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參公人員和公務員都不要交納養老保險嗎退休後都由國家財政負擔嗎
是的,由財政負擔。退休後直接領取退休金,但是以後有可能也會走養老保險這條路,只是新人新政策,老人老政策。
⑵ 行政編和參公編退休後的待遇
行政編和參公編在退休後的待遇上,雖然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但仍有細微的差別。
一、退休金待遇
行政編和參公編的退休金計算方式基本相同,主要依據個人的工作年限、工資基數以及繳費比例等因素。然而,由於兩者在職務級別、工資標准等方面可能存在差異,因此退休金的數額也可能有所不同。
二、福利待遇
在福利待遇方面,行政編和參公編在退休後通常都能享受到一定的醫療、住房等補貼。但具體補貼的標准和范圍可能因地區、政策等因素而有所不同。此外,一些地方還可能為退休人員提供文化活動、健身設施等福利服務。
三、其他相關權益
除了退休金和福利待遇外,行政編和參公編在退休後還可能享有其他相關權益,如繼續享受社會保險待遇、參與單位組織的活動等。這些權益的保障程度可能因地區、單位等具體情況而有所差異。
綜上所述:
行政編和參公編在退休後的待遇上雖然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在退休金、福利待遇以及其他相關權益方面仍存在細微的差別。這些差別可能因地區、政策、單位等具體情況而有所不同。因此,在選擇職業時,應充分了解不同編制類型在退休後的待遇差異,以便做出更明智的決策。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
第九十二條規定:
公務員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或者完全喪失工作能力的,應當退休。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六條規定: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遺屬可以領取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在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因病或者非因工緻殘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可以領取病殘津貼。所需資金從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支付。
《國務院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
規定機關事業單位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現行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退休保障制度,逐步建立獨立於機關事業單位之外、資金來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層次、管理服務社會化的養老保險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