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14年10月1日後退休事業單位人員調整工資怎麼調
國家關於事業單位的退休人員的工資調整還沒有具體的規定,目前正在設點實行中。因為企業和事業單位的退休金不同,導致許多的群眾不滿,為了滿足群眾,國家這在實施雙軌合並制度,但是改革阻力很大,苦難重重
中國養老金主要分為兩類: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退休養老金和企業人員退休養老金。二者實行的不同制度,被輿論廣泛稱為養老「雙軌制」,兩者待遇差距巨大,是一種歧視性的制度,在中國已經持續20年。具體表現為三個不同:
一是統籌的辦法不一樣即企業人員是單位和職工本人按一定標准繳納,機關事業單位的則由財政統一籌資;
二是支付的渠道不一樣即企業人員由自籌賬戶上支付,而機關事業單位則由財政統一支付;
三是享受的標准不一樣即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金標准遠遠高於企業退休人員,差距大概是300%~500%。
企業與機關事業單位由於養老保障制度的不同而造成了兩者之間待遇差異較大,且這種差異已引起群眾的不滿,要求縮小差距、統一制度的呼聲日益高漲。
(1)14年養老金上調嗎擴展閱讀:
差異原因
(一)計發基礎不同造成的差異
公務員退休後的退休費計發基礎是退休前的職務工資加級別工資;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退休後的退休費計發基礎是退休前崗位工資加薪級工資;機關技術工人、普通工人退休後的退休費計發基礎是退休前崗位工資加技術等級工資。
計發比例則按照工作年限的不同而有所區別,工作年限越長的人退休金替代率越高。工作年限滿35年的按90%計發;工作年限滿30年不滿35年的,按85%計發;工作年限滿20年不滿30年的,按80%計發。由此可見,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最低退休金替代率都有80-90%。
企業退休職工基本養老金的計算基礎是社會平均工資,以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新人」為例,其基本養老金的計算公式如下所示:
養老金=(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1%]+個人賬戶存額/計發月數(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
而機關事業單位的工資水平高於社會平均工資,這也加大了企業退休人員與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的差距。
(二)養老制度與薪資結構的不匹配導致人們對退休雙軌制深惡痛絕
中國計劃經濟體制遺留下來的保障模式是低工資,高福利,相當於在職時已將部分資金交給國家,國家則提供養老醫療等保障。
機關事業單位則是延續這一制度,它的制度假設是基本工資不高,所以養老不要繳費。而企業養老保險制度,依據的制度假設是職工的薪酬里已包含延期收入,延期收入可用於繳納養老保險費。
因此在現行雙重退休金體制下,只有企業員工的在職收入高於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退休雙軌制才是合理的。然而,由於經濟結構存在不合理現象,企業之間的收入差距很大,有的壟斷企業員工收入遠遠高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有的中小企業員工收入則低於社會平均工資水平。
而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收入也呈現多元化趨勢。人們忽視了行業間和行業內的薪資結構差異,而集中關注部分高收入的機關事業單位人員的高工資、高福利現象,並對此表達強烈不滿。
(三)企業年金制度的自願實施將造成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差異持續擴大
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包括基本養老保險和企業年金,基本養老保險保證公平,企業年金體現對工作期間的激勵。
(四)養老金調整機制的不同使二者的差距未能消除
公務員退休金的主體部分是基本退休金。隨著物價和社會平均工資的不斷增長,公務員的退休金也需調整。
公務員基本退休金是按在職職工工資增長率調整的,其調節辦法是:在國家統一調整生活必要品價格時,退休公務員可按在職國家公務員並入基礎工資的補貼數額增加退休金;
在職國家公務員根據企業相當人員的工資水平和物價變動指數調整工資標准時,退休公務員可按調整工資標準的幅度相應提高基本退休金標准。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調整是以調整前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為基礎的,按照一定比例增加。
公務員退休金按工資上漲率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按低於工資上漲率的比率調整,而且他們的基數不同,公務員調整基數包括全部養老金,企業退休人員調整基數只是基本養老金,基數和比率均低的結果造成二者的絕對數差距並未縮小,只是它們之間差距的相對比例有所下降。
B. 我2015,年12月退休,事業人員,14年10月加的工資一分沒算,到底該怎麼算
安徽省已啟動2015年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工作,將對2014年12月31日前已退休(含退職,下同)並按月領取養老金的企業退休人員增加基本養老金漏如,每人每月至少增加125元。目前,人社和財政部門正在抓緊核對資訊,排程落實資金,暢通發放渠道,確保4月底前將增加的養老金發放到位。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關於2015年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精神,經安徽省 *** 同意,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批准,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臘激財政廳日前下發《關於2015年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決定自2015年1月1日起,對2014年12月31日前已退休(含退職,下同)並按月領取養老金的企業退休人員增加基本養老金。據悉,我省2015年調整基本養老金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為定額調整部分,每人每月增加125元,體現公平;第二部分為與繳費年限掛鉤調整部分,按退休人員本人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每滿1年增加2元,繳費年限尾數不滿1年的按1年增加,體現輪搜襪激勵,鼓勵多繳多得;第三部分為高齡傾斜部分,對2014年年滿70—74周歲、75—79周歲、80—84周歲、85周歲及以上的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分別另增加至140元、180元、260元和330元(自2006年以來因年滿70周歲及以上(含2006年、2007年調整基本養老金時女性退休人員年滿60周歲)已享受另增加基本養老金,但達不到此標準的,分別補齊到此標准)。對高齡的退休人員適當傾斜,體現了對退休早、基本養老金水平偏低的各類群體的統籌照顧。此外,《通知》還明確,對於基本養老金偏低的企業退休軍轉幹部,將繼續確保其基本養老金不低於當地企業退休人員平均水平。
技術員,辦事員,科員增260元。助師,中級職稱師,付主任科員,付科員,主任科員,正於科員月增350元,付處級月增460元,1934年9月30日前出生的,另增160元,1934年10月1日至1949年9月30日出生的另月增60元。 給個採納
2016年開始領取養老金的企業退休的人員,不屬於當年養老金調整范圍的人員。只能等待2017年及以後養老金調整時受益。根據慣例規定,2016年1月份第一次開始領取養老金的退休人員,屬於2016年退休范圍。但2016年1月至6月辦理退休的人員,在今年年中也會有一個重算養老金的機會。確定退休當年養老金待遇的基數之一為退休當年的上一年度本地區社會平均工資,而上一年度的社會平均工資多是在次年6月左右公布。目前2015年的社平工資還未公布。所以在2016年1月至6月辦理退休的人員,只能待上年的社平工資確定後,將重新核算退休待遇。這一做法僅限在每年1月至6月間辦理退休手續的人員。
今年的 *** 工作報告指出,自2016年1月1日起,按6.5%左右提高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標准,並向退休較早、養老金偏低的退休人員和艱苦邊遠地區企業退休人員適當傾斜。這意味著在2005年到2015年連續11年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基礎上,2016年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將實現「十二連漲」。
機關事業單位、公務員的退休工資都會同步統籌上調。
人社部、財政部的《關於2016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規定,2015年12月底前已退休並按月領取養老金的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可以增發養老金,總體水平是在2015年度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6.5%左右,並採取定額調整、掛鉤調整與適當傾斜相結合辦法。
但是,除上海市已在5月31日出台實施細則外,其他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執行方案還沒有明確。河北省 *** 正在抓緊制定實施細則,養老金增加部分均從2016年1月起補發。
與其他人計算方式沒有任何區別,計算養老金沒有高階工資料可統計。
你好,建議詢問一下社保局
我的理解:所有標准都按最低限,本次可以漲160元,具體標准見下文
退休人員按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不含折算工齡,下同)調整基本養老金。繳費年限滿10年及其以上的退休人員,繳費年限每滿1年,每月增加3.5元;繳費年限不滿10年的退休人員(不含建設征地農轉工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35元;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建設征地農轉工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52.5元。
三、按本通知規定調整基本養老金前,低於統籌范圍內平均基本養老金水平2513元/月的退休人員(不包括高階專業技術人員、軍隊轉業幹部、原工商業者),在按繳費年限調整養老金的基礎上,再按下述辦法調整基本養老金:繳費年限滿30年及其以上的,每人每月增加45元;繳費年限滿20年不滿30年的,每人每月增加40元;繳費年限滿10年不滿20年的,每人每月增加35元;繳費年限不滿10年的(不含建設征地農轉工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30元;繳費年限不滿10年的建設征地農轉工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35元。上述人員調整後的基本養老金不超過2773元/月。
四、在按本通知第二、三條規定增加基本養老金的基礎上,退休人員再按下列絕對額調整基本養老金:按本通知規定調整基本養老金前,月養老金低於2513元的,每人每月再增加90元;月養老金在2513元及其以上,低於3500元的,每人每月再增加70元;月養老金在3500元及其以上,低於4500元的,每人每月再增加50元;養老金在4500元及其以上的,每人每月再增加30元。
按照國務院的部署,2016年退休職工增加基本養老金,按2015年度退休職工基本養老金平均水平6.5%整體調整,機關事業與企業退休職工同步調整,調整比例會適度低於企業,具體辦法由各省、直轄市、自治區規定。2015年退休的事業單位退休職工,在2016年如何漲基本養老金,要看所在省份的具體規定。以下提供河南省的規定,可供參考:
河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河南省財政廳
《關於2016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
豫人社養老〔2016〕11號
各省瞎市、省直管縣(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財政局,省直各部門,中央駐豫各機關事業單位:
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關於2016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人社部發〔2016〕37號)和《關於做好2016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工作的函》(人社養司函〔2016〕19號)精神,經省人民 *** 同意,並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務部,現就我省2016年調整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以下簡稱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調整范圍
從2016年1月1日起,為2015年12月31日前已按規定辦理退休手續的退休人員增加基本養老金(含退職人員,不含建國前參加革命工作並符合原勞動人事部老人險〔1983〕3號檔案規定的退休工人,下同)。
二、調整辦法
(一)定額調整。
調整范圍內的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70元。
(二)掛鉤調整。
1. 企業退休人員按調整范圍內退休人員本人的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不含折算工齡),每滿一年增加2.5元。繳費年限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
在上述基礎上,再按企業退休人員本人2015年12月份基本養老金(統籌專案內部分,不含取暖補貼)的0.5%計算增加。
2. 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按調整范圍內退休人員本人2015年12月份基本養老金(統籌專案內部分,不含取暖補貼)的3.5%計算增加。
2015年12月份按規定辦理退休、退職手續的人員,按照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核定的本人月基本養老金為基數計算此項增加額。
(三)適當傾斜。在普遍調整基礎上,再適當提高下列人員的基本養老金:
1. 截止2015年12月31日年滿65周歲的高齡退休人員,分年齡段按以下標准每人每月再增加基本養老金:年滿65周歲不滿70周歲30元;年滿70周歲不滿75周歲35元;年滿75周歲不滿80周歲40元;年滿80周歲不滿85周歲45元;年滿85周歲不滿90周歲50元;年滿90周歲60元。退休人員的年齡計算,以批准退休時確定的出生時間為准。
2. 按照本通知進行普遍調整和高齡退休人員適當傾斜標准增加養老金後,月養老金仍未達到1000元的退休人員,再增加20元,但增加後不得超過1000元。
3. 企業退休軍轉幹部在按以上規定調整後達不到所在省轄市、省直管縣(市)企業退休人員平均養老金水平的,補足到所在省轄市、省直管縣(市)企業退休人員平均養老金水平。
三、資金來源
此次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所需資金,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從企業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列支,直接由養老保險經辦機構在資料庫中增加,實行社會化發放。參加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本養老保險的從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基金中列支;完成參保登記工作並建立資料庫的地方,可直接由養老保險經辦機構在資料庫中增加,實行社會化發放;資料庫不完善的地方,可暫由退休人員原單位發放,隨後由養老保險經辦機構進行結算。未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調整所需資金由原渠道解決。
四、工作要求
這次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是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第一次同步按基本養老金調整辦法調整待遇,直接關系各類退休人員的切身利益,情況復雜,利益平衡的難度大,各地要清醒認識組織實施的復雜性和艱鉅性,切實將其作為一項政治任務和重點工作,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全力以赴抓好落實,確保9月份將增加的養老金發放到位。同時,要通過擴大養老保險覆蓋面,加強基金征繳等措施,提高基金支付能力,確保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不得發生拖欠。各地落實情況請於2016年10月15日前書面報告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執行中發現問題,請及時報告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財政廳。
2016年9月5日
我們這里目前是按退休漲的,說等養老保險政策落實後,再做調整
C. 7月新規定,退休員工養老金有新調整,會有哪些變化
2018年企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城鄉居民養老金上調通知均已下發。退休人員養老金上調幅度為5%,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准上調17元。《關於建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的通知》明確,中央調劑基金由各省份養老保險基金上解的資金構成,按照各省份職工平均工資的90%和在職應參保人數作為計算上解額的基數,上解比例從3%起步,逐步提高。中央調劑基金實行以收定支,當年籌集的資金按照人均定額撥付的辦法全部撥付地方。
其實說起企業年金,大多數人或許不太了解,大家了解比較多可能是「五險一金」,其實企業年金並不是一個新起的概念,早在2004年一些先進的大型企業就開始依照法律設立企業年金。我們不得不承認,這次調整養老金的出發點是,照顧退休金比較低的退休人員,保障讓企業退休多增長一些養老金,提高一下生活保障。除了城鎮企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城鄉居民的養老金也將再次上漲!從2005年到2018年,已經連續調整14年養老金,目前分檔調整養老金是我見過最人性化滿意度最高的調整標准。這幾年來,總有一些人擔心養老保險基金缺口過大,自己領不到退休金。其實,這是多慮了。無論是養老保險、企業年金,還是商業養老保險,目的都是為了緩解解決人口老齡化,養老問題。而且背後有政府支撐著,而且國家有足夠的能力發放養老金。這次退休金調整政策將在7月開始實施,到時退休人士將會獲得更多的福利,確實令人開心。
D. 退休工資還能漲幾年
自2005年開始,一直到2019年,養老金已經連續15年一直在上調。
每年7月份都會調整企事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從2005年到2019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已經連續14年上漲,上漲比例是10%.但是到2016年的時候,人均基本養老金上漲比例只有6.5%左右,在2017年的時候,上漲比例降至5.5%左右,到2018年人均基本養老金只上漲了5%左右。退休人員的人均養老金已經從當初的714元上漲到2480元。
只有養老金上漲,才能說明我們社會在不斷進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才能鼓勵更多年輕人堅持繳納養老保險。通過養老金的上漲,不僅平衡了養老金制度階段性改革的過渡期,同時沖抵了通貨膨脹效應。
過渡性養老金針對96年之前參加工作的人員。
基礎養老金等於全省上下平均公司×個人養老金指數×繳納年限×1%。
過渡性養老金的計算方式是全省少年平均工資×(1+養老金指數)÷2×(96年以前的工齡)×1.3%。
經過小編的耐心介紹,相信大家對於養老金連續上漲多少年的知識已經有了了解。我國養老金已經連續上漲了15年,已經從幾百元漲到了幾千元,生活保障也不斷在提高。
E. 退休人員每年漲工資,退休中人是不是漲的少最後會怎樣計算工資
退休中人在退休養老金未兌現之前,當期調整養老金時,其每年增加的養老金大大少於退休老人。例如我本人,2017年退休,2018年和2019年退休養老金調整時,分別增加95元和97元,與同級別的退休老人差距在200元左右。原因在於退休中人在養老金兌現之前調整退休待遇時,是按照預發養老金,既2014年10月之前的兩項工資之和的百分比計發,工岑三十五年以上且屬獨生子女的應該為兩項工資之和的百分之九十五。
不過中人的這種情況,應該在退休養老金兌現以後就不存在了。在以後就會與各地養老金調整的方案保持一致,目前的情況屬於暫時的。當然中人們普遍關心的是養老金什麼時候能夠兌現,畢竟六年已經過去了,許多中人已經等不起了。雖然在五月底參加省廳召開的中人待遇座談會上,有關方面介紹了工作推進步驟和大致時間安排,但到現在還是沒有明確的信息。希望有關方面多體諒中人們的難處,盡量加快工作進展,滿足中人們毫不過分的要求。
退休人員,不是漲工資,而應該說是上調養老金。中人每年上調養老金就是比老人調得少。舉例,我的朋友,一個是13年退休的,一個是16年退休的。13年退休的前年上調了176元左右,昨年上調了160元左右。16年退的,前年上調了90元左右,昨年上調了91元左右。這顯然讓退休中人心裡感覺不合理了。我的朋友說,他倆是同年參加工作,就因別人參加工作時年齡大,先退休,養老金就應該多領嗎?自己參加工作時年齡小,又多工作了幾年,退休金反而少,而每年上調幅度也低。他說,他怎麼也想不通啊!
他們兩個人,同年參加工作,I3年退休的,工齡35年,16年退休的,工齡38年。而現在的退休金,13年退休的比16年退休金每月多300元左右。退休中人是因為按14年工資標准領的養老金,而且每年上調養老金差距也大,養老金怎麼不會低於先退休的養老金呢?
現在,退休中人心裡極不平衡,與他們走在一起,說起養老金,就生氣。換位思考,同等工作,同樣事業,為什麼退休了卻待遇不同?我也希望管養老金這一塊工作的政府官員,關心體貼老人,讓他們快樂而幸福地享受黨和國家的溫暖,享受人生夕陽生活,盡快解決退休中人養老金的問題,及早讓他們領到他們應該領到的正式退休金,無憂無盼,無牽無掛地安度晚年。
樓主你好,退休人員每年增長工資退休中人是不是長的會少一些呢?最後會怎樣計算工資?作為事業單位的退休中人,那麼很多地區都沒有將這個事業單位補償養老金的部分發放到位,也就是說他的這個養老金待遇是屬於預發的部分。也就是相當於自己僅拿到了退休金總額的一大部分,有相當一部分的代遇還沒有發放到位,這也是一個事實存在的問題。
當然這裡面就會牽扯到養老金增長的問題確實是存在的,因為養老金的增長,他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條件就是掛鉤調整,掛鉤調整將採用你上一年度養老金的標准來乘,以一定的比例,如果說你的養老金標准低,那麼實際上會影響到自己掛鉤調整的增長待遇所以多多少少確實會影響到自己退休金的增長,但是基本上它的這個增長可能也就影響的是幾塊錢而已,不到10塊錢是這樣的一個水平。
因為本身絕大部分的養老金待遇都已經給你發放到位,而僅僅是很小一部分的待遇,而且這一部分待遇實際上,只是通過你養老金的本金乘以相應的增長比例,所以說影響可以說是很小的,幾乎是可以忽略不計的,我相信更多的退休老人應該在乎的,不是這點錢,在乎的應該是自己的,這個補償,養老金的待遇什麼時候能夠發放到位,這才是更重要的。
感謝閱讀,請加我的關注。
你好,退休人員每年漲工資,退休中人是不是漲的少?最後會怎樣計算工資?
作為一個基層負責中人核算的社保人,我來回答你的問題。
我可以明確的回答不會存在比老人漲的少的問題,我接下來會詳細回答你:
中人指的是2014年10月以後機關事業退休人員。由於中人退休時是按照2014年9月的標准(2014年9月你的職務職級和工資檔次)發的臨時待遇(也叫臨時生活費)。
你問題中說的每年漲工資應該是退休人員調資吧,我們在日常的工作中,也有很多退休中人問同樣的問題。
未進行正式待遇核算的中人,每年調資也是有的,是按臨時待遇進行調整的。
以2020年河南省調資為例
1.每人定額增加55元。
2.工齡調整每年1.5元,如果39年1個月工齡就是增加1.5*40=60元。
3.另外再增加2019年12月工資的1%。
4.年滿65周歲不滿70周歲20元;年滿70周歲不滿75周歲25元;年滿75周歲不滿80周歲30元;年滿80周歲不滿85周歲40元;年滿85周歲不滿90周歲50元;年滿90周歲60元。以檔案出生時間為准。
未核算正式待遇的中人是按照臨時待遇進行調整的,你會發現,只有上年末工資的1%這個是低了的。
但是,你放心,你的正式待遇核算也會按每年的調資標准進行調整的,正式待遇核算會核算出你退休次月的正式待遇,然後,在此基礎上按每年調資標准調整。也就是說你之前少調整的,正式待遇後,會進行補差。
所以不用擔心,每年的調整都是一樣,唯一就是中人的調整少的部分要等到正式待遇核算後才能補足。
我的回答可能有不足,有不懂的或者錯的,請指正,或者私信我,我會進行補充更正。
我覺得退休人員「老人」和「中人」每年漲工資都是一套調整方案,並不存在「老人"漲得多,「中人"漲得少這種情況。
咱們都知道,每年調整養老金都是按照定額調整+掛鉤調整+傾斜調整來進行的。
在同一個地區,無論是「老人"還是「中人",定額調整都是一樣的,可能差就差在掛鉤調整和傾斜調整上。
一般來講,工齡越長,上一年度12月份的基本養老金越高,傾斜調整中或者是高齡人員,那麼他(她)增加的養老金就會越多。反之,養老金相對增加的就會少些。
我們這次調整養老金,一位2014年10月1日前退休的「老人」,每月養老金增加了270元。與他退休前級別相同的一位「中人」,於2019年7月1日退休的,每月養老金卻增加了273元。我舉這個例子想說明什麼呢?就是想說明養老金增加多少,並非簡單地認為「中人」一定比「老人」少。而關鍵是要看這幾個因素,一是要看繳費年限,二是要看上一年度12月份基本養老金,三是要看是否享受高齡或艱苦邊遠地區傾斜政策等因素有關。
以上是我對此問題的回答,可能存在不對之處,還敬請指正!
沒錯,如果退休中人的養老金待遇還沒兌現,每年養老金確實會漲得少一些,不過以後會進行補差。
大家好,我是社保專家思之想之,退休人員每年漲養老金,退休中人是不是漲的少?最後會怎樣計算養老金?
所謂退休中人,指的是2014年9月30號前參加工作,2014年10月1號改革之後退休的人。
由於對於退休中人設置了十年過渡期的政策,但是現在多數地區中人養老金待遇上沒有真正兌現,所以現在多數省份的退休中人的養老金暫時是按照2014年9月份的標准來計算的。所以他們的養老金會暫時少一些。
而今年的養老金調整,是以2019年12月份的養老金標准來計算的。所以如果退休中人的養老金待遇還沒有兌現,就要按照臨時性養老金的標准來參與調整。
由於臨時預發養老金待遇相對少一些,所以每年養老金漲的金額也會少一些。
不過大可以放心,等到退休中人的養老金待遇兌現之後,會重新計算,進行補差的。不會讓你少一分錢的,不會讓你吃虧。
以河北省2020年養老金調整方案為例。按照河北人社廳近期發布的2020養老金調整通知規定
可以看到,河北已經明確說了,等中人養老金待遇實施兌現之後,會按照新的養老金標准重新計算上漲的金額,然後多退少補。
當然啦,因為現在已經有一些地區兌現了,中人的養老金,包括江蘇福建的一些地區。所以對於已經兌現中人養老金待遇的人來說,養老金今年就是正常參與調整,不涉及到以後的多退少補了。
所以總而言之,現在最關鍵的地方就是退休中人的待遇是否兌現了。
如果沒有兌現,還是按照預發養老金來參與調整,養老金確實會漲的少一些。不過以後會按照真正的養老金標准重新計算,給你補上少漲的錢。
而如果退休中人的待遇,現在已經兌現了,那麼上漲金額就是正常的了。
更多社保問題,歡迎關注思之想之。歡迎點贊,轉發留言。
既然退休了,不存在退休人員每年漲工資之說。每年是給退休人員養老金的增發。
毫無疑問,退休"中人"的養老金增發相比退休"老人」少!
2019年,四川退休"中人「與企退人員養老金增發系數比是百分之1.2。退休"老人"的養老金增發比是百分之2.7
既然是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 社會 養老保障制度"並軌"改革,自然調整的增發比與企退人員同一增發系數比。而與同一機關事業單位退休"老人"的養老金增發比少百分之1.5。
今年的增發方案四川還未公布,其系數比的情況,不詳。估計與去年同樣。
四川"中人」養老金的最終核算兌現,正在路上!
7月9日,四川省養保機構領導參加,在南充市召開了有關"中人"核發工作小范圍座談調研會。
據悉:先進行全省退休人員養老金統一調整工作。之後,待"中人"核發方案獲省政府批准之後,公開公布核算方案,各市組織方案政策的講解培訓,使每個"中人"了解核算的方法,再分批次兌現。
今年內,四川"中人」有望得到屬於自己真實的養老金。
至於怎樣計算,待新方案公布後方知。
退休人員每年漲工資,退休中人是不是漲的少?這個說法聞所未聞,沒有聽說過有這樣的政策規定。
大家知道,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16連漲,是面向包括中人在內的所有已退休人員的。而且,在調漲的實施細則中,確有適當傾斜的具體對象,比如高齡老人或者艱苦邊遠地區的退休人員。
但是,卻從未發現任何省份有專門針對退休中人,而限制其少調漲基本養老金的規定。而且,這樣調漲的明確指向方法,也不合基本養老金調漲的常態慣例與既往的行事規矩。
而從實際操作層面進行考察與驗證,也未發現規定退休中人基本養老少調漲的傾向與實例。與這種說辭正好相反的大量客觀事實證明,已退體中人作為退休基本養老金享受的較高群體,他們近年來的調漲絕對額,是大過其它退休群體的。
因此,本題主所言的退休中人每年少調漲基本養老金的認知,並不存在。而在掛鉤調整的具體方略上,政策規定是要求與退休人員的繳費年限,以及他們的基本養老金享受水平相掛鉤。繳費年限越長,基本養老金領取水平越高的,其基本養老金的調漲水平,也相對會較多一些。
很顯然,從國家到省級層面上看,沒有出現過必須針對退休中人調漲基本養老金的專門規定,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從目前企退與機關事業退休人員越拉越大的基本養老金差距著眼,有適當提高企退人員基本養老金的照顧做法。但是,這與專門針對退休中人少調漲基本養老金的說法,不可同日而語。這就是客觀的事實存在與基本真相。
確實,退休「中人」在養老金調整中,調整的金額會更低一些。
我國的養老金調整,是按照 定額調整、掛鉤調整和適當傾斜 相結合的方式。
其中 定額調整 是人人平等,每個人調整增加的金額都一樣; 適當傾斜 針對的是高齡人員和艱苦邊遠地區人員等特殊群體。
在這兩方面的調整上,「中人」和其他退休人員一樣,並不會受到影響。
但是在掛鉤調整中 ,大部分省份的調整方案中都會有與基礎養老金掛鉤的一部分。
比如上海市,2020年養老金調整方案掛鉤調整中,以本人2019年12月的基本養老金為基數增加2.3% 。
在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之後,因為新的養老金計發辦法涉及的參數遲遲未能確定,導致「中人」領取的都是根據2014年9月工資按照老辦法預發的養老金,對於大部分「中人」來說, 預發養老金會比他們真實的養老金更少 ,那麼在掛鉤調整的時候,增加的金額自然更少。
從2018年開始,各個省份已經陸陸續續對於「中人」的養老金進行核算補發,在核算補發的過程中,肯定是會考慮到這方面影響的。
正常的做法應該是 先核算清楚「中人」退休時的養老金 ,再按照之後各個年度的養老金調整方案,計算出每個年份的養老金,對於每個年份的養老金差額進行補發。
所以,「中人」雖然在之前的養老金調整中漲的金額會更少,但是在核算補發後,最終並不會吃虧的!
反正退休中人在吃虧。我比同事工資高,他們都是退休老人,我是15年退休的,調整工資時就沒有他們多。
F. 鐵路職工退休可以領到哪些錢
鐵路職工退休後可以發給基本養老金。男年滿60周歲,女年滿50周歲,女幹部年滿55周歲就可以領取基本養老金。
從事稱特殊工種,例如: 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其他有害身體健康工作的,退休年齡為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
因病或非因工緻殘,由醫院證明,然後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退休年齡為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
(6)14年養老金上調嗎擴展閱讀:
人社部官網2018年10月09日刊發的《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一文透露,我國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連續14年上調,養老保險覆蓋人數超9.25億人,基本醫療保險覆蓋人數已經超過13.5億人,基本實現全民參保。
2017年底,各項社會保險基金收支總額已超過12.4萬億元,基金累計結存達7.73萬億元,支付能力顯著增強。
在覆蓋范圍方面,目前,我國養老保險覆蓋人數已經超過9.25億人,基本醫療保險覆蓋人數已經超過13.5億人,基本實現全民參保。失業、工傷、生育保險的參保人數均達到2億人左右,覆蓋了絕大多數職業群體。
在待遇水平方面,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自2005年到2018年連續14年上調,待遇水平穩步提高。居民醫保財政補助標准從2007年的人均40元增長到2018年的490元。
大病保險實現城鄉居民醫保參保人員全覆蓋,政策范圍內費用報銷比例超過50%。全國月人均失業保險金水平已達1228元,工傷保險待遇穩步提高,生育待遇水平提高到人均1.81萬元。
G. 教師2014年10月1日之前退休可調整養老金,2014年10月1日以後退休的可調整工資、但要加入社
確實2014年10月1日前退休的老人虧大了,比今年退休的中人少1千5百左右。這又公平了嗎?老人們過去歷盡千辛,老來比中人差距如此巨大,合理嗎?人社部,你們為什麼這么不公平公正???!!!
H. 企業退休職工漲工資從哪年開始零一年到二零一九年每年各漲百份之幾
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自2005年到2018年連續14年上調,待遇水平穩步提高,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版老金最低標准持續提高權。
2005年7月1日,養老金金額約為714元;
2007年7月1日,養老金金額約為963元,上漲幅度為9.1%;
2008年7月1日,養老金金額約為1080元,上漲幅度為10%;
2011年7月1日,養老金金額約為1531元,上漲幅度為10%;
2013年7月1日,養老金金額約為1893元,上漲幅度為10%;
2015年7月1日,養老金金額約為2200元,上漲幅度為10%;
2016年7月1日,上漲幅度為6.5%;
2017年7月1日,上漲幅度為5.5%;
2018年7月1日,上漲幅度為5%;
自2019年1月1日起,將企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標准平均提高5%左右。
I. 2019年退休養老金上漲多少
2019年退休養老金漲多少?養老金是我們退休後的養老金,是我國目前最主要的社會養老保障,個人工作時間內按時繳納15年,到了正常退休年齡,退休後每月可以領取養老金.
首先,個人基礎養老金、個人基礎養老金是累積養老保險的支付長度和養老保險的平均支付指數.這些與不同城市當地社會平均工資有關,三個重要因素計算養老金待遇.
三個因素直接影響當事人養老金待遇的高低.例如,如果累計支付年數長,養老金待遇相對較高.另外,如果你的平均費用正常且高的話,費用指數高的話,他也可以.
另一個是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是根據個人退休年齡和個人賬戶的餘額計算個人賬戶養老金.因為退休年齡不同,個人賬戶的養老金支付月數也不同.
舉個例子,50歲退休的人,他的發行月數是195個月,55歲退休的人,發行月數是170個月,60歲退休的人發行月數是139個月,這個發行月數越大,自己得到的養老金待遇也越少,發行月數越小,發行月數越高.也就是說,退休年齡越大的個人,個人賬戶的養老金就越高.
2019年退休金上漲了耐坦爛多少
關於大家關心的明天的養老金是否會繼續調整,到目前為止,2019年的養老金可以正常增加,同時也可以確定以5%的比例增加,但是很多省沒有具體的實施細則,也就是說很多省的具體提高金額是我們不知道的,還是不在乎,最重要的是關心自己今年能得到多少養老金.
從2005年到2019年,我國已經實現信辯了14年養老金持續上漲的傾向,明年也就是2020年,繼續調整養老金待遇的可能性很高.到目前為止,我們最應該關心的是今年養老金的具體實施細則.除了上海的實施細則,其他地區沒有正常實施細昌漏則.
根據有關部門的通知,這個時間節點的要求要求各省,向有關部門報告自己當地的實施細則,批准執行的話,意味著今年6月以後,各省有可能陸續發表當地的調整方案.
通過具體實施細則和調整方案,2019年對退休人員來說,自己的退休金能上漲多少,具體能得到的金額應該是現在最關心的事情.因為知道自己能得到多少待遇,從今年1月1日開始,可以享受提高養老金的待遇.
J. 企業養老保險新增每月幾年
養老宴坦攜保險一般是一年漲一次,一年就是每年的1~6月份是養老保險基數上漲的時間。7月份養老保險就上漲完畢了,如果7月份繳納養老保險的時候,要補齊1~6月份的養老保險的差額。7月份按照新的養老保險基數信畝進行交費,如果是靈活就業人員的話,你就可以按著新的養老保險上漲的技術,選擇了適合自己的。養老保險交費方式,你可以根據自己的經濟條件,把養老保險的基數調整的高一點,也可以根據自己的經濟條件把養老保險的基數晌伏降的稍微低一點兒,這樣都是可以的。