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養老保險新政策2015
變化一:養老金按繳納年限計發
以前規定,職工養老保險金由四部分構成,即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調節金。新的計發辦法仍沿用「繳費15年以上才能領取養老保險金」的規定,但將養老金水平與繳費年限長短、繳費水平高低直接掛鉤,則建立起了更強的激勵約束機制。體現在計發辦法的各個構成部分,就是基礎養老金比例相應加大,而個人賬戶養老金相應減少,過渡性養老金和調節金逐步萎縮。
新計發辦法規定,基礎養老金月標准除了以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外,繳費年限成為養老金多少的重要參數,即繳納15年以上每多1年多發給1%.同時,個人賬戶養老金以前最多領10年,現在每月領取標准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計發月數則根據職工退休時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本人退休年齡、利息等因素確定。
也就是說,本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越高,那麼退休後領取的養老金越多;個人月平均工資越高,那麼退休後領取的養老金越多;個人養老金賬戶余額越多,退休後領取的養老金越多;繳納養老保險年限越長,退休後領取的養老金也越多。
變化二:個人身份參保有5年過渡期
我省以前規定,城鎮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繳費基數為當地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繳費比例為20%.新出台的《實施意見》對上述人員設置了5年過渡期,實行繳費基數一次到位、繳費比例逐步過渡的政策。
即城鎮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2006年、2007年按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18%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2008 年、 2009年按照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19%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從2010年1月1日起,按照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20%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其中8%記入個人賬戶,退休後按企業職工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計發基本養老金。
變化三:農民工全納入養老保險范圍
以前規定,農民工在企業工作一年以上才納入基本養老保險。這次明確規定企業招用的一年以下的農民工也要納入城鎮企業基本養老保險。對以個人身份參保的人員,也不再區分城鎮和農村戶口。
據悉,以個人身份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農民工或進城務工人員,男性年滿60周歲,女性年滿55周歲,累計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若本人自願,可繼續繳費至滿15年以後,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變化四:個人賬戶全部由個人繳納
從2006年1月1日起,個人賬戶的規模統一由本人繳費工資的11%調整為8%,全部由個人繳費形成,單位繳費不再劃入個人賬戶。以前,個人賬戶的 11%由兩部分構成,其中8%為個人繳納部分,3%為單位繳納部分。調整後,個人賬戶總額雖然變化了,但個人繳納比例並不發生變化。
此外,《實施意見》同時規定,全省各級人民政府要把社會養老保險事業納入本地區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規劃,並建立省、市、縣各級政府基本養老保險責任分擔機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支出預算制度」,杜絕違規提前退休現象。要求各級勞動保障部門加強退休審批工作,嚴格退休審批程序。
■幫您算賬
退休越晚養老金越多
「新人」多繳多得「新人」繳費年限越長,得到的養老金就越多,這與老政策相比有一定的優越性。假設條件如下:1.假設從2004年開始工作,且每年工資固定增加3%.2.假設每年養老金年利率為:1.98%.3.假設每年社會平均工資上調2%,不考慮通貨膨脹。
小張2006年7月份參加工作並開始參保,如果他現在的稅前工資或基本工資為1000元的話,小張願意工作20年。據測算(測算過程復雜,故省略),到 2026年退休後,小張可領取的退休金為每月824元;如果小張願意工作30年,則到2036年領取的退休金為每月1238元。
「中人」受損政策補償李先生是1984年參加工作的,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從1996年才開始有存儲,到2016年退休。也就是說,李先生再過10年就退休了。
假設李先生今後10年內平均工資為3000元,按老政策,今後這10年內他個人賬戶里應存儲:3000元×12(個月)×10(年)×11%= 39600元。按照新政策,今後10年內李先生的個人賬戶里應儲存為:3000元×12(個月)×10(年)×8%=28800元。也就是說,新的養老政策實施後,李先生的個人賬戶里將會少10800元。
基於這種情況,再加上「中人」以前個人賬戶的積累少,新政策對「中人」作出了政策補償。待他們退休後,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基礎上,再發給過渡性養老金和調節金。另外,對新政策實施後5年內退休的參保人員,按養老新政策計發的基本養老金高於按原政策規定計發數額的,高出部分按其退休年度所對應的比例發給,5年內比例逐漸提高;按養老新政策計發基本養老金低於按原政策規定計發數額的,予以補足。
「老人」仍按照原來的規定發給基本養老保險金,同時隨養老金的調整而增加待遇。
總之,新政策鼓勵晚退休,「新人」越晚退休養老金越多:「中人」養老金不會減少:「老人」會隨養老金的調整而增加待遇。
❷ 社會養老金年審在哪裡審
社會養老金年審在社保中心審核。
一、在當地社保局要求年檢的期限內進行到指定窗口拷盤(拷取社保局年審的初始資料)
二、提交以下資料:
1、有效的營業執照(法人證書或批文)原件及復印件;
2、組織機構代碼證原件及復印件;
3、2013年度財務報表(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的復印件);
4、2013年度6月、12月兩個月的實際工資發放表及相關會計記賬憑證(如原件未裝訂成冊,請將當月其它憑證散件一並帶來,工資發放表須復印件);
5、《用人單位社會保險年檢及工資申報表》;
6、養老保險及醫療保險系統導出表格紙質一式兩份及電子版。
7、參保單位基本信息表(電子版)
三、已經退休,其養老金是通過銀行賬戶發放的,不存在還需要去異地支取的問題。養老保險年審就是驗證受保人是否還存在,因此可通過居住地所在社區辦理生存證明,再到市社保所蓋章,之後將證明寄到其關系所在的市社保所即可,本人不需要再去。
(2)2015年養老保險年檢擴展閱讀:
市、區、縣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對已核發的《社會保險登記證》實行定期檢驗制度,每兩年核驗一次,未經核驗,證件自行失效。《社會保險登記證》由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統一印製。
繳費單位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時,應填報《社會保險登記表》,並出示以下證件和材料:
⑴企業持《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副本);
⑵事業單位持《事業單位法人證書》(副本);
⑶社會團體持《社會團體法人登記證》(副本);
⑷國家機關持單位行政介紹信;
⑸國家質量技術監督部門頒發的組織機構統 一代碼證書:
⑹其他核准執業的證件。
❸ 2015年養老金改革:並軌後機關事業單位繳納養老保險
未來,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將與企業員工一樣,繳納社會保險。
歷經多年討論的養老雙軌制改革終於在2015年年初破局,2015年1月14日國務院公布了《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簡稱《決定》)。
根據該《決定》的相關規定,各級地方政府財政一邊負擔「老人」的退休金,一邊給「中人」和「新人」繳費,不僅加大了地方財政壓力,也要小心出現城鎮企業基本養老保險運行近20年的結果——3萬億元的個人賬戶空賬情況。
從已有的改革實踐看,這一設定將導致地方政府短期內面臨巨大財政壓力,同時,自收自支事業單位和差額事業單位的籌資難度大,只能等「並軌」來「接盤」。
地方財政「承壓」:黑龍江養老金已嚴重收不抵支
《決定》指出,基本養老保險費由單位和個人共同負擔。單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以下簡稱「單位繳費」)的比例為本單位工資總額的20%,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以下簡稱「個人繳費」)的比例為本人繳費工資的8%,由單位代扣。按本人繳費工資8%的數額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全部由個人繳費形成。
「這個20%是政府需要撥款才能繳納的,地方財政壓力會很大。」北京一位政府部門的財務人員表示。
有數據顯示,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機關(單位)、事業單位及其編制內的工作人員近4000萬。而政府財政一邊繼續負擔「老人」的退休金,一邊給「中人」和「新人」繳費。
《中國養老金發展報告2014》中顯示,2013年各個省份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檔期結余率中,老工業基地睜枯黑龍江為-4.78%,即嚴重收不抵支,當期結余為-40.43億元。
人社部社會保辯早斗障研究所所長金維剛26日表示,改革以後地方財政的負擔問題肯定是存在的:「現在只是出了一個改革決定,實施細則還沒有出台。出台了以後再實行征繳。目前來講,肯定當期征繳的都需要用於當期支付,尤其是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更多是靠財政,所以這一塊當期肯定不會有積累的,很快就會支付掉。」
針對這一狀況,《決定》指出,建立健全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省級統籌;暫不具備條件的,可先實行省級基金調劑制度,明確各級人民政府徵收、管理和支付的責任攜磨。
所謂轉移支付,是各級政府之間為解決財政失衡而通過一定的形式和途徑轉移財政資金的活動,也是收入分配改革中,彌補區域差異的重要手段。
❹ 陝西養老保險年檢時間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陝西省異地退休人員領取基本養老金資格年度驗證時間咨詢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社保局。
退休職工領取基本養老金資格年度驗證的時間,對一個省份來說,不是統一的,是由各個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具體規定的,即由各縣、區、縣級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一般稱社會保險事業管理局)具體組織實施的,各地規定的時間和方法不盡相同,建議直接咨詢負責發放基本養老金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
舉止異地的退休人員可以撥打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社會保障、人力資源服務熱線(區號+12333)咨詢.
參考資料:
西安市養老保險經辦處
《關於開展領取社會保險待遇資格協助認證工作的通知》
各參保單位:
按照《關於利用異地退管系統開展領取社會保險待遇資格協助認證工作的通知》陝社保發【2015】7號文件精神,為方便異地居住人員辦理領取社會保險待遇資格認證手續,進一步提高領取社會保險待遇資格認證工作效率,研究決定全省各級養老保險經辦機構於2015年4月啟用異地居住人員領取社會保險待遇資格協助認證信息系統(以下簡稱異地退管系統)。現將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統一異地協助認證對象
異地退管系統啟動初期的認證對象,統一確定為按月領取養老保險待遇的人員,起步階段為外省居住的離退休人員。
二、統一關鍵時點
為保證在認證周期內完成協助認證工作,各參保單位每年3月1日前完成數據上報工作,今年上報截止日期為2015年3月10日。
三、統一異地數據採集格式
各參保企業申報本單位在外省居住離退休人員數據一律採用統一數據格式上報:異地居住離退休人員信息採集模板及說明(請點擊下載)。
各參保企業將採集好的人員數據匯總後上報於我處稽核科(四樓403室),需帶電子版及加蓋公章的紙質版各一份。
2015年1月23
❺ 求2015年南京社保年檢的流程以及要帶的資料有哪些
用人單位可在網上或櫃面任選一種方式進行繳費基數申報和書面審查。
(一)網上申報、審查
完成網站注冊的用人單位可在網上參加繳費基數申報和勞動保障書面審查。
1、繳費基數申報:用人單位按網上規定流程進行繳費基數申報;進入復核流程的單位按「復核通知書」要求到市、區指定地點辦理書面復核。
2、勞動保障書面審查:在網上書面審查的單位,參照網上操作流程填報《南京市勞動和社會保障書面審查報告書》(以下簡稱《報告書》,見附件2);
需要上傳資料的格式參照網上上傳資料說明。經過市、區監察機構審核後,攜帶加蓋單位公章的《報告書》和《勞動和社會保障證》副本到有管轄權的監察機構接受
審驗和蓋章。對網上報送資料有疑議的,用人單位需按要求將相關資料原件及加蓋公章的復印件報送至有管轄權的監察機構。
(二)櫃面申報、審查
未辦理網站注冊的用人單位,可在市或區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以下簡稱「經辦機構」)辦理注冊手續,通過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網下載《南京市2015年度參保職工社會保險繳費基數申報花名冊》(以下簡稱《花名冊》)、《南京市2015年社會保險繳費基數申報表》(以下簡稱《申報表》)等相關表格及文件或攜帶U盤前往市、區指定辦理地點拷貝上述表格。
用人單位須按規定如實填報《花名冊》、《申報表》和《報告書》,在規定期限內前往市、區指定地點辦理繳費基數申報和勞動保障書面審查。
勞動保障書面審查所需資料:1、《勞動和社會保障證》副本;2、2014年12月份工資支付情況的財務記帳憑證(原件)、工資表、考勤表(需員工簽字);
繳費基數申報所需資料:1、紙質《申報表》;2、U盤資料中應包含《花名冊》、《申報表》及反映單位2014年度工資支付情況的財務報表、賬冊的影印件(影印件要求詳見補充資料說明)。各單位可根據實際情況,提供以下資料中的任意一項:(1)《審計報告》;(2)《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主表及反映工資總額的附表;(3)「應付工資」明細賬或能反映工資發放情況的相關賬冊。
進入復核流程的單位需提供的資料詳見補充資料說明。
參加省級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或參加行業統籌養老保險的用人單位,還需提供其在養老保險經辦機構確認的2015年度養老保險繳費基數申報表(復印件)。
提供以上資料復印件需加蓋用人單位公章。
四、其他事項
(一)市、區經辦機構可向報盤申報單位反饋申報錄入信息;沒有條件報盤申報的單位,自申報資料報送之日起10個工作日後可至市、區經辦機構核對數據錄入情況。
(二)
用人單位應按職工工資性收入申報其繳費基數,對申報的繳費基數高於當年度上限和低於下限標準的,由經辦機構在繳費基數上、下限標准確定後統一調整。對未按
規定提供相關申報資料或職工工資收入無法確定的用人單位,經辦機構將按照不低於全省上年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確定其職工繳費基數。
(三)用人單位以2014年12月底參保人數作為應申報人數。對2015年1~6月進入單位的職工,可按本人實際月數的平均工資確定當年7月1日至次年6月30日期間的繳費基數。用人單位如需對新增人員繳費基數進行調整,可於6月份前往經辦機構櫃面另行申請辦理。用人單位對新增人員繳費基數不作調整的,經辦機構將按其2015年6月的繳費基數確定2015年度的繳費基數。
(四)對未申報繳費基數的用人單位,2015年7月經辦機構將按該單位參保人員上月繳費基數的110%確定當月繳費基數。對2015年7月1日後補辦繳費基數申報手續的,自辦理申報手續的次月起按實際申報數確定。對未按規定申報的單位,經辦機構將根據《社會保險法》等有關規定,將其列入社會保險稽核范圍。
(五)尚未領取《勞動和社會保障證》和《社會保險登記證》的用人單位,應當按規定攜《工商營業執照》、《地稅登記證》、《組織機構代碼證》原件及復印件等相關資料,到工商注冊地的監察機構和經辦機構辦理相關登記手續,逾期未辦的,將依照國家有關規定予以處罰。2014年第四季度領取《勞動和社會保障證》的用人單位,不參加2014年度的書面審查工作。市、區兩級監察機構按照管轄目錄,分別對用人單位報送的書面審查資料進行審查,對存在違法違規行為的,督促並幫助其進行整改,逾期不整改的,將依法予以查處。
可以登錄這個網站看一下:http://www.njhrss.gov.cn/38966/39021/201502/t20150217_3203431.html
❻ 養老保險怎麼審核
(1)下載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認證客戶端操作指南;
(2)點擊社保網路認證,進入進行認證;
(3)輸入認證人名字與身份證號碼再選擇參加的保險險種,選擇城鄉居民養老,再點開始認證;
(4)輸入手機號碼,彈出一個拍照頁面,輪廓線對准人臉,按提示音讓認證人做張閉嘴動作,一次不行進行兩次;
(5)認證完成後即可,請保留本軟體以便以後每年認證。
社保卡包含哪些項目
1、基本養老保險;為了老有所養,勞動者到了法定退休年齡可以領取退休金;
2、基本醫療保險;生病作為醫療報銷用的;
3、工傷保險;是職工發生工傷,支付醫療費用或者賠償有關工傷待遇的;
4、失業保險;是職工失業後,領取生活費的;
5、生育保險;是職工生育作為生育報銷和有關待遇的。
為全面、真實、准確地反映參保單位的參保人數和工資總額情況,按照社會保險書面稽核的要求,參保單位必須向經辦機構提供帆拍可以反映職工人數和工資發放信息的各類報表、冊頁、賬頁等資料,並保證這些資料真實、完整、有效。
參保單位須攜帶這些資料的原件和復印件、列印件(復印件、列印件須加蓋參保單位公章)。經辦機構審核原件後,留存復印件、列印件。
(一)為全面、真實、准確地反映參保單位2015年首月的繳費人數,不同類型的參保單位可根據本單位的具體情況,有選擇地提供反映職工繳費人數信息的資料。(例如,2014年度《財務會計決算報表》中的《基本情況表》、2014年度《工資基金手冊》、2014年度《勞動工資統計報表》、2015年首次繳費月的工資發放表、工資發放匯總表等)。
(二)為全面、真實、准確地反映參保單位2014年的工資總額,參保單位必須提供2014年度「職工薪酬」總賬賬簿及其明細賬。(未按企業會計制度設立「職工薪酬」等薪酬核算賬戶的參保單位,應提供反映上年職工薪酬支付情況的其他相關賬簿記錄和會計憑證,並出具加蓋公章的書面說明。書面說明的內容應包括:每筆勞動報酬的支付日期、記賬憑證號、支付情況摘要、列支科目名稱和支付金額。)
(三)參保單位為非獨立核算單位,須攜帶本單位設立或成立的登記證原件和復印件,並出具上級單位確認的人員和工資發放情況書面說明(書面說明須加蓋上級單位公章);
(四)參保單位為國家行政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須出具參保人員及其工資發放情況的書面說明(書面說明須加蓋單位公章),並提供證明單位性質的書面資料;
(五)由上級單基爛位統一編制財務報表而下級單位卻分別獨立參保的,應由上級單位統一做出書面說明(書面說明須加蓋上級單位公章),各參保單位應共同前來經辦機構進行繳費基數審核;
(六)因勞動關系緊密關聯而勞動報酬相互代發的各參保單位,應統一做出書面說明(書面說明須加蓋各參保單位公章),各參保單位應共同前來經辦機構進行繳費基數審核;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二條國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制態鋒羨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第三條社會保險制度堅持廣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的方針,社會保險水平應當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