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服務 > 養老金早繳和晚繳哪個更劃算

養老金早繳和晚繳哪個更劃算

發布時間:2022-06-02 23:36:33

① 社保 早交與晚交的區別

社保的醫療是和社保的養老是一起交的。如果不做養老保險那也不能做醫療保險,而且社保的基數是不確定的。只能是一年比一年交的多,不是交夠十五年就可以領養老金,是最少十五年且已經到了規定的退休年齡才可以領取養老金。,早交,個人賬戶資金就多,領取養老金的公式是。個人賬戶的資金÷138(60歲退休)加上當年度平均工資的20%或30%(以繳費年限)交幾年就乘上百分之幾。

② 養老保險早交和晚交有何區別

養老保險早交和晚交的區別主要有以下兩點:

體現在年齡上。養老保險有個最低繳費年限15年,如果遲交了,那麼到了養老的年齡的話需要補滿15年的費用,不劃算。

體現在費用上。只要社保穩定,消費不斷上漲,工資不斷上漲的情況下,社保會越交越高,越遲交,交費會越高。

(2)養老金早繳和晚繳哪個更劃算擴展閱讀

繳費年限的漏洞

現實中,15年年限「硬體」設置可謂「漏洞」重重:其一,違背了社會保障宗旨。目前國家所倡導的養老保險基本宗旨是「低標准,廣覆蓋」,如果養老保險法硬性規定15年的最低繳費年限,達不到最低繳費年限的不能領取養老金,這不僅等於將已經納入保險的職工再排除出去,而且更與社會養老保障宗旨相違背。

其二,可能會給繳費人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譬如有的參保者就差一兩載就退休了,繳不足法定的年限;也有的參保者因失業或者不可抗力的因素,中斷了繳費。等等。像類似情況倘若出現,最後只能退回個人賬戶中的錢。

現在大多養老保險費費率是單位繳20%,個人繳8%,其餘政府補助,而記入個人賬戶的僅為8%。如果繳費不滿15年,對個人來說不但不合算,而且會丟掉一筆可觀的養老錢。

此外,也會加劇弱勢群體貧困程度。倘若國家嚴格執行最低繳費15年的規定,利益受損最嚴重的是困難群體。因為,從目前中斷繳費的情況來看,相當一部分是下崗失業人員,尤其像眼下的經濟危機時期,成千上萬的失業者都會因失去工作,讓原來的繳費年限作廢。

盡管按照此次審議草案,養老保險繳費方式更靈活,可以一次性全繳,也可以在間斷後繼續繳,但是,對於弱勢群體來講,15年的繳費「門票」,仍會覺得異常昂貴。

③ 養老保險早交和遲交的區別

養老保險早買和遲買的區別是養老保險累計繳納滿15年,退休後就可以領取養老金,也就是買夠15年越早,等待領取養老金的時間越長,因為繳納的養老金有一定的利息,到時候領取的也就多點。
養老金計算公式: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20%(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按15%)+個人賬戶本息和÷120+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1997年底前繳費年限×1.4%。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④ 假如同樣交15年,養老保險先交和後交哪個劃算,退休拿的錢一樣多嗎

您好!您說的這個問題沒有劃算與不劃算之說。養老保險都是版現在交的時間越長,交權的越多,將來領的養老金也就越多。

但是,這里建議您還是早一點繳納養老保險比較好。
首先,如果20多歲就繳納的話,如果辭職,或者停繳幾年都沒有關系的,到時在辦理續交就可以了。而如果等到45歲再交的話,如果中間出現斷交,那麼可能就會延遲領取養老金的時間,或者是需要一次性補繳的。
其次,20多歲開始繳納,如果經濟條件允許,可以多交一些年限,那麼到時領導養老金就會更多一些。而45歲開始交,等到想要多交幾年,也不可以了。
最後是,至於您說的通貨膨脹,當年的社保費用是按去年平均工資來計算的,所以未來是平均工資會越來越高的,所以早交還是比較好的。

希望我的回答會對您有幫助!

⑤ 養老保險交的早好還是晚好,國家要求要交15年,早交多交可以嗎

「五險一金」講的是五種保險,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一金」指的是住房公積金。其中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險,這三種險是由企業和個人共同繳納的保費,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完全是由企業承擔的。個人不需要繳納。這里要注意的是「五險」是法定的,而「一金」不是法定的。「五險一金」的繳費比例是什麼?目前北京養老保險繳費比例:單位20%(其中17%劃入統籌基金,3%劃入個人帳戶),個人8%(全部劃入個人帳戶);醫療保險繳費比例:單位10%,個人2%+3元;失業保險繳費比例:單位1.5%,個人0.5%;工傷保險根據單位被劃分的行業范圍來確定它的工傷費率;生育保險繳費比例:單位0.8%,個人不交錢。公積金繳費比例: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選擇住房公積金繳費比例。但原則上最高繳費額不得超過北京市職工平均工資300%的10%。(統籌基金即:在養老保險制度從國家—單位制逐漸向國家—社會制轉變的過程中需要國家統籌,以解決經濟發展不平衡及人口老齡化等問題。(1)以企業繳費為主建立社會統籌基金;(2)由職工和企業繳費為主建立個人帳戶;(3)政府負擔養老保險基金的管理費用。這種社會統籌和個人帳戶相結合的半基金制有利於應付中國人口老齡化危機,逐漸分散舊制度到新制度的轉軌成本,逐步實現由企業養老保險制度到個人養老保險制度的轉變。)四險一金的繳納額度每個地區的規定都不同,基數是以工資總額為基數。有的企業在發放時有基本工資,有相關一些補貼,但有的企業在繳納時,只是基本工資,這是違反法律規定的。具體比例要向當地的勞動部門去咨詢。關於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和醫療保險的支取,是在法定允許的情況下才可以領取,是由設保登記部門來發放,比如「養老保險,要達到法定哪炅洳趴梢裕?б當O誠n金的領取也是要具備條件,比如你到戶口所在地的街道辦事處辦理失業證明,同時又辦了求職證,就是指你失業以後還必須有求職的意願,這樣的條件才可以領取。如果失業之後你不想工作,那麼就不能給你發保險金。另外,養老金和失業金是不能同時享受的。·試用期內是否享有保險?在試用期內也應該有享受保險,因為試用期是合同期的一個組成部分,它不是隔離在合同期之外的。所以在試用期內也應該上保險。另外,企業給員工上保險是一個法定的義務,不取決於當事人的意思或自願與否,即使員工表示不需要交保險也不行,而且商業保險不能替代社會保險。養老保險的享受待遇累計繳納養老保險15年以上,並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可以享受養老保險待遇:1、按月領取按規定計發的基本養老金,直至死亡。基本養老金的計算公式如下: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20%(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按15%)+個人賬戶本息和÷120+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1997年底前繳費年限×1.4%。2、死亡待遇。(1)喪葬費(2)一次性撫恤費(3)符合供養條件的直系親屬生活困難補助費,按月發放,直至供養直系親屬死亡。注意:養老保險應盡量連續繳納,根據有關文件規定,凡企業或被保險人間斷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失業人員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或按有關規定不繳費的人員除外),被保險人符合國家規定的養老條件,計算基本養老金時,其基礎性養老金的計算基數,按累計間斷的繳費時間逐年前推至相應年度上一年的本市職工平均工資計算(累計間斷的繳費時間,按每滿12個月為一個間斷繳費年度計算,不滿12個月不計算)舉例來說吧:如果你2020年退休,正常你的基礎養老金是2019年的社會平均工資×20%,但是如果你在退休之前養老保險中斷了30個月,就是中斷了2.5年,按2年算,你的基礎養老金就是2017年社會平均工資×20%醫療保險的享受待遇1、門、急診醫療費用在職職工年度內(1月1日-12月31日)符合基本醫療保險規定范圍的醫療費累計超過2000元以上部分;2、結算比例:合同期內派遣人員2000元以上部分報銷50%,個人自付50%;在一個年度內累計支付派遣人員門、急診報銷最高數額為2萬元。3、參保人員要妥善保管好在定點醫院就診的門診醫療單據(含大額以下部分的收據、處方底方等),作為醫療費用報銷憑證;4、三種特殊病的門診就醫:參保人員患惡性腫瘤放射治療和化學治療、腎透析、腎移植後服抗排異葯需在門診就醫時,由參保人就醫的二、三級定點醫院開據"疾病診斷證明",並填寫《北京市醫療保險特殊病種申報審批表》,報區醫保中心審批備案。這三種特殊病的門診就醫及取葯僅限在批准就診的定點醫院,不能到定點零售葯店購買。發生的醫療費符合門診特殊病規定范圍的,參照住院進行結算;5、住院醫療●住院押金:符合住院條件的參保人員,在收入住院時,醫院收取參保人員部分押金,押金數額由醫院根據病情按比例確定。如被派遣人員單位和參保人員未能按時足額繳納醫療保險費的,住院押金由派遣人員個人全額墊付;●結算周期:參保人員住院治療每90天為一個結算周期:不超過90天的,每次住院為一個結算周期;●惡性腫瘤患者門診放射治療和化學治療、腎透析、腎移植後服抗排異葯、患有精神病需常年住院的患者其發生的醫療費用每360天為一個結算周期;●參保人員在定點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的家庭病床治療發生的醫療費用,每90天為一個結算周期;●參保人員出院或階段治療結束時,需由派遣人員個人先與醫院結清應由派遣人員個人自費和自付的費用,應由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和大額醫療互助資金支付的醫療費用,由醫院向醫保中心申報審核、結算;●參保人員住院治療,符合基本醫療保險規定范圍的醫療費的結算,設定基本醫療統籌基金支付起付線和最高支付額;●起付線第一次住院為1300元,以後住院為650元,最高支付限額為5萬元;超過最高支付上限的(不含起付標准以下以及派遣人員個人負擔部分)大額醫療費用互助資金支付70%,派遣人員個人負擔30%。在一個年度內最高支付10萬元。住院費用的結算標准,在一個結算周期內按醫院等級和費用數額採取分段計算、累加支付的辦法。(各項比例有調整時,按新的標准執行)注意啊:非因公交通事故,醫保是免責的!失業保險享受待遇失業保險連續繳納一年以上,檔案退回街道後。可以在街道享受失業保險待遇。1.失業保險金:是指失業保險經辦機構按規定支付給符合條件的失業人員的基本生活費用,它是最主要的失業保險待遇。失業保險待遇根據北京市相關文件執行;2.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的醫療補助金:是指支付給失業人員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發生的醫療費用的補助。根據北京市有關政策法規執行;3.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死亡的失業人員的喪葬補助金和其供養的配偶、直系親屬的撫恤金按有關規定執行。工傷保險享受待遇在合同期內不幸發生意外,需向企業索取情況說明,並加蓋企業公章,盡快(最好在三個工作日內)申請工傷認定並需提供下列材料:1、初次治療診斷書或住院病歷;2、職業病診斷證明(原件、復印件各一份);3、交通事故需提供交通大隊的事故裁決書或交通部門的交通事故證明;4、身份證復印件;5、有效期內的勞動合同原件生育保險享受待遇可以報銷與生育有關費用報銷范圍包括,生育津貼、生育醫療費用、計劃生育手術醫療費用、國家和本市規定的其他與生育有關的費用。生育津貼按照女職工本人生育當月的繳費基數除以30再乘以產假天數計算。生育津貼為女職工產假期間的工資,生育津貼低於本人工資標準的,差額部分由企業補足。生育醫療費用包括女職工因懷孕、生育發生的醫療檢查費、接生費、手術費、住院費和葯品費。計劃生育手術醫療費用包括職工因計劃生育發生的醫療費用。現在要求,醫保繳夠20年,養老交夠15年才有資格領養老金和享受退休後的醫保報銷然後還有一點在網上查不出來的東西首先如果去非戶口所在地工作比如原戶口在北京而去深圳工作無論戶口是否轉過去深圳萬一將來不在深圳工作了那麼在深圳交的五險一金能否轉出來就很成問題因為現在全國五險一金這個東西沒有聯網只有北京市內的聯網了就是說如果你本來在北京的一家單位工作幾年後跳到另外的一個北京單位工作這樣五險一金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從其他省市跳的話轉的時候會很麻煩能不能轉還成問題關於前面提到的五險中的三險是企業和個人共同交納意思是這樣比如對於養老保險比如你的工資是2000那麼你個人要交納8%單位給交納15%(以上數據都是假設),這些錢都存到你的一個帳戶里等到你滿足了可以享受養老保險的時候才可以支取(具體條件見前面)然後考慮到上面一段寫的內容萬一要是轉不了的話那麼你的錢就白交了還取不出來所有企業和個人共同交納的部分都是這樣的住房公積金也是這樣比如按照工資乘以比例假如你每個月要交500單位給你交1000如果你跳槽了這些錢又不能轉那麼你每個月500就白交了也不能取出來——因為你不符合享受住房公積金的條件,只有到買房子的時候才能取出來那麼有人可能會問了那我如果不打算在剛開始工作的城市發展一輩子為了防止將來轉不出來五險一金我能不能不交納?答案是不能至少三險那部分是國家強制必須上的所以比較無奈另外關於五險一金上繳的基數就是拿你哪部分工資乘以那個百分比的問題是這樣的首先來看一下工資的構成基本工資+各項福利+獎金很多企業都是只按照基本工資上五險一金的因為如果按照三部分來算的話你個人上的多一些但是單位給你上的更多(企業和個人共同交納的五險一金都是個人交小頭單位交大頭)所以很多企業為了給自己省錢基數都是能少則少另外對於福利部分有很大貓膩這個大家將來在簽合同的時候一定要問!前面說過住房公積金也是企業和個人共同交納的但是企業給你交的那部分早晚也是你的(只要你將來買房的話是可以一次性取出來的)比如說你每個月按照比例交500單位可能給你貼1000雖然在你買房子之前這1500是取不出來的但理論上說那1000也是給你的那麼有的企業就會把那1000算做給你的福利其實不應該算的!!!!因為那1000是虛的是你在不買房子的時候就取不出來的所以大家在簽的時候要問清楚這福利裡面有沒有包括住房公積金小心啊小心!
介紹你到此網站上查看!什麼是養老保險養老保險是社會保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保險五大險種中最重要的險種之一。所謂養老保險(或養老保險制度)是國家和社會根據一定的法律和法規,為解決勞動者在達到國家規定的解除勞動義務的勞動年齡界限,或因年老喪失勞動能力退出勞動崗位後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這一概念主要包含以下三層含義:(1)養老保險是在法定范圍內的老年人完全或基本退出社會勞動生活後才自動發生作用的。這里所說的"完全",是以勞動者與生產資料的脫離為特徵的;所謂"基本",指的是參加生產活動已不成為主要社會生活內容。需強調說明的是,法定的年齡界限(各國有不同的標准)才是切實可行的衡量標准。(2)養老保險的目的是為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為其提供穩定可靠的生活來源。(3)養老保險是以社會保險為手段來達到保障的目的。養老保險是世界各國較普遍實行的一種社會保障制度。一般具有以下幾個特點:①由國家立法,強制實行,企業單位和個人都必須參加,符合養老條件的人,可向社會保險部門領取養老金;②養老保險費用來源,一般由國家、單位和個人三方或單位和個人雙方共同負擔,並實現廣泛的社會互濟;③養老保險具有社會性,影響很大,享受人多且時間較長,費用支出龐大,因此,必須設置專門機構,實行現代化、專業化、社會化的統一規劃和管理。來看一下今年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吧!根據《國務院關於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的規定,從2006年1月1日起,個人賬戶的規模統一由本人繳費工資的11%調整為8%,全部由個人繳費形成,單位繳費不再劃入個人賬戶。這意味著個人養老金計算有了新辦法。那麼,這種計發辦法的變化對職工影響大嗎?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有關負責人表示,這次計發辦法改革,是以參保繳費年限為基礎,以計發基數、計發比例和計發月數調整為重點,以建立參保繳費的激勵約束機制為出發點,以保障參保人員的養老保險權益為目標,採取「新人新制度、老人老辦法、中人逐步過渡」的方式來設計的。因此,職工的負擔不會增加,待遇不會降低。制度設計中的「新人、老人、中人」?關於「新人」——《國務院關於建立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實施後參加工作的參保人員屬於「新人」,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下同)累計滿15年,退休後將按月發給基本養老金,基本養老金待遇水平與繳費年限的長短、繳費基數的高低、退休時間的早晚直接掛鉤。他們的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退休時的基礎養老金月標准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准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職工退休時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本人退休年齡、利息等因素確定。關於「老人」——《國務院關於建立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實施前已經離退休的參保人員屬於「老人」,他們仍然按照國家原來的規定發給基本養老金,同時隨基本養老金調整而增加養老保險待遇。關於「中人」——《國務院關於建立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實施前參加工作、本決定實施後退休的參保人員屬於「中人」。由於他們以前個人賬戶的積累很少,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退休後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基礎上,再發給過渡性養老金。??個人賬戶逐步開始做實?《國務院關於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中明確規定,從2006年1月1日起,養老金全部由個人繳費形成,單位繳費不再劃入個人賬戶。城鎮企業和職工的繳費比例仍為28%左右,其中單位繳納20%,個人賬戶的規模統一由本人繳費工資的11%調整為8%。同時,城鎮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都要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基數統一為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繳費比例為20%,其中8%記入個人賬戶,退休後按企業職工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計發基本養老金。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有關負責人表示,這是出於以下考慮:一是擴大養老保險覆蓋面,維護城鎮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的社會保險權益。二是改變各地政策差異較大的現狀,統一規范基本保險制度。三是國家出台優惠政策,為統一城鎮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參保繳費辦法創造了條件。他表示,這次完善制度,既不會增加企業和個人的負擔,也不會降低退休人員的待遇。????問題解答:為什麼要改革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有關負責人說:計發辦法是養老保險制度的關鍵環節,涉及廣大參保人員的切身利益。按照現行計發辦法,繳費滿15年以上的,基礎養老金按當地職工上一年度平均工資的20%計發,個人賬戶養老金按賬戶儲存額的1/120計發。這種辦法存在兩個問題:一是缺乏參保繳費的激勵約束機制。繳費15年以上的參保人員多繳不能多得,不符合社會保險權利與義務相對應的原則,而改革後按照新的計發辦法,多繳就能夠多得。在老辦法下,還有少數人繳費滿15年後就不願繳費了。二是不符合退休人員實際情況。目前我國退休人員退休後的平均余命在25年以上,而按現行計發辦法個人賬戶儲存額領取10年後就領完了。因此,這種不夠合理的辦法應當予以改變。按照新的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參保人員每多繳一年增發一個百分點,上不封頂,有利於形成「多工作、多繳費、多得養老金」的激勵約束機制,而且這樣也更加符合退休人員平均余命的實際情況。??????問題解答:為什麼要逐步做實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有關負責人說:一是有利於實現部分積累的制度模式。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確定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實行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制度,目標是實現基金的部分積累,也就是說,統籌基金現收現付,用於互助共濟;個人賬戶基金實行積累,用於職工個人未來養老。但在實際運行中,由於養老保險沒有資金積累,而退休人員越來越多,為了確保養老金當期發放,不得不動用本應留作積累的個人賬戶基金。這樣既不利於養老保險制度的穩健運行,也會影響將來養老金的按時足額發放。要真正實現部分積累的制度模式,就必須做實個人賬戶。二是有利於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挑戰。為應對人口老齡化高峰的到來,必須及早進行基金准備,以承接老齡化高峰時養老金支付的壓力,屆時如果僅靠當期征繳和財政補助將難以為繼。三是有利於促進勞動力流動。參保人員因個人賬戶沒有做實,養老保險關系的轉移受到影響,制約了勞動力的正常流動。做實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後,個人賬戶基金具有可攜帶性,參保人員工作變動時完全可以帶著做實了的賬戶走,從而有利於參保人員流動。當前,我國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財政收入大幅度增加,養老保險基金征繳收入也逐年穩步增長,這些都為做實個人賬戶創造了良好條件。新政出台我們能領多少養老金?按照新制度的設計,職工退休後的養老金分為兩部分:一是基礎養老金,月標准為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20%;二是個人賬戶養老金,標准為每月發放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的1/120。另外,國家對於「中人」還將給予以過度性養老金為方式的補償,但是,對於過度性養老金的制定和發放標准新政尚未明確。養老金的計算公式:「中人」的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具體演算法為退休前一年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20%(繳費期限不滿15年的按15%)+個人賬戶本息和÷120舉例:北京居民王先生是「中人」,他的平均月薪3000元,養老保險繳費期限為10年,假設10年後北京月平均工資是3000元,那退休後,他能領到多少退休金呢?個人養老賬戶的規模由本人繳費工資的11%調整為8%後,王先生退休後每月可領到的養老金=3000元×15%+3000元×8%×12×10÷120=690元。其中,(3000元×15%)為基礎養老金;(3000元×8%×12×10÷120)為個人賬戶養老金。
回答者:zsh502-魔法師四級1-1112:08
目前養老保險分為社會養老保險和商業養老保險.社會養老保險就是樓上各位所介紹的,非常詳細,不再贅述.下面通過對比方式來了解一下商業養老險.同社保相比,商業養老險有以下特徵:1、保額不受社平工資和相關基數影響。計劃退休後每月領1萬也可以,計劃退休後每月領800也可以,想買多少買多少,不受控制;2、養老金保證領取。社保在領取期內被保險人身故,只能拿到一少部分錢,多數錢都歸到統籌里幫助別人去了,也就是說活得越長領得越多,商業養老險相反,計劃退休後領20年,即使領取期內身故,餘下的養老金也由子女繼續領全,不歸入任何統籌;3、領取方式更靈活。可以選擇一次性領、每年領、每月領等多種領取方式,變通空間較大;4、交費高。社保的保費有單位和政府負責一部分,個人繳納數目較少,而商業保險所有保費均由個人繳納,政府或單位不提供補貼,因此費用較高。建議先完善社保,經濟寬裕的話,用商業保險作為社保補充,這樣可以給未來養老規劃較全面的保障。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⑥ 養老保險交哪個檔次最劃算

您好,農村養老保險與居民養老險是一樣的.最好買最高檔的.一年費用不高無風險.繳的費永遠是你的,比單存錢在銀行好多了.個體參保者與個人及靈活就業人員參加社保.每月繳的養老保險費是由_部份組成的(統籌費和個人帳戶費)月繳費的60%將被統籌掉.月繳費數的40%進入個人帳戶.退休領多少是看個人帳戶累計總額來定的.單位參保的職工不繳統籌費只繳個人帳戶費.所以,個人參加社保是不劃算的說白了就是用自己的錢買了個退休名,到退休時,並非繳得多就領得多.而是繳出多領回少.在壽齡正常的情況下,單位退休的只需4年就能領回個人全部投資.而以個人名義投保的要8年.所以需慎重,參前預算和評估身體.中途不退.年年有漲幅.目前最低繳費年限為15年.若把這筆錢投入購房養老.理財等,更實在.社會職工醫保可單獨買,這個險實際些,回報快.居民養老險可以買比單存錢好.
1、當然是越早參保越有利於當事人屆時的養老金 2、根據《社會保險法》,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且累計繳費滿15年即可按月領取養老金 3、自己參保可以參加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需要到當地社保機構辦理參保手續,屆時涉及到當事人身份證、戶口本、照片、個人檔案等資料,年繳費=自己選擇的繳費檔級*20%,一般是數千元 也可以參加所在地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年繳費100~2000左右,自由選擇。 當然後者的養老金遠低於前者的。
1、當然是越早參保越有利於當事人屆時的養老金 2、根據《社會保險法》,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且累計繳費滿15年即可按月領取養老金 3、自己參保可以參加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需要到當地社保機構辦理參保手續,屆時涉及到當事人身份證、戶口本、照片、個人檔案等資料,年繳費=自己選擇的繳費檔級*20%,一般是數千元 也可以參加所在地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年繳費100~2000左右,自由選擇。 當然後者的養老金遠低於前者的
法律依據
《社會保險法》

⑦ 養老保險是不是早交晚交區別不大

不一樣!
養老保險主要根據繳費年限的多少以及繳費基數的高低。
如果同樣繳15年,早繳和晚繳也不一樣,如:男性甲,從40歲繳到55歲停繳,;男性乙,從45歲繳到60歲,二人年齡相同、繳費年限、繳費基數一樣,同時在60歲退休,甲的養老金比乙低,但甲化的錢比乙少。
掌握一個原則:有單位給繳社保的,越早越好、年份越多越好;全部由個人繳費的,繳夠15年就行了,當然經濟條件好的話,多繳的,今後的生活多點保障。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⑧ 早交和晚交養老金的兩大差別,你知道是什麼嗎

有部分人覺得,既然養老金只要交足15年,退休後就能夠領取,那麼早交晚交都一樣,只要在達到退休年齡前保證交足15年就行。但我想說,實際繳納時,早交和晚交有這兩大差別:

只從時間上看也許不會有什麼概念,舉個例子,如果兩個參保人員,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都是按照8000元計算,繳費指數都是0.6,繳費38年的人,基礎養老金=(8000+8000×0.6)÷2×38×1%=2432元,而繳費15年的人,基礎養老金=(8000+8000×0.6)÷2×15×1%=960元,也就是說,交38年保費的人最後要比只繳費15年的人每個月多領將近1500元的養老金。這里只是舉一個例子,實際繳納時,還是按照自己所在省市的工資標准來計算,總的來說就是,想要退休後多領養老金,越早交養老保險是越好的。

閱讀全文

與養老金早繳和晚繳哪個更劃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端午節跟父母說什麼 瀏覽:183
老年人焦慮症的治療該如何進行 瀏覽:284
重陽節的人物及來歷 瀏覽:107
重慶長壽區元祖 瀏覽:526
長壽花水泡不生根怎麼辦 瀏覽:179
女兵體檢怎麼體檢 瀏覽:275
體檢表的職務怎麼填 瀏覽:128
退休了還扣社保 瀏覽:95
長壽草有嗎 瀏覽:966
河南省養老機構執行什麼電價 瀏覽:719
二o一八年養老金 瀏覽:885
衡陽新生兒體檢在哪裡 瀏覽:568
三個月體檢一般在什麼地方做 瀏覽:752
九州通人壽養老院屬於哪個社區 瀏覽:450
養老金直接補 瀏覽:470
應城農村養老金如何交 瀏覽:799
讀經典詩文傳承孝敬文化 瀏覽:881
50歲賀詞大全 瀏覽:496
國外多少歲領養老金 瀏覽:355
社保交上30年退休多錢 瀏覽: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