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不工作的全職媽媽買社保嗎
不工作的全職媽媽買社保嗎?
這個當然可以買了。正因為沒有工作,所以才更應該要買。這樣才能對以後的老年生活,有一個基本的保障。
可以以靈活就業人員身份繳納。如果你的經濟條件允許,手頭經濟比皮御較寬裕,那麼可以按高檔搞繳納,高檔大概一年是3萬左右。中檔大概是15000左右。低檔是一年8000左右。目前的政策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所以我們盡可能的多繳納長繳納,這樣我們的退休金就會多一些。
不僅要繳納養老保險,而且還要盡可能的繳納醫療保險。這樣到時候,看病就醫的時候,可以報銷很大一部分。可以減輕我們的醫療負擔。不管是養老和醫療,盡可能的繳納職工養老保險和職工醫療保險。這樣以後的退休金多一些,報銷的比例也多一些。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廳穗,請您點贊,加關注,謝謝。燃伏岩
㈡ 我是全職媽媽,我怎樣交養老金等社保問題
個人繳納社保有三種方式,一是通過單位或社保平台代繳,二是以自由職業者身份繳納社會保險。詳情如下:
個人以自由職業者身份繳納社會保險:按照規定的繳費基數(當地有差異),按一定比例繳納,各地規定不同,一般養老保險在18--28%的比例繳費,醫療保險一般按當地上年社會平均工資水平的6--10%繳費。條件:具有本市城鎮戶籍、符合參保條件
單位代繳:即單位與個人共同繳費,這樣,單位繳納一部分,個人繳納一部分,按照個人上年的月平均工資收入,按一定比例繳納。個人部分將按照個人的上年月平工資8%繳納養老保險,2%繳納醫療保險,0.5-1%繳納失業保險。
無工作、非本地居民繳納社保方式:社保平台代繳。本質跟職工社保是一樣的,可以享受五險的保障,只不過個人需要另外繳納公司部分的費用和平台服務費。選擇社保平台需要仔細審核社保代繳平台的資質。確保《營業執照》、《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勞務派遣經營許可證》三證齊全,以及了解平台規模服務等。
㈢ 我是寶媽怎麼交社保
(1)參加新農保的農村居民應當此逗按規定繳納養老保險費。繳費基本標准設為一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5個檔次,由參保人自行選擇其中一個檔次繳費。各地級以上市和縣(市、區)人民政府可根據本地實際增設繳費檔次。
(2)參保人原則上應按月繳費,也可以按季度或按年繳費,但一個自然年度內只能選擇同一種繳費方式和繳費標准。新農保制度實施時年滿45周歲的參保人,可躉繳若干年的養老保險費,但最長不超過15年。
3.社會捐助。
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通過政府褒獎、稅費優惠悄扒肆等措施,鼓勵社會各界捐款資助農村居民參保。
4.政府補貼。
(1)各級財政對參保人繳費給予補貼,補貼標准不低於每人每年30元。所需資金,珠江三角洲地區由市縣財政負擔,東西兩翼和粵北山區(含江門的恩平市、開平市和台山市,其中省財政對開平市和台山市按省財政對東西兩翼和粵北山區補助標準的70%給予補助,下同)由省、市、縣(市、區)三級財政負擔,其中省財政負擔部分按各級財政對參保人繳費補助最低標准(每人每年30元)的1/3安排,其餘部分由市、縣(市、區)財政各負擔一半。
(2)各級財政共同出資建立基礎養老金。根據國發〔2009〕32號文規定,中央財政按中央確定的基礎養老金標准(每人每月55元)的50%對我省給予補助(即補助每人每月275元)。其餘部分,珠江三角洲地區由市縣財政負擔;東西兩翼和粵北山區由省財政按中央確定的基礎養老金標準的25%給予補助(即補助每人 每月1375元),中央和省補助以外部分,由市、縣啟轎(市、區)財政各負擔一半。
總上所述:就是農村戶口上社保的途徑,而對於那些重度殘疾的農民可有統籌政府代繳部分或全部最低標準的養老保險費。
㈣ 獨生女帶小孩在家無收入,怎麼給父母養老
其實對於普通人來說,一個獨生子女在家裡面帶小孩有沒有收入,想要給父母養老簡直就是痴人說夢,畢竟我們都明白沒有工作就沒有收入,你再沒有工作的情況下又怎麼去給孩子一些撫養費,或者說給自己的生活帶來保障了。當然這並不是說就等於沒有辦法,其實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我們是可以通過變通,通過一些方式都能夠讓自己賺到錢的,所以我們來看看到底哪些方法才是最好的?
第一做網路直播。
自媒體工作者一點都不輕松,但是他沒有時間限制,你什麼時候想寫,什麼時候想做就可以,比如說寫文章寫這個,軟文寫成論文等等,只要你有才華,只要你有一定的閱讀量,只要你寫的東西有人看,別人喜歡看,那麼就能夠賺取一定的流量費。
㈤ 靈活就業者,怎麼解決養老問題
第一,城市積分落戶的限制。
隨著一、二線大城市落戶政策的收緊,導致一、二線城市的戶口越來越難落戶,但是還完全沒有收緊落戶的口子。很多在這些城市工作的朋友,有想未來落戶這些城市就只能通過積分落戶來實現。
而各大城市現行的落戶政策中,全都採用積分落戶政策。該落戶政策中,除了落戶人員自身所需要具備的學歷、資格證書條件外,那麼在希望落戶城市所繳納社保的年限就成為了最終的衡量標准。
而認定社保的條件是必須在該城市有穩定且固定的工作單位來計算,為此如果是按靈活就業人員身份所繳納的社保,是不能被認定其繳費年限的。所以想通過靈活就業人員的身份繳納社保來達到落戶是沒有希望的。
第二,失業金領取資格的限制。
靈活就業人員,因為其購買社保的特殊性,為此在繳納過程中,只購買了養老保險與醫療保險,並沒有購買失業金,因為他們也談不上失業,本來就是靈活就業人員的身份,所以當自己真的存在失業的情況下,他們也沒有申領失業金的資格。
第三,生育保險報銷的限制。
靈活就業人員所購買的社保中,只有養老保險與醫療保險,沒有其它險種,為此當自家需要用到生育有保險時,是無法享受生育保險政策的。
第四,隨遷子女入學的限制
各大城市隨著外來人口的增多,以及各大城市教育資源配置的完善,為此很多在城市務工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夠享受到城市教育的紅利,而且子女在父母身邊接受義務教育更能促進學習與輔導。
但是各大城市面對日益膨脹的教育需求,為能有效的管理或限制人員的無節制增加,為此教育部門對有接受義務教育需求的學齡兒童父母資格進行鑒別,而鑒別的最好手段就是在所需求城市是否具備穩定的工作,是否有購買一定時限的社保以作區別。
為此就出現我在此文前中所講述的鄰居夫妻所面臨的窘態,因為自己是通過靈活就業人員身份購買的社保,並沒有穩定的工作或工作單位,為此不具備在所居住城市,讓自己的小孩接受義務教育的資格。
社保實在太重要了關乎自己現在的生活和退休以後的生活,所以靈活就業人員繳納多少養老保險合適呢?要不要交醫保呢?
養老保險功能是解決基礎養老問題,在參保人因為年齡原因無法勞動後,對其基本生活的物質保障;
醫療保險功能是解決看病住院的費用報銷問題,是對參保人生病時的保障;
醫療和養老是保障了參保人的不同方面,都很重要,所以不存在是否劃算的問題,有條件的話最好都要繳納。
靈活就業人員只交養老保險,不繳醫療保險,劃算嗎?
如果單從繳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