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健康養生 > 黃帝內經與健康養生課主要講什麼

黃帝內經與健康養生課主要講什麼

發布時間:2024-12-26 23:37:31

㈠ 黃帝內經主要講什麼內容

《黃帝內經》主要講述了關於人體健康、疾病、養生、醫療等方面的知識,包括陰陽五行、臟腑經絡、針灸推拿、天人合一等各個方面的內容。這些知識對於我們了解人體生理機制、預防和治療疾病、提高生活質量等方面都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在實際應用中,這些理論和方法已經被廣泛應用於中醫臨床實踐中,取得了良好的療效。

㈡ 黃帝內經》的養生學、康復學方面講了什麼

《《黃帝內經》里提出了許多重要的養生學、康復學原則和方法,至今仍有效地指導人們的預防保健和康復實踐。現分述如下:①協調陰陽

疾病是健康的大敵,而一切疾病發生的根本原因,《黃帝內經》都認為是由於陰陽失調,故主張治病必求於本,這個「本」就是陰陽。因此,要想不得或少得疾病,就必須注意協調陰陽,切實做到「法於陰陽」,補其不足,糾其偏勝,正所謂:「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

②保陽氣,益陰精

保養陽氣和補益陰精,這是中醫養生康復學的一條重要原則。萬物之生由乎陽,萬物之死亦由乎陽。人之生長壯老,皆由陽氣為之主:精血津液之生成,皆由陽氣為之化。所以,「陽強則壽,陽衰則夭」,養生必須養陽。但善養生者,又必須寶其精。因為精盈則氣盛,氣盛則神全,神全則身健。

③順應自然

自然界的陰陽消長運動,影響著人體陰陽之氣的盛衰,人體必須適應大自然的陰陽消長變化,才能維持生命活動。如果不能適應自然界的這種變化,就會引起疾病的發生,甚至危及生命。正如《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所說:「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因此,順應自然界陰陽消長規律養生,是中醫養生康復學的基本原則。此外,《素問·四氣調神大論》還提出了四時「養生」、「養長」、「養收」、「養藏」的「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具體方法,來抗禦外界的侵襲,預防疾病的發生,保持機體陰陽平衡,達到人與自然的整體統一。

④調攝精神

注重調攝精神,是促進人類健康長壽的重要條件之一。精神意志活動,是五臟精氣活動的體現,但反過來,意志在一定程度上又能控制自己的精神和臟腑的活動,正如《靈樞·本臟篇》說:「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適寒溫,和喜怒者也」。「御」、「收」、「適」、「和」,都有主動的含義。所以,充分發揮人的意志作用,重視精神的調養,既是養生防病、預防早衰的重要原則,也是內因為主的學術思想在攝生學說中的體現。精神意志調攝的方法,有兩個具體內容,一是養意志,二是調情志。培養意志是為了加強臟腑氣血的活動能力,調和情志則在於排除干擾臟腑氣血活動的精神因素。⑤飲食有節

《黃帝內經》十分重視飲食調理,認為飲食是人體營養的主要來源,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飲食調理得當,不僅可以保持人體的正常功能,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還可以治療某些疾病,飲食不足或調理不當,則可誘發某些疾病。因此,《素問·上古天真論》提出「食飲有節」的養生方法、維護脾胃化源。其內容包括節飲食、忌偏嗜、適寒溫諸方面。

⑥起居有常

起居有常,是指生活起居要有一定規律,這里主要包括睡眠、勞作、性生活等幾個方面。古人觀察到,日月江河所以能長久,是因為「天行有常」,人要長壽,就要「法則大地,象似日月」(《素問·上古天真論》),使自己的生活作息保持一定的規律,才能「生氣不竭」。故《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有四季卧起早晚之宜,《素問·生氣通天論》有平旦、日中、日西將暮三時勞作歇息之分。現代生物學也認為,人體存在許多生命節律,控制著機體的生理活動。《內經》「起居有常」的養生方法,就是要人們順從這些生命節律,安排起居作息,維持機體生理功能的協調統一,保持生命力長久不衰。

閱讀全文

與黃帝內經與健康養生課主要講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孩子要怎麼感謝父母 瀏覽:997
老年人長期吃去痛片有什麼危害 瀏覽:407
養什麼熱帶魚能長壽 瀏覽:443
廣西養老金上調消息 瀏覽:161
老年人站立腿疼怎麼回事 瀏覽:218
養生這塊上門服務應該怎麼宣傳 瀏覽:345
重陽節我們現在又叫什麼節日 瀏覽:25
50歲才成熟 瀏覽:856
日本長壽梅換盆黃葉是什麼原因 瀏覽:960
現在大連地區養老金能不能退錢 瀏覽:381
什麼牌子店養生壺好用 瀏覽:86
長壽商會百度資源 瀏覽:256
it男有沒有退休金 瀏覽:739
老年人自己一個人說話是咋回事啊 瀏覽:670
普寧哪裡養生 瀏覽:973
昨天長壽新聞 瀏覽:945
老年人77歲低熱是什麼原因 瀏覽:425
男人80歲生育 瀏覽:912
小朋友重陽節祝福語老人 瀏覽:815
90歲牙都掉了 瀏覽: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