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保險 > 養老金中間斷了年休還有嗎

養老金中間斷了年休還有嗎

發布時間:2025-08-08 10:46:03

『壹』 繳納養老金中間離職一年,養老金斷交一年,對養老金會有影響嗎

個人社保,指社會保險,一般是根據企業繳付的,現階段不兼容本人選購。個人社保包括五大商業保險:養老服務、診療、失業、工傷事故及其生育。確保勞動者在喪失勞動能力後,可以給予收益或賠償的一種社會保障制度。社會養老保險,一般來說指的是個人社保里的社會養老保險,被社保所包括。但是,社會養老保險是適用本人獨立訂購的,也便說你在不買社保的條件下,可以自主選購社會養老保險。

便是你之後的退休金,由於終斷一年,少交費一年就少了一年的個人帳戶和繳費年限,和並沒有終斷對比工資待遇毫無疑問有一些危害的。停保斷繳問題悔之晚矣,來看義務在自己粗心大意並沒有足夠高度重視。現階段,各省部級綜合范疇中間的停保補交要求不盡一致,你務必到公司所在城市的個人社保經辦人員單位開展現行政策資詢,講清具體需求與希望,若現行政策要求容許補交停保終斷期內的社保費用,那麼就感激不盡,你需按照規定按實補交辭職期內的扣費就可以了。

『貳』 養老保險繳費中間斷斷續續的影響工齡嗎

很多人確實還在擔心養老保險的繳費中斷的影響,一些人還擔心社保中斷會不會影響工齡。

實際上 工齡 已經是一個老概念了。工齡最早出現在1951年的勞動保險條例中,1953年勞動保險條例實施細則草案有專門的一章對工齡進行明確。當時的工齡包括一般工齡和本企業工齡(後來轉變為連續工齡)。

當時的工齡非常重要,直接影響退休時養老金的發放比例。比如工齡10~20年,可以發放原工資的70%。

我們國家從1991年全面實施企業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改革以後影響我們養老金待遇的主要是繳費年限。現在的工齡,對於大家來說,影響作用不大。比如我們常說的《帶薪年休假條例》,說的壓根就不是工齡。職工累計工作已滿一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並沒有提到工齡的概念。

繳費年限 包含視同繳費年限和實際繳費年限。國有企業固定工身份的工人,在實施養老保險制度以前的連續工齡,可以認定為視同繳費年限。

繳費年限是累計計算 。在 社會 保險法關於退休的條件是這么規定的,到達法定退休年齡養老保險累計繳費滿15年,可以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因此,養老保險繳費斷斷續續並不影響領取養老金待遇。

養老金的計算

其實,大家最關心的是如果養老保險繳納斷斷續續,養老金會如何計算呢?養老金的計算公式是2005年全國統一建立起來的,目前主要包括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構成。

通過基礎養老金的計算公式,我們可以看出,影響基礎養老金的是退休上年度社平工資、本人的平均繳費指數以及繳費年限。

社平工資是由各省市自行公布的,按照退休地點確定。

本人的平均繳費指數,是所有繳費年限的繳費指數的平均值。繳費指數=繳費基數和當年的社平繳費基數比值。

繳費年限是累計的繳費年限,繳費年限每增加一個月可以增加0.083年 。

按照基礎養老金計算公式,明顯養老保險是多繳多得。如果我們按照100%的基數繳費15年,基礎養老金待遇是15%的退休上年度 社會 平均工資,繳費30年待遇則是30%的社平工資,非常簡單。

個人賬戶養老金尤其簡單,直接跟個人賬戶的余額和退休年齡的計發月數相關。雖然說表面上跟繳費年限沒有關系,但畢竟個人賬戶的余額是按照每繳納一個月劃入繳費基數的8%確定的。所以繳費年限越長,個人賬戶養老金越高也是正確的。


綜上所述 ,現在大多數人和單位看的是工作年限,也就是繳費年限,工齡慢慢就過時了。繳費年限長短,會很明顯的影響到養老金待遇的,建議還是繳費時間越長越好。

感謝邀請,更感謝樓主的提問。

樓主你好,養老保險的繳費中間斷斷續續的交費會影響自己的工齡嗎?如果說你的養老保險沒有形成一個連續的交費,而是斷斷續續的交費,那麼確實是會影響自己的實際繳費年限,當然養老保險的實際繳費年限所對應的就是我們的公民,那麼我們的工齡越長,最終享受到的養老金的待遇就會更長,所以說這個確實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而且你的這個養老保險斷斷續續是由於你個人原因造成的,那麼還無法進行補交,除非是企業單位的原因,造成我們的養老保險斷斷續續,那麼有企業單位是可以出面來進行補繳的,這種情況下你就可以形成一個連續的交費,但是在補繳的過程中,個人應當承擔的部分是完全需要你自己來支出的,大概是繳費總額的1/3左右。

但是如果說是你個人原因造成中斷的情形,那麼是無法比較,只能夠放棄之前的這些年限,那麼從現在開始正常來繳費,但是我們最終還要滿足一個條件,就是累計繳費年限必須要達到15周年以上,那麼才可以正常的辦理退休,享受基本養老金的待遇。

感謝閱讀,請加我的關注。

社保繳納中斷是很多職工長遇到的事,對於是否可以中斷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了解,此處題主提到的僅是養老保險繳費中斷是否會影響退休時的累計工齡。

在以前尚未實行養老保險制度時,某些單位的職工是可以按照實際工作的工齡來視同社保繳費繳費年限的;而在養老保險制度實施後,退休時計發養老金的標准之一就是繳費年限,法定符合退休的條件之一則是:繳費年限不少於15年。

繳費年限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視同繳費年限,一部分是實際繳費年限,實際繳費年限就是看養老保險累計繳納了多久的年限,如果有視同繳費年限的,兩者加和累計不低於15年,那麼在退休年齡到達時不收影響。

如果沒有視同繳費年限的,則需要實際繳納社保的年限累計不少於15年方可,斷斷續續的前提是到達退休年齡時最少能交滿15年,否則就會功虧一簣,辦理不了退休,無法領取養老金,但能領取一次性養老金(清算)。

此外斷斷續續繳納與連續繳納的職工相比,累計的繳費年限會較少,根據「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原則來講,斷斷續續繳納社保的人只要累計交滿15年可以正常辦理退休,但是領取養老金金額會相對較低,因為繳費的年限少,也就是所謂的繳費工齡少。

所以整體來看,斷斷續續繳納社保,對於工齡的累計是沒有影響的,但是累計的越少,將來領取的養老金越少。

感謝閱讀,筆記簿杏豆:企業培訓師,勞動糾紛咨詢師,勞動關系協調師,社保專家,專注職場干貨分享,歡迎關注向我咨詢!

養老保險繳費中間斷斷續續的影響工齡嗎?不是影響工齡,而是影響繳費年限。按照現在退休條件,工齡已經沒有什麼用處,取而代之的是繳費年限,繳費年限越高,今後的養老金就會越高,但是只有工齡而沒有繳費年限,是無法享受退休待遇的。

工齡是老制度的稱呼,隨著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從2014年10月開始繳納養老保險,標志著工齡的概念進入 歷史 舞台,但是對於養老保險制度實施之前的工齡是否有用,需要根據自己的工作性質和所服務的單位性質來決定。如果屬於國家承認的連續工齡或是工作年限,在沒有繳納養老保險之前,可以視同為繳費年限,也就是那個時候只要有工齡,就相當於繳納了養老保險。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人員流動也比較頻繁,隨著流動人員的增加,養老保險斷斷續續繳納已經成了一種常態。斷斷續續繳納,對於繳費年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但是大家也不要太過著急,畢竟我們目前養老保險的繳費年限,是按照累計繳費年限來計算的,所以斷斷續續繳納,前後的繳費年限是可以累計計算的,但是由於經常性的斷繳,很多地方規定斷繳期間的費用是不能補繳的,所以可能會影響自己按時辦理退休。

按照目前我國退休條件的規定,只要同時達到法定的退休年齡,養老保險累計繳費年限達到15年就可以按時辦理退休。但很多人由於不斷的繳納養老保險,不斷的斷繳或是停繳,本來如果連續繳費,在達到法定的退休年齡時是可以按時辦理退休的,但是由於在繳費過程中斷斷續續,而且斷繳的時間越來越長,最後累計繳費年限累計起來,在達到法定的退休年齡時達不到規定的最低15年,這是可能就有需要延遲辦理退休,這是對於個人來講是比較吃虧的。

斷斷續續繳納養老保險,除了影響繳費年限的累計以外,在經濟上也是比較吃虧的,斷斷續續繳納,如果斷繳的時間不長是可以補繳的,但是補繳時需要收取滯納金,有的地方還要收取資金利息。本來正常繳費可能每年可能只需要1萬,結果補繳有可能需要增加到1.2萬。還有一種情況就是補繳時不是按照斷繳時的繳費基數來補繳,而是按照現行的繳費基數來補繳,這在無形中也增大了參保人的繳費負擔。還有的補繳只能計算繳費年限,不能計入個人賬戶資金余額,這些措施的出台,其實都是為了減少斷繳,提倡大家按時參保。

綜上所述,養老保險中間斷斷續續繳納,不是影響的工齡,而是影響的繳費年限,繳費年限不但影響能否按時辦理退休,同時還會影響養老金的高低。不斷繳自己的繳費年限可能超過20年,但是斷斷續續繳納,有可能繳滿15年都比較難。繳費年限過低是達不到我們繳納養老保險,實現老有所養的目標的,因此斷繳養老保險,對我們自身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有條件不斷繳盡量不斷繳,是最好的應對方式。

樓主你好,養老保險繳費中間斷斷續續會影響工齡嗎?很明顯,如果你的養老保險沒有形成一個連續的繳費,那麼就不能夠保證你擁有一個最大化的累計繳費年限,所以說肯定會影響到你的工齡的,因為所謂的工齡就是養老保險的實際繳費年限,那麼我們都知道養老保險的實際繳費年限越長,最終才可以獲得一個更高的養老金待遇。

很明顯,如果你養老保險的交費出現斷斷續續的交費年限,最終雖然說累計繳費年限可能在退休之前可以達到15年以上的繳費年限,那麼是可以正常的辦理退休享受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待遇,但是由於你的累計繳費年限相對應的比較少,所以說所能夠獲得的養老金的待遇也是比較低的。

那麼我們在繳納養老保險的過程中,盡量不要出現終端的繳費年限,盡量保證自己是連續不斷的一個繳費年限,因為這樣的話才可以最大化的保證自己的累計交費年限,最終才可以讓自己獲得一個較高的養老金待遇。

感謝閱讀,請加我的關注。

路人蟻:聊社保,侃商保,說 財經 ,專業答疑,感謝關注

1養老保險分為職工養老保險和居民養老保險。職工養老保險整體上繳費成本說比居民養老保險高的。職工養老保險說強制的每個月繳費積累,而居民養老保險說自願的,按季度和年度繳費。而且享受財政補貼,也要地區基礎養老金補貼,看不同地區經濟和消費水平決定,而且繳費檔次越高補貼也對應提高。適合不同的群體,職工醫保對應上班族來說說基本保障配置,而非職業群體和農村群體居民社保說比較好的選擇

2一般來說無論說職工養老保險還是居民養老保險,都需要達到15年繳費年限,才能夠在退休的時候,辦理退休領取養老金。至於繳費年限,如果出現斷交的情況,失業造成的可以申請停保,避免年內補交的滯納金。或者選擇找財務公司掛靠繼續繳費,然後找到工作再單位繼續參保。醫保斷交3個月回清空繳費年限,重新累積,但是社保養老保險不會清空繳費年限。不管職工和居民養老轉換,還是斷交,後續補交依舊會累積繳費年限。工齡不一定等於繳費年限。以具體參保時間為准累積。養老保險繳費方式和斷交只是影響養老金的積累多少的問題,跟工齡沒關系

養老保險斷交社保確實會影響繳費年限。





影響繳費年限

如果大家繳納養老保險時不是累計繳費的,而是中間斷斷續續的繳納的,那麼確實會影響繳費的年限,我們都是知道,養老保險最低的繳費門檻是需要累計繳納15年的,如果你中間斷交的時間長了,確實會影響繳費年限的積累,如果等到退休的年齡還沒有交夠15年的話,就只能延遲退休了,只有等到交夠15年的養老保險之後,才可以辦理退休手續按月領取養老金。


影響養老金待遇

如果大家總是斷交養老保險的話,那麼對於個人繳費年限來說,累計繳費的年限就會縮減很多,而且現在各個地區都是不允許補繳的,那在這種情況下,大家如果不能按時足額繳納養老保險的話,最後的繳費年限就會降低很多,甚至還會影響能否領取養老金的待遇問題。


而且根據養老金的計算方式來說,一直都是採取「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如果大家在繳納養老保險時斷斷續續,最後的養老金待遇肯定會受到影響,可以說繳費年限的多少,是直接和養老金的待遇掛鉤的。


這個問題就回答到這里,我是碎月,歡迎大家點擊關注

社會 保險間斷了,以前的工齡還在,社保停繳後影響享受社保待遇。

養老保險最低交納年限為180個月即15年時間,可以多交,到時就可以多領取。同時,養老保險計算的是累計交納年限,即斷斷續續交納是允許的。

基本醫療保險實行「即參即享受」政策,也就是說通過單位參保繳費後,就能立即享受醫保待遇。但即便已經連續繳費10年,一旦終止繳費,仍將立即停止享受醫保待遇。

養老保險可以選擇補或者不補均可,但要保證交足最低15年即可。而醫療保險有三個月緩沖期,定期交納相關待遇不受影響,否則就需要重新累計交納年限,且不享受醫療報銷。

工齡和繳費年限是兩回事,只要繳費年限夠十五年,就可以辦理退休,工齡對退休的影響主要是在統籌之前參加工作的人影響比較大,如果統籌之前已參加工作這塊被認定為視同繳過,關鍵把這塊要抓住。統籌之後有工齡但不等於繳費。

『叄』 養老保險最多可以停交多久

養老保險中途斷交一般不能超過三個月,中斷時間越長,則繳費年限越短,導致養老金也會受到影響。如果超過了這個期限,繳費年限是需要重新計算的,醫療保險的話一般可以中斷三次,但是不要超過三個月。

根據現行政策,養老保險應該按時足額繳納。您的前後繳費年限認同為實際繳費時間,繳費中斷時間如果不補繳,在退休計算待遇時按0指數計算,影響您的退休待遇。

(3)養老金中間斷了年休還有嗎擴展閱讀:

養老保險斷交幾年的影響

1、導致養老保險的累計繳費年限的減少

我國的退休政策是,達到法定的退休年齡,養老保險達到15年。15年是我們辦理退休的一個基本年限。如果已經達到法定的退休年齡,養老保險繳費不足15年,那是無法辦理退休的,中間斷繳幾年,只要後續繼續繳費,不影響繳費年限的累計計算,但是會導致累計繳費年限的減少;但是如果加上斷繳的幾年,剛好在達到法定的退休年齡時能達到15年,如果出現這種情況,那對個人的影響就比較大了。

所以每當出現養老保險斷繳時,建議參保人一定要根據自己的年齡計算一下繳費的時間,其目的是確保在達到法定的提休年齡時能按時退休。

2、養老金的減少

我們前面分析了斷繳不會影響累計繳費年限的計算,但是要減少繳費年限。比如如果不斷繳,繳費年限可能是20年,或是還要多,但是斷繳後,可能只有15年,甚至還要延遲退休,這是完全可能存在的。那麼斷繳的直接影響,主要是養老金的減少。

在養老金計算中,分為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個部分。其中基礎養老金的領取系數和領取比例都是和繳費年限掛鉤的,繳費年限越高,每月領取的基礎養老金也就越高;個人賬戶養老金也和繳費年限的關系是緊密的,繳費年限越長,個人賬戶儲存額就會越高,個人賬戶養老金也就越高。

『肆』 養老保險中斷了幾年,退休時怎麼算

企業職工不得無故中斷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只有在領取失業救濟金期間可允許中斷繳費,其他中斷繳費期間按照欠費處理,必須予以補繳。對於個體從業人員和靈活就業者,因收入不穩定等其他個人原因中斷繳費,按照有關規定,按照間斷處理,不允許補繳。

中斷繳費將降低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待遇。一是降低了基本養老金。因為,繳費年限每提高一年,基礎養老金享受比例提高一百個分點,如果中斷繳費,繳費年限停止在中斷前的水平,基礎養老金的享受比例不能得到提高,影響退休待遇。二是降低了平均繳費指數。由於中斷期間沒有繳費,指數為零,降低了整個繳費的平均水平,降低了平均繳費指數,導致待遇下降。三是降低了個人帳戶養老金。不繳費必然沒有個人帳戶的計入,個人帳戶養老金沒有得到充分的積累待遇水平難以提高。

一、養老保險是什麼
養老保險,全稱社會基本養老保險,是國家和社會根據一定的法律和法規,為解決勞動者在達到國家規定的解除勞動義務的勞動年齡界限,或因年老喪失勞動能力退出勞動崗位後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
養老保險是社會保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保險五大險種中最重要的險種之一。養老保險的目的是為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為其提供穩定可靠的生活來源。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等有關規定,從2016年5月1日起,將階段性降低養老保險。
二、斷交社保5年了怎麼辦
社保間隔5年沒交,有下列影響:(一)養老保險可以斷交,只要繳納滿15年即可,一般來說,這15年是累積計算。如果中間被打破,退休金會受到影響。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一般來說養老保險:單位20%,個人8%。《社會保險法》第16條規定,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二)對醫療保險有影響,醫療只要斷保3個月以上,就要重新計算你的繳費。職工應當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按照國家國家規定共同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醫療保險:單位8%,個人2%。《社會保險法》第27條規定,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達到國家規定年限的,退休後不再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按照國家規定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三)失業保險和生育保險更加方便靈活。只要在使用前支付一年的費用,就可以使用失業保險和生育保險。(四)立即支付工傷保險,而不必擔心有影響。
三、斷交社保可以補交嗎
個人無法補交,只能等退休時,不滿15年的才可以繼續繳納至期滿為止。如果是企業不按規定按時給員工交納社保的,可由單位補交。
四、社保斷交有什麼影響
社保斷交的影響:一、斷交期間社保不會清零,只要以後社保繳費年限滿足14年即可,去交社保之後才有住院報銷。二、中斷養老保險繳費會影響繳費年限,重新繳費後其前後繳費年限可以合並計算。三、中斷醫療保險繳費則不能享受相關待遇,重新繳費後將按照新參保計算繳費年限,不能前後合並計算繳費年限。

希望以上內容能對您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問題請咨詢專業律師。

【法律客觀】:
《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第二條
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戶等單位的職工連續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以下簡稱年休假)。單位應當保證職工享受年休假。
職工在年休假期間享受與正常工作期間相同的工資收入。

閱讀全文

與養老金中間斷了年休還有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父母攀比自己怎麼辦 瀏覽:425
和90歲老太 瀏覽:87
有什麼好看的老人動畫片 瀏覽:142
徵兵體檢血檢為什麼還要復檢 瀏覽:210
老年人腿腫用什麼辦法消腫效果好 瀏覽:740
90歲透析 瀏覽:597
退稅父母贍養費填多少錢 瀏覽:165
賈汪區60歲的養老金每月到底是多少 瀏覽:600
80歲老人吐血乞討 瀏覽:145
給老人家喝什麼養生酒 瀏覽:509
兒子都喜歡什麼樣的父母 瀏覽:970
如何看待愛孩子和愛父母 瀏覽:719
2022年養老金社保怎麼漲 瀏覽:470
郴州養老保險查詢個人賬戶 瀏覽:572
蘇州39年工齡退休金多少錢 瀏覽:754
不收老人家的紅包 瀏覽:355
今年養老社保漲了多少啊 瀏覽:16
上海婦幼保健院體檢怎麼樣 瀏覽:392
老人家用的洗腳桶 瀏覽:836
老人家小腸掉了可以吃什麼 瀏覽: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