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保險 > 企業補充養老保險不屬於社保

企業補充養老保險不屬於社保

發布時間:2020-12-14 21:44:32

『壹』 企業年金是否就是企業補充養老保險

企業年金和企業補充保險這兩個概念之間是什麼關系?「逸言的博客」中提出,按照國外的慣例,在中國稱之為補充養老保險的,在國外實際為PrivatePension,是指政府承擔的養老保險責任之外的部分,基本上跟保險公司經營的有稅優、無稅優的所有團體養老保險業務相對應。這樣理解對嗎? ■鄭秉文: 企業補充保險是我國基本社會保險的第二支柱,2000年統稱為企業年金,但不管叫什麼,指的都是一件事,那就是我國基本社會保險制度的第二支柱即企業補充保險,這個地位和概念的界定是沒有任何爭議的,如果認為企業補充保險和企業年金是兩回事,那就是一種誤解。只要稍稍看看原社會保障部頒布的許多文件就會知道,企業補充保險即企業年金作為社會基本保險的第二支柱的地位和作用都是早已明確的,是多次強調的,不應該產生誤解的。 國外英文說的privatepension一般就是指相對於publicpension而言,後者「公共年金」指的就是國家舉辦的強制性的社會保險制度,而privatepensions即字面的「私人年金」就是指由僱主發起的、一般來說是自願型的職業年金或稱企業年金計劃,實際就是企業補充保險,國家不承擔責任,由僱主和雇員協商建立。所以,privatepension這個詞含義非常明確,就是指僱主發起的補充保險,OECD在2005年發布的《OECD企業年金治理准則》中說的也非常明確,指的就是企業年金,使用的就是private這個詞。這個准則的中文版就是我翻譯的,翻譯之前我還專門請教了OECD這個准則的制定者和執筆者,也請教了長居中國的外國專家。 大家看看這段原文就會知道,privatepension概念不是「逸言的博客」所理解的那樣「指政府承擔的養老保險責任之外的部分,基本上跟保險公司經營的有稅優、無稅優的所有團體養老保險業務相對應」,它明確地指出不包括保險。OECD同年還公開發布了《OECD保險公司治理准則》,通篇使用的概念是insurer,而不是privatepension。 所以,保險就是保險,企業補充保險就是企業補充保險,privatepension就是privatepension,insurer就是insurer,國外基本都是這樣理解的。這兩個治理准則的中文版都已分別刊登由我和邁克爾主編的《保險與社會保障》(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第1輯和第3輯上,大家可以看看,有利於澄清「逸言的博客」對這些基本概念的誤解。這里就不用多說了。退一步講,要是一回事,OECD就沒有必要分別制定治理准則了。

『貳』 企業補充養老保險在哪兒辦是社保中心還是商業保險公司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您好,企業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失業保險都是在你的工作單位參加的,如果你沒有工作單位的話,可以以自由職業者的身份自己繳納社保,具體辦理流程可咨詢當地的社保中心。社會保險保障程度一般較低,建議購買商業保險作為補充。以下推薦一些綜合保險給您參考:

「太平福壽」意外傷害保險
太平人壽是一款保障全面的綜合意外傷害保險,保障額度均衡,非常適合作為社保補充進行購買。
1、普通意外保險金10萬元,意外醫療保險金2萬元;
2、飛機意外保險金50萬元,火車輪船保險金20萬元,客運汽車保險金15萬元;

了解更多意外險產品請訪問>>綜合意外險大全

『叄』 企業補充養老保險是向社保機構繳納么

中國目前的企業補充養老保險有以下一些共同特點:
(1)採用個人賬戶專積累模式。屬
(2)一般情況下,只有企業繳費,職工個人不繳費。
(3)繳費來源主要是企業的自有基金、獎勵與福利基金,基本不能享受稅收優惠政策。
(4)積累基金只能存銀行、買國債,不能進行市場化投資。
(5)企業自願建立,國家不強制。

『肆』 社保的補充養老保險

(一)企業補充養老保險補充水平的確定各國政府通常制定一定的稅收優惠政策來激勵企業建立補充養老保險;同時,政府也對享受優惠政策的補充養老保險水平給予了一定的限制。為了推動補充養老保險的發展,中國政府也應該制定相應的稅收優惠政策,並同時限制補充養老保險的水平,以避免企業藉此逃避國家的稅收。
整個養老保障的目標是保障退休者能夠維持其退休前的生活水平。一般來說,養老金替代率達到80%左右即可保障退休者的生活水平不下降。中國基本養老保險的目標替代率為60%,因此,企業補充養老保險的替代率應限定為20%以內。據專家測算,假定工資增長率等於投資回報率,要達到20%的替代率,所需要的繳費率為5%~8%.因此,可以將中國的企業補充養老保險的補充水平確定為:繳費率上限為5%~8%,養老金替代率上限為20%左右。
需要說明的是,中國目前的基本養老金的平均替代率在80%以上。由於地區間不平衡,一部分地區的基本養老金替代率在80%以下(有的甚至接近60%),尚有補充養老保險的發展空間,補充養老保險的水平應根據當地實際的基本養老金替代率來確定(80%—實際替代率=補充養老金替代率);對於基本養老金替代率高於80%的地區,基本上沒有發展補充養老保險的空間,這些地區首先要做的是降低基本養老金的替代率而不是發展補充養老保險。
(二)補充養老保險的管理形式在國外,補充養老保險的具體管理形式雖多種多樣,但比較普遍的是獨立的養老金基金會。養老金基金會由一家企業或多家企業(或一個行業、一個地區)聯合組建,基金會的管理是獨立的,與發起的企業完全分開。基金會的獨立性能夠避免發起企業對養老基金的管理運作進行干預;多個企業或一個行業、一個地區聯合組建又能夠有效降低管理成本,這兩個優點是養老金基金會普遍存在的主要原因。中國不妨考慮建立獨立的補充養老金基金會,承擔管理補充養老保險的職責。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自主確定基金會的層次:規模較大、資金管理能力和承擔風險能力比較強的大企業、企業集團可以單獨建立補充養老金基金會,但基金會及其基金的管理都要與企業管理、企業經營性資金的管理分離開來;內部差異比較小、相互之間聯系較為緊密的行業可以考慮由行業工會發起建立統一的行業補充養老金基金會;發展比較均衡的地區可以由地方工會組織地區性補充養老金基金會;而那些規模小、承擔風險能力弱的企業可在自願的基礎上聯合起來(通過工會)建立跨企業的補充養老金基金會。多樣化的管理層次既維護了企業的自願選擇權,也便於適應不同地區、不同行業、不同經濟承受能力的企業的實際情況。目前社會保險機構管理的補充養老保險應該盡快分離出來,交給企業選擇的補充養老金基金會來管理。
補充養老保險基金的投資運營,應採取委託投資的方式,由補充養老金基金會委託具有基金投資經驗的機構,如基金管理公司、保險公司、商業銀行、投資公司等。政府要對受委託的投資機構進行資格認定,並制定有關補充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的規則;補充養老金基金會則行使委託者的權利,對受委託的投資機構進行監督。
(三)補充養老保險基金的投資管理補充養老保險沒有政府財政兜底,必須自己承擔風險。因此補充養老保險基金的投資運營至關重要,既要提高投資效率,又要保證基金安全。目前,按有關政策規定,補充養老保險基金不能進行市場化投資,只能存銀行、買國債,比較強調基金安全而不太注重效率。在國外,補充養老保險比較高的投資回報率是吸引職工積極參加的重要因素。不講求效率,補充養老保險就沒有生命力。因此,首先應該將補充養老保險從社會保險機構中分離出來,由獨立的補充養老金基金會來管理,基金投資運營再委託給專業性的投資機構來承擔,實行市場化管理;其次,逐步放開補充養老保險基金的投資渠道,准予補充養老保險基金在一定限度內進入資本市場。近幾年中國的資本市場發展很快,投資機構數量不斷增加、管理能力不斷提高,市場中的投資工具也不斷增加,應該說中國已經初步具備養老基金進入資本市場的條件。當然,為了保證基金的安全性,政府一方面要採用先試點、後逐步推進的辦法,盡量減少養老基金給資本市場帶來的沖擊和養老基金投資本身具有的風險;另一方面,政府要根據中國金融市場的發育狀況,參照國外的先進經驗,制定適用於中國的各類金融工具的投資比例,並隨著資本市場的變化進行相應的調整。
(四)補充養老保險的籌資和待遇支付補充養老保險是企業為其職工建立的,企業必須繳費。不過,應該鼓勵職工參與繳費。美國的401K計劃(職業年金計劃的一種形式)規定,只有雇員繳費,僱主才須按一定比例配合繳費。這種配合機制促進了401K計劃在美國的迅速發展。在目前企業不願意建立補充養老保險的情況下,通過雇員繳費促使企業配合繳費也是推動中國補充養老保險發展的重要手段。至於政府,在給予稅收優惠政策之外,不承擔繳費責任,也不承擔彌補補充養老保險財務赤字的責任。
目前,中國的補充養老保險全部實行基金積累制個人賬戶模式,待遇採用繳費確定型支付方式,即根據職工的工齡、貢獻大小等因素,將企業繳費分解到每個職工的個人賬戶中,養老金待遇根據個人賬戶的積累額來確定。這種方式的優點在於:就企業方面來說,企業不承擔補充養老保險基金的投資風險,企業無需向職工承諾將來退休時有確定的養老金待遇;就職工個人來說,採用個人賬戶方式,便於職工流動時將其養老金權利隨同轉移。個人賬戶方式也有其自身的缺陷,如個人賬戶完全的可轉移性使得企業通過這種方式留住職工的作用大為降低,不利於調動企業建立補充養老保險的積極性;個人賬戶基金的投資風險由職工承擔,由於金融市場的波動和投資的成敗,將會導致職工補充養老金待遇的不確定。權衡利弊,目前的這種個人賬戶模式應該堅持,個人賬戶應成為中國補充養老保險的主導模式,其缺點也要通過政策規范和加強管理來加以控制和縮小。當然,根據補充養老保險的自願性原財和多樣化特徵,也應該允許企業建立完全企業出資、待遇確定型的補充養老保險,允許一些有經濟承受能力的大型企業、企業集團建立這種待遇穩定的補充養老保險。在國外,大型企業往往通過建立待遇確定的補充養老保險作為職工穩定的福利,藉此鼓勵職工長期留在企業。
(五)補充養老保險的轉移在國外,職工必須滿足一定的工作年限,才能獲得完全的補充養老金權利,其補充養老保險才能隨同職工的流動全部轉移;達不到規定的工作年限,則不能轉移或只能部分轉移。限制職工補充養老金權利獲得和轉移間接地表明:補充養老保險既具有職工「延遲收入」(推遲到退休時才能支付的收入)的特性,也具有企業為職工提供的「企業福利」的特性。這種延遲收入和企業福利的雙重特性決定了職工的補充養老金權利是不完全的。不過,獲得養老金權利的工作年限要求限制了職工的流動,這又與各國保護勞動力自由流動的政策產生矛盾。部分國家已經採取措施,逐步縮短工作年限要求。如加拿大准備將工作年限由10年縮短為2年;荷蘭已將工作年限由1972年前的5年縮短為1年;美國也將工作年限由10年縮短為5年。就中國來說,目前,為了鼓勵企業建立補充養老保險,可規定相對較長的工作年限(如4~5年)要求,更多地體現其企業福利的特性;在將來,隨著補充養老保險較為普遍地建立,再逐步將工作年限要求降至1~2年(即職工工作滿1~2年,就可以完全轉移其補充養老金權利),更多地體現其職工延遲收入的特性。另外,在職工未達到規定的工作年限就發生流動時,應該規定職工可以部分享受補充養老金權利。
(六)稅收優惠政策政府的稅收優惠政策是激勵企業建立補充養老保險的重要手段。有些國家的自願性補充養老保險之所以達到較高的覆蓋水平(如英國、美國),很大程度上得益於稅收優惠政策的激勵。目前,根據國家有關政策規定,中國補充養老保險繳費只能來自企業的自有資金和獎勵福利基金,不能享受稅收優惠。不過,在少數地區,地方政府則作出了相對靈活的規定。如福建省規定,補充養老保險費不超過企業工資總額5%的部分可以列入成本;江蘇、湖北、廣東等地也作出了將部分補充養老保險繳費稅前列支的規定。因此,中央政府應該盡快作出全國性規定:最高允許5%~8%的企業補充養老保險繳費享受免稅優惠政策,各地根據現有的基本養老金水平來確定具體的補充養老保險的免稅費率;補充養老保險基金的投資運營收益同樣享受免稅待遇。至於發放的補充養老金,則應計入交納個人所得稅的收入基數。
(七)補充養老保險的監控為了促進企業補充養老保險的健康發展,需要對企業補充養老保險進行有力的監控。中國可參照英國的做法,在制定有關法規和政策的基礎上,成立國家補充養老保險監督委員會(成員由企業代表、工會代表、有關專家和社會保障主管部門代表等共同組成,辦公室可設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社會保險基金監督司),具體承擔政府對補充養老保險的監督職能。國家補充養老保險監督委員會的職責確定為:對企業補充養老保險方案進行認定;對企業補充養老保險管理機構進行資格認定;對企業補充養老保險基金的投資運營進行監控;對各地有關補充養老保險的法規和政策的執行情況進行檢查;接受有關企業補充養老保險的投訴,並對違反有關法規和政策的事件進行調查、糾正和處罰。在政府的監督之外,更為重要的是,應成立由企業管理者和職工聯合組成的監督委員會,對所參加的補充養老金基金會進行直接監督,維護補充養老保險基金的安全性,保護自身利益。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伍』 我以前單位給交的補充養老保險為什麼在社保淸單上查不著

補充養老保險,是企業自建福利項目,是彌補基本養老保險的。補充養專老保險不交給屬社保部門,由企業自管或委託第三方來投資運營。補充養老保險,現在統一規范的叫法是「企業年金」(機關事業單位的補充養老保險則叫「職業年金」)。計發規則也與基本養老保險差別很大。
所以,你在社保部門查詢列印的社保清單上當然查不到補充養老的繳費情況。
希望採納。

『陸』 企業年金是在職工退休以後,交到社保去嗎!補充養老金嗎!

對於很多企業職工來說,相對於養老金而言,「企業年金」還是一個比較陌生的概念。人社部有關負責人解釋說,企業年金是企業及其職工在依法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通過集體協商自主建立的補充養老保險制度,也是我國多層次養老保險制度體系中第二支柱的重要組成部分。2004年我國出台了《企業年金試行辦法》並付諸實施。 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院長金維剛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采訪時指出,企業年金在我國已經有10多年的發展歷史,但是實際覆蓋范圍還比較小。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末,全國建立企業年金的企業只有7.6萬余家,覆蓋職工人數只有2300多萬人,這與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覆蓋3億多人相比,規模小了很多。 「政府建立的基本養老保險作為第一支柱,對職工個人退休以後的養老保障水平有限。從國際上看,許多公共養老金替代率水平並不高。企業年金作為補充養老保險,是多層次養老保障的重要部分。企業年金是在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增加了一種補充養老金,這對提高參保人退休後的養老金待遇水平和生活質量具有重要作用。」金維剛說。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董克用認為,企業建立企業年金,有利於完善職工薪酬體系,同時也能夠增強人才吸引力、穩定職工隊伍。「從發達國家的經驗來看,企業年金的職能之一是為了吸引人才長期在用人單位工作。也就是說,員工在企業工作的時間越長,企業給付的年金補助就越多。《辦法》在表述上從自願設立企業年金改為自主建立。雖然只有一字之差,體現了國家更加鼓勵建立企業年金制度的態度。」董克用說。

『柒』 請問基本養老保險屬不屬於社保

基本養老保險亦稱國家基本養老保險,它是按國家統一政策規定強制實施的回為保障廣大離退休答人員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種養老保險制度。在我國,90年代之前,企業職工實行的是單一的養老保險制度。1991年,《國務院關於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中明確提出:"隨著經濟的發展,逐步建立起基本養老保險與企業補充養老保險和職工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相結合的制度"。從此,我國逐步建立起多層次的養老保險體系。在這種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中,基本養老保險可稱為第一層次,也是最高層次。
社會統籌與個人帳戶相結合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是我國在世界上首創的一種新型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這個制度在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籌集上採用傳統型的基本養老保險費用的籌集模式,即由國家、單位和個人共同負擔;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實行社會互濟;在基本養老金的計發上採用結構式的計發辦法,強調個人帳戶養老金的激勵因素和勞動貢獻差別。因此,該制度既吸收了傳統型的養老保險制度的優點,又借鑒了個人帳戶模式的長處;既體現了傳統意義上的社會保險的社會互濟、分散風險、保障性強的特點,又強調了職工的自我保障意識和激勵機制。

『捌』 企業補充養老保險在哪兒辦是社保中心還是商業保險公司

企業職工補充醫療保險、補充養老保險,都簡稱企補,是商業保險公司為單位員工提供的保障,和社會保險相互補充。

閱讀全文

與企業補充養老保險不屬於社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西藏養老金上調西藏養老金上調 瀏覽:571
50歲女人證件照 瀏覽:251
老年人的好處作文 瀏覽:436
家庭老人床什麼牌子好 瀏覽:175
長壽宮廷花怎麼養 瀏覽:379
四川養老保險領取計算 瀏覽:798
女生的長壽 瀏覽:716
在香港養老保險買什麼養老保險好 瀏覽:316
北京養生堂口苦怎麼治療 瀏覽:839
給父母買二手房離自己家近要考慮哪些 瀏覽:282
102項體檢都有什麼費用多少 瀏覽:41
高淳區駕駛證換證體檢表在哪裡拿 瀏覽:754
父母之愛怎麼配圖 瀏覽:794
靈活就業交養老醫療哪個合適 瀏覽:278
手指游戲重陽節教案 瀏覽:400
生肖適合老年人戴嗎 瀏覽:845
父母口頭承諾把房子給我該怎麼辦 瀏覽:454
父母同姓生孩子取什麼名字好 瀏覽:511
老人家脖子拉了下痛掛什麼科 瀏覽:62
柒拾歲老人每天吃多少肉合適 瀏覽: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