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果農民退出耕地、宅基地,實現以地養老的模式,你感覺這可行嗎
如果農民退出耕地、宅基地,實現以地養老的模式,你感覺這可行嗎? 農村老人以房養老,以地養老根本行不通!看了很多的回答,大多數人贊成農村老人以房養老、以地養老。做為大半輩子生在農村長在農村的人,我最了解農村的情況,我要理性地告訴大家,為什麼這種做法行不通。
先說以房養老:農村老人大多數與子女共同生活,很多老人是住在子女的房子里,哪來的房產?既便房產在老人名下,哪位老人又能忍心將房屋抵押出去,身後不為兒女留下一個落腳之地?死後子女到哪去住?況且農村的宅基地是以戶為單位分配的,宅基地的使用權為家庭全體成員共同亨有。這一點不同於城市中的商品房。這不是老人的個人財產,老人有這個權力嗎?
農村老人沒有退休金,養老主要靠子女,經濟不獨立,這一點和城市老人完全不同。以房養老,以地養老不能夠完全解決他們生活的支出,主要還得靠子女接濟。這樣做是不是將老人與子女割裂開來?會不會使老人與子女之間在感情上產生隔閡?
城市老人可以以房養老,農村行嗎?,
Ⅱ 、以房養老是否適合中國國情以房養老遇+到的困難在哪裡
以房養老模式在我國的可行性分析包括從我國傳統養老模式、農村人口比例、房價的攀升、政府的扶持等方面,就目前形勢看,我國對新事物的認知能力差,使得「好帆空以房養老」模式缺乏賴以生存的廣闊空間。。
華律網
1、傳統文化差異是巨大阻力我國傳統的養老模式是養兒防老、家庭養老。隨著城市化水平的不斷提高,許多城鎮也普遍採用社會統籌養老和單位養老,儲蓄存款、商業保險和依靠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等方式來養老。由於獨生子女政策的實行,「四二一」家庭結構在城鎮已經成為主流,四位父母給成家的兒女留下兩套住房,而與此同時,其養老問題也成為了兒女們沉重的負擔。「以房養老」模式的實施,意味著兒女們將不再有老人房產的繼承權,中國傳統的養老方式被打破,老人與兒女之間的代溝將不可避免的出現。因此,基於我國現實國情上的傳統思想文化差異是「以房養老」模式面臨的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
2、房價走勢未料阻礙模式預行近幾年來,我國房地產投資規模不斷擴大、房價猛增,成為社會投資的熱點。與此同時,房地產風險系數也不斷加大,房地產開發融資結構中仍有50%來源於銀行貸款。有關數據表明:截至2005年末不良貸款余額已達1093億元,房地產市場風險集中於銀行系統的問題成為隱患。據統計,今年6月份,我國70個城市房屋銷售價格同比上漲7.1%,漲幅較5月高了0.7個百分點。其中,深圳、北京等城市上漲較快,深圳已連續17個月同比漲幅超過10%,其中2007年6月達15.9%;北京已連續14個月同比漲幅超過8%,其中2007年6月達9.5%。房價的變動為房產評估工作增加了難度,阻礙了模式的順利預行。
3、我國農村人口比例大是現實國情國家統計局2007年9月26號發布的報告《從十六大到十七大經濟社會發展回顧系列報告之七:城市社會經濟全面協調發展》指出: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國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城市經濟發展實力明顯增強。2006年,全國城鎮人口達5.77億,城鎮化水平達43.92%,預計到2015年城鎮人口將達到8億。就目前而言,我國仍然是農村人口居多的發展中國家,人們受地域環境及宗法觀念的束縛、受教育程度不高、對新事物的認知能力差,使得「以房養老友瞎」模式缺乏賴以生存的廣闊空間。
4、政府扶持不足不利於模式實施「以房養老」模式是一項創新的養老模式,社會效益明顯,對養老事業的發展和社會穩定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其在推行過程中存在在種種阻力和風險。模式運作過程中周期長、涉及面廣、不確定因素多,政府應當積極介入、主動宣傳、加大扶持力度。同時,應當制定相關法律法規、嚴格進行監管、規范市場秩序。
5、我國房地產估價行業正處改革階段房地產價格評估制度是國家法定製度,在房地產買賣、抵押、房屋捭補償標准確定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目前,我國共有房地產估價師3.5萬人,房地產估價機構3500家,全行業從業人員25萬人。針對房地產估價行業存在的給「回扣」、迎合委託人要求出具不實估價報告轎悔、轉借資質等突出問題,建設部先後出台了部門規章《房地產估價機構管理辦法》和《注冊房地產估價師管理辦法》,下發了《關於加強房地產估價機構監管有關問題的通知》(建住房〔2006〕294號),初步確立了政府監管、行業自律和社會監督相結合的行業管理模式。房地產估價行業監管制度日趨完善,對規范房地產估價機構和房地產估價師行為,維護房地產估價市場秩序,保障房地產估價活動當事人合法權益和「以房養老」模式的順利推行將發揮重要作用。
Ⅲ 農村城鎮化,沒有了土地的農村老人,住樓房用何養老
隨著我國老齡化日趨嚴重,這已經是個社會問題了,尤其是農村老人,可以說在我們國家農民的付出與回報嚴重的不成正比,農民為我國的各方面發展出了巨大犧牲和貢獻。國家實行城鎮化城市化都沒有問題,農民都是支持的,關鍵是農民老了喪失了基本勞動能力,子女贍養是一方面的,政府的應該建立養老康養中心集中照顧他們。老百姓要求不高只要能吃飽住暖病有所醫就滿足了,但願不要再出現因付不起醫葯費而無助回家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