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西江月·重九蘇軾作品
《西江月·重九》是蘇軾的作品。以下是對這首詞的詳細解析:
主題與情感:
內容與意象:
詞牌與結構:
作者背景:
綜上所述,《西江月·重九》是蘇軾在重陽節時創作的一首詞,通過自然景物與人物心境的描繪,傳達了詩人孤獨與凄涼之感,同時也表達了對人生的一種豁達態度。
⑵ 西江月重九賞析
《西江月·重九》賞析如下:
《西江月·重九》是北宋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首膾炙人口的詞作。全詞通過細膩的筆觸和深刻的情感,展現了詞人在重陽節時的所見所感,以及對人生哲理的深刻體悟。
1. 景色描寫與情感抒發:
- 詞的上闋開篇即描繪了樓頭細雨、江外平湖的凄迷景色,營造出一種淡淡的哀愁氛圍。
- 蘇軾通過「當年戲馬會東徐,今日凄涼南浦」的對比,抒發了對好友離別的深切感慨,今昔對比之下,更顯寂寞與失落。
2. 人生哲理的體悟:
- 詞的下闋筆鋒一轉,由眼前的離別情景上升到一種淡然處之、任其發展的人生哲理。
- 「莫恨黃花未吐,且教紅粉相扶」表達了蘇軾對人生悲歡離合的豁達態度,即使重陽菊花未開,也無需怨恨,不如珍惜眼前人。
- 最後兩句「酒闌不必看茱萸,俯仰人間今古」更是反用杜甫詩意,表達了詞人對人生短暫的深刻認識和對古今往事的淡然態度。
3. 藝術特色:
- 全詞意境深遠,情感真摯,語言凝練而富有韻味。
- 通過對比、象徵等手法,將詞人的情感與人生哲理巧妙融合,展現出蘇軾曠達自由、情誼悠長的藝術風格。
綜上所述,《西江月·重九》不僅是一首送別之作,更是一首富含人生哲理的佳作,值得細細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