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基本養老保險費怎麼算
養老保險繳費計算辦法如下:
1、在單位就業的以本人繳費工資為基數,由單位和個人按照法定比例分別繳納,當前單位繳費一般為19——20%,個人繳費為8%;
2、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以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60%至300%為基數,自主選擇繳費工資基數,按20%比例繳納,一般是按年繳費;
3、城鎮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繳費基數為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繳費比例為20%,其中8%記入個人賬戶,退休後按企業職工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計發基本養老金。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計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人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計入個人賬戶。
單位每月繳納部分=工資總額×0.16,個人每月繳納部分=工資總額×0.08。
月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其中:基礎養老金=退休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實際平均繳費工資指數)÷2×本人實際繳費年限×1%。
推展資料:所謂統籌基金指所有單位繳費部分統一放到一個公共基金中,然後再從這個公共基金中支出正在享受待遇的退休人員的基礎養老金,這個公共基金就叫統籌基金,並不參與個人養老保險待遇計算。所以若希望退休時養老金待遇高些,建議繳費時選擇較高檔次的繳費基數,增加繳費年限!
法律依據:《社會保險法》第十條規定,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的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Ⅱ 職工養老保險怎麼計算
養老保險是我國基本的社會保險之一,勞動者在入職用人單位的時候,用人單位就會為勞動者辦理社會保險並為勞動者代繳社保。
一、職工養老保險怎麼計算
1、基礎養老金月標准,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
計算公式為: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2、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准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
計算公式為:個人賬戶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計發月數
3、過渡性養老金月標准以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為基數,「統賬結合」前的繳費年限每滿1年發給1.2%。
計算公式為:過渡性養老金=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統賬結合前的繳費年限×1.2%
4、過渡性調節金以當地現行標准為基數,2006年至2014年退休的按一定比例計發。2015年及以後退休的,不再發給過渡性調節金。
二、養老保險的界定
養老保險是國家依據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為解決勞動者在達到國家規定的解除勞動義務的勞動年齡界限或因年老喪失勞動能力而退出勞動崗位後而建立的一種保障其基本生活的社會保險制度。目的是以社會保險為手段來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為其提供穩定可靠的生活來源。
養老保險是在法定范圍內的老年人「完全」或「基本」退出社會勞動生活後才自動發生作用的。所謂"完全",是以勞動者與生產資料的脫離為特徵;所謂"基本",指的是參加生產活動已不成為主要社會生活內容。帆殲其中法定的年齡界限才是切實可行的衡量標准。
同時被保險人只有滿足以下兩個條件,即: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條件已辦理相關手續;按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累計繳費年限滿15年的,經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核准後的次月起,方可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及喪葬補助費等。
基本養老保險費由企業和被保險人按不同繳費比例共同繳納。以北京市養老保險繳費比例為例:企業每月按照繳費總基數的16%繳納,職工按照本人工資的8%繳納。
三、養老保險的特點
一是由國家立法,強制實行,企業單位和個人都必須參加,符合養老條件的人,可向社會保險部門領取養老金。
二是養老保險費用來源,一般由國家、單位和個人三方或單位和個人雙方共同負擔,並實現廣泛的社會互濟。
三是養老保險具有社會性,影響很大,享受人多且時間較長,費用支出龐大。因此,必須設置專門機構,實行現代化、專業化、社會化的統一規劃和管理。
通過建立養老保險制度,有利於新老更替,實現就業結構的合理化;為老年人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使老年人老有所養,是應對人口老齡化的一項重要措施,有利於社會穩定;能夠激勵年輕人奮進,提升工資標准,為退皮閉休後的生活提供保障,有利於從側面上促進經濟發展。
養老問題不僅是社會問題,而且是一個全球性問題,關繫到一個國家或社會的經濟、文明發展,需要我們予以足夠的重視。由於養老保險的實施范圍很廣,被保險人享受待遇的時間較長,費用收支規模龐大,因此,必須由政府設立專門機構,在全社會統一立法、統一規則、統一管理和統一組織實施。
根據法律規定可以得態握沖知,職工養老保險金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
中華人民共和國 社會保險法 第十五條 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Ⅲ 城鎮職工退休養老金的計算公式是什麼
退休養老金計算公式: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退休時上一年度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個人累計繳費年限×1%。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累計繳納月數。
【法律依據】
《社會保險法》第十五條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Ⅳ 城鎮職工養老金領取計算公式
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如何計算
養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職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個人養老保險是按繳費基數的20%繳納的,其中繳費基數的12%劃入統籌賬戶,繳費基數的8%列入個人賬戶。
以後退休時計棚拿算養老金金額同樣分二部分。一部分是從統籌賬戶中計算,就是基礎養老金;另一部分從個人賬戶中計算,就是個人賬戶養老金。
基本養老保險費由企業和職工個人共同負擔:企業按本企業職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總額的一定比例繳納(北京是19%,其他城市可能不同),職工個人按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收入的一定比例繳納(一般為8%)。
城鎮個體工商戶、靈活就業人員和國有企業下崗職工以個人身份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以所在省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為繳費基數,按20%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全部由自己負擔。卜或
參保人在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前一個月,由參保人或所在單位社保專管員向社保經辦機構提交退休申請有關資料。經社保經辦機構對參保人提供的資料進行審核,且符合按月領取待遇條件的,發放《職工退休證》,從次月起按月支付基本養老金鏈弊搭。
Ⅳ 養老金計算公式
養老金領取計算方法: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其中個人賬戶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計發月數。若是退休人員死亡的,其法定繼承人可以繼承個人賬戶養老金,但不得繼承基礎養老金。
養老金怎麼算(附上計算公式)
1、個人社會養老保險計算公式: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注釋】參加市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社會統籌的人員,達到法定的退休年齡,實際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下同)滿15年以上的,按月計發基本養老金。根據最新的養老金計算方法,職工退休時的養老金由兩部分組成。
2、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算公式:灶老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注釋】計發月數根據退休年齡和當時的人口平均壽命來確定。計發月數略等於(人口平均壽命-退休年齡)X12。目前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不再統一是120了。
3、基礎養老金計算公式: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五條
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絕和壽命等因素確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五條
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並辯盯。
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Ⅵ 養老金計算公式
退休職工工資可分成兩大部分: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退休時本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工資指數)〕÷2×本人全部繳費年限(工齡)×1%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主要以國家統計部門公布數據為准,本人檔悶褲平均工資指數是繳費基數與社平
過渡性養老金計算公式
退休條件:1、男職工年滿六十周年、女職工年滿五十周歲、女幹部年滿五十五周歲。2、繳費年限滿十年以上。
以上兩個條件必須同時具有才能辦理退休,只具備第一條而不具備第二條的,只發一次性老年津貼及個人養老賬戶。過渡性養老金:指數化平均繳費工資
繳費年限
1.2%。註:過渡養老金以98年6月30日前的繳費年限計算;
繳費年限滿十五年以上計1.2%;
繳費年限滿十年不滿十五年計1%。①
平均指數:
)(全部繳費年限各年度繳費年限各年度指數
A、93年指數=83.088.361309388.3693
++元元年社會平均標准工資元年本人標准工資B、各年度指數=各年度社會平均工資各年度個人繳費工資
註:社會平均工資:
1994年6月至1996年6月為579元;1996年7月到1997年6月為702元;
1997年7月至1998年6月為788元;1998年7月到1999年6月為867元;
1999年7月至2000年6月為911元;2000年7月到2001年6月為983元;
2001年7月至2002年6月為1065元;2002年7月到2003年6月為1154元;
2003年7月至2004年6月為1323元;2004年7月到2005年6月為1470元;②指數化平均繳費工資:平均指數
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
工資的比例,比如鄭州市社平工資5095.75元,如果你按平均工資為基數繳納養老保險,你的指數就是1,如果你按社平工資的三倍封頂繳納,你的指數就是3,如果你是個土豪,還想繳納的罩辯更多,可惜目前還行簡不能實現你的小目標。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計發月數
計發月數按照退休年齡到平均死亡年齡,目前女員工50歲退休計發195個月、男員工60歲退休計發139個月。
Ⅶ 職工養老保險計算公式
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所謂統籌養老金,原先稱為基礎養老金,就是指從用人單位繳費組成的統籌基金中向退休者支付的那部分養老金;而所謂個人賬戶養老金,就是指從職工個人賬戶積累中向退休者支付的那部分養老金。這兩部分養老金的計發方法分別是:基本養老金=統籌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養老保險待遇計算公式:月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其中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a1/Al+a2/AZ+。+an/An)/N公式中,a1、a2。an為參保人員退休前1年、2年。n年本人繳費工資額;A1、A2??An為參保人員退休前1年、2年。n年當地職工平均工資;N為企業和職工實際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年限。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計發月數例如:上海一名男職工,2010年其60歲退休,上海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3566元。累計繳費年限為15年時,個人賬戶中有50000元,本人平均繳費指數為0.那麼,他的基礎養老金=(3566元+3566元*0.6)+2*15*1%=427.92元。他的個人賬戶養老金=50000元/139=359.79元;上列兩項合並,他的月基本養老金為427.92元+359.79元=787.71元。附:個人社會養老金查詢方法:1、可以持本人身份證到當地社保局服務大廳列印繳費清單查詢。2、可打當地社保局咨詢電話查詢個人養老保險金繳費情況。3、可以進入當地社保局網站查詢個人養老保險金繳費情況。
法律依據:
《社會保險法》第十五條規定: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簡單來說,參保人員在在職繳費期間繳費時間越長、繳費越多,那麼退休後領取的養老金就越多,這充分體現了個人享受的權利與其應盡的義務成正比。即長繳多得、多繳多得。
Ⅷ 職工養老保險計算公式
養老保險計算公式如下:
養老金計算公式: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br>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從公式中可以明顯的看出,交的年限越高,獲得的養老金也就越多,所以,十分建議交滿15年後,繼續繳存。
養老保險計算公式如下:
養老金計算公式: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br>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從公式中可以明顯的看出,交的年限越高,獲得的養老金也就越多,所以,十分建議交滿15年後,繼續繳存。
Ⅸ 城鎮退休職工養老金計算方法
在生活中關於老年生活質量的養老金一直是大家比較關心的話題,一般職工在用人單位就職時候,企業都會按照一定計算標准進行購買。在繳費基數越高,繳費的年限越長,養老金就會越高。一、城鎮職工養老金的計算方法根據最新的養老金計算辦法,職工退休時的養老金由兩部分組成: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不再統一是120了)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崗職慶信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註: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譽螞輪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二、城鎮職工和城鎮居民養老金區別1、養老金計算方式職工養老保險金計算涉及到當事人參保時間、參加工作時間、退休時個人賬戶余額、退休年齡、歷年繳費基數、獨生子女、省市級勞模、當地社平工資水平等諸多因素,城鄉居民養老金計算就相對簡單粗糙一些。2、繳費模式城鎮職工養老金的繳費相對來說是比較高的,是由個人與單位共同按月繳納,繳納的部分全部計入個人賬戶,到職工達到退休年齡時按月給予發放。但是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他的交費相對來說是非常低的。所以說交費低,最終獲得的養老金也相對來說是比較低的。3、繳納人群城鎮職工養老金一般情況面對的群體主要是企業在職職工和以靈活就業的形式來交納社保費用的個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主要面對的群體是城市裡沒有工作單位的個人和廣大農村地區的居民。他們這些人群的經濟條件相對來說是比較薄弱的,所以說選擇這個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來進行參保是比較合適的選擇,因為它交費是比較少的。4、退休年齡城鎮職工養老金參保的個人,男性的法定退休年齡是60周歲,女性的法定退休年齡是50周歲,所以說過了這樣的一個年齡就可以享受基本養老金的待遇了。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那麼不論男女,他的退休年齡統一都是60周歲,所以說必須要等到60周歲以後才能夠享受城鄉居民養老金待遇。他們二者之間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需要累積繳納養老保險,年限達到15周年以上才可以辦理退休。5、待遇差異職工養老的待遇遠遠好於城鎮居民養老保險的待遇,根本原因在於職工養老保險在繳費期時的繳費基數高,單位以及政府的配套資金也高。而城鎮居民養老保險的繳費基數低,對應的政府補貼也低。三、城鎮職工養老金繳費標准城鎮職工養老金的保費繳納檔物謹次增加了1500元及2000元兩個檔次,目前的繳費標准分為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每年12個檔次,依據實際情況省(區、市)人民政府能增設繳費檔次,最高繳費檔次標准不得超過當地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年繳費額。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聯合財政部根據城鎮居民收入增長等實際情況適當調整繳費檔次標准。繳費檔次是參保人自主選擇的,多繳多得。希望上文的城鎮職工養老金的計算方法、城鎮職工和城鎮居民養老金區別以及城鎮職工養老金繳費標準的內容會有所幫助。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五條
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Ⅹ 養老金計算公式
一、養老斗鏈金計算公式
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參加市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社會統籌的人員,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實際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下同)滿15年以上的,按月計發基本養老金。根據最新的養老金計算辦法,職工退休時的養老金由兩部分組成。
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空滑孫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
二、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怎麼計算的?
分三步驟對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進行計算:
第一步:取員工參加工作起至退休時的每月繳費工資,除以當年度本市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得出每月繳費指數。
第二步:將員工自參加工作起至退休時繳費年限的每月繳費指數相加,除以其繳費年限的月數,得出平均繳費指數。
第三步:將平均繳費指數乘以退休時上年度本市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讓州資,得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