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少交兩年養老保險退休會有影響嗎
個人辦理的可以少交,單位辦理的不能少交。
領取基本養老金必須具備三個條件:
1、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並已辦理退休手續;
2、所在單位和個人依法參加養老保險並履行了養老保險繳費義務;
3、個人繳費至少滿15年。
『貳』 退休後才發現單位少交養老保險,怎麼辦
養老保險最低可以按照社平工資的60%交,退休時退休金也就較低,不過也沒辦法。
『叄』 養老保險少交一個月會影響退休金嗎
在到達法定退休年齡時,養老保險繳費只要滿15年,就可辦理退休,如果不足15年,就不能辦理退休。多繳一個月與少繳一個月對養老金的多少影響不大。
『肆』 自己交養老保險40年退休時每月能領多少錢
計算方法:
1、退休後每月領取的養老金 = 基礎養老金 + 個人賬戶養老金
2、基礎養老金 =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 ×繳費年限×1%
3、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 本年繳費工資與上一年本地平均工資之比相加 ÷ 實際繳費年限
4、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
四、舉個例子
小明在北京25歲入職,65歲正常退休,活到了80歲,每月稅前工資10000元。已知北京市2015年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6463元
繳納滿15年
1、退休前個人繳納的費用:個人繳納費用=10000×0.08×12×15=144000
2、退休後每月領取養老金:6463(1+1)÷2×15×1%+10000×0.08×12×15÷101 = 2395元
繳納滿40年
1、退休前個人繳納的費用:個人繳納費用=10000×0.08×12×40=384000
2、退休後每月領取養老金:6463(1+1.2)÷2×40×1%+10000×0.08×12×40÷101 = 6646元
(4)退休時發現養老保險被少交擴展閱讀
社會保險的客觀基礎,是勞動領域中存在的風險,保險的標的是勞動者的人身;
社會保險的主體是特定的。包括勞動者(含其親屬)與用人單位;社會保險屬於強制性保險;
社會保險的目的是維持勞動力的再生產;保險基金來源於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的繳費及財政的支持。保險對象范圍限於職工,不包括其他社會成員。保險內容範圍限於勞動風險中的各種風險,不包括此外的財產、經濟等風險。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社保(計算方法)
『伍』 社保的養老保險最少要交多少年
最低繳費年限為15年。
按照根據《社會保險法》的規定,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這里需要說明的是,規定最低繳費年限為15年,並不是說繳滿15年就可以不繳費。對職工來說,繳費是法律規定的強制性義務,只要在用人單位就業,就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繳費。同時由於個人享受基本養老金與個人繳費年限相關,繳費年限越長、繳費基數越大,退休後領取的養老金就越多。
知識延伸:
醫療保險的繳費年限:醫療保險是否有年限限制呢?目前,國家對最低繳費年限尚無統一規定,由各統籌地區根據本地情況自行確定,一般為男職工三十年,女職工二十五年。經濟較發達統籌地區規定的繳費年限比較短,如北京,男職工為二十五年,女職工為二十年。退休後就不用繼續交醫療保險,可以直接免費享受。注意這里所說的是指繳納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費累計達到國家規定年限,但不包括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繳費年限。
生育保險的繳費規定:職工享受生育保險相關待遇,應當符合國家、省、市計劃生育規定,而享受生育保險待遇的繳費,國家也沒有對此進行統一的規定。不同地區可能有不同差異。如長沙生育保險參保人要連續繳費10個月以上,並且生育的時候要處在參保狀態下才可以享受生育待遇。
失業保險的繳費規定:失業保險若想要領取,則需滿足所在單位和本人已按照規定參加失業保險並繳費滿1年的條件之一。由此可知享受失業保險待遇至少要繳滿滿1年以上。
工商保險的繳費規定:工傷保險的繳納時間,我國現行法律沒有這方面的規定,只要是在符合規定在上班時發生工傷事故,就可以享受工傷待遇。
『陸』 辦退休發現社保少交了幾個月,後果是什麼
那你在退休的時候一抄次性補襲繳至15年退休之後就可以按月領取退休金了。
養老金領取條件: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15年的,就可以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就是說,參加養老保險的職工要領取養老金必須符合兩個條件:一是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二是累積繳納養老保險費滿15年。所謂法定退休年齡,就是指職工退出工作崗位並有資格領取養老金的年齡。
按照相關規定,我國法定的企業職工退休年齡是:男年滿60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女幹部年滿55周歲。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其他有害身體健康工作(以下稱特殊工種)的,退休年齡為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因病或非因工緻殘,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退休年齡為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
『柒』 退休後,發現單位少交養老金,該怎麼辦
你可以要求用人單位補繳。然後申請社保機構重新核算你的養老金。
如果雙方協商不成,建議你盡快申請勞動仲裁。
『捌』 養老保險中間少交一年的,後果是什麼
養老保險中間少交一年,在退休時如果達到累計繳費年限,也是可以享受養老金待遇的,但是少了一年累計年限,其享受的養老金待遇要比多繳一年養老金的要少。
以鄭州為例,根據《鄭州市企業職工養老保險條例》第二十一條基礎養老金根據職工繳費年限按下列比例計發:
(一)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滿十年及其以上的退職職工,按本人退職時本市職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的百分之十五計發;
(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滿十年不滿十五年的退休職工,按本人退休時本市職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的百分之二十計發;
(三)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滿十五年及其以上的退休職工,按本人退休時本市職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的百分之二十五計發;
(四)本條例施行前被授予省級及省級以上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的退休、退職職工,退休、退職時仍保持榮譽稱號的,按本人退休、退職時本市職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的百分之三至百分之九增發。
第二十二條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滿十年及其以上的退休、退職職工,追加養老金根據職工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年限每滿一年,按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百分之一點四的比例計發。
(8)退休時發現養老保險被少交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五條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第十六條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玖』 退休時發現養老保險被少交
保險小編幫您解抄答,更多疑問可襲在線答疑。
養老保險中間少交幾個月一般沒有太大影響,可以不用補繳,只要你在退休之前能繳納滿15年即可以領取養老金。
社會保險法
第十六條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