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老人水都咽不下去什麼原因
在日常生活中,老人出現吞咽困難是很常見的,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就容易生病,而引起老人水都咽不下去的原因有很多。
1、賁門失弛緩症
當老人的食管下部肌肉(括約肌)沒有適當放鬆讓食物進入老人的胃,它可能會導致患者把食物帶回患者的喉嚨。食管壁肌肉也可能較弱,這種情況隨著時間的推移會逐漸惡化。
2、食管狹窄
狹窄的食管(狹窄)可以捕獲大塊食物。通常由胃食管反流病(GERD)引起的腫瘤或瘢痕組織可能會導致狹窄。
3、腦血管疾病
由於中樞和周圍神經在吞咽過程中起調節和控製作用,因此患腦血管病時可有吞咽困難。
4、食管癌
吞咽困難常呈進行性發展,從進干食發噎發展到進軟食、半流食困難,以至於進流食也困難,隨之逐漸消瘦。
5、中風
老年人如果吞咽困難的話,很可能是由於中風引起的這種情況,老年人如果中風了,會引起各種情況的,很可能就會吞咽困難,所以他們喝水的時候,就會出現問題,我們一定要多照顧老年人。
6、帕金森症
老人如果吞咽困難的話,很可能是患上了帕金森症,老年人如果患上了帕金森症,直接會影響到自己的腦子,以及神經,所以才會引起吞咽困難的,這種情況也是非常常見的,要經過吃葯進行控制疾病。
7、食道異物
有時食物或其他物體會部分阻塞患者的喉嚨或食道。有義齒的老年人和難以咀嚼食物的人可能更容易在喉嚨或食道中留下一塊食物。
總之,老年人有吞咽困難的症狀時,可以根據病人的不同表現選擇相應的檢查方法,食管鋇劑X線和內鏡檢查,可了解食管狹窄的部位和程度,超聲內鏡檢查可了解病變侵犯的深度,CT檢查有助於了解肺及縱隔是否有佔位性病變,食管測壓檢查則能從功能上了解吞咽困難是否有動力障礙。
2. 家裡老人一吃飯喝水就會嗆咳該怎麼辦
老年人出現吞咽問題可能是什麼疾病呢?
所謂吞咽困難是指吞咽時,食物(或水)從口腔至胃賁門運送過程中受到阻礙而產生的咽部、胸骨後或劍突部位的黏著、停滯、梗塞、疼痛感或嗆咳等症狀。有些老人發現自己在吃飯或喝水時常常會吞不下去,或容易被嗆著。但這種現象卻很少被人們所注意,被認為是正常現象或由衰老所致。其實吞咽問題對老人來說是生死攸關的事,應引起足夠的重視,常見引起吞咽問題的疾病主要有以下幾種:
①腦中風:由於中樞和周圍神經在吞咽過程中起調節和控製作用,患腦中風後可出現進食水時嗆咳,常伴有言語含糊不清、口角歪斜和偏癱等症狀。
②食管癌:早期表現為胃部悶脹感,進食時有胸骨後針刺樣疼痛或有食物通過困難、滯留等感覺。以後可出現持續性和進行性吞咽困難,逐漸消瘦。
③食管裂孔疝:由於胃、腸或其他腹內臟器經橫膈食管裂孔進入胸腔,而引起疼痛、咽下困難和食物反流,以及上消化道出血等症狀的胃腸病。除吞咽困難外,上腹部疼痛並向肩部放射,餐後尤其卧位症狀加劇,而站位則明顯減輕。
④食管炎:常於進食後發生胸骨後燒灼樣疼痛,卧位時明顯,直立位可緩解。疼痛可放射至頸部和背部,嚴重者會因胃食道返流引起局部痙攣。
⑤抑鬱症、老年痴呆症等也會造成老人吞咽困難
3. 吃飯喝水總是嗆咳怎麼回事
伴隨年齡的增加吞咽功能會出現老化的表現,牙齒逐漸松動一般只能選擇疏軟的食物。有些人會發現自己無論吃飯或喝水總是會出現嗆著的現象,此時總會覺得擔心很想要知道引發的原因是什麼,那麼吃飯喝水總嗆著是怎麼回事呢?
1、胃食管反流病
胃食管反流病會造成括約肌鬆弛,因此胃內食物以及胃酸無形之中會進入到食道內,在吃飯時會造成食管敏感度增加,容易會出現嗆咳等現象。即便選擇吃松軟的食物也會有此類表現,首先還需將胃食管反流疾病治療好。
2、食管癌
食管癌會造成食管逐漸狹窄,無論喝水或吃飯都會導致食物沒有辦法進入到腸胃內,此時會因為反流刺激而造成嚴重嗆咳。
3、顱腦問題
吃飯喝水經常嗆著也可能是患有顱腦疾病引起,如腦梗塞以及喉返神經麻痹是醫學上常見的老年性疾病。在出現後容易導致吃飯喝水嗆著,如若反復發現症狀不得緩解,建議接受胃鏡檢查,重視消化道檢查,進一步明確診斷後,可以結合檢查結果獲得有效治療。一般早期接受治療都不容易會造成嚴重隱患,可有效控制病情。
4. 老人吃飯喝水嗆咳老不好怎麼辦
一、老人吃飯喝水嗆咳老不好怎麼辦
1、調整吞咽方式
透過不同姿勢來改變食物的流向。低頭吞咽,可保護氣管通道,避免食物或液體太快流入咽喉,讓進食更安全。長期卧床的人,則需搖高床頭90度再進食。
2、調整進食的速度與量
小口吞咽,可減少食物在咽部的殘留量。每一口多吞咽幾次,吞完清喉嚨,確保吞咽干凈,避免食物或葯物殘留。如果使用吸管容易嗆,可改用湯匙或斜口杯,控制進食量。
3、調整食物的質地
增加液體的濃稠度,可將水或湯加入增稠劑或勾芡,變的濃稠一點,降低液體的流速,避免太快流入呼吸道。不要吃太硬的食物,避免卡在咽喉。
4、多做吞咽運動
假聲練習:發「一」的聲音,慢慢提高音調,音調升到越高越好,直到最高音;維持高音5秒,重復8次。
撐住舌頭運動:舌頭前伸,牙齒輕咬固定舌尖,吞咽口水,舌尖仍要維持在外面,重復8次。可增加舌根和咽部肌肉的力量,減少食物殘留。
二、老年人喝水為什麼總是嗆
喝水嗆著是再常見不過的事了,只要注意力不集中,邊喝水邊和人說話,不留神就會嗆到水。但是也不能小看嗆水,如果頻率特別高,喝水時又沒有做其他事,尤其是老年人要警惕。
有些老人發現自己在吃飯或喝水時常常會吞不下去,很容易被嗆著。但是,這種現象卻很少引起老人及其家人或護理人員的重視。許多人想當然地認為這是因為人老了的緣故。有關專家提醒人們,吞咽困難對老人來說是件很要命的事,一定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吞咽是一個復雜的反射過程。食物在口腔內經過咀嚼後,要等氣管關閉,食管打開後才能進入食管,並通過食管進入胃內。這個過程完全依賴神經反射,中樞和周圍神經在吞咽過程中起著調節和控製作用。
所謂「吞咽困難」,是指進食時發堵,食團通過有障礙,停滯不下,或食團不能進入食管,停在口內。正常人在過急地吞咽大塊食團時,偶爾可能發生「發噎」現象,但如果發現是吞咽困難時就應引起高度重視,盡早診斷治療。
吞咽困難輕者使人發生嗆噎、嗆咳,重者會因誤吸或食團壓迫氣道而使呼吸道梗阻,繼而引發窒息,危及生命。另外,患者會因進食上的困難造成營養不良。甚至有些老年患者連喝水都會嗆到,因而減少喝水,造成脫水狀況,這些對老年人都很危險。
吞咽功能主要和軟齶吞咽功能協調有關,受神經中樞控制,因此老年人要警惕是否存在腔梗。當然也不需要過度緊張,腔梗不等同於腦梗,是極細微的小血管閉塞,症狀比較輕,但需要積極干預治療,防止病情進一步加重。
有些中老年人在患腦血管疾病以及腦外傷後,影響到迷走神經、舌咽神經和面神經,使得吞咽發生困難。因此,患有腦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和長期卧床的病人最容易出現吞咽困難的現象。沒有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史者發生腦出血,往往易誤診,容易被忽視腦中風的發生。
三、吃飯喝水嗆咳如何預防
介紹幾點飲水及進食時的注意事項,能夠有效幫助老人順利進食飲水,避免或減少嗆咳發生。
切口杯餵食工具
1、吞咽障礙患者飲水時注意事項
不能使用吸水管,因為吸水管飲水需要比較復雜的口腔功能;
如果用杯子飲水,杯中的水至少應保留半杯,因為水過少時患者需要低頭飲水的體位會增加誤吸的危險。
2、吞咽障礙患者進食時的注意事項
給予半座卧位,呈30―60度,不能坐超時可給予健側卧位;
選擇軟質,半流或糊狀的粘稠食物;
少量多餐,每次進食量為300毫升;
如有食物滯留於口內,要用舌的運動將食物後送以利吞咽;
提供充足的進餐時間,進食後保留原體位30分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