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保險 > 養老保險的繳費指數怎麼算6

養老保險的繳費指數怎麼算6

發布時間:2020-12-23 08:40:50

養老金計算公式中的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怎樣計算請舉例說明一下。

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退休時上年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繳費指數。

繳費指數=(a1/A1+a2/A2+a3/A3.....+n)/N

a=繳費基數 A=對應的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 N=繳費年限

舉例:參保人XXX,2011年到達法定退休年齡 繳費年限18年 其中按100%為繳費基數的共5年、按80%為繳費基數的共6年、按60%為繳費基數的共7年,當地2010年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是3000元,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計算如下:
繳費指數=(5*1+6*0.8+7*0.6)/18=0.7778
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3000*0.7778=2333.4元。

㈡ 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平均指數是怎麼計算的

養老保險,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是指:

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就是自己實內際的繳費基數與社會平均工容資之比的歷年平均值。低限為0.6,高限為3。

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就是自己歷年繳費指數之和/繳費年限=平均指數。

我們說的繳費工資,是指可以納入繳納社會保險費范圍的工資性收入,按照現行政策規定,繳費工資就是按國家統計部門規定列入工資總額統計范圍內發放的工資。它的特點是依工資收入的實際情況而定,沒有上下限限制。繳費工資的確定實際上就是對職工工資總額的確認。

㈢ 養老金計算中平均繳費工資指數、視同繳費指數、實際繳費指數中的三個指數是啥含義怎樣計算

根據最新的養老金計算辦法,職工退休時的養老金由兩部分組成:

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pide;計發月數(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不再統一是120了)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pide;2×繳費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pide;2×繳費年限×1%

註: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企業退休金的計算方法

退休工資

基礎退休金 +個人賬戶退休金月 +過渡性退休金

基礎退休金

(本人退休上年度自治區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工資)/2*本人累計繳費年限*1%;

個人賬戶退休金

本人退休時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本人退休年齡相對應的計發月數(60歲為139個月,55歲為170個月,50歲為195個月,45歲為216個月);

過渡性退休金

本人指數化月平均工資*本人可視同繳費年限*1.3% 。

平均繳費工資指數計算公式

A =(X0/C1+X1/C2+……+Xn/Cn+1)&pide;N

公式中,X0、X1……Xn為參保人員退休當年及退休前1年、2年……n年本人繳費工資額;

C1、C2……Cn+1為參保人員退休前1年、2年……n+1年自治區在崗職工平均工資;

N為職工參與計算指數化月平均工資的繳費年限;

指數化月平均工資的計算

S=C1/12 X A

例:某人2013年退休,2012年自治區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3470元,計算出的指數化月平均工資為3535.58元,累計繳費年限為31.58年(其中視同繳費年限14.33年),個人賬戶累計金額30097.23元。

基礎退休金

(本人退休上年度自治區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工資)/2*本人累計繳費年限*1%;

(3470+3535.58)/2*31.58*1%=1106.18

㈣ 養老保險「本人平均繳費指數」怎麼算

1,平均繳費工資指數是指參加養老保險社會統籌人員歷年繳費工資指數的平均值,稱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它是由參保人每年的繳費基數除以當地上年的在崗職工平均工資,

得出繳費當年的繳費工資指數,如此每年計算一次,到退休時,把每年的繳費工資指數相加,然後再除以實際繳費年限得出的。

2,例如:根據上述公式,全省2013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4000元,實際個人繳費基數為2000元,全省2014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4500元,實際個人繳費基數為2200元,則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2000/4000)+(2200/4500)】/2。

3,你理解有誤,計算也不準確。2000元為繳費基數:2000x0.3=600元,繳費就是600元。如果當地最低繳費基數低於2000元,你就繳納600元,如果高於2000元比如2500元,2500元的繳費就是750元。 這個最低繳費基數就是繳費比例60%,換算成繳費指數就是0.6。

人社部規定社保繳費不能低於當地繳費基數的60%,不得高於300%。也就是你說的0.6、3



(4)養老保險的繳費指數怎麼算6擴展閱讀

養老保險

是以老年人的生活保障為指標的,通過再分配手段或者儲蓄方式建立保險基金,支付老年人生活費用。它的實施具有以下作用:

有利保證勞動力再生產

通過建立養老保險的制度,有利於勞動力群體的正常代際更替,老年人年老退休,新成長勞動力順利就業,保證就業結構的合理化。

有利於社會的安全穩定

養老保險為老年人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使老年人老有所養。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到來,老年人口的比例越來越大,人數也越來越多,養老保險保障了老年勞動者的基本生活,等於保障了社會相當部分人口的基本生活。對於在職勞動者而言,參加養老保險,意味著對將來年老後的生活有了預期,免除了後顧之憂,從社會心態來說,人們多了些穩定、少了些浮躁,這有利於社會的穩定。

有利於促進經濟的發展

各國設計養老保險制度多將公平與效率掛鉤,尤其是部分積累和完全積累的養老金籌集模式。勞動者退休後領取養老金的數額,與其在職勞動期間的工資收入、繳費多少有直接的聯系,這無疑能夠產生一種激勵勞動者的職期間積極勞動,提高效率。

此外,由於養老保險涉及面廣,參與人數眾多,其運作中能夠籌集到大量的養老保險金,能為資本市場提供巨大的資金來源,尤其是實行基金制的養老保險模式,

個人賬戶中的資金積累以數十年計算,使得養老保險基金規模更大,為市場提供更多的資金,通過對規模資金的運營和利用,有利於國家對國民經濟的宏觀調控。

在中國,90年代之前,企業職工實行的是單一的養老保險制度。1991年,《國務院關於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中明確提出:"隨著經濟的發展,逐步建立起基本養老保險與企業補充養老保險和職工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相結合的制度"。

㈤ 養老保險,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是什麽意思

養老保險,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是指:

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就是自己實際的繳費基數版與社會平均工資權之比的歷年平均值。低限為0.6,高限為3。

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就是自己歷年繳費指數之和/繳費年限=平均指數。

我們說的繳費工資,是指可以納入繳納社會保險費范圍的工資性收入,按照現行政策規定,繳費工資就是按國家統計部門規定列入工資總額統計范圍內發放的工資。它的特點是依工資收入的實際情況而定,沒有上下限限制。繳費工資的確定實際上就是對職工工資總額的確認。

㈥ 請問社保繳費基數和繳費指數是什麼意思

1.社保繳費基數是指社會平均工資的60%—300%為繳納基數,舉例:社會平均工資是1000元,繳納的基數可以是600元—3000元。每年社保都會在固定的時間(3月或者7月,各地有所不同)核定基數,根據職工上年度的月平均工資申報新的基數。

2.繳費工資指數是指參加養老保險社會統籌人員歷年繳費工資指數的平均值,稱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由參保人每年的繳費基數除以當地上年的職工平均工資,得出繳費當年的繳費工資指數,如此每年計算一次,到退休時把每年的繳費工資指數相加,再除以實際繳費年限得出。

3.平均繳費工資指數與養老金水平的高低密切相關,平均繳費工資指數高,養老金待遇就相應提高。個人平均繳費指數反映職工在整個繳費年限或連續計算的若干繳費年限中的繳費工資平均水平,是計算過度性養老金(退休金)的重要指標。

(6)養老保險的繳費指數怎麼算6擴展閱讀:

社保繳納基數的計算方法:

一般以上一年度本人工資收入為繳費基數。

1.職工工資收入高於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300%的,以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的300%為繳費基數;

2.職工工資收入低於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60%的,以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的60%為繳費基數;

3.職工工資在300%—60%之間的,按實申報。職工工資收入無法確定時,其繳費基數按當地勞動行政部門公布的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為繳費工資確定。

㈦ 養老保險,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是什麼意思

個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是建立個人賬戶當年至職工退休上年度本人歷年繳費工資指數的平均值。

職工本人當年繳費工資指數,為本人當年繳費工資與上年全省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比值。

第二十五條凡建立個人賬戶後參加工作(含1986年10月1日以後參加工作的原納入基本養老保險地方統籌單位的勞動合同制工人)、2006年1月1日以後退休且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下同)累計滿15年的人員,其月基本養老金構成如下:

月基本養老金=月基礎養老金+月個人賬戶養老金。

月基礎養老金=(上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職工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全部繳費年限×1%。

職工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系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與本人退休時上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乘積。

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是建立個人賬戶當年至職工退休上年度本人歷年繳費工資指數的平均值。

職工本人當年繳費工資指數,為本人當年繳費工資與上年全省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比值。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於每年7月1日執行。

從2006年1月1日起,基本養老金按以下辦法計發:

(一)1996年1月1日及以後參加工作、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下同)

累計滿15年及以上的職工,基本養老金按以下辦法計發

月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1、基礎養老金=(退休時上一年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累計繳費年限×1%

其中: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退休時上一年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平均繳費工資指數

平均繳費工資指數,按從1996年1月1日及以後至退休當年,歷年繳費中的當年本人繳費工資與上一年全省在崗職工平均工資比值的平均數確定(2005年及以前年度的繳費工資指數仍按原規定計算並封定)。計算公式為:

n平均指數=(X1/C1+X2/C2+…+Xn/Cn)÷N

X--當年本人繳費工資;

C?2005年及以前為當年全省職工平均工資,

2006年起為上一年全省在崗職工平均工資;

N--本人繳費年限(1996年1月1日及以後至退休時的實際參保繳費年限)。

2、個人賬戶養老金=退休時個人賬戶儲存額÷本人退休年齡相對應的計發月數。

其中: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表(國發[2005]38號附表)alsjs

(7)養老保險的繳費指數怎麼算6擴展閱讀:

我們說的繳費工資,是指可以納入繳納社會保險費范圍的工資性收入,按照現行政策規定,繳費工資就是按國家統計部門規定列入工資總額統計范圍內發放的工資。它的特點是依工資收入的實際情況而定,沒有上下限限制。繳費工資的確定實際上就是對職工工資總額的確認。

工資總額是指各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直接支付給本單位全部職工的勞動報酬總額,職工的哪些收入進入工資總額,哪些收入不進入工資總額,國家統計局《關於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有明確的規定。每年繳費基數核定時,社保機構要求用人單位上報的是按《關於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核定後繳費工資,而不是繳費基數。這個繳費工資以上年實際發生的職工工資總額為基礎數據核定上報。

上報數據既可以大於繳費上限,也可以小於繳費下限,只要是實際發生數就行。由此看來,繳費工資和繳費基數並不是同一概念了,其實不僅它們的本質函義不同,其管理的部門也是不同的。繳費工資的核定、申報是用人單位的義務,而繳費基數的確定則是社會保險經辦部門的職責。

㈧ 異地工作的一段養老金中的本人平均繳費指數怎樣計算

本人當年繳費工資除以退休地的社會平均工資,計算當年繳費指數。

㈨ 養老金計算中如何確定本人平均工資繳費指數

繳費指數按年計算,本人平均工資繳費指數就是歷年繳費指數的簡單平均數。

2012年1月份退休,1月份正常繳費並辦理退休手續,2月份開始領養老金,則:2012年1月份的繳費基數就是2012年的繳費基數。用一月份的繳費指數代表全年的繳費指數,計算平均繳費指數也把1月份看作1個年度。

多數地方的1月份並不是1年的第一個月份,因為社保年度和公歷年度是不一樣的。如2011年7月1日到2012年6月30日屬於2011年度(社保年度);2012年7月1日到2013年6月30日才是2012年度。

(9)養老保險的繳費指數怎麼算6擴展閱讀

基本養老保險費由企業和職工個人共同負擔:企業按本企業職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總額的一定比例繳納(北京是19%,其他城市可能不同),職工個人按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收入的一定比例繳納(一般為8%)。

城鎮個體工商戶、靈活就業人員和國有企業下崗職工以個人身份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以所在省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為繳費基數,按20%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全部由自己負擔。

所謂社會保險的繳費基數,是指企業或者職工個人用於計算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工資基數,用此基數乘以規定的費率,就是企業或者個人應該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的金額。企業一般以企業職工的工資總額作為繳費基數,職工個人一般則以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資為個人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工資基數。在我國,繳費基數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根據用人單位的申報,依法對其進行核定。

一般來說,職工繳費工資如果高於所在省市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300%的,以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的300%作為繳費基數;職工繳費工資低於工資所在省市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40%的,以所在省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的40%作為繳費基數。(最高和最低繳費基數的計算比例,各城市可能不同,以各城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公布的計算比例和基數為准。)

申請條件

職工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必須具備三個條件:

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並已辦理退休手續;

所在單位和個人依法參加養老保險並履行了養老保險繳費義務;

個人繳費至少滿15年(過渡期內繳費年限包括視同繳費年限)。如今,中國的企業職工法定退休年齡為:男職工60歲;從事管理和科研工作的女職工55歲;從事生產和工勤輔助工作的女職工50歲,自由職業者、個體工商戶女年滿55周歲;

基礎養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

以上兩項A+B之和為每月領取額。

㈩ 社保繳費指數0.6和0.8退休後養老金相差多少

劃算是0.6劃算,因為統籌計算是社平工資+系數工資除以2,1+1除以2也是1, 1+0.6除以2就是0.8了。這個值再x年限x1%。交0.6系數社保,得了0.8系數的統籌金,肯定最劃算。
領的多是1.0多,當然你也交的多。3倍社平工資水平交的,統籌金攤下來只能拿2倍。這些都是單位或企業好的才有,純自己交,0.6系數足夠。有多餘錢自己存起來不更好?

閱讀全文

與養老保險的繳費指數怎麼算6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大實話農村養老金 瀏覽:865
妻子70歲生日邀請簡訊 瀏覽:142
八零養老金 瀏覽:882
工人職位干滿多久50歲退休 瀏覽:316
小孩子為什麼天生依戀父母 瀏覽:340
敬老院資金管理自查報告 瀏覽:509
橋鎮敬老院 瀏覽:890
蚌埠中醫養生調理哪裡最好 瀏覽:202
老年痴呆症對家人的影響 瀏覽:532
老人如何找投資人 瀏覽:272
山西陽泉查個人養老保險 瀏覽:42
養生樁有什麼反應 瀏覽:330
北方夏天哪個城市適合夏天養老 瀏覽:454
如何跟父母溝通買摩托 瀏覽:718
重陽節贈女友的詩句 瀏覽:24
去支教有退休金么 瀏覽:116
老年公寓孽待老人 瀏覽:655
棗庄市有多少長壽老人 瀏覽:110
上海哪些三甲醫院有高端體檢 瀏覽:596
父母去世哪些人公正 瀏覽: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