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為一個自由工作者每個月要交多少養老保險金
自由職業基本養老保險是由國家通過立法強制實行,保證勞動者在年老喪失勞動能力時,給予基本生活保障的制度。自由職業者也可參加養老保險,個人是按工資的20%或者當地平均工資或者工資基數的20%繳費,其中有8%計入個人賬戶,12%作為統籌基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本金+利息)/系數
按照規定,職工符合領取養老保險條件之後,養老金計算是分成兩部分,個人賬戶養老金和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的計算方法是按照參保人個人賬戶全部的儲存額,包括本金和利息,再除以系數就是每個月個人賬戶養老金的領取標准。參保人是男性,系數就是139;參保人是女性,系數就是170,因為女性退休年齡比較早,領取養老金的時間比較長。
基礎養老金多繳多得:
基礎養老金大體上是按照本人繳費工資基數和當地的社會平均工資基數的相互關系,確定參保人領取待遇的基數。當參保人繳費滿15年,就按基數的
15%領取。多繳費一年,就多領一個百分點。根據這一規定,參保人的基礎養老金只和本人繳費的多少,跟本人繳費年限的長短相關,至於省對省、市對市的資金如何轉移,轉移多少對參保人沒有影響。
自由職業者也可辦理轉移:
以按自由職業者、個體工商戶這樣的身份來參加養老保險制度的,如果出現了跨省轉移的情況,也可以按照《暫行辦法》的規定來辦理轉移接續手續。根據規定,個人是按工資的20%或者當地平均工資或者工資基數的20%繳費,其中有8%計入個人賬戶,12%作為統籌基金。在轉移時,作為統籌基金的這部分也要轉移。根據《暫行辦法》中規定,統籌基金轉移的部分也是12%,所以自由職業參保者不必擔心有多繳費少轉移的情況出現。
基本養老保險就是由國家通過立法強制實行,保證勞動者在年老喪失勞動能力時,給予基本生活保障的制度。基本養老保險實行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的方式。它具有強制性、保障性、互濟性和福利性。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2. 上海靈活就業退休拿多少錢
上海靈活就業退休金的數額如下:
1、基礎養老金:退休時上年度在崗職工的月平均工資加本人平均繳費指數與2的和除以2乘以繳費年限乘以1%;
2、個人賬戶養老金:根據個人賬戶累計繳費額度和繳費年限計算得出;
3、繳費基數:靈活就業人員可選擇五檔繳費基數,分別為上一年當地平均工資的60%、70%、80%、90%和100%;
4、繳費比例:職工養老保險的繳費比例約為20%,其中8%進入個人賬戶,12%進入社會統籌基金。
靈活就業退休金的計算方式:
1、基礎養老金的計算:基礎養老金是根據個人繳費年限和繳費基數來確定的,通常會參考個人的繳費記錄和所在地區的平均工資水平來計算;
2、個人賬戶養老金的計算:個人賬戶養老金是根據個人賬戶的累計繳費額和利息積累來確定的,退休時將個人賬戶的累計金額按照規定的計發辦法轉換為月領取的養老金;
3、過渡性養老金的計算:對於某些特定年齡段的退休人員,可能會有過渡性養老金的安排,這部分養老金的計算方式會根據當地政策而有所不同。
4、調整機制的影響:退休金的數額可能會根據物價指數、平均工資增長率等因素進行調整,以保障退休金的購買力不會因通貨膨脹而降低。
5、補充養老金的計算:如果個人參加了補充養老保險,那麼在計算退休金數額時,還會考慮補充養老金的部分,這通常是由個人和單位共同繳費形成的額外養老金。
綜上所述,上海靈活就業退休金的計算包括基礎養老金的確定,依據退休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個人繳費指數計算;個人賬戶養老金,根據累計繳費額和年限得出;選擇不同檔次的繳費基數,即上年平均工資的60%-100%;以及職工養老保險的繳費比例大約為20%,分為個人賬戶和社會統籌基金兩部分。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社會養老保險條例》
第十七條
靈活就業人員、失業人員和與單位沒有勞動關系的投資者的繳費工資由本人在上年度本市(區)職工月平均工資的百分之六十至百分之三百之間選擇申報,繳費比例按當年本市執行的單位和個人繳費比例之和確定。養老保險個人賬戶按被保險人繳費工資百分之十一的數額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