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保險 > 養老保險知識普及

養老保險知識普及

發布時間:2023-05-18 20:23:30

養老保險新政策2017

2017農村養老保險新政策

2017年最新農村養老保險政策有兩大亮點,分別為籌資模式有了重大改變及養老金待遇有了重大調整政策,詳細介紹如下:

一、籌資模式
資金籌集的社會化,適應於現階段的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資金責任分擔機制逐漸開始形成:主要是個人的積累賬戶,由集體和國家補助的部分構成統籌基金,統一進行地市級統籌。

二、待遇問題
參保者每人年均享30元政府補貼,以往的政府補貼都是針對特殊人群,而此次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新政策的補貼范圍大幅擴大,將普通參保人員都納入其中。對參保繳費人員,統一按每人每年30元給予補貼。

三、零繳費參保
年滿60周歲以上的城鄉居民,本人不繳費也可按月領取基礎養老金,標准為每人每月80元,比國家每人每月55元的標准高出25元。但60歲以上老人不繳費享受基礎養老金也是有條件的,其符合參保條件的子女必須按新政策參保繳費,已參加其他社會養老保險則視為已參保繳費。
且以往各類養老保險政策都須補足一定年限的參保費用,而今後參加我市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則可不補繳。同時,有條件的老人可自願按每月40元、60元、90元3個檔次選擇一次性繳納養老保險費,這樣,除能按月領取80元基礎養老金外,還能領取按所選檔次發放的個人賬戶養老金,養老待遇水平將大幅提高。

【舉個栗子】:65歲的參保人員,若選擇90元繳費檔次,他距75歲差10年,即120個月,一次性躉繳養老保險費為90元×120個月=10800元,再扣除政府每年補貼的30元,即30元×10年=300元,實際繳費10500元。每月領取的養老待遇為80元(基礎養老金)+90元(個人賬戶養老金)=170元,若享受獨生子女及高齡補貼,每月最多可領取190元。
重殘疾人和特困戶,則由政府代其繳納標准最低的保費。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繳費標准與領取標准

一、繳費標准:
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人員應當按規定繳納養老保險費。繳費標准目前設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12個檔次,省(區、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增設繳費檔次,最高繳費檔次標准原則上不超過當地靈活就業人員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年繳費額。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會同財政部依據城鄉居民收入增長等情 況適時調整繳費檔次標准。參保人自主選擇檔次繳費,多繳多得。

二、農村養老保險領取標准
農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其中,基礎養老金由政府補貼,補貼標准如下:
1.按照繳費檔次每月補貼標准為:第一檔15元,第二檔35元,第三檔50元,第四檔60元,第五檔70元,第六檔75元,第七檔80元。
2.按照集體經濟組織補助每月補貼標准為:第一檔5元,第二檔10元,第三檔20元,第四檔25元,第五檔30元,第六檔35元,第七檔40元。
3.政府補貼累計不超過每人21600元。
個人賬戶養老金的發放標准為: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139。
舉例來說,假設王大叔今年50歲,繳費檔次每年500元,繳費到60歲,那麼退休後王大叔每月的養老金發放標准=(500元+30元)×10年/139+55元=93元 假設小王30歲每年繳納養老保險500元,一直繳納到60歲,那麼小王退休後每月老金發放標准= (500元+30元)×30年/139+55元+(30-15年)×(1+1%)=184元

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參加辦法

1、個人申請
農村居民攜帶戶口簿、二代居民身份證原件和復印件到戶籍所在地村(居)委會提出參加新農保申請,選擇繳費檔次,填寫《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登記表》(以下簡稱《參保登記表》)一式二份。
2、村協理員檢查
村協理員負責檢查《參保登記表》、《農村戶籍老年人家庭社會關系表》是否填寫完整,填寫的姓名、二代身份證號碼等信息是否准確,是否有個人簽字或蓋章、按手印,檢查參保人員提供的相關材料是否齊全,檢查無誤後,在《參保登記表》上簽字,加蓋村委會公章,附上參保人員本人居民二代身份證和戶口簿復印件等材料,然後上報鄉鎮勞動保障事務所。
3、鄉鎮初審
鄉鎮勞動保障事務所對村裡上報的參保登記有關材料進行初審,審核無誤後,經辦人員在《參保登記表》上簽字,加蓋鄉鎮保障所公章,及時將參保人員的基本信息錄入新農保信息系統,將《參保登記表》、二代居民身份證和戶口簿復印件等材料上報縣農保中心。
4、縣農保中心復核
縣農保中心收到鄉鎮上報的參保登記有關材料及時進行復核,無誤後,對鄉鎮勞動保障事務所錄入的參保人員基本信息進行確認,為參保人員建立個人賬戶;在《參保登記表》簽字、蓋章,將有關材料歸檔備案。

2017年一次性補交養老金政策

一、農村養老保險的補繳要求
只要男滿45歲、女滿40歲的農民就能夠進行補繳,最高只能夠補繳10年,而男滿60歲、女滿55歲的農民,則能夠補繳15年。
二、補繳的演算法
所要補繳的費用一般執行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60%為基數並且按照20%的比例進行補繳養老保險費。這種文鄒鄒的話不好理解,這樣吧,舉個例子來說,山東部分地區補繳1年需要6295.2元,補繳10年6295.2元,以此類推 。農村養老保險新政策每月領多少錢 三、繳納後能夠領取多少錢?
依據每個地方的要求不同,能夠領的錢也不相同,但是按照一般情況下為800-1300元。所以按照1300元來算,滿60歲之後一共需要補繳94428元,那麼每個月領取1300元,這樣算下來至少也需要6年時間才能夠夠本;每月領取800元的情況下,則需要9.8年才夠本。
如果再加上利息,至少需要12年才能領會補繳費用。在60周歲開始領取養老金的情況下,需要到72周歲才能夠本。當然未來養老金還有可能上調,到時候可能70周歲就可以夠本了。

【相關問答】

1、農村養老保險新政策每月領多少錢?
【答】農村養老保險新政策每月領取多少要根據個人繳費年限長短、個人繳費基數高低和當地社會平均工資。

2、2017年農村養老保險怎麼交?
【答】2017年,新農保已經與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合並,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3、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到60後每個月能取多少錢?
【答】不同的檔次領取的錢是不一樣的。目前,按100元繳費比例,繳納15年,月領養老金74元,年領養老金888元;按500元繳費比例,繳費15年,月領養老金117元,年領養老金1406元;按1000元繳費比例,繳費15年,月領養老金171元,年領2053元;按1500元繳費比例,繳費15年,月領養老金225元,年領養老金2701元;按2000元繳費比例,繳費15年,月領養老金279元,年領養老金3348元。

希望能幫到你

關注微信公眾號我愛多保魚普及保險知識 ,專業保險顧問,只為幫你找到最合適的保險

㈡ 2020年農村養老保險怎麼交

隨著社會的發展,養老保險不斷普及,老派滲緩人退休後可以更好地生活,養老保險如何購買和繳納,接下來由小編具體介紹這方面的知識.接下來,金投小編將介紹2020年農村養老保險的支付方法

新農村養老保險繳費標准目前為每塵模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12個等級.

新農村養老保險繳費基數分別按5%、10%、20%、30%的比例按年繳費,具體繳費比例由投保人自主選擇,繳費方式如下:

一是定期付款.在收入相對穩定或富裕的地區和人群中採用這種方式.例如,鄉鎮企業可以按月支付保險費,富裕地區的農民可以按半年或年支付保險費,其支付額可以按收入比例支付,也可以按一定金額支付.

二是不定期支付費用.許多地區採用喊姿收入不穩定的方式.豐年多交,年少交,災年緩交.家庭收入好的時候交,壞的時候不交.

三是一次性交費.很多年齡大的農民,根據自己年老後的保障水平一次性支付保險費,到60歲為止按規定得到齲齒

㈢ 個人養老金,來了!

歷經數十年探索,終於進入落地實施階段,將深刻影響人們生活——
個人養老金,來了!
11月4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等5部門聯合發布《個人養老金實施辦法》,標志著社會關注已久的個人養老金制度進入落地實施階段。
11月18日,銀保監會發布《關於印發商業銀行和理財公司個人養老金業務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34家機構拿到首批「許可證」。
隨著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城鎮化、人口老齡化、就業方式多樣化加快發展,建立多層次、多支柱的養老保險體系的重要性逐漸凸顯。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完善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制度,發展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業內人士指出,個人養老金的推出,是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民生舉措。
那麼,個人養老金制度有何特點?將如何惠及普通百姓?記者就這些社會關注的問題進行了采訪了解。
個人養老金是什麼,有啥好處——
政府政策支持、個人自願參加、市場化運營
個人養老金來了!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等5部門不久前聯合發布《個人養老金實施辦法》(下稱《實施辦法》),對個人養老金參加流程、資金賬戶管理、機構與產品管理、信息披露、監督管理等方面做出具體規定。
個人養老金,是指政府政策支持、個人自願參加、市場化運營、實現養老保險補充功能的制度。根據《實施辦法殲搜》,此次出台的個人養老金新政呈現3個特點:
一是政府政策支持。按照《實施辦法》,個人養老金每年繳費上限為1.2萬元,並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享受稅收優惠政策。人社部、財政部未來將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養老保險體系發展情況等因素適時調整繳費上限。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今年11月初發布的《關於個人養老金有關個人所得稅政策的公告》提出,自2022年1月1日起,對個人養老金實施遞延納稅優惠政策。對繳費者按每年1.2萬元的限額予以稅前扣除,投資收益暫不征稅,領取收入的實際稅負降為3%。
北京國家會計學院財稅政策與應用研究所所長李旭紅認為,個稅優惠將引導和鼓勵人們參與申辦個人養老金,增強自我保障意識。特別是領取收入的實際稅負由原來的7.5%降為3%,國家用「真金白銀」提高了群眾的受惠程度。
二是個人自願參加。《實施辦法》提出,個人養老金的參加人應當是在中國境內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或者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勞動者。人社部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底,全國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10.47億人。這意味著,這些參保居民都可以自願申辦個人養老金,且不受就業形態、地域、戶籍限制。
根據《實施辦法》,個人養老金實行個人賬戶制,參加人的個人繳費全部歸集到個人資金賬戶,完全積累。達到領取個人養老金年齡等條件後,可以氏轎歷自己決定是按月還是分次或者一次性領取,轉入本人社會保障卡銀行賬戶自由支配使用。
三是市場化運營。《實施辦法》提出,參加人自主選擇購買符合規定的金融產品。個人養老金產品應當具備運作安全、成熟穩定、標的規范、側重長期保值等基本帆蘆特徵。個人養老金產品銷售機構要以「銷售適當性」為原則,不得主動向參加人推介超出其風險承受能力的個人養老金產品。
「把金融機構都動員起來,站在同一起跑線上,消費者選擇權廣了,有利於充分發揮市場作用,營造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說。
為什麼需要發展養老「第三支柱」——
老年生活更有品質更有保障
中國有句俗話:「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這句話闡釋了投資風險分散原理,對養老金同樣適用。
1991年,國務院下發《關於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提出建立起基本養老保險與企業補充養老保險和職工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相結合的制度,實行國家、企業、個人三方共同負擔。
數十年來,中國不斷創新體制機制,逐步完善多層次、多支柱的養老保險體系。
從整體上看,第一支柱是基本養老保險,包括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屬於公共養老金,由國家、單位、個人共同承擔。截至今年3月末,累計結存超過6萬億元。第一支柱立足於保基本,體現社會共濟,目前發展相對比較完善,已經具備了相對完備的制度體系,覆蓋范圍也在持續擴大。
第二支柱是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2004年,《企業年金試行辦法》出台,支持相關企業建立企業年金。2014年,機關事業單位開始實施職業年金制度。第二支柱由單位和職工共同繳費,國家給予政策支持,主要發揮補充作用。截至今年3月末,參加職工約7200萬人,積累基金4.5萬億元。
第三支柱是個人養老金和其他個人商業養老金融業務。個人養老金是國家關於第三支柱的制度性安排。在此之前,延稅型養老保險、養老理財產品、養老目標基金等業務試點已經取得了一些經驗。
今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動個人養老金發展的意見》發布,宣告中國個人養老金制度建立,此次《實施辦法》則意味著該項制度開始正式落地實施。
「《實施辦法》將此前碎片化的試點整合成為統一、正式的個人養老金制度,是我國養老保險結構性改革的一個重大進展。」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員田輝說,該制度將使參保居民在基本養老保險基礎上再增加一份積累,可以更好地滿足群眾多樣化養老保險需求,實現老年生活更有品質、更有保障,未來將深刻影響人們生活。
從需求端看,更多人群正在產生多樣化的養老保險需求。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今年9月發布的消息,去年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4.72%;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中國老齡協會編印的《奮進中的中國老齡事業》預計,2035年前後,中國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將超過1/4,2050年前後將超過1/3;另據國家統計局今年初發布的數據,目前全國靈活就業人員已經達到2億人左右。
業內專家認為,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和城鎮化、人口老齡化、就業方式多樣化加快發展,一方面呼喚社保事業高質量發展,另一方面推動人們不斷深化對社會變遷和人口發展規律的認識,做好個人養老金資產配置。
怎麼管好用好養老「錢袋子」——
提升金融素養,形成健康可持續的養老理財理念
11月18日,銀保監會發布《關於印發商業銀行和理財公司個人養老金業務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工商銀行、農銀理財等34家機構拿到首批「許可證」。各機構將按照相關規定推出儲蓄存款、理財產品、商業養老保險、公募基金等滿足不同群體需求的個人養老金產品。
這些產品有何特點?從產品屬性看,這些產品都有長期穩健屬性,更加適合具有中長期養老資產規劃和養老保障需求的人群。從風險偏好看,儲蓄存款、商業養老金保險具有保本保收益的特性,更適合風險偏好較低的投資者;理財產品、公募基金產品具有不保本保收益的特徵,適合風險偏好相對較高的投資者。從應對長壽風險看,儲蓄存款、理財產品、公募基金有助於財富增值,年金保險作為具有終身領取的選擇方案,有助於解決長壽風險問題。
董希淼認為,養老理財旨在引導參加人形成健康可持續的養老理財理念,對養老進行科學合理規劃,參加人應根據自身養老需求、資金情況、風險偏好等選擇產品。
「個人養老金制度將以稅收優惠撬動第三支柱,帶動個人養老金融行業蓬勃發展。」平安養老險黨委書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甘為民說,平安養老險正以個人養老金制度落地為契機,參與行業平台系統對接,加快個人養老金產品、個人商業養老金融產品、個人長期金融產品等上市產品准備,啟動個人養老金服務專區建設,並大力開展政策普及宣傳。
記者注意到,目前中信銀行、招商銀行等多家機構已在其App上開辟養老金融板塊,並通過頁面廣告位宣傳個人養老賬戶開立的相關金融知識。
多名專家認為,個人養老金是一項關聯性很高、涉及眾多利益相關者的制度,落地只是第一步,其成功依賴於各方努力。
田輝認為,對個人來說,因為承擔了更多選擇權、決策權,要對自身偏好、需求有清醒認識和長遠規劃,「需要大眾盡快提升自身金融素養,建立起正確的投資觀念」。對金融機構來說,由於承擔了受託人、賬戶管理人、投資管理人等角色,應推出滿足多樣化需求、方便快捷的產品,讓老百姓看得懂、用得上,負責任、高效率、低成本地管好用好參加人的養老「錢袋子」。對政府職能部門來說,要總結好試點城市經驗、做好風險管理、逐步推廣,並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適時逐步提高繳費上限等,提升普惠性,讓這個制度惠及更多人群。
首批開辦個人養老金業務的機構名單
■ 商業銀行
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中信銀行、光大銀行、華夏銀行、民生銀行、招商銀行、興業銀行、平安銀行、廣發銀行、浦發銀行、浙商銀行、渤海銀行、恆豐銀行、北京銀行、上海銀行、江蘇銀行、寧波銀行、南京銀行
■ 理財公司
工銀理財、農銀理財、中銀理財、建信理財、交銀理財、中郵理財、貝萊德建信理財、光大理財、招銀理財、興銀理財、信銀理財。

㈣ 社會養老保險說40-50歲可以退一半錢的怎麼回事

社會養老保險說40-50歲可以退一半錢的怎麼回事

你說的是4050政策,是指下崗失業職工中,年齡偏大,技術單一,再就業困難的人員,國家給予一定的補貼,男在1957年之前,女在1967年之前出生的人員,其他人員是沒有這樣的政策的

社會養老保險可以退保嗎

退你是無論如何也退不了了,買了就是買了,社保既不是銀行也不是商品,沒有取回、退貨之說。要退回只有到你法定退休年齡後了,退也只能退你個人賬戶部分,這部分只佔你投保總額的1/3左右,其他2/3已經進入勞保基金統籌,不可退還。

寧波社會養老保險可以退錢么

從2010年元旦開始,養老保險就不能辦理退保了。
只有到退休年齡累計繳費不足15年的時候,才可以辦理退保手續。
除非到退休的時候,不足15年,沒有辦理補繳;重復參保;移民;去世等情況,才可以辦理退保。
不過現在可以辦理轉移手續。

50歲可否辦理社會養老保險?

可以辦理··男60退休··女55退休··

社會養老保險中途可以退保嗎???

養老保險中途退保也是有條件限制的,主要就你是否符合退保條件了。以下是退保條件,僅供你參考,如果需要了解更多相關的知識及問題,可以訪問養老資訊網,進入保險頻道。
向當地社保繳納的養老保險金,退保通常有以下兩種情況:
(1)農村戶口
如果離職時選擇養老保險個人賬戶清算,可將個人帳戶累計額(個人繳費部分及利息)一次性退還本人,同時繳費記錄清零,以後按新參保處理,繳費年限重新計算。
(2)城鎮戶口
一般情況下是不能清算出來的。只有如下三種特殊情況可以清算:
一,達法定退休年齡,未達到累計繳費15年,可申請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累計額一次性清算退還本人。
二,若不幸在退休前去世,養老保險個人帳戶累計額可一次性清算出來。此部分可繼承,即由法定繼承人領取。 三,若退休去世,其個人賬戶金額未領取完畢,余額可一次性清算出來,由法定繼承人領取。
普及下養老保險的相關法規:
1.參保人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可申請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1)1998年7月1日後參加基本養老保險,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累計繳費年限滿15年的;
(2)1998年6月30日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2013年6月30日前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累計繳費年限滿10年的;
(3)1998年6月30日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2013年7月1日後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累計繳費年限滿15年的;
(4)1998年6月30日前應參加未參加基本養老保險,1998年7月1日以後辦理參保補繳手續,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累計繳費年限滿15年的。
2.按月領取:
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
以上兩項A+B之和為每月領取額。
3.跨省轉移接續
參保人員跨省就業,除轉移個人賬戶儲存額外,還轉移12%的單位繳費。流動就業人員離開原參保地,社保經辦機構要開具統一樣式的參保繳費憑證;到新就業地參保繳費後,只要提出轉移接續申請,所有手續都由相關兩地社保經辦機構辦理。

社會養老保險可以中間退嗎

1、一般情況下是不能退錢的,如果因為某些原因不能繼續參保的可以暫時斷交,但不能退錢;
2、有些特殊情況下可以退錢,但不能全部退出,而是退還個人帳戶中的錢;
3、這些特殊情況包括:外地農村戶口離職的、出國定居的、未到退休年齡身故的

50歲農民交社會養老保險怎麼交

50了?已超齡了,不能交了。購買養老保險的年齡國家是有規定的:男性最低年齡為45周歲,女性最低年齡為40周歲!

自己交的社會養老保險可以退嗎

養老保險退保條件
養老保險現行允許退保情況只有以下幾種:
1、出國定居
2、死亡
3、同一時段重復參加保險的
4、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累計繳費不足15年,本人要求不轉入農保或者城保,並有書面申請。
基本上就這幾種情況可以辦理退保手續。其中第4種情況需要在退休前才能辦理。
其它情況都不允許退保,只能辦理轉移或者接續養老保險關系。

53歲怎麼買社會養老保險

你好,你母親已經過了法定退休年齡,按照正常參保流程是不能參加當地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但像浙江省出了一個檔案關於221檔案可以一次性補繳,你可以咨詢你戶口所在地的街道辦事處問問有沒有類似檔案,像浙江這邊最低需要一次性支付9萬左右。如果不能參加職工養老保險,可以參加當地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個人社會養老保險可以退保嗎

外地農戶在離職後可以憑單位的離職證明和退保申請,去當地社保中心申請退養老保險的個人帳戶部分,公司交的部分是不能退的,其他的社保不能退,醫保卡內的錢消費完,放棄,符合領取失業金的申請領取,否則放棄,工傷和生育放棄城鎮戶口是不能中途退的,只有死亡、出國定居以及到法定退休年齡交費不滿15年才可以申請退個人帳戶部分的錢

㈤ 保險知識普及保險相關知識

保險 是指投保人根據合同約定,向保險人支付保險費,保險人對二合同約定的可能収生的亊敀因其収生所造成的財產損失承擔賠償保險金責任。以下是由我整理關於保險知識普及的內容,提供給大家參考和了解,希望大家喜歡!

一、保險知識普及——基本知識

1、什麼是社會保險:社會保險是勞動者由於年老、患病、生育、傷殘、失業、死亡等原因而暫時中斷勞動、暫時或永久喪失勞動能力不能獲得勞動報酬,本人和供養的家屬失去生活收入時,由國家和社會按規定提供物質幫助和社會服務的一種社會保障制度。

2、社會保險包括哪些險種:養老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失業保險、醫療保險。

3、社會保險與商業性保險主要有什麼區別:社會保險具有強制的、保障的、福利的、社會性的特性。其作用是實現國家法律所賦予勞動者享受社會保險待遇而得到生活保障的權利。強制的就是按國家規定屬於參加保險范圍的單位,不是單位自行選擇是否參加保險,而是都必須參加保險,是單位為職工應盡的義務。若單位不為職工盡繳納各項社會保險的義務,一方面職工可以申請勞動仲裁或向法院提請訴訟,另一方面勞動保障部門可依據國務院《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對單位進行處罰;保障的就是符合享受各類社會保險的人員,國家為其提供基本生活和服務保障;福利的就是社會保險各險種都具有國家提供的福利性質特點;社會性就是社會保險不是針對某一群體、某一階層人員,而是社會所有的勞動者。社會保險由各級政府主管社會保險工作的職能部門即勞動保障部門管理,其所屬的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是非營利的事業單位,所需的經費都是由財政撥款解決,不能動用一分社會保險基金。商業保險是自願的、賠償性的,它運用經濟賠償手段,使投保的企業和個人在遭到意外損失時,按照經濟合同得到經濟賠償。自願的就是單位可自行選擇是否參加商業保險;賠償性的就是按照保險合同雀枝亂約定給予補償,多投多補償,少投少補償,沒有為符合享受保險的單位或個人提供基本生活和服務保障。商業保險是金融保險企業,實行自主經營、自負盈虧,不具有社會保障和服務性質。如商業保險也有養老保險險種,它採取投保人每月或每年繳多少保費,繳多少年,到達符合條件領取時可以拿多少養老金都已作了合同約定,不考慮領取時生活水平、物價水平等因素,也不考慮領取後隨著社會發展、生活水平、物價水平等因素變化定期調整養老金,也就是投保時合頃檔同約定多少養老金永遠是多少,不存在增加。再如,若單位或個人投保的商業保險企業因經營不尚出現倒閉、破產,那麼原搭鎮投保時合同約定的補償也就成為泡影,也就是說參加商業保險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風險。當然,單位在按規定參加了各項社會保險後,願意為職工辦理其他各類商業性保險是好事,可以作為社會保險的補充。

二、保險知識普及——養老保險

1、什麼是養老保險:養老保險是勞動者在年老退出勞動崗位以後,獲得物質幫助,保障基本生活需要的制度。

2、參加養老保險政策依據:《福建省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條例》(閩常[2000]28號)。

3、養老保險參保范圍和對象:行政區域內的各類企業、社會團體及其專職人員、民辦非企業單位及其職工、有僱工的城鎮個體工商戶及其僱工。城鎮靈活就業人員也可按規定參加基本養老保險。

4、養老保險費繳納標准:企業按全部職工工資總額的18%繳納、職工個人按本人工資總額的8%繳納。城鎮靈活就業人員按每年省里規定的工資總額20%繳納。

5、養老保險金領取條件:職工到達法定退休年齡,即男職工年滿60周歲、女職工年滿50周歲、女職工從事管理崗位年滿55周歲,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滿15年以上的,可享受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不滿15年的,可一次性領取。

6、養老保險金計算辦法:基礎性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繳費性養老金(具體按閩政[2006]24號)講解。

7、單位參加養老保險好處:一是避免因未參加養老保險,導致企業與職工產生 勞動合同 糾紛,給企業帶來不必要的事務性負擔和經濟損失;二是增強了企業職工凝聚力,激發職工企業主人翁意識。

三、 保險知識普及——工傷保險

1、什麼是工傷保險:工傷保險是國家或企業在勞動者因工作而負傷、致殘、死亡時,給勞動者本人及其供養親屬提供物質幫助的一種制度。

2、參加養老保險政策依據:國務院《工傷保險條例》

3、工傷保險參保范圍和對象:行政區域內的各類企業、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戶。

4、工傷保險費繳納標准:根據不同行業工傷風險程度確定行業的差別費率,一類行業為職工工資總額的0.5%;二類行業為職工工資總額的1.2%;三類行業為職工工資總額的2%,在實行差別費率基礎上對二、三類企業根據用人基金收支率、工傷事故發生次數及嚴重程度實行浮動費率,每1-3年浮動一次。職工個人不繳納。

5、工傷認定條件: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十五條規定,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二)工作時間前後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三)患職業病的;(五)因工外出期間,由於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機動車事故傷害的;(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視同工傷:(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二)在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的;(三)職工原在軍隊服役,因戰、因公負傷致殘,已取得革命傷殘軍人證,到用人單位後舊傷復發的。

6、工傷保險待遇支付項目:參加工傷保險單位職工發生工傷事故,並經所在地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認定為工傷的,下列費用支出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治療工傷所需費用符合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葯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準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二)工傷職工因日常生活或者者需要,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安裝假肢、矯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輪椅等輔助器具,所需費用按照國家規定的標准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三)工傷職工已經評定傷殘等級並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需要生活護理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生活護理費;(四)工傷職工緻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的,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和按月傷殘津貼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五)工傷職工緻殘被鑒定為五級至十級的,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六)工傷職工工傷復發,確認需要治療的,符合上述第一、二項的費用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單位不按規定參加工傷保險,職工發生工傷事故,按《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的各項待遇由單位自行負擔。

7、單位參加工傷保險的好處:就是最大限度減輕了單位生產、經營風險。因為職工工傷具有不可預見性,不以單位主觀意志為轉移,參加了工傷保險,單位的風險就轉化為社會共同負擔。以單位職工100人,人均月工資1200元為例,若一類企業年繳納工傷保險費才7200元(1200×12×100×0.5%=7200元)、二類企業年繳納工傷保險費17280元(1200×12×100×1.2%=17280元)、三類企業年繳納工傷保險費28800元(1200×12×100×2%=28800元),一旦發生一起工傷事故導致職工重傷或死亡的,少說要支付各類工傷待遇幾十萬元甚至更多。也就是說企業參加工傷保險是花小錢保平安,減少了生產、經營風險。

㈥ 養老保險從哪年開始

問題一:社會養老保險是從哪一年開始的 社會養老保險具體開始年份對個人來說沒什麼意義,您需要關注的是您的社保從什麼時間開始繳費,到現在是多少年了。

問題二:職工養老保險是哪一年開始實行的 養老保險是從1986年最早的合同工養老保險開始的。然後1988年國家出台了企業職工養老保險,但養老保險賬戶建立是依據國發[1995]6號文件開始建立的,這個時候職工開始按工資比例繳費了。不過有的省是從1993年開始補繳的,也有的省是從1996年開始建立賬戶的。
之後國家的國發[1997]26號文件又進一步規范了相應的業務。以黑、吉、遼為試點,在[2005]38號文件進行了政策的相應調整。後出台了社會保險法。

問題三:職工養老保險是哪一年開始實行的 養老保險是從1986年最早的合同工養老保險開始的。然後1988年國家出台了企業職工養老保險,但養老保險賬戶建立是依據國發[1995]6號文件開始建立的,這個時候職工開始按工資比例繳費了。不過有的省是從1993年開始補繳的,也有的省是從1996年開始建立賬戶的。
之後國家的國發[1997]26號文件又進一步規范了相應的業務。以黑、吉、遼為試點,在[2005]38號文件進行了政策的相應調整。後出台了社會保險法。

問題四:國家從哪一年開始實行購買養老保險 1997年!

20世紀80年代,為了適應經濟體制改革的需要,中國著手對城鎮養老保險制度進行改革,經過10多年的探索,於1997年正式確立了以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為特徵的混合型養老保險模式,該模式中社會統籌部分為企業職工工資總額的20%,由企業繳費形成,個人賬戶部分為個人繳費工資的11%,其中企業負擔3%,個人負擔8%。

問題五:社會養老保險從哪一年開始 社會養老保險,國家從1986年就開始實施了,當時僅僅是在國企內部實行勞動合同制,繳納養老保險,從1991年開始實行全部實行養老保險交費制度,由於各地進展不一,大部分省市都是在1992年實行,

問題六:我國的養老保險是從哪一年開始的 你好,國家實行養老保險繳費制度,是從1986年開始,當時國家對於國企單位招收職工實行勞動合同制,繳納養老保險。原
來的職工依然是固定工不繳納養老保險,一個單位實行雙軌制,1991年開始,國家對於原來的固定工也同時實行了勞動合同制,全部實行繳納養老保險制度,但是各地執行的時間不一,大部分是從1992年開始的。

問題七:中國那一年開始實行繳納養老保險 中國養老保險繳納可以分成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1986年10月份開始,在國有企業實行合同制職工,按本人工資繳納養老金。
第二階段,是國家關於深化養老保險改革的通知,是1993年下半年實行全民合同制,以後全面推廣普及,各地進展不一樣,並且在1996年開始建立個人賬戶,鐵路部門,全部是1998年建立個人賬戶。

問題八:電信系統養老保險是哪年開始的 問題太過宏觀了。只能以幾個重要時間予以說明: 1、1986.10我們國家針對「合同制職工」開始統一施行參保繳費; 2、對於「原固定工」的繳費參保則是上世紀90年代陸續開展。 3、2009年,開始試行新農村養老保險; 4、2011年試行城鎮居民養老保險; 5、2014年年初,新農村養老保險、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合並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問題九:養老金從哪年開始交的 1987年開展的合同制用工養老保險,1998年開始的全民企業養老保險,1992年開展的集體企業養老保險。

問題十:個人養老保險制度從那年開始執行的? 養老保險個人繳費是從1992年10月開始的。而視同繳費年限是指: 固定職工在實行企業和職工個人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制度之前,按國家規定計算為連續工齡的時間,都可以作為「視同繳費年限」,並且可以與實際「繳費年限」合並計發養老保險金。另外,機關事業單位正式職工調入企業後,應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其原有的工作年限視同繳費年限;復員退伍軍人、城鎮下鄉知識青年被招為合同制工人,且參加了基本養老保險的,其軍齡及下鄉期間按國家規定計算為連續工齡的年限,可視同繳費年限。
養老保險作用:社會養老保險是國家對於公民的一種普惠制的社會福利,他能夠給予公民最基本的退休生活和醫療健康方面的保障。
1、繳費基數:下線: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40%(1680),上線: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0%(12603);
2、繳費比例:公司承擔20% 個人承擔8% (8% 進入個人帳戶)個人賬戶儲存額只能用於被保險人養老,不得提前支取。被保險人死亡後,個人賬戶儲存額或者余額中個人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及其利息可以依法繼承,其餘部分並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
3、按月領取養老金的條件:
①一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條件並辦理相關手續的;
②按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累計繳費年限滿15年的。
4、養老金的由哪幾部分組成:
①1998年7月1日以後參加工作,符合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條件的被保險人,其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基礎養老金月標准以本市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
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准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國家規定的計發月數。
② 1998年6月30日以前參加工作,2006年1月1日以後符合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條件的被保險人,除按月領取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外,再發給過渡性養老金。具體過渡辦法由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制定,報市人民 *** 批准後施行。
5、影響養老金的主要因素:退休時上年社會平均工資、工齡、各年實際繳費基數、個人賬戶存儲額、繳費年限。

㈦ 養老保險有哪些優點

商業養老年金保險的優點如下:

1、安全性高

養老年金保險的回報是寫進保險合同的,即使市場波動、經濟停滯,即便發生了金融危機,年金保險也不消畢會受到影響,保險公司仍然是按照合同約定風雨無阻地給付養老年金。

2、回報穩定

我們可以用養老年金險來規劃我們未來預期所需的開銷。當我們充分計算好養老金缺口和敞口之後,剩下的就是我們需要通過商業養老年金來補充的地方了。於是,我們可以按這個預期數額來請保險公司擬定保險合同,確定購買的額度和繳費時長。

3、易於操作

投保養老年金保險之後,只需要定時定量繳納保險費就可以了,其它的不用自己操心。保險公司的專業人拿簡芹士會承接資產積累、打理等工作,無需投保人再學習相關專業知識技能來管理,十分省時省力。年金保險產品資料

圖片來源:攝圖網

其他保險問題可以電話咨詢

售前產品咨詢咐鍵:400-880-3633

售後服務:95362

㈧ 個人養老金有風險嗎

若是大家選擇將存入個人養老金的錢存入基金而不是保險的話,就存在胡枯一定的風險。
個人養老金是指政府政策支持、個人自願參加、市場化運營的補充養老保褲高洞險制度。它可以作為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一個補充,對於我們而言,還是非常有利的。
如果大家還想念畝了解更多保險方面的知識,可以戳戳這個鏈接:超全!你想知道的保險知識都在這

㈨ 個人養老金有風險嗎

相對於股票基金等理財產品來說,個人養老金是相對安全的,風險比較低。個人養老金是政府政策支持、個人自願參加、市場化運營的補充養老保險制度。採取個人賬戶模式,由個人繳費,實行完全積累,市場化運營,並與基本養老保險、企業(職業)年金相銜接。

下面學姐就給大家普及一些個人養老金的知識吧,在正式開始介紹之前,各位也可以先看看這份保險手冊,能讓你更好地理解後續內容:超全!你想知道的保險知識都在這

目前在中國境內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或者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勞動者,都可以自願參加個人養老金制度。

如果收入在個稅起征線以上的朋友,購買個人養老金是可以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的。個人養老金年繳銷晌納上限為1.2萬元,可購買的產品包括儲蓄存款、理財產品、商業養老保險和公募基金等,具體金融產品由金融監管虧兆鋒部門確定。

說到商業養老保險,目前商業養老年金險是比較受消費者歡迎的,假如你有購買商業養老年金險的想法,也可以先看看學姐整理的這份榜單:十大年金險排行 ▏想買高收益年金險?這10款別再錯過了!

以上就是關於問題的相關回答了,學姐建議,在有基本養老保險兜底前提下,購買個人養老金作為基本養老保險的補充,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此外還可以根據自身的養老規劃,配置上合適的商業養老保險,給退休後的自己增添一份收入,提升老年生活的質量。

但市場中的商業養老保險這么多,要猜缺想買到一款適合的產品可不簡單,為了便於大夥挑選,學姐特地整理了這份榜單,在這里推薦給大家:性價比排名前十的商業養老保險大盤點!

望採納

全網同號:學霸說保險,歡迎搜索!

㈩ 個體養老保險多少歲退休

我們國家對於退休年齡都是都著相應的規定的,達到退休年齡之後就可以享受相關的退休補貼。那麼對於個人養老保險退休年齡是多少呢?以下就是我為您介紹的有關「個人養老保險退休年齡是多少」的相關法律知識。歡迎大家閱讀。
個體養老保險退休年齡是多少歲?
養老保險是保障退休人員的基本生活的一種保險,我國已經全面普及養老保險。在我國,在職職工可以辦理職工養老保險,而個體戶、非職工則可以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養老保險要到一定的年齡之後才可以領取,那個體養老保險退休年齡是幾歲?我將為您詳細說明。
一、個體養老保險退休年齡是幾歲?
個體繳納的是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該保險退休年齡為男60周歲、女55周歲《社會保險法》第十六條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二、個體養老保險的養老金領取條件
參保人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可申請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1、1998年7月1日後參加基本養老保險,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累計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下同)滿15年的;
2、1998年6月30日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2013年6月30日前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累計繳費年限滿10年的;
3、1998年6月30日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2013年7月1日後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累計繳費年限滿15年的;
4、1998年6月30日前應參加未參加基本養老保險,1998年7月1日以後辦理參保補繳手續,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累計繳費年限滿15年的。
三、個體養老金計算方法
根據最新的養老金計算辦法,職工退休時的養老金由兩部分組成:
養老金=基礎養老尺運滾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不再統一是120了)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注: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繳費年限相同的悄斗情況下,基礎養老金的高低取決於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就是自己實際的繳費基數與社會平均工資之比的歷年平均值。低限為0.6,高限為3。因此在養老金的兩項計算中,無論陵余何種情況,繳費基數越高,繳費的年限越長,養老金就會越高。養老金的領取是無限期規定的,只要領取人生存,就可以享受按月領取養老金的待遇,即使個人帳戶養老金已經用完,仍然會繼續按照原標准計發,況且,個人養老金還要逐年根據社會在崗職工的月平均工資的增加而增長。因此,活得越久,就可以領取得越多,相對於交費來說,肯定更加劃算。
例如:根據上述公式,假定男職工在60歲退休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4000元。
累計繳費年限為15年時,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0.6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0.6)÷2×15×1%=48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1.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1.0)÷2×15×1%=60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3.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3.0)÷2×15×1%=1200元
累計繳費年限為40年時,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0.6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0.6)÷2×40×1%=128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1.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1.0)÷2×40×1%=160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3.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3.0)÷2×40×1%=3200元
個人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139
個體養老保險退休年齡與普通職工的退休年齡相同,男性60周歲,女性55周歲。養老保險的前提條件是個人繳納養老保險的年限滿十五年,同時應達到退休年齡,兩者缺一不可。職工養老保險由單位與個人共同承擔,而個體養老保險應繳納的28%都由個人承擔。養老保險的繳納基數越高,退休之後可以領取的退休金也會越多,所以如果有條件,個人可以選擇高檔位的繳納方式。
對於個人養老保險退休年齡是男女不一樣的,女的比男的提前五歲退休。
閱讀全文

與養老保險知識普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重組家庭養老金怎麼辦 瀏覽:633
孝敬老人英語名言 瀏覽:156
淮安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查詢 瀏覽:500
歷史的皇帝長壽有多少歲 瀏覽:90
孝順的微信昵稱 瀏覽:460
重陽節吉祥喜慶的事 瀏覽:102
阜陽老年人洗澡補貼多少錢 瀏覽:556
老年痴呆有什麼治療的方法沒有 瀏覽:853
怎麼查體檢限制 瀏覽:983
老年痴呆的注射劑 瀏覽:616
副高職稱人員延遲退休年齡 瀏覽:751
17年海南養老金調整方案 瀏覽:982
公婆老了沒人孝順自找的 瀏覽:389
老年痴呆吃手 瀏覽:648
舊年重陽節開什麼碼2018 瀏覽:878
到達退休年齡公司讓離職 瀏覽:879
公務員養老金並軌了嗎 瀏覽:318
子女贍養扶助父母的意義是什麼 瀏覽:898
老年痴呆發病率世界地區統計 瀏覽:891
男子染色體檢查多少錢 瀏覽: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