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人口老齡化會帶來哪些影響
人口老齡化會帶來的影響有勞動力減少、基本養老保險的支出總額加大、看病就醫問題、社會文化福利事業的發展與人口老齡化不適應 、家庭養老功能減弱等。
1、勞動力減少
中國老齡化嚴重未來十年20-24歲年輕勞動力規模將減少30%,出生率下滑中國老齡化嚴重,中國老齡化嚴重是目前我們正在面臨的問題,中國老齡化嚴重,出生率下降帶來嚴重危害,未來十年年輕勞動力減少。
2、基本養老保險的支出總額加大
人口高齡化的加劇,有可能使未來老年人口中患病、失能和失智老人的佔比大幅上升,既會加重企業和政府在基本醫療保險方面的經濟負擔,也會增加老人在醫療和照料方面的支出,從而要求增加更多的個人基本養老金及各種補充養老金收入。
3、看病就醫問題
老年群體是醫療衛生資源的重要消費對象。衛生部曾經有過統計,60歲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是全部人口患病率的3.2倍,傷殘率是全部人口傷殘率的3.6倍,老年人消耗的衛生資源是全部人口平均消耗衛生資源的1.9倍。
我國衛生醫療事業發展較經濟發展卻相對滯後。老年人看病難、看不起病的問題尤為突出。
4、社會文化福利事業的發展與人口老齡化不適應
國家在經濟不發達的基礎上,社會福利及社會保障體系尚不完善,遠遠不能滿足老齡化社會中老年人日益增長的需求。截至2014年底,我國80歲以上的老年人達2400多萬,失能、半失能老人近4000萬人, 隨著數量的不斷增加,老年人面臨著養老、醫療以及精神贍養等諸多社會問題,需要大量的醫護人員照顧。
5、家庭養老功能減弱
家庭養老是一種環環相扣的反饋模式。在經濟供養上,家庭養老是代際之間的經濟轉移,以家庭為載體,自然實現保障功能,自然完成保障過程。但是現在家庭養老功能正在減弱,主要表現在家庭照料上,受時間、精力、金錢所限,照顧父母令相當一部分人群有心無力.。
B. 郎咸平談中國人口問題
郎咸平對中國人口問題有諸多觀點。他強調人口結構變化帶來的挑戰,指出老齡化加劇使社會養老負擔日益沉重。
其一,勞動力短缺風險。隨著人口出生率下降,適齡勞動人口減少,製造業等依賴大量勞動力的行業面臨人力不足困境,影響經濟增長動力。
其二,消費市場變動。人口結構改變影響消費結構,老年人口消費傾向和需求與年輕人不同,企業需調整生產和營銷策略以適應新變化。
其三,養老保障壓力。老年人口增多,對養老金、醫療保障等提出更高要求,現有養老體系面臨資金缺口和服務能力不足等難題。
郎咸平認為應重視人口問題,通過合理政策引導,如完善生育配套措施鼓勵生育,優化養老體系等,以緩解人口問題帶來的不利影響 。
C. 郎咸平說: 我們的生活為什麼這么無奈主要講了些什麼
簡介
《郎咸平說:我們的生活為什麼這么無奈》一共六個部分。第一章既為第一部分,點出了本書的主題——「無奈,為什麼離我們越來越近」,本章盤點了幾個最為流行的關鍵詞,比如說「淡定」、「憤青」、「無奈」、「幸福」等等。 第二、三、四章為第二部分,通過央企漲價、368萬的天價過路費、菜賤傷農又不惠民三個主題讓我們看到的是,似乎什麼都在漲價,但就是老百姓的工資不怎麼見漲。 第五、六、七章為第三部分。第五章的「油荒氣短」讓我們看到油瘋狂漲價背後的主要原因並不是國際油價的上漲,而是數不清的稅費。第六章講的是在銀行一次又一次「加息」後,我們發現,我們在銀行的存款還是在不斷貶值,中小企業想從銀行拿到貸款簡直比登天還難。第七章的主題是養老金改革,告訴我們一個真實的傳說,養老金也是會破產的,有我們中國香港的養老金破產作證。 第八、九、十章為本書的第四部分。第八章告訴了我們一個真實的房地產市場,房價究竟是在漲還是跌。第九章讓我們了解到「炒房團」轉戰中國大江南北的背後,其實是製造業資金的流失,製造業的生存遭到嚴重威脅。第十章給我們解析了政府連連出台的房地產調控政策,1000萬套保障房究竟能不能成為史上最給力的調控? 第十一、十二、十三章為本書的第五部分。第十一章讓我們了解到我們的好企業為什麼都跑到國外、還有香港上市?第十三章讓我們看到一個真實的QFII。 第十四、十五、十六章為本書的第六部分。為了治堵,我們竟然需要搖號買車。春運回家,竟然要「九死一生」。到最後,我們看到我們中國的大學竟然培育出葯家鑫、李啟銘這樣「品學兼優」的學生,我們中國的教育體制究竟缺失了哪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