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父母是農民,都60多歲了,沒有養老保險,以後該怎麼辦
農村老人的養老、醫療問題的確是一個難題。除了國家給予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補貼外,更多的還要依靠自己和子女的贍養。
一、傳統農民靠莊稼生存
年逾60的農民,應該還算是傳統的農民。因為缺少文化、與技能,他們基本是靠莊稼地里的收成,來維持自己的生活。
種地,在八十年代,讓農民生活得到了極大的改善,解決了溫飽問題。但並沒有讓他們靠種地富裕起來。同時加上一生以來為兒女勞碌,所有的積蓄都用在兒女成家立業上。就算年老,還有點體力,往往也會留守在家,照顧孫子女,好讓自己的兒女在外面多賺點,維持家用。因此,在他們年老、喪失勞動能力後,身上也沒有一點錢,完全需要兒女的贍養與社會的扶助才能繼續的生存下去。

當然,隨著農民進一步離開土地,進城務工,再加上新生一代農民在文化、技能上提高,以及對法律意識的提升,懂得維護自己的切身利益。農村養老,問題或許會慢慢緩解。
❷ 父母沒有社保怎麼辦
若父母沒有社保,可從以下方面著手解決養老問題:

- 社保補救:
-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適合年紀較大快60歲,或家庭經濟條件一般的父母。可到戶籍所在地社保機構辦理,部分地區能一次性補繳15年費用,繳費檔次多樣。如佛山最低檔補繳5400元,之後每月約領300元;有些地方對2012年前滿60歲的農村戶籍老人,直接發放基礎養老金。
- 靈活就業職工養老保險:適合50歲以下、家庭經濟較好的父母。以靈活就業身份參保,退休金待遇和職工相近,若退休時未交夠15年,可續交或補繳。
- 配置商業保險:
- 商業養老年金險:收益寫入合同,可終身領錢。比如君龍人壽的「龍抬頭2.0」,50歲投30萬,65歲起每月領2000多元。建議選短期繳費(3 - 5年)、領錢早的產品。
- 醫療和意外險組合:先買新農合或居民醫保,報銷基礎醫療費用;再搭配百萬醫療險報銷大病費用,若父母年紀大或身體不好,可換成防癌醫療險或惠民保;最後配置意外險,保障意外跌倒、骨折等費用。
- 多渠道積累資金:
- 個人儲蓄和投資:通過定期存款、買國債、貨幣基金等方式積累養老資金,注意分散投資降低風險。
- 申請社會救助和福利:符合條件可申請低保、高齡津貼(80歲以上老人)、養老服務補貼等,具體申請方式咨詢當地民政部門。
- 子女支持:定期給父母贍養費,或設立家庭養老基金。
- 其他策略:為父母建立專門儲蓄賬戶,每月定期存入資金;鼓勵父母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定期體檢,降低患病風險;關注政府相關福利政策,及時申請救助和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