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農村養老保險可以和公司交的養老保險年限接起來嗎
農村養老保險與城鎮養老保險已合並,現在統稱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你交的農保可以與公司交的保險可以鏈接,不過要到你退休時合並一下即可!
2. 農村養老保險交多少年為止
農村養老保險交15年為止,45歲以下人員繳費年限須達15年以上,而對45~59歲人員,則不再設最低繳費年限,只要求按年繳費,到60歲方可按月領取養老金。(15年個人賬戶總額/139個月)=248元。
農村養老保險的基本原則是:保障水平與農村生產力發展和各方面承受能力相適應;養老保險與家庭贍養、土地保障以及社會救助等形式相結合;權利與義務相對等;效率優先,兼顧公平;自我保障為主,集體(含鄉鎮企業、事業單位)調劑為輔,國家給予政策扶持;政府組織與農民自願相結合。
(2)農村養老綜合服務中心擴展閱讀:
養老保險的種類
一、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
以保障農村居民年老時的基本生活為目的,建立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相結合的籌資模式,養老待遇由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與家庭養老、土地保障、社會救助等其他社會保障政策措施相配套,由政府組織實施的一項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是國家社會保險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
覆蓋城鎮戶籍非從業人員的養老保險制度,這項制度和城鎮職工養老保險體系、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共同構成我國社會養老保險體系。
城居保有兩個突出特點:一是城居保的資金來源除個人繳費外,還有政府對參保人繳費給予的補貼,個人繳費越多,政府補貼也越多,而且個人繳費和政府補貼全部計入參保人的個人賬戶。
二是城居保的養老金由個人賬戶養老金和基礎養老金兩部分構成,個人賬戶養老金水平由賬戶儲存額,也就是個人繳費和政府補貼總額來決定;基礎養老金則由政府全額支付。
三、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
根據事業單位實施績效工資的情況,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的改革考慮到權利與義務相對應的原則,職工個人繳費基數按績效工資實施後新標準的工資總額核定,而不是以實際工資收入為依據,確保同等條件的職工繳費水平一致、退休待遇一致。
四、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
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繳納比例是:職工所在企業繳納20%,職工個人承擔8%。
3. 怎樣查詢社保卡裡面的余額
1.社保中心查詢:如果對自己的社保帳號不清楚,可以攜帶身份證到各區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版業務辦理大廳查詢權。
2.上網查詢:登陸所在城市的勞動保障網或社會保險業務網站,點擊「個人社保信息查詢」窗口,輸入本人身份證和密碼(密碼是你的社保證編號或者身份證出生年月),即可查詢本人參保信息。
3.電話咨詢:撥打勞動保障綜合服務電話「12333」進行政策咨詢和信息查詢。
(3)農村養老綜合服務中心擴展閱讀:
社保卡的作用:個人社會保障相關信息記錄、電子憑證和信息查詢等;記錄參保人員姓名、身份證號碼、出生年月、性別、民族、戶籍所在地等基本信息;查詢本人養老、失業、醫療、工傷和生育保險繳納情況;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障卡是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統一規劃,由各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面向社會發行,用於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各項業務領域的集成電路(IC)卡。
社會保障卡卡面和卡內均記載持卡人姓名、性別、公民身份號碼等基本信息,卡內標識了持卡人的個人狀態(就業、失業、退休等),可以記錄持卡人社會保險繳費情況、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信息、醫療保險個人賬戶信息、職業資格和技能、就業經歷、工傷及職業病傷殘程度等。
參考資料: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障卡-網路
4. 惠農政策有哪些
農資綜合補貼政策
農機購置補貼政策
5. 農村社保怎麼查詢個人賬戶
1、首先登錄手機個人微信,進入頁面選擇【我】-【錢包】。
6. 怎麼查醫保有沒有交上
1、社保中心來查詢攜帶源身份證到參保所在區市的社保中心查詢。
2、上網查詢登陸所在城市的勞動保障網或社會保險業務網站,點擊「個人社保信息查詢」窗口,輸入本人身份證和密碼(比如青島的密碼是你的社保證編號),即可查詢本人參保信息。
3、電話咨詢撥打勞動保障綜合服務電話「12333」進行政策咨詢和信息查詢。1、社保中心查詢攜帶身份證到參保所在區市的社保中心查詢。
2、上網查詢登陸所在城市的勞動保障網或社會保險業務網站,點擊「個人社保信息查詢」窗口,輸入本人身份證和密碼(比如青島的密碼是你的社保證編號),即可查詢本人參保信息。
3、電話咨詢撥打勞動保障綜合服務電話「12333」進行政策咨詢和信息查詢。
7. 老家辦的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可以在外地報銷嗎
農村社保可以異地報銷。新農合外地就醫在住院後三日內到拿醫院確診證明去新農合版備案,出院權後在10個工作日內可以報銷。報銷帶上身份證、醫療證、戶口本、備案登記表、醫院蓋章的繳費費用明細、住院收費單、病例復印件等。不過,報銷比例遠低於本地就醫。農村社保,即是農村社會保險,包括農村養老保險與農村醫療保險,是由政府組織引導,採取社會統籌和個人帳戶相結合的制度模式,採取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相結合的籌資方式,以保障農民年老後基本生活的一種養老保險政策。異地報銷流程:1、帶患者身份證、兩張一寸彩色照片、新農合醫療證到縣合管辦辦理轉診備案手續。2、攜帶患者身份證、新農合醫療證和轉診備案手續到轉診醫院就醫,辦理新農合住院手續。3、出院後,憑患者本人身份證(或戶口本)、新農合醫療證、病歷復印件、住院結算單(有的是發票形式的)、住院費用清單、轉診備案手續到合管辦報銷。
8. 國家對農村的政策有哪些
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和龍頭企業發展。加快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展示範社建設行動。加強合作社人員培訓,各級財政給予經費支持。
將合作社納入稅務登記系統,免收稅務登記工本費。盡快制定金融支持合作社、有條件的合作社承擔國家涉農項目的具體辦法。
扶持農業產業化經營,鼓勵發展農產品加工,讓農民更多分享加工流通增值收益。
中央和地方財政增加農業產業化專項資金規模,重點支持對農戶帶動力強的龍頭企業開展技術研發、基地建設、質量檢測。鼓勵龍頭企業在財政支持下參與擔保體系建設。採取有效措施幫助龍頭企業解決貸款難問題。
推進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
加快農村社會事業發展。建立穩定的農村文化投入保障機制,盡快形成完備的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推進廣播電視村村通、文化信息資源共享、鄉鎮綜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建設、農村電影放映、農家書屋等重點文化惠民工程。
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農民工技能培訓;有條件的地方可將失去工作的農民工納入相關就業政策支持范圍。落實農民工返鄉創業扶持政策,在貸款發放、稅費減免、工商登記、信息咨詢等方面提供支持。
保障返鄉農民工的合法土地承包權益,對生活無著的返鄉農民工要提供臨時救助或納入農村低保。同時,充分挖掘農業內部就業潛力,拓展農村非農就業空間,鼓勵農民就近就地創業。
(8)農村養老綜合服務中心擴展閱讀:
惠農政策補貼
農業部發布《2014年國家深化農村改革、支持糧食生產、促進農民增收政策措施》,50項政策涵蓋種糧直補、農機補貼、產糧大縣獎勵等多項支農惠農政策,其中僅種糧直補、良種補貼、農資綜合補貼、農機補貼等四項補貼資金規模達到1600億。
以2014年明確的資金數和2013年基數統計,四項對農民的補貼金額為1638億元。除了對農民直補,中央財政每年會對產糧產油大縣實施獎勵政策;
2013年,中央財政安排產糧(油)大縣獎勵320億元,今年中央財政將繼續加大獎勵力度,對產豬大縣的補貼預計也會達到2013年35億的規模。僅以上這幾項資金,就達到2000億的規模。
根據公開資料,我國用於農業補貼的資金從2002年的1億元增長到2013年的2000多億元規模,隨著各種補貼政策的完善,補貼資金還會進一步增長。
參考資料:惠農政策-網路
9. 上海戶口有什麼用,為什麼很多人都想要上海戶口
上海戶口有很多優惠政策,所以很多人都想要上海戶口。上海戶口優惠政策舉例:
1.生育補貼
如果是上海戶籍的新媽媽,即使沒有工作,只要交過社保就可以領取生育津貼,不過只能按照最低標准領取(2012年每個月已經可拿2892元),順產的人可得津貼的時間段是3個月,晚育+1個月,剖宮產或難產+0.5個月,多胞胎的每多一個寶寶+1個月。
2.老人福利
還有一項專供老年人的福利,免費接種疫苗,70歲以上還能免費搭乘公共交通。據說,全國很多城市都是借鑒了上海的做法。而今,邦爺聽說,在老齡化進一步加劇的背景下,為了提高老年人的福利水平,上海已經計劃建立更完備的「老年綜合津貼制度」。
3.醫療資源
上海擁有全國最好的醫療資源,在瑞金、中山、華山等醫院,每天排滿長隊,其中有一半以上是來自全國的看病者。他們看病需要全款支付。而上海戶籍的病人卻可以享受本地醫保,予以部分報銷。醫保病人和非醫保病人的區別,不僅僅只是社保報銷的比例,還在於醫生通常不會給社保病人亂開高價葯,但對非社保病人卻很難說。
4.市場價格六折購買經適房
男性年滿28周歲、女性年滿25周歲,具有本市城鎮常住戶口連續滿3年,且在提出申請所在地的城鎮常住戶口連續滿2年,就可以單獨申請經濟適用房。
其中,3人及以上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低於6萬元(含6萬元)、人均財產低於15萬元(含15萬元);2人及以下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和人均財產標准按前述標准上浮20%,即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低於7.2萬元(含7.2萬元)、人均財產低於18萬元(含18萬元)。至於價格,一般只是周邊同類商品房的6~7折。按照上海今年的平均房價計算,就能少花百萬擁有一套上海房子。
5.優質的公立教育
相比全國其他地方,上海高考難度要低一些,對人才的培養也不是唯考試論,孩子培養的可選擇性,遠大於其他地方。這使得家長有更多的教育選擇權。這種選擇權如果在私立學校要想兌現,價格至少是10萬一年。
(9)農村養老綜合服務中心擴展閱讀:
由上海市人社局、上海市科委、上海市發改委和上海市經信委聯合出台的《關於服務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建設 實施更加開放的國內人才引進政策的實施辦法》(以下簡稱《實施辦法》)將從11月1日起施行,主要從評價方法、引進標准、引進對象、政策梯度、辦理便捷等方面進行創新突破。
上海市人社局局長周海洋表示,《實施辦法》的最大亮點就是:堅持人才引進市場導向,推動人才引進由體制內評價為主向市場化評價為主的轉變,以市場評價方法統籌體制內外人才引進條件,進一步確立人才引進的市場主體評價權,主要以薪酬評價、投資評價和第三方評價(行業協會)等市場化方法,制定創新創業人才的引進衡量指標。
值得注意的是,《實施辦法》兼顧各類創新創業人才的不同政策需求,在居住證積分、居轉戶、直接落戶3個政策梯度上分別進行了突破,尤其在備受國內人才關注的直接落戶方面,上海對五類人才規定了可直接落戶的相應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