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老年人 > 秋分節氣老人如何養生

秋分節氣老人如何養生

發布時間:2022-04-19 09:11:32

Ⅰ 各個節氣養生方法不同,秋分養生的方法是什麼

秋分到來,證明夜晚愈來愈長,而白天慢慢變短。秋分過後,天氣也逐漸變冷,氣溫迅速下降,所以人們會在這個適合注意養生。因為秋分,晝夜平分,機體的功能也應該趨向平衡。那麼在秋分,有什麼好的養生方法?我個人覺得要解體渴,補氣津;胃部保暖,防止寒涼;飲食溫潤,多食酸味。

秋分之後,要特別注意胃部保暖,要防止寒涼。夏季很多人都喜歡吃冰鎮的食物,就連冰激凌也是整箱往會買,但是到了秋分,都要跟這些食物說再見,要注意忌口,冰冷的食物不能再吃。要注意胃部的保暖,防止寒涼,而且根據氣溫的變化,要隨時增添衣物,為自己的身體負責。

Ⅱ 秋分是養生的關鍵時期,怎樣養生才能讓身體健康少生病

秋分是氣溫變化的一個時期,也是養生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要更加註重身體的變化,避免身體出現問題。如果不能好好養生,進入冬天之後會抵抗力下降,更加容易生病。所以秋分時期要做好以下三個方面,才能更好的應對冬天的到來,健康的過冬。

最後,要平緩運動。運動是一年四季都應該進行的事情,到了秋季氣溫比較舒適,很多人就更加願意動起來,但是要避免劇烈運動,可以慢跑、快走或者散步,打打太極拳也是非常不錯的。運動之餘也要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以免造成陰虛火旺。

Ⅲ 秋分時節如何養生,秋分養生好方法有哪些

現在我們已經到了秋分時節了,在這時候的天氣是比較乾燥的了,再加上這時候的溫差也是比較大的,所以我們在秋分的時候就要學會養生的方法才行了,那麼具體我們應該怎麼做比較好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看看秋分的養生方法吧。

上面就給大家介紹了秋分的情況,可以發現我們秋分的時候學會養生是很重要的了,上面介紹的這幾點都是很重要的了,如果我們可以對這些細節有了解,那麼無疑就可以讓我們的身體更健康了,這是我們大家需要小心的情況了哦。

Ⅳ 秋分節氣如何養生

秋分節氣已經真正進入到秋季,作為晝夜時間相等的節氣,人們在養生中也應本著陰陽平衡的規律,使機體保持「陰平陽秘」的原則,注意:平衡營養、少辛增酸

一、平衡營養:

營養學家指出,只有食物的多樣化才能提供給人體全面的營養。如谷類,主要供給熱能和維生素B1;豆及豆製品,主要供給植物蛋白質;蔬菜水果,主要供給維生素C,無機鹽和食物纖維等。

秋季更應注意飲食中食物的多樣性,營養的平衡,才能補充夏季因氣候炎熱、食慾下降而導致的營養不足,特別應多吃耐嚼、富於纖維的食物。

二、少辛增酸:

所謂少辛,是指要少吃一些辛味的食物,這是因為肺屬金,通氣於秋,肺氣盛於秋。少吃辛味,是要防肺氣太盛。中醫認為,金克木,即肺氣太盛可損傷肝的功能,故在秋天要「增酸」,以增加肝臟的功能,抵禦過剩肺氣之侵入。

根據中醫營養學這一原則,在秋季這6節氣期間一定要少吃一些辛味的蔥、姜、韭、蒜、椒等辛味之品,而要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和蔬菜。 此外還要謹記「秋瓜壞肚」。

三、陰陽平衡:

秋分時節晝夜均等,所以我們養生也要遵循陰陽平衡的原則,使陰氣平和,陽氣固密。「陰陽平衡」是中醫的說法,其實這與現代醫學中的「營養均衡」,有異曲同工之妙。想要均衡營養,首先要做到不挑食,保證食物的多樣化和「七天營養素」的平衡攝入。

(4)秋分節氣老人如何養生擴展閱讀:

秋分時節適宜吃的食物:

1、白蘿卜

白蘿卜能促進膽汁分泌,幫助消化脂肪,促進胃腸蠕動,幫助排出體內廢物,因為具有益胃、順氣、消食的功效,非常適合消化不良、積食的人群食用。白蘿卜味道微辣,可與排骨、牛肉、羊肉、豬蹄等一起煲湯,既可減輕辣味,還可以解膩,有補氣順氣之功效。

2、南瓜

秋冬季節是吃南瓜的黃金時節,南瓜富含碳水化合物、果膠以及豐富的維生素和鈣、磷等成分,可以起到保護腸道、促進消化、促進潰瘍癒合以及排毒的作用。南瓜中的甘露醇可以減少糞便中毒素對人體的危害,同時促進腸道蠕動,緩解便秘。

南瓜烹飪簡單,蒸食、煮粥或煲湯皆宜。比如,小米南瓜粥,取小米100克用水浸泡20分鍾,南瓜300克去皮切塊,小米煮30分鍾後加入南瓜,攪拌均勻後繼續煮15分鍾即可。

3、生菜

生菜受到很多減肥愛好者的喜愛,常被用作蔬菜沙拉中的原料。生菜富含維生素、微量元素,並且含有大量水分,秋季乾燥,多吃生菜有助於補水,防治秋燥。生菜中膳食纖維和維生素C較白菜多,女性常吃有助於保持苗條身材。

Ⅳ 秋分養生需要注意什麼 秋分養生注意事項

每當到了秋分,人們都非常注重養生,養生的方法有很多,飲食上面生活上面都需要有所講究,那麼秋分養生保健要注意哪些呢?這是很多想要養生的人都非常疑惑的問題,接下來,小編將為大家做出詳細的解答,希望可以對大家在秋分養生保健方面提供一些參考。

以上就是關於秋分養生保健需要注意的,大家在秋分時節做好以上介紹的是方法就可以幫助大家保持身體健康,在秋分時節,除了注意滋補以外,還要注重自己的生活要有規律,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也是必不可少的,希望大家能夠引起重視。

Ⅵ 秋分已至,該如何養生呢

秋季飲食養生小常識
1.要注意防止熱能過剩,在秋季飲食中,要注意適量,而不能放縱食慾,大吃大喝。
2.中醫稱「宜食麻以潤其燥」。首先應當少吃一些刺激性強、辛辣、燥熱的食品,如尖辣椒、胡椒等等,應當多吃一些蔬菜、瓜果,如冬瓜、蘿卜、西葫蘆、茄子、綠葉菜、蘋果、香蕉等。另外,避免各種濕熱之氣積蓄。因此提倡吃一些有散發功用的辛香氣味食物,如芹菜。
3.由夏到秋,氣溫下降,人體為了適應這種變化,生理代謝也發生變化,飲食過於生冷,會造成消化不良,易生各種消化道疾患。所以飲食上有「秋宜溫」的主張,也就是說秋天應當避免光吃些涼和性寒的食物,應當多吃一些溫性食物。
4.海藻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纖維素、維生素和礦物質。而海苔更是含有豐富的可溶性纖維藻糖酸,可以保護人體免受放射線的傷害。
5.秋梨是很好的秋季水果,對於止咳、去燥有很好的療效。
6.秋燥症主要靠預防,首先宜多喝水、粥、豆漿,多吃些蘿卜、蓮藕、荸薺、梨等潤肺生津、養陰清燥的食物。特別是梨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熱降火、潤肺去燥等功能,很適宜有內熱,出現肺熱咳嗽、咽干喉痛、大便干結的人食用。
7.秋季要盡量少食或不食辣椒、蔥、姜、蒜、胡椒等燥熱之品,少吃油炸、肥膩食物,以防加重秋燥症狀。
8.秋季飲食應以滋陰潤肺為佳,秋燥易傷肺,可適當食用如芝麻、蜂蜜、百合、杏仁、乳品等柔潤食品,可以益胃生津,有益健康。同時可適當多食一些酸味果蔬,食酸以收之。
9.初秋時節,氣溫還比較高,相對比較乾燥,進補也應以「清」補為主,適合秋季食用的食品有:
百合:有補肺、潤肺、清心安神、消除疲勞和潤燥止咳的作用。
山葯:其特點是補而不滯,不熱不燥,不論男女老幼、有病無病、體健體弱,都適合食用。
白扁豆:初秋,用白扁豆煮粥或煎湯服,可消暑熱、化暑濕、健脾胃、增食慾。
藕:生藕能清熱生津止渴;熟藕能健脾開胃益血。有「暑天宜生藕,秋涼宜熟藕,生食宜鮮嫩,熟食宜壯老」的說法。
黃鱔:入秋食鱔,不但補益力強,對人體血糖還有一定的調節作用,燒鱔段、清燉黃鱔、炒鱔絲、黃鱔粥等均可。
栗子:有健脾養胃、補腎壯骨的作用。
胡桃:能補腎固精、溫肺定喘,又能益氣養血、潤燥潤腸。
花生:深秋後花生成熟,用鮮花生仁研沫煮湯服或水煮食用,不宜炒吃。
紅棗:秋食紅棗,是滋陰潤燥、益肺補氣的清補食品,如能與銀耳、百合、山葯共同煨食,效果更好。
苦瓜:苦瓜有清熱祛心火,解毒,明目,補氣益精的作用。
蓮藕:蓮藕味甘,性平,有消炎化淤、清熱解燥、止咳化痰之功效。
此外,秋季還適合食用梨、荸薺、海蟄、胡蘿卜、薺菜、平菇、海帶、番茄、兔肉,進補則適宜用黃芪、人參、沙參、枸杞子、何首烏等。
10.除了陽虛體質者外,不要過多食用溫熱的食物或葯物,如羊肉、狗肉、人參、鹿茸、肉桂等,否則極易加重秋燥。
秋季自我保健養生小常識
1.及時增減衣服。立秋之後,晝夜之間的溫差較大,不宜赤膊露體,也不宜穿得太多、太暖。
2.多喝開水、淡茶、果汁飲料、豆漿、牛奶等流質,以養陰潤燥,彌補損失的陰潤,但喝流質的飲食,尤其是飲料和水等液體飲料時,飲用方法頗多講究、以少量頻飲為最佳。
3.多食新鮮蔬菜和水果。秋燥最容易傷人的津液。多數蔬菜、水果有生津潤燥、消熱通便之功效。蔬菜、水果等含有大量的水分,能補充人體的津液。另外,還可多吃些蜂蜜、百合、蓮子等清補之品,以順應肺臟的清肅之性。
4.是少吃辛辣煎炸熱性食物。韭菜、大蒜、蔥、姜、八角、茴香等辛辣的食物和調味品,炸雞腿、炸鵪鶉等煎炸的食物,多食皆會助燥傷陰,加重秋燥。
5.是重視精神調養。陰虛的人,肝火易旺,動輒發脾氣,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摟不住火」。肝火偏旺,久則內耗陰津。到了秋季,其燥象更為明顯。因此,預防秋燥的另一環就是要重視精神的調養,並以平和的心態對待一切事物,以順應秋季收斂之性,平靜地度過這一多事之秋。
6.中醫的治療原則是虛者補之,不是虛症病人不宜用補葯,虛症又有陰虛、陽虛、氣虛、血虛之分,對症服葯才能補益身體,否則適得其反,會傷害身體。
7.任何補葯服用過量都有害。認為「多吃補葯,有病治病,無病強身」是不科學的。
8.秋天適當早起,可減少血栓形成的機會;起床前適當懶床幾分鍾,舒展活動一下全身,對預防血栓形成也有重要意義。
9.平時應注意保持樂觀情緒,經常到空氣新鮮的地方去散步,吐故納新,以收斂「神氣」,使肺氣不受燥邪的侵害。
10.白露過後,氣候逐漸變涼,一早一晚更添寒意,如果這時再赤膊露體,就容易受涼,輕則易患感冒,重則易染肺疾。因秋氣主燥,燥易傷肺。

11.民諺「秋瓜壞肚」是指立秋以後繼續生食大量瓜類水果容易引發胃腸道疾患。立秋後再大量生食瓜果,勢必更助濕邪,損傷脾陽,脾陽不振不能運化水濕,腹瀉、下痢、便溏等急慢性胃腸道疾病就隨之發生。

12.中醫的治療原則是虛者補之,不是虛症病人不宜用補葯。還要注意進補適量,忌以葯代食,葯補不如食補。食補以滋陰潤燥為主,具體包括如烏骨雞、豬肺、龜肉、燕窩、銀耳、蜂蜜、芝麻、豆漿、藕、核桃、薏苡仁、花生、鴨蛋、菠菜、梨等,這些事物與其他有益食物或中葯配伍,則功效更佳。

Ⅶ 秋分養生注意

一、秋分養生注意事項

1、護體:防秋燥引起的感冒、咳嗽

在風多乾燥的秋季,燥邪入侵會使人得病,常稱為「秋燥」。如果不注意養生,當溫度和濕度發生較大變化時,人體的抵抗力就會下降,「最常見的就是感冒、咳嗽病人增多。」

據清遠市人民醫院中醫科的孟醫生解釋,秋季感冒的病人,剛開始的時候是鼻咽部黏膜皺縮而感覺乾燥,繼而由於充血會有痛感,出現鼻咽部發癢不適、干灼疼痛、乾咳少痰,氣管喉頭黏膜發病而咳嗽不止,稱為「燥咳」。

「如果燥咳不及時治療,可能會釀成氣管炎和支氣管炎,使肺部更受傷。」孟醫生提醒,由於燥邪侵犯口鼻等上竅,會常常伴有口鼻咽喉乾燥和陣發性較重的乾咳等症狀。如果僅以咳嗽為主症者,則稱為「秋燥咳嗽症」。

秋燥又可分為「溫燥」和「涼燥」,它們的結果都會導致陰津耗損,出現皮膚乾燥和體液丟失等症狀,並傷及人體肺部。其症狀主要表現為口乾、唇裂、鼻塞、咽痛、陣發性乾咳,甚至流鼻血或咯出帶血的痰等一系列類似上呼吸道感染的「乾燥症」。針對以上的症狀,應該接受不同的治療方案,對症下葯。

2、運動:以輕松平緩項目為主

秋令時節,如果堅持適宜的體育鍛煉,不僅可以調養肺氣,還可提高肺臟器官的功能,有利於增強各組織器官的免疫功能和身體對外界寒冷刺激的抵禦能力。

秋季養生以「收」為主。運動宜選擇輕松平緩、活動量不大的項目。可以學習傳統的太極拳、五禽戲、八段錦等「拳打卧牛之地」的功夫,從身體內部改善體質。如果實在沒時間,早上凝神深呼吸三分鍾,也大有裨益。此外,可選擇一些寧心安神的娛樂活動,如書法、繪畫等,也可登高望遠,以開闊心胸,使內心豁達,從而安定神志。

Ⅷ 秋分養生注意膳食,更要注重精神調攝,老年人在秋分節氣怎樣養生

老年人在秋天的時候,要時時刻刻注意不能著涼,也要注意呼吸道上的疾病,更好注意不要煩躁,適時的調整自己的精神狀態。


總之,秋天是換季的季節,老年人要時時刻刻的注意添減衣物,不要著涼,做好養生工作。

Ⅸ 秋分節氣養生的方法有哪些

現在我們已經到了秋分時節了,在這時候的天氣是比較乾燥的了,再加上這時候的溫差也是比較大的,所以我們在秋分的時候就要學會養生的方法才行了,那麼具體我們應該怎麼做比較好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看看秋分的養生方法吧。

上面就給大家介紹了秋分的情況,可以發現我們秋分的時候學會養生是很重要的了,上面介紹的這幾點都是很重要的了,如果我們可以對這些細節有了解,那麼無疑就可以讓我們的身體更健康了,這是我們大家需要小心的情況了哦。

Ⅹ 中老年人應該怎樣注意秋季養生

節氣變化往往會影響人體內部環境的穩定,故常需要根據節氣變化採取相應措施。秋季氣壓較高,空氣乾燥,冷空氣活動逐漸增強,易致邪氣入侵。御涼的燥是秋季養生要旨,具體措施如下,可供參考。

1.常吃食療粥。中醫認為,粥是中老年人秋季最好的食品。粥能利腸養胃、生津液,有滋補作用。熟粥能御秋涼,粥又能生津,故有防燥功效。在煮粥時,可按個人喜好和條件,酌情加入某些食品或天然葯物,使食療食養結合為一體。如蓮肉粥養神固精、扁豆粥和中補臟、姜粥禦寒止嘔、胡桃粥潤全防燥、松仁粥潤肺益腸、菊花粥養肺止嗽、山葯粥固腸澀精等。

2.保持內心寧靜。保持情緒穩定,精神愉快,保證睡眠。一般不主張過於激烈活動,以免出汗太多,津氣耗損。

3.咀嚼鼓嗽。每天晨起和臨睡前,張口閉口做上下頜運動100次,然後閉嘴;再用舌抵上顎鼓嗽幾十次,使津液滿口,有助肺氣旺盛不受外邪之侵。

4.敲擊顴骨。並攏食指、中指、無名指,用指腹有節律地輕敲眼睛正下方顴骨高出處。據中醫理論,肺與大腸相表裡,秋燥易致大腸蠕動變慢,形成季節性便秘。眼眶正下方或顴骨四周是大腸經絡貫通處,有規律地刺激該部位,能促使腸蠕動功能恢復正常。有報道,早餐後10~15分鍾敲擊顴骨幾分鍾,能明顯改善便秘;便通則肺強,全身狀態得到改善。

閱讀全文

與秋分節氣老人如何養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我國對老年人醫療保障 瀏覽:755
學校受了委屈父母很傷心怎麼表達 瀏覽:838
淮安老年大學教學樓 瀏覽:920
四川養老金上調比例是多少呢 瀏覽:243
重陽節調查報告作文400 瀏覽:125
茉莉花怎麼養老莊 瀏覽:690
50歲的女人離婚了小伙 瀏覽:628
30多歲怎麼辦理退休金 瀏覽:35
上海租房養老哪個地方經濟實惠 瀏覽:548
養老院護士都做什麼 瀏覽:201
父親姓唐的父母姓什麼 瀏覽:206
工作20年的退休金多少年 瀏覽:748
發放退休工資的卡注銷了怎麼辦 瀏覽:894
在外地交了社保退休怎麼辦手續 瀏覽:420
孝順父母跟媽寶男的區別 瀏覽:861
政府重陽節慰問老人活動 瀏覽:498
長壽到石柱多少路程 瀏覽:680
勤勞儉朴孝敬父母 瀏覽:383
養老金年檢照相收費 瀏覽:795
不丹人為什麼那麼長壽 瀏覽: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