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養老金多交有什麼好處
1、有利於保證勞動力的再生產 通過建立養老保險養老的制度,有利於勞動力群體的正常代際更替,老年人年老退休,新成長勞動力順利就業,保證就業結構的合理化。 2、有利於社會的安全 個人養老保險為老年人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使老年人老有所養。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到來,老年人口的比例越來越大,人數也越來越多,旁罩個人養老保險保障了老年勞動者的基本生者枯活,等於保障了社會相當部分人口的基本生活。對於在職勞動者而言,參加個人養老保險,意味著對個人將來年老後的生活有了預期,免除了後顧之憂,從社會心態來說,人們多了些穩定、少了些浮躁,這有利於社會的穩定。 3、有利於促進經濟的發展 各國設計個人養老保險制度多將公平與效率掛鉤,尤其是部分積累和完全積累的養老金籌集模式。勞動者退休後領取養老金的數額,與其在職勞動期間的工資收入、繳費多少有直接的聯系,這無疑能夠產生一種繳勵勞動者的職期運嫌鬧間積極勞動,提高效率。 此外,由於個人養老保險涉及面廣,參與人數眾多,其運作中能夠籌集到大量的養老保險金,能為資本市場提供巨大的資金來源,尤其是實行基金制的養老保險模式,個人賬戶中的資金積累以數十年計算,使得養老保險基金規模更大,為市場提供更多的資金,通過對規模資金的運營和利用,有利於國家對國民經濟的宏觀調控。
B. 養老保險交的越多越好嗎
社保繳費交得越多,退休後領的錢越多嗎?其實,不是這么回事,你100%繳費,只有40%入個人賬戶,60%入統籌賬戶,總體來說是不合算的,何況你交了這么多年的100%,其中的60%都進入統籌賬戶,你覺得合算嗎?
如果你覺得合算,那是你沒弄懂整個養老金的計算方法,只看個人帳戶,個人帳戶只知沖占養老金的小部分,大部分養老金是由繳費比例、年限、當年養老金計發數決定的,個人繳費在60%最經濟,在80%左右能保證退休後的生活,前提是繳費年限要30年左右。
因為主要是看個人賬戶錢的,統籌賬戶都差不多,自由職業還是繳納最低檔的性價比比較高。只有40%是進入個人賬戶,個人賬戶的收益是比銀行高,但60%的統籌賬戶不能算。雖然提倡多繳多得嘛,交社保根據自己的經濟情況來,能多交年限就多交,多一年工齡每個月要多120多,漲的時候也漲得多些。
不過,特別有錢的,和特別沒錢的,都可以不交,普通沖液人如果收入正常的情況下,靈活就業的,應該是自己交上。除非身體特別不好的。年輕的時候就算不交養老保險,錢關鍵也沒存下來,趁年紀散猛物輕能賺錢的時候,給自己年老有個保障,給孩子減輕負擔多好,更何況現在的孩子你也指望不上靠的上。
而且,關鍵是女人如果不到70歲,男人不到75歲,以後都是虧本的。因為連本帶息錢很多,不超過這個年紀就去世的,自己交靈活就業的肯定是虧了,但是誰知道自己能活多少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