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佛教講人有什麼樣的子女
佛經上告訴我們,子女跟父母四種緣分。
第一種緣分是報恩的,這個小孩過去生中你對他有恩惠,他這一生到你家裡來,做你的兒子,做你的孫子,是來報恩的。報恩一定孝順,一定非常用功,把你的家興旺起來,這個好!
所以人一定要存好心,行好事,要以恩惠待人。敗家子怎麼來的?來報怨的,過去世有仇恨,他這一世來,這是來報仇的,就是把你家毀掉,搞得你家破人亡,來報怨的。
所以人不可以跟任何人結怨,為什麼?他會到你家來,做你的兒孫,做你的後代,來報仇的,你沒有辦法預防他,到你家裡來了。
第三種是還債的,他過去世欠你的錢,現在他來還債。這樣的子孫對父母物質供應的條件會很好,但是沒有孝敬的心,對父母並不恭敬。
會養你,養多少?就看欠多少。他如果欠你很多,對你的物質奉養就很豐厚;如果欠得少,大概就是勉強能過得去。統統有因有果!
還有來討債的,叫討債鬼,是你欠他的。如果欠得少,幾歲、十幾歲他就走了,欠得多的,供養他到大學畢業,拿到博士學位,剛剛好可以出去做事,這個時候他過世,死了,這是你欠得多的。
佛講不是這四種緣,不會變成一家人。所以父子之間有親有怨,有債務這些關系,你要是明白了,用佛法來轉化他。
以真誠、慈悲、恩愛來對他,把他的仇恨化解,讓他能夠生起恭敬心,生起孝順心。這是教育可以轉變的。
所以佛教我們方法,把善惡緣統統轉化為法緣,這個好!這是不善的緣來,我們以善緣來終結,學習聖人的教誨,學習佛菩薩的經論,把所有的關系都改變,改變成最好的關系。
本文節錄自【凈土大經科注】214集
2. 八九十歲老人無收入來源無退休金去大街上乞討要飯丟人嗎
八九十歲老人無收入來源無退休金去大街乞討要飯丟人的是他的兒女!老人不丟人!
3. 父親才五十歲出頭,正值壯年卻寧願在家待著也不願出去工作,說是運勢不好賺不到錢,我該怎麼去勸說
同樣的父親。 常年在外地最生意。沒賺到錢。沒存款。我是獨生女,結婚四年。從結婚的那一刻起 ,我就憂患過如何計劃好父母的養老。這些年父親一直待著,白天一直玩手機,玩到天黑,也不鍛煉身體,最多出去走一圈就回來 。因為去年重感冒導致暈倒過一次。現在更加理所當然在家待著了。說感覺哪哪都不舒服,去醫院檢查又查不出什麼,經常半夜稍微不舒服就鬧著上醫院 。然後回家之後繼續天天目不轉睛的玩手機。然後特別固執,脾氣暴躁 我不敢表漏出讓他出去找工作的想法,不然他和我媽就一致認為我害怕他們拖累我。他才50歲左右,就認為自己老了 該在家養老了,我覺得就算能出去隨便幹些什麼 不賺錢也無所謂,就當鍛煉身體了 現在覺得我父親,心理有問題了。明顯混日子的感覺,而且不愛和人說話。也不想辦法改變現狀。因為我媽也不理解。縱容我爸一直這樣。說得多了 他們就極端的表示 將來不用我養,將來活到多少算多少 ,簡直故意拿刀子扎人心臟。我覺得作為成年人。怎麼做事情怎麼這么不欠考慮,小時候不懂事不知道。也許我父母 一直就是這樣的人 。這十分困擾我 。最近我爸覺得他需要鍛煉 買了個羽毛球。買回來也不咋用。估計是感覺到閑 買來但做心裡安慰 。他也許認為他們真的到了 天天曬太陽 打牌 喝茶 在家裡躺著的年紀了 問題我目前的能力根本沒辦法保障他們今後這樣的生活。很憂愁。反觀 我婆婆公公60歲左右 還在工作 天天接觸不同的人,也鍛煉身體 就害怕別人拿自己當老年人看待。每天神采奕奕的。我父親 待的渾身亞健康。本來很好的身體。先在雖然沒毛病但是看起來這個人都是蔫的。哎
4. 為什麼許多兒媳婦,不願贍養婆婆
男方按照傳統付出巨大的代價給自己家添新人,可是做為兒媳明明沒有付出什麼,反而覺得自己沒有義務去管公婆。對於男方家為了結婚付出的巨大代價覺得心安理得,那麼公婆付出的巨額彩禮,房子,車子的意義在哪裡,不是權利和義務是對等的嗎?
男人要孝順自個的父母就不能親力親為?
憑什麼孝順自個的親生父母就得靠犧牲媳婦這個外人?
娘家養大女兒是很容易的事情嗎?
女人都是風吹大的?
若是自個親生的兒女都不孝順而去厚著臉皮要求不是親生的來付出、犧牲和奉獻,這本身就是品質低下和道德敗壞的問題!
《婚姻法》有明文規定:男人無供養岳父母的責任,媳婦也沒有孝順公婆的義務!
不要認為您對您兒子好,兒媳就欠您的。
您就是討債,也要找對債權人。
如果您希望媳婦孝順您,關心您,也請您對媳婦好,將心比心。
並不是您的要求,就必須要求別人滿足您。
女人結婚了,在娘家是客人,在婆家是外人,你就失去了所有,說到底最後就得到一個和她領證的人。
如果這個人不能愛你,疼你,護你,那麼你就成了一個無依無靠的孤兒了。
而且那個人還會經常對老婆說:對我媽好點,我媽養大我不容易。
卻沒一個男人會說,媽,對我老婆好點,我老婆離開父母一個人來咱們家多不容易,我們要好好對她。
男方付出是為兒子。和媳婦沒關系。
男方父母又不是給一個陌生姑娘買房買車。那樣這個女人必須孝順你。
別說你二老付出多少,付出的再多也只是為了兒子。有些男人娶了媳婦就要求媳婦必須孝順自己父母。
這個男人確忘記自己父母是為自己付出了。不是媳婦。
非得把孝順父母轉嫁的媳婦身上。媳婦孝順公婆是再婚後相處,磨合,自願的。相處好的婆媳可多了。
有些婆婆對媳婦橫挑鼻子豎挑眼。給媳婦氣受。覺得自己兒子了不起,媳婦進門就理所應當該怎麼樣。
甚至有些婆婆手伸的太長。管小兩口這不對那不行。本來兩口子挺好。下班回家小兩口做個家務,兒子洗兩件衣服。婆婆看到會說:這不是男人乾的活。婆婆你要知道家務本就該兩個過日子的人承擔。
他是你兒子你可以不用兒子。但他是媳婦的老公,可不是媳婦的兒子。
既然兒子結婚了,就讓他們自己做主自己過日子。老人要學會放手,男人要做好家裡的平衡。
婆媳才會相處的和睦。婆媳不和責任全在老公。有些男人愚孝什麼都順著自己父母。
覺得自己父母不容易。覺得媳婦理所應當就該怎麼樣,這樣的家庭婆媳矛盾都是自己兒子造成的。
好男人不會讓父母操心更不會讓媳婦委屈。婆媳關系自然好
5. 如果兒子不孝父母想與其斷絕父子關系,請問有法可依嗎
沒有,因為法律規定的父子關系是憲法以及民法通則所明確的法定權利與義務,由於屬於國家基本法律,包括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以及法院(判決或解釋)等司法機構都無權改變,只能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進行修訂。
如果因成年兒子不孝父母想和其斷絕關系,只要父母在以後生活中不和兒子(要求兒子給父母盡養老義務)發生關系也就可以,父母在撫養子女成年之後,對於子女只有要求子女養老的權利,而沒有被子女啃老的義務,而權利在法律上是可以放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