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老年人護理的目標是什麼
老年人護理的目標是全面關注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提升生活質量,確保其在晚年能夠得到妥善的照顧。具體來說,這一目標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保持身心健康:
預防與治療疾病:
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創造舒適生活環境:
關注心理健康:
綜上所述,老年人護理的目標是通過全面的護理措施,確保老年人在晚年能夠享受到高質量的生活,實現其晚年生活的尊嚴與幸福。
❷ 老年護理目標和原則
1.心理護理:老年人容易感到孤獨和無助,所以護理人員應給予老年人更多的關心和幫助。
2.做好安全護理:對老年人進行用葯安全和患者自身安全。
3.做好飲食指導:老年患者常常患有糖尿病,高血壓,骨質疏鬆、慢性支氣管炎等,護理人員應指導患者合理飲食,養成良好飲食習慣。
4.做好基礎護理:護理員應認真履行護理分級制度,按照規定為患者做好基礎護理。
5.做好患者的病情觀察:老年人患者在治療期間護理員要多巡視病房,多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多與患者交流,及時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匯報醫生。
6.護理操作過程中輕柔,避免粗暴。
【失能老人護理的五大原則】
1.非禮勿視非美德:失能老人的日常生活需要他人協助或完全依賴他人,其中也就包括清洗會陰,更換紙尿褲,人工取便等十分隱私的護理,所以,我們不應該為了尊重老人所謂的隱私,遵從所謂的「非禮勿視」而選擇不給老人進行這些隱私部位的護理。
2.要拘小節,斤斤計較:失能老人的護理是一件要拘小節,斤斤計較的事情,要密切關注老人生理和心理上的細微變化,不放過隱藏的小部位,減少潛伏著的對老人不利的因素。
3.有所不為:失能老人很大程度上只是行動上的受限,特別是中輕度失能老人,他們的頭腦和意識還很清楚,在護理過程中,我們要考慮到老人的想法和感受,警言慎行,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
4.過猶不及,和而不同:所有的失能老人都有一個共性,就是行動受到限制,但每個失能老人的具體情況以及失能的程度不盡相同。護理過程應遵循「和而不同」的理念,有所差別和選擇性地進行科學護理。
5.借力省力:護理工作需要耗費體力,在護理過程中,我們要學會用巧力,學會借力,讓護理員省力又能讓老人舒服。
【痴呆老人的日常護理方法】
1.記住他是誰:要記得老人的喜好和習慣,他自己記不清的事情可以通過照片、日記等幫助他回憶。
2.保持微笑:微笑有強大的感染力,真心微笑可以讓對方感到快樂。
3.放慢速度:與老人說話語速要慢、語氣應輕松;老人做事時多給他點時間,不要催促。
4.幫他記住家人:老年痴呆症病人時常連自己的家人都認不出來,這時需要老照片、視頻等影像資料的一點幫助。
5.清晰地溝通:與老人溝通盡量簡潔、明確,信息量別太大。
6.如果他發火了,就退後一步:這樣可以給對方留出空間,也避免自己被誤傷。同時,應積極找出老人發火的原因。
7.保持安靜:家中保持安靜,不要帶老人去人多、嘈雜的地方,否則不僅會互相聽不清對方講話,也容易使老人情緒失控。
8.不要爭論:尊重老人的行為和言談,即使意見有分歧也無需爭出對錯。
9.參與和鼓勵:帶老人去參加一些有趣、有意義的活動,感謝他的支持和陪伴,並對他的參與表示感激。
10.分散注意力:帶他去公園等輕松愉快的場所,與他閑聊來分散老人的注意力。
11.與他人交流:建議多與家庭情況類似的人們交流,互相分享經驗教訓。
12.警惕突然的變化:隨時觀察老人是否有突然的變化,如發燒、脫水、疼痛、感染等,必要時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