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保險 > 中國養老保險未來發展的目標設定包括

中國養老保險未來發展的目標設定包括

發布時間:2025-09-18 17:50:13

❶ 中國養老保險發展趨勢

2016年將出台《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以及《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規劃2016-2021》的政策力度將對養老產業和資本市場影響巨大,進一步落實養老主題的發展與未來規劃。特別是要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教、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的目標,養老產業發展空間廣闊。
2016年末我國65歲及以上老年人總數為1.50億人,預計2027年超過3億人,2050年我國老年人口將達到4.8億。在未來的近半個世紀中,我國老年人口將一直呈迅速增長的發展趨勢。龐大的老年人群以及未來數十年不斷增長的趨勢,決定了老年人消費群體將支撐起一個龐大的老齡產業市場。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養老產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預測,2014年至2050年間,老年人口消費潛力將從4萬億元左右增長到106萬億元左右,佔GDP比重將從8%左右增長到33%左右。
據國家社科基金《養老消費與養老產業發展研究》課題組測算,2015年中國老年市場規模達1.87萬億元,其中養老產業規模達4900億元;到2050年中國老年市場規模將達48.52萬億元,養老產業規模將達21.95萬億元,預計老年市場和養老產業分別將以9.74%和11.48%的年增長率高速發展。
目前,我國大中城市老年空巢家庭率已達到70%。從2016年到2035年,我國將進入急速老齡化階段,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從2.31億增加到4.18億,佔比提升到29%。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❷ 二. 中國養老保險制度的發展

未來養老保險制度必須與中國經濟轉型、經濟全球化相適應,與城鎮化、老齡化、社會結構多元化及養老需求多層次化相契合,具備普惠化、公平化、法制化以及可持續化特徵。具體來看應當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
第一,建立一個覆蓋全體國民的制度,即通過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安排,保證居民具有平等參與養老保險的機會,以實現制度的准入公平,讓每個國民都能獲得一份基本養老保障,形成基本養老保險的全民覆蓋。
第二,不同國民的養老保險負擔水平公平合理,享有均等的公共財政支持或資助,同時也能體現對弱勢群體和特殊群體的傾斜與照顧。
第三,不同國民所享受的養老保障待遇水平均等。這里說的均等並不是所有人絕對待遇的相等,而是一種相對均等。完全或絕對相等是不可能的,差距是一種客觀存在,但不同人群之間的差距應該在社會可容忍范圍之內。
第四,基本養老保障水平是適度的,即必須與經濟發展水平、人們的基本養老需求相適應;同時需要建立養老保險水平的動態調整機制,綜合考慮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中,消費支出的增長情況、人們的可支配收入水平和市政府的財政收入情況等因素來進行動態調整。

為應對老齡化帶來的巨大壓力,中國養老保險制度建設的目標是最終建立起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的統一的國民養老保險制度,這就必須對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和體系進行系統改革和調整,改變目前各種養老保險制度地區分割、城鄉分割和群體分割的狀況,把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由孤立存在和運行的狀態改造成有機聯系的整體或體系,建立起制度相對統一、責任明確、分擔合理、互助共濟的養老保險制度體系,並逐步提高籌資水平和縮小保障水平差異,建立起統一規范的制度框架,以實現全體國民「老有所養」。一個覆蓋全民的養老保障體系應該是提供主體多元化與制度多層化的混合型保障體系,以適應老齡化的需要並滿足不同層次老年人的需求。按照責任承擔主體與承擔方式,養老保障體系可分為以下幾個層次:
一是家庭養老或自我保障;
二是普惠式國民養老保險制度,即社會統籌部分,其資金來源是稅收;
三是差別性職業養老保險制度,既個人賬戶部分,其資金來源是繳費;
四是作為職業福利重要組成部分的補充養老保險(企業年金或非企業單位提供的補充養老保險等);
五是商業性人壽保險以及其他通過市場獲得的老年保障。
其中普惠式國民養老保險與差別性職業養老保險可以組合成中國未來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❸ 養老保險的市場定位

近年來,老年人口比例增加帶來了巨大的市場需求,老年產業被稱為銀色產業,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前瞻產業研究院2013-2017年中國養老公寓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我國正處於探索初期,各方社會資本積極進入模式。2025-2040年期間,我國約有5000萬老年人需要通過專門的養老機構來養老。按照目前每人每年5萬元的養老費用計算,整個市場產值有2萬多億。
前瞻產業研究院老年健康服務行業研究小組表示,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人的身體機能在不斷退化,老年人的患病率和人均醫葯費用明顯高於年輕人,老年人是醫療服務的高消費群體。此外,隨著人口老齡化、高齡化的加劇,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數量將持續增長,醫療、照料、護理問題日益突出,老年健康服務需求日益增長,行業發展前景可期。
前瞻產業研究院分析認為,老齡社會的到來,與老年人相關的消費需求也將呈現跳躍式增長。由於老年群體是保險業的重要市場,所以我國當前老齡化將直接影響著保險業的未來發展定位,且目前,我國養老保險體系市場尚未進入成熟階段,社會養老保障體系的「低水平廣覆蓋」的特徵依然存在較大的問題,而隨著老齡社會的逐漸到來,使得養老保險市場呈現出巨大需求,這也就迫切需要商業保險參與到社會保障中,通過商保社保的結合機制,分流社保養老壓力,建立起全社會的多層次養老保障體系,可見,未來我國壽險行業市場空間較大。
老年產業涉及很多方面,包括傳統老年產業如服裝、食品、特殊商品、交通、保健、老年福利設施以及現代老年產業如娛樂、旅遊、住宅、社區服務業、老年教育等多種行業,不知道你具體指的是哪方面,更多的信息可以上前瞻網了解一下。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❹ 養老保險未來發展趨勢

當前,社保制度建設還存在的比較突出問題有:
一是尚有部分人群沒有參保,其中私營企業、小微企業參加城鎮職工各項保險的比率偏低;
二是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接續還不夠順暢,適應流動性不夠;
三是待遇差距較大,公平性有待提高;
四是基金難以保值增值;
五是經辦管理體制仍然存在部門分割的狀況。
未來社保制度發展面臨較大挑戰:
一是宏觀經濟形勢變化對參保和政府投入帶來影響;
二是人口老齡化加速,可持續發展問題凸顯;
三是城鎮化加快,對制度適應流動性提出更高要求;
四是人民群眾對公平享有社會保障的訴求日益增強。
完善社保體系的對策建議有:
一是進一步完善各項社會保險制度,使廣大人民群眾更好地享有社會保障。包括完善養老保險參保激勵機制和養老保險轉移接續辦法,盡快出台遺屬待遇和病殘津貼政策。深化支付制度改革,健全重特大疾病保障制度,完善醫療保險關系轉移接續辦法。完善失業、工傷和生育保險制度。
二是繼續深化改革,促使社會保障制度更加公平。包括整合城鄉居民養老、醫療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改革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障制度,實現統一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推動城鎮職工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增強基金統籌調劑功能。
三是建立健全促進社會保障制度可持續發展的機制。包括制定和完善社會保障待遇確定機制和正常調整機制;適時適當降低社會保險費率;研究制定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加強社會保險基金投資管理和監督,推進基金市場化、多元化投資運營;進一步健全社會保障管理體制和經辦服務體系,為可持續發展提供基本支撐和保障。
四是推進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建設。通過落實和完善稅收支持政策,鼓勵用人單位為勞動者建立補充保險。同時,鼓勵商業保險發揮補充性作用。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閱讀全文

與中國養老保險未來發展的目標設定包括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哪些不能讓父母知道的事 瀏覽:86
揚州廣陵區老年大學 瀏覽:516
老人的臉為什麼突然發腫 瀏覽:353
小學生孝敬主題班會活動記錄 瀏覽:237
上饒養老院哪個最好 瀏覽:296
老人腎虛怎麼調理 瀏覽:668
老人家耳背筋痛是什麼痛 瀏覽:98
老人小腿抽痛發硬什麼情況 瀏覽:340
物業保安體檢項目有哪些 瀏覽:244
中國養老保險未來發展的目標設定包括 瀏覽:679
對於孝敬父母的理解 瀏覽:208
80歲老太太馬玉琴 瀏覽:153
長春市目前有多少家敬老院 瀏覽:962
養老保險為什麼交完查不到正常繳費6 瀏覽:594
小區內能不能開養老院 瀏覽:327
古代男子如何稱妻子父母 瀏覽:920
為什麼老人的陰莖越來越小 瀏覽:749
辦理養老院需要多少資金 瀏覽:387
企業退休工資加 瀏覽:591
退休人員退休金是哪裡發的 瀏覽: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