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老賴六十以後扣養老金嗎
老賴六十以後是否會扣養老金可能會根據執行情況採取相應的凍結或扣留措施。具體情況如下:
1、失信被執行人的養老金可以領取,但如果有法院的強制執行令,其養老金賬戶可能會受到凍結措施的影響。養老金中的一部分可能會被扣留。
2、法院在執行時會考慮到失信被執行人及其家屬的基本生活需求,確保生活必需費用不會受到影響。根據法律規定,人民法院在查詢、扣押、凍結、劃撥、變價財產時,不得超出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的范圍。
即便是失信被執行人,也可以繼續繳納養老保險費,保障自己的養老金權益。
3、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且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參保人員,仍然可以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失信人員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且累計繳費滿十五年,仍有資格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這是其作為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所享有的基本權益。
老賴的處罰後果如下:
1、刑事責任
根據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可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2、信用受損
債務人拒不執行生效判決或裁定,將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面臨信用懲戒和限制消費等不利後果。
3、財產調查與執行
法院將依法對債務人的財產進行全面調查,包括房產、車輛、證券及存款等,一旦發現有可供執行的財產,將立即採取查封、扣押等措施。
4、限制高消費與出入境
債務人還可能面臨限制高消費、出入境受限乃至司法拘留等嚴厲後果。
老賴的起訴流程如下:
1、收集證據
在起訴前,首先需要收集充分的證據材料。這些證據包括但不限於借款合同、借條、轉賬記錄、微信聊天記錄、簡訊記錄、電話錄音等。所有這些材料都能夠證明借貸關系的存在以及老賴未按時還款的事實。
2、准備起訴材料
在准備起訴材料時,需要撰寫起訴狀,並附上相關證據。起訴狀應包括以下內容
(1)原被告雙方的基本信息,包括雙方當事人的姓名、性別、年齡、住址、身份證號等。
(2)訴訟請求,明確寫明要求老賴支付的借款本金、利息等。
(3)事實和理由,詳細描述借款的背景、經過以及未還款的原因。
(4)證據清單,列出所有提交證據材料的名稱和頁數,還需要准備原告主體資格的材料,如身份證、戶口本復印件等。如果被告信息不完整,可以通過律師協助查詢。
3、法院立案
准備好所有材料後,前往有管轄權的法院進行立案。通常可以選擇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的法院。立案時需提交起訴狀及相關證據材料的副本,法院在收到材料後,會在七日內審查是否符合立案條件。符合條件的,法院將予以立案,並通知原告預交案件受理費。
4、開庭審理
立案後,法院會安排開庭時間,並通知雙方當事人。開庭過程中,原告需要出示證據,並進行陳述和辯論。如果被告缺席,法院可以缺席判決。
5、判決與執行
法院根據審理結果作出判決。如果判決被告還款,而被告仍不履行判決內容,原告可以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強制執行措施包括查封、扣押被告的財產,凍結其銀行賬戶、支付寶、微信等,甚至將其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限制高消費等。
B. 失信人對養老金有影響
失信人對養老金有影響。
失信被執行人,通常稱為「老賴」,其養老金可能會受到影響。法院在執行過程中可以採取多種措施來限制其某些權利,包括限制高消費、限制出境、限制擔任公司高級職務、限制子女就讀高收費私立學校等。在某些情況下,如果拒不履行法律義務,法院可以決定中斷社會保險繳費,影響養老金的正常領取。這些措施旨在促使履行法律義務,保護債權人的合法權益。因此,失信行為對個人的養老金存在潛在影響。
養老金的領取條件:
1、年齡要求:根據國家規定,男性需達到60歲,女性工人需達到50歲,女性幹部需達到55歲;
2、繳費年限:一般要求參保人累計繳費年限不少於15年;
3、參保狀態:在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參保人應處於正常參保狀態;
4、手續辦理:需要按照規定辦理退休手續,包括提交申請、審核等;
5、戶籍要求:部分地區可能對領取養老金的戶籍有特定要求。
綜上所述,失信被執行人,即「老賴」,其失信行為可能導致法院採取限制措施,如限制高消費、出境等,甚至可能中斷社會保險繳費,從而影響養老金的正常領取,這些措施的目的是為了促使其履行法律義務,同時保護債權人的合法權益。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會保險法》
第二條
國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公布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的若干規定》
第一條
被執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並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將其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依法對其進行信用懲戒:
1、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義務的;
2、以偽造證據、暴力、威脅等方法妨礙、抗拒執行的;
3、以虛假訴訟、虛假仲裁或者以隱匿、轉移財產等方法規避執行的;
4、違反財產報告制度的;
5、違反限制消費令的;
6、無正當理由拒不履行執行和解協議的。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限制被執行人高消費的若干規定》
第三條
被執行人為自然人的,被採取限制消費措施後,不得有以下高消費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費行為:(一)乘坐交通工具時,選擇飛機、列車軟卧、輪船二等以上艙位;(二)在星級以上賓館、酒店、夜總會、高爾夫球場等場所進行高消費;(三)購買不動產或者新建、擴建、高檔裝修房屋;(四)租賃高檔寫字樓、賓館、公寓等場所辦公;(五)子女就讀高收費私立學校;(六)支付高額保費購買保險理財產品。
C. 失信人員能領取養老金嗎
失信人員能領取養老金,但基本生活費以外的金額可能會被法院執行。以下是具體說明:
養老金領取權利不受影響:失信人員作為公民,其領取養老金的基本權利是不受影響的。養老金是保障退休人員基本生活的重要收入來源,因此失信人員仍然有權領取。
法院可能執行部分養老金:雖然失信人員有權領取養老金,但根據《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如果失信人員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扣留、提取其應當履行義務部分的收入。這意味著,失信人員領取的養老金中,除了基本生活費以外的部分,可能會被法院執行用於償還債務。
保留生活必需費用:人民法院在執行過程中,會保留失信人員及其所扶養家屬的生活必需費用。這意味著,失信人員的基本生活需求會得到保障,不會因執行而陷入生活困境。
綜上所述,失信人員可以領取養老金,但需注意法院可能會對其部分養老金進行執行。在執行過程中,法院會確保失信人員及其家屬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滿足。
D. 老賴交社保退休後可以領工資嗎
可以領取工資。
一、老賴的社保繳納情況
老賴,即被法院認定為失信被執行人的個人,其社保繳納情況可能會受到一定的限制。根據相關規定,被執行人的財產可能會被法院查封、扣押或凍結,這包括其工資收入和其他合法收入。因此,老賴在繳納社保時,可能會面臨無法按時足額繳納的情況。
然而,如果老賴能夠按照相關規定及時補繳社保費用,那麼其社保賬戶仍然會保持有效狀態。這意味著,在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老賴仍然可以享受到社保制度提供的相應待遇。
二、老賴退休後的工資領取
當老賴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並符合領取養老金的條件時,可以向社保部門申請領取養老金。然而,由於其曾被認定為失信被執行人,老賴的養老金領取可能會受到一定的限制。
具體來說,法院可能會根據老賴的失信情況,對其養老金進行部分扣劃或凍結,以用於償還其未履行的債務。這意味著老賴雖然可以領取養老金,但其實際領取的金額可能會少於正常情況下的標准。
此外,老賴在領取養老金時還需要遵守相關的法律法規和程序要求。例如,需要提供有效的身份證明、社保繳納證明等文件,並按照規定的時間和方式進行申請和領取。
三、老賴改善自身狀況的途徑
對於老賴而言,要想改善自身狀況並減少養老金領取的限制,最好的辦法是盡快履行其未履行的債務,以恢復其信用記錄。此外,也可以通過積極與債權人協商、制定還款計劃等方式,逐步解決債務問題。
同時,老賴也可以加強自身的法律意識和風險意識,避免再次陷入失信被執行人的境地。例如,可以通過學習相關法律法規、咨詢專業律師等方式,了解自身權利和義務,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風險。
綜上所述:
老賴交社保退休後可以領取工資,但其領取的金額和方式可能會受到一定的限制和影響。老賴需要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和程序要求,積極履行債務並改善自身信用狀況,以盡可能地減少養老金領取的限制。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六條規定: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公布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的若干規定》
第一條規定:
被執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並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將其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依法對其進行信用懲戒:
(一)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義務的;
(二)以偽造證據、暴力、威脅等方法妨礙、抗拒執行的;
(三)以虛假訴訟、虛假仲裁或者以隱匿、轉移財產等方法規避執行的;
(四)違反財產報告制度的;
(五)違反限制消費令的;
(六)無正當理由拒不履行執行和解協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