生父親為了孩子的感受而做出的無奈的選擇。
養父母是買孩子的人,沒有買就沒有賣,是拐賣孩子的參與者,在法律層面是有罪的,另一方面他們把孩子照顧得很好,和孩子之間感情很深,這就讓親生父母無法過多的去責怪養父母。
所以說在這種事情上,受傷害最大的就是親生父母,個人感覺,養父母對孩子再好,買孩子的行為也是絕對不值得原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