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跟父母斷絕關系需要什麼手續
通過法律程序斷絕父女關系是走不通的。
在我國法律沒有規定可以斷絕父女關系一說。子女年未滿18周歲,父母是法定監護人,父母年老時子女是法定贍養人,均是法定義務人,法律不準許一方斷絕關系。年滿18周歲後是獨立民事行為能力的人,其一切民事行為與家庭成員無關聯,法律也沒有規定,也無需斷絕關系。
若是親生子女要想在法律上完全斷絕血緣親子關系,根據我國現行法律則是不可能實現的。在子女未成年時,遇到類似事情可以通過提起轉移監護權訴訟解決;但在成年後,由於在立法者眼中,成年子女處於強勢地位,父母處於弱勢地位,更加應該加以保護,加之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孝道傳統,因此不可能出台允許解除親子關系的法律。這一立法思想在照顧到許多需要贍養的老人的同時也傷害了童年生活在陰影下急於逃離的人們,如何取得一個平衡,需要不斷探索。
而擬制血親的父母子女關系這一關系是基於收養或再婚的法律行為以及事實上的撫養關系的形成,這一關系是人為設定後經法律認可,因此具備了從法律上否定的可能性。這種擬制血親的父母子女關系,可以因一方的死亡而終止,也可以因所擬制的親屬關系依法解除而終止。如收養關系解除後,養父母與養子女間的父母子女關系自然解除。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十七條 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獨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給付撫養費的權利。成年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的,缺乏勞動能力或者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給付贍養費的權利。
⑵ 跟父母斷絕關系都需要什麼手續
果想要與父母斷絕親子關系的話,通常都需要身份證,戶口本,還有你們的親子關系證明,還有自願斷絕關系的協議書,還有你們的房產證
⑶ 和母親斷絕關系需要什麼條件
法律分析:1、我國法律還未規定子女與父母斷絕關系的條件,換言之,法律上不會讓你和你的父母斷絕關系。
2、贍養父母是法定義務,必須履行。
3、只有一種特別情況,即被他人收養,原有的親子關系才會被替代。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十七條 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獨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給付撫養費的權利。
成年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的,缺乏勞動能力或者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給付贍養費的權利。
第一千零八十四條 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後,子女無論由父或者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
離婚後,父母對於子女仍有撫養、教育、保護的權利和義務。
離婚後,不滿兩周歲的子女,以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已滿兩周歲的子女,父母雙方對撫養問題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按照最有利於未成年子女的原則判決。子女已滿八周歲的,應當尊重其真實意願。
第一千一百一十一條 自收養關系成立之日起,養父母與養子女間的權利義務關系,適用本法關於父母子女關系的規定;養子女與養父母的近親屬間的權利義務關系,適用本法關於子女與父母的近親屬關系的規定。
養子女與生父母以及其他近親屬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因收養關系的成立而消除。
⑷ 跟父母斷絕關系需要什麼手續
【法律分析】:【法律法規】都沒有對聲明斷絕父母子女關系作出具體的規定,因此,聲明斷絕父母子女關系沒有任何【法律依據】,依法不受法律保護。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二十六條 父母對未成年子女負有撫養、教育和保護的義務。成年子女對父母負有贍養、扶助和保護的義務。
第一千零八十四條 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後,子女無論由父或者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離婚後,父母對於子女仍有撫養、教育、保護的權利和義務。離婚後,不滿兩周歲的子女,以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已滿兩周歲的子女,父母雙方對撫養問題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按照最有利於未成年子女的原則判決。子女已滿八周歲的,應當尊重其真實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