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服刑後退休金怎麼辦
【法律分析】:假釋等社區服刑人員可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但服刑期間不參與基本養老金調整,首先說明一下服刑期間的工齡問題:根據規定,服刑期間的工齡是作廢的,刑滿之後的人員可以以社會人員的身份繼續繳納養老保險,在服刑之前的工齡和繳納保費的年限可以連續計算。社區服刑人員包括被判處管制、緩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的罪犯。已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社區服刑人員在社區矯正期間實現再就業的,或已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社區服刑人員,可按規定繼續參保繳費。已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社區服刑人員在社區矯正期間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或養老保險待遇領取條件的,可辦理退休手續或待遇領取手續,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但服刑期間不參與基本養老金調整。具體的服刑人員養老保險政策,可以向當地的社保局咨詢,因為各地的養老保險政策是有差異的,因此,對待服刑人員享受養老保險待遇的規定也是不一樣的。首先說明一下服刑期間的工齡問題:根據規定,服刑期間的工齡是作廢的,刑滿之後的人員可以以社會人員的身份繼續繳納養老保險,在服刑之前的工齡和繳納保費的年限可以連續計算。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2. 服刑後退休金怎麼算
【法律分析】:1、職工被判刑或勞教的,服刑或勞教期間,個人賬戶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予以保留,並繼續按記賬利率計息;到達法定退休年齡之後,個人賬戶儲存額按銀行同期城鄉居民儲蓄存款利率計息。
2、職工被判刑或勞教,超過法定退休年齡後釋放,對企業職工來說,如果被判刑之前已經繳費滿15年,對機關事業單位來說,「中人」繳費年限滿10年、"新人"繳費年限滿15年的,可以辦理退休手續,按月發給基本養老金。
3、職工被判刑或者勞教超過法定退休年齡後釋放,但個人累計繳費年限不滿15年,那就不能正常辦理退休手續,其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一次性支付給本人,同時終止基本養老保險關系。
4、職工已經處於退休狀態,正常領取養老金,退休後被判刑或勞教的,服刑、勞教期間不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所以基本養老金會被停發。刑滿釋放恢復政治權利或勞教期滿後的基本養老金按服刑、勞教前的標准發放,這意味著在服刑期間,即便養老金已經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上漲,但服刑人員的養老金也不會跟著上漲,還是按照服刑之前的標准發放。
5、退休人員被判處拘役或者有期徒刑,宣告緩期執行的,拘役或緩刑期間可以享受基本養老金待遇,但不參加基本養老金調整。
6、退休人員被判處管制和監外執行的可以繼續發放基本養老金,但不參與基本養老金調整。
7、退休人員在服刑或勞動教養期間死亡的,其個人賬戶儲存額中的個人繳費余額部分的本息可以繼承,但遺屬不享受其他相應待遇。
8、退休人員因涉嫌犯罪被通緝或在押未定罪期間,其基本養老金暫停發放。如果法院判其無罪,被通緝或羈押期間的基本養老金予以補發。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