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2養老保險繳費標准檔次有什麼影響
職工b 養老保險: 按月繳費,每月 繳納金額,主要有繳納基數以及繳納比例決定 。 居民養老保回險: 目前常見答繳納 比例為28%(各地規定不同),繳納檔次最低為繳納基數的60%,最高為300%。 農村養老保險在繳納時,用戶每年繳納的費用,可根據12個檔
Ⅱ 居民養老保險哪個檔次好
看一下新農保的待遇標准計算:(一生交的錢+利息+政府補貼)÷139+55=退休後的月領待遇標准。其中:政府補貼各省可能不一樣。不論利息及政府補貼,以及55元的固定待遇。
那麼,個人一生交的錢,在139個月的時候全部領回。而且國家規定新農保是保本的,也就是說如果在139(11年7個月)個月之內死亡,剩餘的錢是全部返回的。
因此,推斷 71歲7個月之前不論健在還是死亡,不吃虧,只佔至少每月55元的便宜。但71歲7個月之後還健在的話,因本人所交的錢已經全部返回來,而待遇還在繼續,因此,只佔便宜了,相對而言,待遇越高便宜也就越大了。
Ⅲ 養老保險幾個檔次
社會養老保險的繳費檔次,主要分為四個檔次,即最低檔、一檔、二檔、三檔。參保人可以自主選擇檔次,只要繳費滿15年,並且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即可按月領取養老金。
Ⅳ 個人養老保險是交高檔的好還是低檔的好
養老保險費繳納的高低直接影響退休時養老金的多少,繳得高將來領取的養老金就高。
在用人單位服務的勞動者,對養老保險繳費高低標准沒有選擇權,以本人應得工資為基數,按規定的比例繳納。其中,本人工資低於所在省、直轄市、自治區上年社會平均工資60%的按60%繳納,高於300%的按300%繳納。
靈活就業人員對高低檔次有選擇權,但應根據本身的實際情況,兼顧當前收入與將來預期生活水平選擇。
(4)養老保險繳納檔次好擴展閱讀:
受理范圍
社保局:未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城鎮企業(含已破產、解體、關閉企業)的失業職工;具有本市戶口(含農村戶口)的個體工商戶及僱工;具有本市戶口(含農村戶口)和《運營證》的個體運輸業主及其僱工;與機關事業單位解除勞動(聘用)關系的職工;
非全日制工作人員;具有本市城鎮戶口的各類靈活就業人員;已破產、解體、關閉的參保單位的漏投保人員;復員退伍未安置的軍人。
地方政策
根據北京市人民政府規定,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退休後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個人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佔地農轉工人員除外),退休後不享受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待遇,其個人賬戶儲存額一次支付給本人,同時給予一次性養老補償金
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上一年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的20%)+個人賬戶養老金(本人賬戶儲存額的1/120)組成。
促進經濟發展
各國設計養老保險制度多將公平與效率掛鉤,尤其是部分積累和完全積累的養老金籌集模式。勞動者退休後領取養老金的數額,與其在職勞動期間的工資收入、繳費多少有直接的聯系,這無疑能夠產生一種繳勵勞動者的職期間積極勞動,提高效率。
此外,由於養老保險涉及面廣,參與人數眾多,其運作中能夠籌集到大量的養老保險金,能為資本市場提供巨大的資金來源,尤其是實行基金制的養老保險模式,
個人賬戶中的資金積累以數十年計算,使得養老保險基金規模更大,為市場提供更多的資金,通過對規模資金的運營和利用,有利於國家對國民經濟的宏觀調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