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敬父母 > 因父母造假的學霸現在怎麼樣了

因父母造假的學霸現在怎麼樣了

發布時間:2023-04-05 21:32:06

㈠ 因父母偷偷加分兒子被北大拒之門外成最「冤」兒子,後來怎樣了

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都是中國最高等的學府之一。可以說最優秀的人才都聚集在那裡了。進入這兩所大學也意味著自己的能力是很不錯的。本身能夠得到最好的平台和教育資源,其次又能得到別人的認可與欣賞。怎麼說都是一件非常值得高興的事情。

以至於這么多屆的學子努力頭懸梁,錐刺股地讀書。就是為了被這兩所高校其中的一所錄取。如果真的被錄取了,那可真真兒地會被誇獎為,好孩子有出息,光宗耀祖了。

今天我們故事的主人公,本來也應該是北京大學的一個學子,只是在他考取北京大學的時候,出了比較大的意外。導致他與北京大學擦肩而過。

所以說,不怕人傻,就怕人犯糊塗,像何川洋父母的這種做法,就是在破壞高考的公平性,企圖以自己的私權去謀取不屬於自己的利益。接受應有的懲罰是負責後果的表現。但是何川洋這個孩子還是跟父母不一樣的。他的未來一定會光明。

㈡ 11年前,659分摘狀元,身份造假被北大拒錄的重慶男孩,現在怎樣

生活在現實世界裡,有的人寧可一輩者困子碌碌無為都不願意弄虛作假。因為,弄虛作假的人最終都沒有好的結果。

11年前,一位重慶男孩因為身份造假被北大拒絕錄取。

現如今這么多年過去了,她怎衡友么樣了呢?

故事的主人公叫做何川洋,出生在重慶,父母都是高級知識分子。

當然了,他的故事也是告訴我們世人,每個人都會犯錯,只要是能夠及時改正,那就是一個好同志。

想要真正在社會中立足,單單憑借著一些小手段是不行的,需要真正的實力。

希望他的故事能夠給很多即將要高考的學子敲響警鍾,希望日後再也沒有人走他的路。

㈢ 他本考上北大,卻因父母暗箱操作,後來怎樣了

高考這一個詞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每一年高考的開考、試題還有放榜都能引起全國沸騰,由此就可見高考是多麼的重要,它是我們人生中的第一個比較大分岔路口,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我們人生道路的發展,影響我們人生的高度,當然也有不少的人憑借自己的實力也能夠到達非常高的位置,但是對大部分的考生來說高考的影響不是一般的大,今天給大家介紹的辯源是一位有實力開上北京大學的考生因為父母的非法操作落榜,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何川洋再次考上北京大學】

經過調查才發現,何川洋被取消了錄取資格,即便他已經考上了北京大學,但是因為他們的父母非法修改了他的學籍,所以他把不符合學校的錄取要求,不只是北京大學,其他的大學也將何川洋拒之門外,無奈之下,他只好再參加一次高考,這一次他名正言順的被北京大學錄取,成為了一名北京大學的學生,面對父母的無知浪費了一個男孩一年的青春甚是可惜,對此,熒幕前的有何感想?歡迎留言評論。

㈣ 25年過去了,那個不顧父母哀求遁入空門的清華女學霸,現在怎樣了

在枝團銷大部分人的觀念裡面,能夠考上清華北大的高材生都非常厲害,他們會去從事一份體面並且高薪的工作,這樣的工作會得到很多人的羨慕。當他們步入社會之後,能夠輕松地獲得很好的工作,所帶猛游來的也就是生活水平、物質水平和精神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這是每個人都嚮往的生活。但是,考上清華北大的一些學霸卻有不同的選擇,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25年前不顧世俗之見,遁入空門的清華女學霸,如今怎麼樣了呢?

㈤ 媽媽清華博士,爸爸哈佛博士,兒子卻倒數第一,網友:親生的

文 俏俏

在養育孩子這件事上,我們作為父母知道這樣一個道理: 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

然而在如今什麼事都有可能發生的情況下,在基因遺傳這事上,難免也會出現拐彎。

比如大家都說這屆父母越來越不好當,除了每天兢兢業業拼事業外,還要冒著生命危險給孩子輔導作業。

於是就傳出了家長輔導孩子作業引發出的各種事件: 一說到孩子作業就渾身難受、甚至有因為輔導孩子作業引發心肌梗塞的……

你以為這樣就完了,那你就錯了。

在輔導孩子作業這事上,還有一種「學霸」父母更是暗自神傷。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我們來看一看,學霸父母們的無力吐槽。

從這衫鉛里可以看到那些「真學霸」父母滿滿的不自信。真學霸父母,遇到這樣的「偽學霸」孩子,也是人生遭遇了滑鐵盧了。

然而,真遇到這樣的情況怎麼辦呢?忍著唄!畢竟是自己生的友伏,難道這就是基因突變,還是投胎時忘記了帶腦子。

當然有真學霸父母生出倒數第一的孩子,就有偽學霸父母生出真學霸孩子的,比如下面這兩位。

這種抓鬮養孩子的調調,是不是有種得了便宜還賣乖的感覺。

更讓人意難平的就是孩子特爭氣,我也不知道啥就考得這么好的無辜父母。

是不是開始懷疑人生了?要發出靈魂拷問: 為什麼會這樣?難道孩子不是親生?

不管現實是多麼的讓人難以置信,但就孩子學習問題上,類似的情況還真不少。

這也是讓很多父母百思不得其解的。但作為父母,無論你是真學霸,還是普通人,都想培養優秀的孩子,這是毋庸置疑的。

然而,時代不同,我們做父母的與時俱進,跟上節奏。

當年的真學霸父母,大都是經歷了 記憶好、理解好再加上肯刷題,分分鍾可以考上名校!

而如今的孩子,講究的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這些孩子的英語、數學題,尤其是口奧題,都讓博士、教授父母很頭疼。

還時常有大學教授做不出孫子小學奧數題的事件發生。

這就表明,作為這屆父母,要想hold得住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的孩子,要跟上時代是很重要的,做到以下兩點很有必要。

首先,父母的心態決定孩子的狀態。

遇到孩子學習不好,大多父母的心態就是: 焦慮、著急。

當父母面對不符合要求的孩子時,總會用自己的過往經歷,為孩子輔導作業,甚至找各種補習班,刷題。

出發點是不錯,殊不知這樣的高壓之下,反而讓孩子越來越不愛學習。

即使有暫時的進步,這也不是一個愛學習的孩子,只是一個「努力」的學生。

很簡單,只要父母先學會理解自己的焦慮、緩解自己的焦慮,才能去教育孩子。

把原來每天的憂慮轉化為對孩子的欣賞,把憂慮的負面情緒轉化為欣賞他的正面情緒。

這樣給他們反饋的是被需要的,是強大的、有力量的,才能培養他們內心的責任和力量感。

其次,父母弱,孩子才會強。

在教育孩子上,做父母的要學會適當地「示弱」,遇到孩子解決不了的問題,要秉著不幫忙卻支持的心態。

比如孩子這道題不會,那我來教你!

比如孩子學習成績下降,那就找補習班。

如此事必親恭,有求必應。

孩子又怎能建立這樣的心理需求: 覺得自己是棒的、重要的,被喜歡、被接納、被肯定的,自己是有力量的。

只有父母懂得面對困難,讓孩子自己去解決,引導孩子找到方法,而不是一股腦地上去給他幫助。

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說的就是這個道理,用在教育上同樣效果顯著。

結語

教育孩子,從來沒有一成不變的方法。做父母的教育孩子就是一場修行,不但要加強提升自身能力,還要懂得適時的放手。

有句話說得好:三流的父母當保姆,二流的父母當教練,一流的父母當榜樣。縱然我們達不到第一流,也要做到二流或告好的。

作為父母,懂得在教育上變舊革新。從教育方式的改變,達到孩子的改變。

這樣你就會發現,孩子就是一個大寶藏、就是老天賜予我們的禮物,每一天都有新的驚喜,每一天都不一樣。

㈥ 25歲清華女學霸,被騙深山12年!被迫輪流為10個地痞生娃,如今怎樣了

每一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一生平安,哪怕他不是學霸,哪怕他沒有很高的成就,哪怕他沒有找到很好的工作。但事情總是難料,有很多人辛辛苦苦培養一個孩子,結果卻讓一些壞人毀掉了孩子的一生搭磨。今天檸檬要說的就是一位25歲清華女學霸被騙到深山,12年被迫輪流為10個地痞生娃,如今的她到底生活得怎麼樣了呢?

如今40歲的張女士獨自一人生活。逃離偏遠的山區之後,張女士不想回首過去,她慶幸自己被獲救慶幸自己擁有了現在的生活,但是她手上的老繭一直在不斷地提醒著她,讓她想起那段屈辱的日子就痛得生不如死。

看到這里,檸檬覺得張女士雖然已經脫離了那個給她留下傷痕累累的小山村,但是留在那裡的孩子卻是無辜的,而她也註定會備受思念的苦一輩子。

㈦ 11年前,659分摘狀元,身份造假被北大拒錄的重慶男孩,現狀如何

現實生活是一種很神奇的生活,在現實生活中,那些尊重規則的老實人,往往一輩子都默默無聞,反倒是那些弄虛作假的人會名利雙收。於是乎像我這樣的年輕人就經常有那些看著很有經驗的前輩過來拍拍你的肩膀跟你說,年輕人,你還不懂。——北大才女劉緩緩《年輕人能為世界做點什麼》

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但全聽老人言,吃虧還是自己扛。

11年前,重慶男孩何川洋,高考以659分摘得文科狀元,已經被北大預錄,但後面因為民族身份造假,又被北大拒錄。就連此前聲稱不受內地錄取限制的港大,也紛紛表示不再錄取他。

其實何川洋是一個受害者,吃了所謂的「老人言」的虧。原因就是因為他的父親——巫山縣招辦主任何業大,為了讓兒子在高考中得到民族加分,把他的民族由漢族改成少數民困搭族。結果導致了兒子本可以考上北大,卻因身份造假被北大拒錄。

一個18歲的男孩,在懵懵懂懂中接受了父親為他修改的民族資料,又糊里糊塗地被北大拒錄,其中煎熬可想而知!如今11年過去了,何川洋的現狀如何?

四、結語

人生路上,不會總是那麼的平坦舒暢,每個人都會經歷過一些坎坷。有的人在坎坷中沉淪,有的人在坎坷中爆發,很顯然何川洋屬於後者。

他的故事既是鞭策他自己,也是對世人的一個警示。

在每個剛剛參加工作的人來說,也難免遇上很有經驗的前輩過來拍拍你的肩膀跟你說:「年輕人,你還不懂」,此時,我們應該勇敢地對所謂的「老人言」說不,不隨波逐流,不趨炎附勢,不摧眉折腰,不放棄自己的原則,不失望於人性。對此,你有什麼看法,歡迎下面留言!

㈧ 父母不買房就退學,被批不孝的學霸張炘煬,如今變成怎樣了

張炘煬這個名字應該有很多人都不陌生,他是當之無愧的學霸,人生彷彿開了掛一般。從兩歲開始識字,5歲時上小學,之後更是因為嫌內容太簡單,直接一路升到五年級。然而在北京學習期間,他卻做了一件令人大跌眼鏡的事——逼著父母在北京為自己買一套房此消息一出質疑聲肆起,許多人批判張炘煬嬌縱自私不孝,然而十餘年過去,如今過得怎麼樣了呢?

神童的"開掛路"

95年出生的張炘煬,如今不過26歲,可他早在10年前,考上了博士。就單單是這事實擺上來,我們就不得不贊嘆一句,這孩子著實厲害,按照著普通人的求學路程,25、26歲的時候,不過也是碩士研究生畢業,或者剛考博成功。而在張炘煬的身上,這事兒提前10年就完成了。

張炘煬肯定比大多數的年輕人都要聰明,但是他並沒有因此而驕傲和放叢余棄學習,相反,他每天規劃好自己的時間,不完成任務不睡覺,這樣才有了一個又一個的學位,看到他這樣勵志的故事,作為普通人的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好好努力呢?

㈨ 學霸狀元被北大拒錄全因父親「自作聰明」,現狀如何

我們常說“可衡襪憐天下父母心”,幾乎全天下的父母都會為了孩子的前途而付出,想方設法為孩子提供優越的教育條件,讓孩子能夠從競爭激烈的大環境中脫穎而出。然而並非所有長輩以為的“好”就是真的好,有時候“聰明反被聰明誤”。

誰能想到高考狀元竟然被北京大學拒絕錄取?這其中究竟發生了怎樣的故事,他的父親又做了什麼呢?

“別人家的孩子”

何川洋,出生於瞎野重慶巫山縣,因為家庭條件優越,父母都是文化人,在當地擔任一官半職,讓他得以從小接受良好的教育。在父母的熏陶下,從3歲開始,何川洋便開始嘗試閱讀四大名著,讓親朋好友贊嘆不已。

作為父母,我們更應該給孩子樹立榜樣,做一個正直、善良、有原則、有追求的人。這樣孩子才能樹立准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而作為當代青年,更應該堅守自己的原則和底線,要敢於對違背自己原則和底線的事情說不,即便這些人是自己的親人。

閱讀全文

與因父母造假的學霸現在怎麼樣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年輕人沒有錢怎麼養老 瀏覽:862
重陽節敬老院里好熱鬧 瀏覽:52
石河街道敬老院 瀏覽:506
養老院招收什麼人 瀏覽:49
重慶西站到長壽怎麼坐公交車 瀏覽:850
普通人怎麼吃比較養生 瀏覽:708
續費養老保險要帶什麼 瀏覽:931
全身體檢體檢什麼項目 瀏覽:438
抗疫典型孝順 瀏覽:890
人不在了養老金 瀏覽:703
60歲的老人心悶心疼 瀏覽:937
職工養老保險提供哪些保障 瀏覽:698
青少年如何減少與父母發生沖突 瀏覽:690
為重陽節擬寫一條主題詞 瀏覽:724
80歲胃癌切除手術嗎 瀏覽:867
晶元最長壽命是多少年 瀏覽:688
會興敬老院收費嗎 瀏覽:571
歡度重陽節的小報 瀏覽:686
說胡話的老人還能活多久 瀏覽:931
老年人能喝四物湯嗎 瀏覽: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