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老年人 > 宮廷老人參怎麼鑒定

宮廷老人參怎麼鑒定

發布時間:2025-10-19 08:16:49

① 關於人參!

聞名遐邇的補益葯——人參
人參是具有世界影響的名貴葯材,是聞名遐邇的滋補珍品。人參作為補益中葯,在我國的應用最少有二千多年的歷史,並為我國歷代中醫學家所推崇。我國首部葯學典籍《神農本草經》中就記載人參具有「補五臟,安精神,定魂魄,止驚悸,除邪氣,明目,開心益智,久服輕身延年」的功效。

人參的性味歸經、功效與主治
人參味甘微苦,歸脾、肺、心經,有大補、補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的功效。中醫認為元氣是人體內最根本最重要的氣,元氣不足則機體虛弱,四肢無力,甚至虛脫休克。人參有大補元氣的作用,古人常用大劑量(30~50克)的人參治療氣虛休克的病人,取得很好的效果,故稱其有「起死回生」之效。中老年人體質虛弱,四肢無力,精神疲倦,心悸氣短,少氣懶言等症狀者,可以每日服l~2克人參滋補身體,可有較好的治療效果。人參歸脾、肺經,有補益脾肺之氣的作用。中醫認為脾主運化,負責消化吸收食物,並將食物中的精華轉化為氣血以供人體應用。肺主氣司呼吸,負責人體的呼吸和氣體交換。脾氣虛則運化失職,食物的消化吸收不佳,氣血生化不足,故出現食慾不振,腹部脹滿,體倦乏力等症狀;肺氣不足則氣短無力,甚至動則喘促。人參具有補脾益肺之功,治療中老年人的脾肺虛證有較好療效。

人參有生津止渴的作用,可以治療因高熱性疾病引起的多汗、口渴等症狀的氣津兩傷之證。人參還有治療消渴證的作用,中醫所謂的「消渴證」與現代醫學的糖尿病雖不能說完全相同,但亦有類似之處。現代醫學研究也證實,人參皂甙及人參多糖或糖肽類均有明顯的降血糖作用,有利於糖尿病的治療。 人參尚有安神益智的功效,單獨應用即有治療失眠多夢,驚悸健忘的效果。現代醫學研究證實,人參具有促進學習和記憶的作用。老年人服用人參制劑後可以明顯改善其記憶功能,與不服葯組相比有顯著差異。國外的一些學者也證實服用人參後能夠增強人的學習記憶和反應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和減少差錯。瑞典學者在考試前的一段時間內給部分學生服用人參,結果服用人參的學生考試成績明顯提高。腦力勞動者服用人參可以使人精力集中,思維清晰。大量的動物實驗也證明了人參可以明顯地提高動物的學習與記憶能力。

生曬參葯性為平,即葯性不熱也不寒,補益作用較平和,而紅參則葯性偏溫,補益功效較強,所以在治療或滋補時應注意有選擇性地應用。如治療元氣虛損,脾肺氣虛等證時應選擇紅參,因其補益作用較強,其葯性偏溫更適於補氣固脫之用。當津傷口渴,失眠健忘時應選擇葯性平和的生曬參。中老年人用於滋補時也應注意人參品種的選擇,當自己神疲乏力症狀較重,並有體虛怕冷的感覺時,應選用紅參;僅有神疲乏力症狀,無怕冷感覺時,應選用生曬參。
人參的現代醫學研究
現代醫學研究證實,人參所含的主要有效成分為人參皂苷,可分為三種類型,即人參二醇類皂苷、人參三醇類皂苷及以齊墩果酸為苷元的皂苷。其他化學成分還有人參多糖、多肽、黃酮、生物鹼、氨基酸、維生素、微量元素等。葯理學研究證實人參具有多方面葯理作用: 延緩衰老 人參能夠提高人體細胞的生長和增殖能力,並能延長細胞的壽命。人參能夠延長整體動物的壽命,並能改善衰老動物的機體狀傑。斌,扮奠臍器白勺衰老忡病理變化。 抗氧化 近年採的研究證實,人類和動物的衰老與許多疾病和體內自由基對機體各器官細胞的氧化損傷有關,故抗氧化被認為是延緩衰老的重要環節之一。人參可以抑制多種臟器的脂質過氧化,清除對人體有害的自由基,並能提高抗氧化酶的活性,減少自由基對機體組織的損傷。

提高老年人的適應能力 老年人衰老的重要表現是適應能力的下降,不能耐受外界環境的變化。如日常生活中不良事件的精神刺激、氣候的變寒或變熱、偏重的體力勞動等,對中青年人也許影響不大,但往往會讓老年人發生疾病。人參可提高老年人耐力,增強其適應能力。 增強免疫功能、抗腫瘤 人參具有調節免疫系統的作用,能夠增強免疫細胞的功能,提高機體抵抗疾病的能力。人參中所含多種皂苷、人參多糖等成分具有抗腫瘤作用,其作用機理主要與增強免疫功能有關。腫瘤患者放化療期間服用人參,不但可以增強放化療的效果,而且可以減少其毒副作用。

對內分泌系統和物質代謝的影響 人體內環境的穩定依賴兩大調節系統,即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人參除能調節神經系統外,還對內分泌系統有較好的調節作用。人參能夠延緩衰老引起的內分泌功能的減退和物質代謝的降低,能夠增強機體的活力。 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 人參有強心作用,能夠增強心肌收縮力,增加心輸出量和冠脈血流量,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性損傷和保護心肌。人參還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和改善血液流變學指標等作用。

促進血液生成 人參能夠促進骨髓的造血功能,促進骨髓蛋白質及核酸等的合成,增加血液中紅細胞、白細胞及其他有核細胞的數量。臨床研究也觀察到人參對治療貧血和再生障礙性貧血有較好療效,能夠提高患者血液中紅細胞、血小板的數量,血紅素含量明顯槔高。 降血脂和抗動脈粥樣硬化 人參有降低血液中總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的作用。國外的一些學者的研究證實,人參降低血膽固醇的作用與其抑制胃腸道對膽固醇的吸收、提高膽固醇由膽汁排入糞便的速度及清除血漿中膽固醇的速度等有關。人參降低血脂的作用還可以有效地防治脂肪肝和動脈粥樣硬化。
人參的應用
人參用於治病常用量為5~10克,但作為養生保健應用時用量宜小,一般為l~2克,只有長期服用方可取得較好的強身健體、延緩衰老的作用。
人參的服用方法
人參在國內被稱為「延年益壽」之珍品,在國外被稱為「萬靈葯物」,可見其養生保健的功效已得到國內外學者的承認。但特別需要提醒的是,人參用於治療疾病時的劑量可以大些,當治療休克病人時,最大劑量可用至30~50克。如獨參湯用於治療氣虛欲脫之證,有拯危救脫之功效,但是用於養生保健方面,則宜小劑量長期服用。臨床觀察證實,長期堅持每日服用1~2克人參,確實有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和延年益壽的效果。以下為用於養生保健的長期小劑量服用人參的幾種方法:

噙化服「將人參薄片或參須段直接放入口中,如糖慢慢含化,待無參味時嚼服。此方法為清代宮廷服用人參的常用方法,如乾隆皇帝經常噙化人參,壽臻八十九歲,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
泡茶服:將人參切為薄片或將參須切為小段,用開水沖泡代茶飲服,待多次沖泡參味變淡後,將參渣嚼。
(所謂泡茶服,是指將人參片或參須採用日常泡茶的方法浸泡,然後如喝茶慢慢飲用,而不是將人參與茶共同泡服,切記!)
浸酒服: 最好用全須生曬參或鮮參放入白酒中,浸泡一月後,待酒中有明顯參味時再適量服用。可隨服隨加入新酒,待參味淡時,將參取出蒸服。
嚼服:將薄片人參或參須段放入口中細細咀嚼,連渣一起咽下。
吞服:將人參乾燥研成細粉,裝入膠囊,用溫開水送下。
最佳方法:噙化服
人參的葯膳方
——中老年人氣虛血淤型冠心病,有胸悶或心前區痛、心慌氣短,體倦乏力等症狀者,每日服用紅參3克,醋制元胡l克,三七l克,有益氣強心、活血止痛的功效。服用方法:將3味中葯磨為極細粉,每日3次分早中晚用溫開水或溫黃酒沖服。
——中老年人糖尿病軀體虛弱,神疲乏力,手足發冷,口渴多飲等症狀者,每日服用紅參3克,麥冬5克,生地5克,有益氣降糖、生津止渴的功效。服用方法:將3味中葯用清水浸泡30—60分鍾後,煎煮3次,每次用文火煮沸30分鍾,將3次煎煮的葯液合並,代茶飲用。

——脾胃虛弱所致的消化不良,食慾不振,四肢無力,大便溏泄等症狀者,可服用紅參5克,白術l0克,茯苓l0克,甘草3克,生薑l克,大棗7枚,有益氣補中,健脾養胃的功效。將諸葯用清水浸泡後煎煮2次,分早中晚3次飯前服用。
——高血脂症患者,有精神疲倦,四肢無力,頭暈耳鳴等症狀者,每日服用生曬參3克,玉竹5克,山楂5克,有滋補氣陰,健脾降脂的功效。服用方法同上。


——神經衰弱患者,有精神萎靡,全身無力,失眠多夢,心慌氣短等症狀者,服用生曬參5克,五味子5克,大棗l0枚,有益氣安神的功效。服用方法同前。
——癌症患者放化療後,有軀體虛弱,神疲乏力,食慾不振,口燥咽乾等症狀者,服用生曬參3克,生地5克,麥冬5克,五味子3克,大棗l0枚。服用方法同前。
注意事項及保存知識
注意事項 ——人參作為補益葯使用時用量宜小,每日1~2克。體質虛弱較嚴重者可適當增加用量,但亦不可超過3克。如希望加大用量時,需在中醫師的指導下服用。美國發現當長期大量服用人參時,則出現興奮、失眠、血壓升高等症狀,被稱為「人參濫用綜合症」。尚有因大量服用人參而致盲、致死的報道,所以人參用於滋補而長期服用時其劑量不可過大。 ——要堅持小量長服的原則,方能有補益效果。筆者曾見有人將大段人參根泡水,連服三五天。需知如此服用如同用大量茶葉泡茶,開始葯物成分太濃,後來太淡,葯力服用不均,而且人參體積過大則有效成分不能全部溶出,浪費可惜。且連服數日,時間太長,葯物容易變質,非但無益反而有害,服用者當注意。

——當患急性病(如外感、急性傳染性疾病等)或發熱時不可服用人參。 ——個別對人參不能耐受或過敏者不可服用。 ——服用人參時要忌服蘿卜、濃茶,以免減弱人參的作用。 ——要根據自己的體質選用不同的人參品種,必要時可請中醫師指導。 冬季是吃人參的好季節。 人參雖是百補之王:「功參天地」,卻非百無禁忌,更不能因為它大補元氣而服用過量而產生人參綜合症。

a 有強烈過敏體質的人,若服參後出現皮疹,則不可服用。有化膿性發炎時更不可服用。 b 高血壓病人屬肝陽上亢者,服後易引起腦血管意外,但虛寒的高血壓病者可用人參,不過用量宜少,當收縮壓>180mmHg時,無論哪一型病者均不宜服用人參。 c 感冒發熱時一般不宜服用。因發燒時心悸劇烈,服用人參會提高血循環使心悸,更甚而使病情加重。 d 因突然氣壅而得的喘證,或因燥熱引起的咽喉乾燥,一時沖動引發的吐血、鼻衄等病都忌用人參。 e 濕熱壅滯導致的浮腫,服參後浮腫更甚(因人參有抗利尿作用),腎功能不全伴尿少者亦慎用。 f 失眠、煩燥孱實證者不宜用,否則睡眠更差。 g 凡氣盛、身熱、脈滑實有力,大小便不通而實熱者均忌用人參。

不同種類的人參其作用機理也不一樣。一般來說,西洋參葯性屬涼性,一般用於熱證,如血壓增高、便秘等。而人參性溫,適用於寒證。其中生曬參為清補之品,主要用於氣陰兩虛的證候和症狀。 人參性甘,微苦,微溫。歸心,肺,脾經。 本品為大補元氣之葯。治療氣虛欲脫,脈微欲絕之重危癥候的要葯。 功效:大補元氣,氣虛欲脫,脈微欲絕,兼見四肢逆冷,陽氣衰微;或者兼見汗多口渴,氣陰兩傷;肺氣虛弱證。補脾益肺,治療脾肺兩虛證;肺腎兩虛證;脾氣虛弱證。生津,可以治療熱病氣精兩傷證,消渴證。還可安神,治療氣血虧虛,心悸失眠。
保存知識
人參含有一定的糖質成分,所以春季易泛潮發霉、夏季易被蟲蛀,故應經常檢查。平時人參應放陰涼乾燥處密封保存,一旦發現吸潮霉變、蟲蛀,立即烘烤或晾曬。也可將大米用火炒乾燥待涼後(有乾燥劑效果)與人參一起放入玻璃瓶中保存,可保持較長時間不變質。
怎樣區別人參的好壞
人參是很珍貴的一味葯材,市場上的人參種類很多,質量各異,學會一點鑒別知識是有必要的。在人參中只有野山參是珍貴葯材,生長年限由幾十年到百餘年不等,價格昂貴。由於山參產量稀少,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現象時有發生,所以應注意鑒別。要想鑒別好山參,必須掌握好以下要點:既要看清「五形」,又要識別「六體」。

1.五形是指須、蘆、皮、紋、體
(1)須:長條須,老而韌,清疏而長,其上綴有小米粒狀的小疙瘩稱之謂「珍珠點」。色白而嫩脆(俗稱水須)者,則不是純野山參。
(2)蘆:蘆較長,分為二節蘆、三節蘆、線蘆、雁脖蘆。二節蘆——有馬牙蘆和圓蘆者。三節蘆——有馬牙蘆、圓蘆和堆花蘆。所謂馬牙蘆,是根莖上的莖痕明顯,形如馬牙狀,多在根莖上段。所謂圓蘆,是根莖上的莖痕因年久而長平,形如圓柱狀。所謂雁脖蘆,是根莖細長,稍彎曲,如雁脖狀。所謂線蘆,是因年限久遠,根莖上的蘆碗長平,根莖又細又長。
(3)皮:老皮,黃褐色,質地緊密有光澤。皮嫩而白者,則不是純山參。
(4)紋:在毛根上端肩膀頭處,有細密而深的螺絲狀橫紋。橫紋粗糙,浮淺而不連貫者則不是純山參。
(5)體:系指毛根。

六體是指靈、笨、老、嫩、橫、順
(1)靈:指人參體態玲瓏,樣子好看,體腿明顯可分,腿多具兩個,且分叉角度大。按形態分為「菱角體」和「疙瘩體」。
(2)笨:指人參根形挺直,體態笨拙而不美觀,即使有兩腿,兩者粗細或長短也不勻稱。
(3)老:山參皮老,色黃褐,橫紋細密而結實。皮嫩色白者不是純山參。
(4)嫩:皮色嫩白,橫紋粗糙浮淺,須根嫩脆色白易折斷者,則不是純山參。
(5)橫:指人參根粗短,兩條腿多向旁伸展者,多為野山參。
(6)順:指人參根順理且直,單腿或雙腿並攏者,多不是野山參。
五加科植物家族的雙子星座——西洋參與刺五加
西洋參與人參同屬五加科植物,因產於美國、加拿大及法國,故名西洋參。原野生西洋參分布於北緯30~47度、西經67~125度的山地森林中,生長在海拔2000米左右的海洋性氣候丘陵地帶,主要產於北美加拿大南部的蒙特利爾山區和美國北部、東北部等地區。由於野生西洋參被掠奪性採挖得瀕於滅絕,所以,人們開始試種西洋參並獲得成功,隨後進行大面積栽培,其中以美國的威斯康辛州出產的西洋參數量為最多。
西洋參的發覡
西洋參與人參同屬五加科植物,因產於美國、加拿大及法國,故名西洋參。原野生西洋參分布於北緯30~47度、西經67~125度的山地森林中,生長在海拔2000米左右的海洋性氣候丘陵地帶,主要產於北美加拿大南部的蒙特利爾山區和美國北部、東北部等地區。由於野生西洋參被掠奪性採挖得瀕於滅絕,所以,人們開始試種西洋參並獲得成功,隨後進行大面積栽培,其中以美國的威斯康辛州出產的西洋參數量為最多。

據傳,清康熙年間,法蘭西的牧師雅圖斯來到中國,發現皇家貴族及一些有錢有勢的人經常服用一種叫人參的植物根來滋補身體。於是,他對這種長有人體形狀根的植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雅圖斯仔細地考察了人參的植物形態特徵、生長區域、生存條件以及臨床應用,並以韃靼植物為題將人參的情況及附圖在英國皇家協會上發表。由於當時的西方文明發展較快,植物學與地理學知識已較豐富,所以論文發表後,引起在加拿大蒙特利爾地區工作的法國傳教士法朗士·拉費多的注意,他推想在北美有著與人參生長環境相類似的經緯度地區,也有著相類似的地理結構與生長條件,所以也應該也生長著類似的植物。於是,他便請當地的印第安人幫助尋找。功夫不負苦心人,經過認真地考察尋找,終於發現一種與中國的人參相似植物,經鑒定後證實同為五加科植物,故名西洋參。此後,中國和東南亞地區開始輸入,並借用美國國旗的圖案作為商標,所以又有「花旗參」之稱。西洋參故事的真偽沒有必要去進行考證,但西洋參確實是在1716年(清.康熙年間)在加拿大的魁北克省首次發現的,以後在美國的北方地區也發現有同種植物。在我國清朝時期的中醫葯學家吳儀洛於1757年所著的《本草從新》和趙學敏l765年所著的《本草綱目拾遺》中已有關於西洋參的記載。如《本草綱目拾遺》就記載,西洋參有「補肺降火,生津液,除煩倦」等功效。以此推算,大約在清朝乾隆年問,西洋參已逐漸為國人所接受。清代的宮廷醫案中,也有關於應用西洋參的記錄,如光緒21年前後,慈禧太後患有慢性腹瀉,宮中的太醫為其診治時,為了防止人參葯性之溫燥,將方劑中的人參改用西洋參。
西洋參的品種與名種
西洋參也分野生及種植兩種,但野生西洋參極少,市場很難見到,我們見到的均為種植的西洋參。
近年來,我國的北京、河北、東北、山東、陝西及福建等地區引種西洋參獲得成功,並大量進入市場。我國部分地區所產的西洋參總皂苷含量甚至高於進口西洋參。
國產西洋參和進口西洋參根據其加工方法分為「原皮西洋參」和「粉光西洋參」兩種。將生長期4年以上,於秋季採挖的西洋參洗凈,進行曬干或烘乾,外皮為土黃色,並有細密色黑的橫紋者,稱「原皮西洋參」;將採挖的西洋參去除分枝、須根,曬干後,再噴水濕潤,撞去外皮,用硫磺熏制後,曬干,其色白而起粉者,稱「粉光西洋參」。
西洋參的質量鑒別
西洋參的種植期一般認為以5~7年為最佳,但近年來對西洋參的需求增加,一般在4年即可採挖。有研究資料表明低於4年者其質量較差。
粒頭西洋參為質量最佳者,其特點為主根較短,呈圓疙瘩狀,長約2~4厘米,直徑約l.5——2.5厘米,肩部及下部有分岔較大的切口,是切去側根的痕跡
短枝西洋參較次於粒頭西洋參,其特點為主根短粗,肩部及中段豐滿脹起呈泡狀,長約2.5~5厘米,直徑1.5~2.5厘米,下端迅速收純。
中枝西洋參主根圓柱形,單枝,順直,長約5~7厘米,尾端有細根的切口。
長枝西洋參主根圓錐形,單枝,順直,長約7~9厘米,直徑0.8~1.5厘米。
總之,從外形上衡量西洋參質量的優劣,以根部呈圓形短粗者為佳,細長者為較差。從質地上衡量,西洋參體較硬者為佳,較軟者次之。

西洋參的性味歸經、功效與主冶
西洋參味苦、微甘,性寒,入心、肺、腎經。西洋參具有補氣養陰,清肺火,生津液的作用,善治肺。腎陰虛之證。肺腎陰虛,使之虛火旺盛,肺失清肅,臨床表現有咳嗽虛喘,痰少或痰中帶血,煩倦口渴,口燥咽乾等症狀,可用西洋參與麥冬、阿膠、知母等同用,養陰清肺化痰,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有些外感高熱性疾病或長期的慢性疾病,可以損傷人體的正氣和陰液,造成氣陰兩虛證,表現為精神萎靡,肢體無力,頭暈目眩,口燥咽干,食慾不振,手足心熱,較重者有腰膝酸軟,午後潮熱等,可用西洋參與生地、麥冬、五味子等同用進行治療。西洋參養陰生津作用較好,單用即可治療津液虧虛所致口乾舌燥等症狀,如與滋陰生津的中葯共用效果更佳。
西洋參的現代醫學研究
現代研究證實西洋參的化學成分主要為人參皂苷,以及有機酸類、糖類、氨基酸、維生素以及量微量元素等。西洋參的葯理學研究證實具有多方面的作用。
1、對中樞神經系統的調節作用 西洋參因人參皂苷Rb1含量高於人參,所以對中樞神經系統的抑製作用較強,對大腦皮層具有鎮靜安定作用,並對生命中樞有保護作用。
2、益智作用 動物實驗證實,西洋參有促進幼鼠身體及腦神經細胞發育的作用,並能改善動物的學習記憶功能。
3、提高機體適應能力 人參屬植物均具有增強機體適應能力的功效,使機體對抗不良生活環境的能力提高。西洋參也能增強機體抵抗各種惡劣條件的能力。
·4、對內分泌及代謝功能的影響 西洋參有促進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增加肝臟RNA的量,降低血脂水平和血清脂質過氧化物的含量,及提高過氧物酶的活性等作用。
5、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 西洋參有明顯增加心肌血流量,改善心肌缺血性變化,減輕心肌的壞死程度,減少梗塞范圍,降低心肌耗氧量和糾正心律失常等作用。
6、·增強免疫功能 西洋參是免疫增強劑,有促進T淋巴細胞和B細胞的增殖,增強體內自然殺傷性細胞的活性,提高抗體水平等作用,在抗衰老、抗腫瘤等方面有一定的功效。
西洋參與人參的異同
西洋參與人參的相同點
(1)西洋參與人參同屬五加科植物,葯用部位主要是其乾燥根。(2)兩者同為補氣葯,均有治療全身無力,精神疲憊,心慌氣短,懶於言語,食慾不振等氣虛證的作用。(3)現代醫學研究證實,兩者所含的主要有效成分均為人參皂甙,其他化學成分也基本相似。(4)葯理學實驗證實,兩者在對心血管系統、內分泌系統和機體代謝的影響基本相同。

西洋參與人參的不同點
(1)人參(特別是紅參)葯性偏於溫熱,補益作用優於西洋參,特別適用於倦怠乏力,怕冷,手腳發涼等氣陽兩虛證患者。而西洋參葯性寒,除補益作用外尚有清火作用,較適用於體倦無力,陰虛有熱的氣陰兩虛證。
(2)西洋參葯性寒涼,適用於春夏季氣候較為炎熱的季節,人參偏於溫熱,適用於秋冬季氣候較寒冷的季節。
(3)人參不能用於外感或發熱等疾病,而西洋參則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適當應用。
(4)凡有氣虛有熱的患者及不適用人參者,可用西洋參代替。(5)西洋參與人參所含的人參皂苷種類和含量有一定差異,所以在葯理作用上也不完全相同,如人參對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是以興奮為主,而西洋參以抑制為主。
(6)葯理學實驗資料表明,西洋參在抗缺氧、抗低溫等應激刺激方面優於人參,而人參在抗疲勞、增強免疫功能方面優於西洋參。
西洋參的應用及服用方法
西洋參各種品牌的加工製品較多,但從劑型上講主要分為參片及粉劑膠囊兩大類。西洋參治療用量為3~6克,養生保健用量為l~2克。介紹幾種服用方法: ——中老年人身體虛弱,精神倦怠,四肢無力,食慾不振,失眠多夢,心悸氣短等,每日服用西洋參1~2克,可將市售的西洋參薄片直接放入口中噙化,待無參味時嚼碎吞下;或將西洋參薄片用開水浸泡,代茶飲;或將市售西洋參膠囊用溫水送服。 ——氣虛血淤型冠心病患者,有胸悶或心前區悶痛,心悸氣短,神疲乏力等症狀者,每日服用西洋參3克,三七粉1克,有益氣補虛,活血化淤的功效。服用方法:將西洋參片用清水煎煮40分鍾,將葯液分為2份,三七粉也分為2份,用西洋參葯液沖服三七粉,早晚各1次,並將參片嚼服。

——肺陰虧損的患者,有乾咳久治不愈,口燥Ⅱ因干,氣短乏力,消瘦等症狀者,每日服用西洋參5克,銀耳3克,麥冬l0克,紅棗20枚,有滋陰潤肺,益氣生津的功效。服用方法:將銀耳用清水泡發後,去掉雜質;麥冬洗凈後,切碎;紅棗洗凈後,切開,然後將四味葯共放入大碗中,加水適量,放入蒸屜中蒸l小時以上,加紅糖少許調味,分早中晚3次服用,並將西洋參、銀耳、紅棗吃掉。 ——肝腎陰虛不足的患者,有體倦乏力,頭暈目眩,腰膝酸軟,視物不清等症狀者,每日用西洋參3克,枸杞子15克,大棗l0枚,大米l00克,有滋補肝腎,益氣補陰的功效。服用方法,將枸杞子與大棗洗凈,切碎,同西洋參、大米共煮為粥,每晚服。 ——糖尿病患者,有身體虛弱,腰膝酸軟,口燥咽干,口渴多飲等病症者,每日服用西洋參5克,枸杞子10克,生地5克,葛根5克,有滋補肝腎,生津止渴的功效。將以上諸葯用清水浸泡30分鍾後,煎煮3次,合並葯液後,代茶飲。 ——癌症患者放化療以後體質衰弱,食慾不振,五心煩熱,口燥Ⅱ因乾等,每日服用西洋參5克,黃芪20克,麥冬l0克,香菇10克,大棗l0枚,雞肉l00克,有益氣養陰,生津止渴的功效。將以上諸葯及雞肉共煮l小時,食肉喝湯。 注意事項及保存知識與人參相似,所不同者西洋參可用於氣虛發熱,陰虛火旺的患者。

閱讀全文

與宮廷老人參怎麼鑒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河南農村養老金認證什麼時候開始 瀏覽:461
微樂養生能量墊哪裡能買到 瀏覽:547
不被社會拋棄是最大的孝順 瀏覽:458
孝順還生順子 瀏覽:195
勤快孝順善良女友 瀏覽:644
敬老院工作心得體會 瀏覽:244
讓我多幫幫你老人家 瀏覽:766
農村每年交300的養老怎麼查 瀏覽:108
老年人突然頭疼頭暈吃什麼葯 瀏覽:753
廣德農民基礎養老金是多少 瀏覽:725
婁底社保退休待遇 瀏覽:284
烏拉那拉皇後和孝敬憲皇後 瀏覽:911
四川省18年養老金調整方案四川 瀏覽:739
60歲生日過不過 瀏覽:216
2018河北農村居民養老保險 瀏覽:580
父母工作單位務工是什麼意思 瀏覽:726
敬老院文化建設標准 瀏覽:59
伊川養老金增加了多少元 瀏覽:611
老年大學通用課程教學大綱 瀏覽:779
70歲健身塗口紅 瀏覽: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