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工資1075,社保自己交271,工作單位交多少
養老保險:單位每個月繳納20%,你自己繳納8%; 醫療保險:單位每個月繳納9%,,你自己繳納內2%; 失業保險容:單位每個月繳納2%,你自己繳納1%; 工傷保險:單位每個月繳納0.4%,你自己一分錢也不要繳; 生育保險:單位每個月繳納0.7%,你自己一分錢也不要繳; 以上各地大致如此,由於地區原因會略有不同。繳費標准,是以你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為基數。
⑵ 社保個人扣271,用人單位是交多少
就拿你的271乘1·5就是單位為你繳納的統籌。你繳納的是個人賬戶部分。
⑶ 靈活就業退休交滿271個月能拿多少退休金
只是憑參保繳費時長是沒有辦法計算出養老金的,你也知道靈活就業人內員養老保險容參保繳費時涉及到繳費檔級、繳費金額的選擇,如果僅僅憑參保時長就計算出了養老金,那為什麼還會設置或高或低的繳費金額?既然繳費金額有差異, 那麼屆時養老金必然有差異的
養老金計算涉及到當事人每一年的繳費基數、當地每一年的社平工資、退休年齡、退休時個人賬戶余額等諸多數據信息,每一個信息都會影響當事人的養老金的。
⑷ 像這種的保險,15年年後退休後每個月可以領多少,個人所交的費用271,單位交600多
您這個是屬於職工社保中的養老保險,如果想要了解退休後具體能領取多少,可以看看全國統一的職工養老保險計算公式:
每月領取的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
基礎養老金=(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目前自己的工資÷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 退休時的社會平均工資。
從這個公式我們可以看到,在繳費年限相同的情況下,基礎養老金的高低取決於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
我們用一個具體例子來計算一下:
在深圳,40歲的保先生,每月的基本工資是10000元,那麼他每個月要交的養老保險是這些:
個人繳納:10000*8%=800元
單位繳納:1000*20%=2000元
我們假設保先生每年的工資與社會平均工資的漲幅都按5% 的速度上升。
那麼在保先生60歲退休時,一共累計交了67.2 萬。
在退休後的第一個月,保先生領取的養老金是:
個人基金賬戶:67.2萬÷139≈4835元
基礎養老金:7914*(1.05^20)*(1+10000÷7914)÷2*30%≈7130
兩者相加,第一個月可以領到的養老金是11965元。
還有一點值得注意,個人賬戶養老金部分,如果參保人去世而沒有領取完,剩餘部分可以依法繼承。
不過領取養老金也有門檻,詳情可以看這篇:《養老金的申請條件是什麼?完善的養老保障應該是怎樣的?》
雖然退休後每個月的養老金基本是固定的(在國家沒有進行調整的情況下),所以如果活得越長,能領到的總金額就越大。
希望可以幫到您!
⑸ 個人養老金是271.14那怎麼算出單位應交部分
這個很好算的,現在養老保險個人負擔8%,單位負擔16%,那麼你個人交271.14,那麼單位就是542.28元。
⑹ 辦社保需要哪些資料
辦社保卡需要的資料:1、身份證復印件(正反兩面復印);2、沒有辦理二代身份證版或二代身份證丟權失的參保人員,需要提供本人戶口頁復印件;3、特殊人群需要提供特殊證件復印件(如:傷殘證、工傷證、低保證等)。辦社保卡的流程:1、確保個人基本信息正確。用人單位(學校)可通過XX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網上申報系統或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業務窗口核對個人基本信息;非在職人員攜帶本人有效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到本轄區街道(鄉鎮)核對個人基本信息。2、領取社會保障卡。在職人員(學生)可通過單位(學校)統一領取;非在職人員可到本轄區街道(鄉鎮)領取。3、開通社會保障卡。參保人領取社會保障卡後,本人須持社會保障卡、有效身份證件原件到對應銀行窗口開通社會保障卡,未成年人需由監護人持社會保障卡、監護人有效身份證件原件、戶口薄原件辦理。
⑺ 養老保險每月繳271元是哪個檔次
271元這個錢數是單位繳費後扣你個人應繳納的吧?如果是,單位繳納按規定是以你的個人實際收入為基數繳納,不分檔次。
⑻ 社保卡到底是干什麼用的啊
社保卡是參加社保的重要憑據,社保卡有以下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